《小狗包弟》說課稿(通用3篇)
《小狗包弟》說課稿 篇1
《小狗包弟》說課稿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選的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這些文章所描寫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物,重在幫助我們增長見識,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除《記念劉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課文是第一次入選高中課本,而《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的把握不是難事;學生對*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義較普遍的學生同時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的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定會被喚醒,理性思維定會被激活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知識和能力目標1、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2、把握散文的情節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過程和方法目標: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及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認識*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2、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重點: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說教法
新課標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這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也需要設置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探究、發現的樂趣
說學法
新課標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無論在學習文本還是資料搜集方面,我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1、學習本文,可以從兩個視角切入:一是從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筆下,包弟的遭遇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二是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只是單純地寫小狗包弟嗎?借包弟的遭遇表達怎樣的主旨?
2、課前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課后還可以讀巴金的《隨想錄》,進一步走近巴金
說教學程序
首先說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的“圖片”、文字材料以及課文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其次說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分成4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導入
教師以戲說的語氣講述馮冀才《一百個人的十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導入語設計:(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后讓學生交流再打開課件與學生一起了解這段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由此轉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是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1、閱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情節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
2、學生瀏覽文本歸納情節然后復述情節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包弟來歷)—— 發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結局(痛別包弟)
(二)把握情感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傾瀉了一段復雜的心路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生用心閱讀文章后,體會作者感情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探究文章旨意,品味語言魅力
設置問題情境,學生分組討論,帶著問題閱讀文章,在濃烈的自主學習氛圍中了解文章之一,體會作者語言特色
問題設置如下: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3、 “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有什么用意?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5、“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表看法明確總結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得出作者這發自心底的語言,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第三環節“認識你自己”——懺悔意識與我
引導學生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過錯并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課后在本周隨筆中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強調:或許在我們說出隱藏在我們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在我們將自己大白于眾人拷問完我們的靈魂之后就會發現我們如釋重負、內心更和諧、人更真實,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人格的升華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一)、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二)、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以上是我對《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受到了教育總之課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
《小狗包弟》說課稿 篇2
《小狗包弟》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選的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這些文章所描寫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重在幫助我們增長見識,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除《記念劉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課文是第一次入選高中課本,而《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的把握不是難事;學生對*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義較普遍的孩子同時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的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定會被喚醒,理性思維定會被激活。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節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及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2、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二、說教法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這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也需要設置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探究、發現的樂趣。
三、說學法
1、 學習本文,可以從兩個視角切入:一是從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筆下,包弟的遭遇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二是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只是單純地寫小狗包弟嗎?借包弟的遭遇表達怎樣的主旨?
2、 課前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課后還可以讀巴金的《隨想錄》,進一步走近巴金。
四、說教學程序
首先說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的“圖片”、文字材料以及課文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其次說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分成4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導入。
教師以戲說的語氣講述馮冀才《一百個人的十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導入語設計:(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后讓學生交流再打開課件與學生一起了解這段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由此轉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是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 把握情節 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
1、 閱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情節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
2、 學生瀏覽文本歸納情節然后復述情節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
開端(包弟來歷)
↓
發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
結局(痛別包弟)
(二) 情感把握
1. 師導: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 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 究文旨、品味語言
探究、討論、交流:
1、 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
2、 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
3、 “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有什么用意?
4、 “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
5、 “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
6、 “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表看法明確總結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得出作者這發之心底的語言,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第三環節“認識你自己”——懺悔意識與我
引導學生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過錯。
并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課后在本周隨筆中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
強調:或許在我們說出隱藏在我們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在我們將自己大白于眾人拷問完我們的靈魂之后就會發現我們如釋重負、內心更和諧、人更真實,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人格的升華。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一)、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
(二)、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受到了教育。總之課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
我的感想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勤于學習與反思,不斷總結和完善;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那么,語文教學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
《小狗包弟》說課稿 篇3
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高一語文《小狗包弟》說課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1第三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選的是寫人記事的散文,這些文章所描寫的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重在幫助我們增長見識,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除《記念劉和珍君》外其他三篇課文是第一次入選高中課本,而《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主要價值,首先在于它的認識作用,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十年動亂的社會現實,以及當時的人們普遍的命運窮困、人性扭曲的狀況,由此而產生課文應有的認識教育作用,包括現在的高中生在內的所有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那個年代;課文的價值還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問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顯示出一個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說真話的勇氣和度量,進而可以引發學生對過去那個年代甚至當今時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討和拷問,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樣式已比較熟悉,情節的把握不是難事;學生對文革這段特殊歷史缺乏了解,因此不會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義較普遍的孩子同時普遍缺乏反省意識,但已經初步具備判斷分析能力的學生若能被事實真相震撼,反省懺悔意識定會被喚醒,理性思維定會被激活。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2、把握散文的情節結構,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能力目標
學習文章以小見大的寫法及記敘與抒情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認識文革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2、感受巴金嚴于解剖自己的偉大人格,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反省懺悔意識
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二、說教法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真切地體會到所謂“浩劫”的含義;讓人看到一個知名作家,一個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動蕩、社會變遷而執著地保持一顆清醒頭腦的老人,真誠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讀者;看到一個不合理的時代的結束,一個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時代的到來。這些思想價值學生未必都能想到,這需要教師循循善誘的啟發也需要設置重點問題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體會探究、發現的樂趣。
三、說學法
1、學習本文,可以從兩個視角切入:一是從小狗包弟的角度,看看在作者筆下,包弟的遭遇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二是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只是單純地寫小狗包弟嗎?借包弟的遭遇表達怎樣的主旨?
2、課前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課后還可以讀巴金的《隨想錄》,進一步走近巴金。
四、說教學程序
首先說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搜集一些有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資料,從而了解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教師課前把搜集的有關文革的“圖片”、文字材料以及課文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
其次說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分成4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導入。
教師以戲說的語氣講述馮冀才《一百個人的十年》中的一個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學生歡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語文教師因為講述膽略過人機警智謀的毛主席瀏陽遇險水溝藏身而被人劃為歪曲毛主席偉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喪妻失子)后設問:這是真的嗎?
導入語設計:(或許你們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這是事實,而且事實甚至比這個更殘酷、更荒唐,這就是“文革”。)后讓學生交流再打開課件與學生一起了解這段歷史。(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天我們就通過文革見證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來感受那個特定時期的人們的生活,窺視我們民族這段不被我們熟悉的歷史。)由此轉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是走近一個懺悔的靈魂——整體把握。
(一)把握情節學生快速默讀然后復述情節
1、閱讀前提示: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看情節是怎樣圍繞小狗包弟展開的?
2、學生瀏覽文本歸納情節然后復述情節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后概括補充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引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
開端(包弟來歷)
↓
發展(在家七年,與包弟相處很好)
↓
結局(痛別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師導:該篇敘寫了一個凄婉的故事,也流瀉了一段復雜的心理歷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歡怨恨之情。讓我們緊貼作者的心,仔細品讀感受作者的情緒流程。
2.學生品文體驗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見
3.教師綜合學生意見形成板書:(多媒體顯示)
傷感(藝術家與狗的故事)——歡快(與包弟親密接觸)──憂慮(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輕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三)究文旨、品味語言
探究、討論、交流:
1、包弟討人喜歡,作者卻不得不將它送走,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為什么先是感覺輕松,隨后覺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樣?”這句話反復出現,有什么用意?
4、“整整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了”“整整”一詞有什么作用?
5、“滿園的創傷使我的心仿佛又給放在油鍋里熬煎”這句話如何理解?
6、“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學生各抒己見后教師結合材料發表看法明確總結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得出作者這發之心底的語言,不僅僅是歉意,更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反省歷史的呼號。
第三環節“認識你自己”——懺悔意識與我
引導學生正視和反省成長過程中曾犯下過錯。
并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課后在本周隨筆中談反省懺悔后的感受。
強調:或許在我們說出隱藏在我們心底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但在我們將自己大白于眾人拷問完我們的靈魂之后就會發現我們如釋重負、內心更和諧、人更真實,其實我們已經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和人格的升華。希望生活中的我們“一日三省吾身”!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一)、本文故事雖小,意義卻很深廣。讓人看到“文革”風云之一角,連狗都難以幸免。讓人看到“文革”對人的精神的傷害之深。
(二)、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的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小狗包弟》這篇課文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為目的,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受到了教育。總之課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