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呼吁教學實錄
生:這時候,善就是愛護并促進生命,把具有發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價值的地位;惡就是殺害并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這是道德上絕對需要考慮的原則。由于尊重生命的倫理,我們將和全世界產生精神上的關聯,
師:有時候我覺得這種觀點對我們來說更為重要,因為當我們過分沉浸于自己一畝三分地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陷入了反生命的泥淖。這條路不僅僅是對生命的踐踏,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踐踏,這樣的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都是沒有希望的。這是演講詞,我覺得在這篇文章中語言修辭分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的課文里面出現了這篇晚出現了50年的文章的時候,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些什么,或者說,當我們身邊都充斥了這種暴行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現在,請大家把第一自然段再次朗讀一下。
(學生朗讀)
師:再請大家翻到65頁,請大家讀到第四行,“我是一個生命”,開始!
(學生朗讀)
師:好,在我們上了這篇課文之后,我們再回到我們最初提的問題上,就是那個材料,我們現在對此作何看法?就請剛才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說
生1:我現在有些矛盾
生2:我也有些矛盾,我贊成史懷哲的觀點,但是他的觀點和我們長期生活的情況是相矛盾的
生3:我贊成的是史懷哲的觀點,但是這個例子說豬長途勞累不應該馬上宰殺,但是它還是會被宰殺。所以這和史懷哲的觀點還是有一些區別。
師:其實不僅僅是我們有矛盾,史懷哲自己也有矛盾。有一次他從一個漁民手里救下了一只魚鷹,這時候他陷入了兩難:第一:不救魚鷹的生命;第二,救魚鷹的生命,犧牲千萬條小魚的生命。他選擇了第一個,史懷哲自己說:沒有人能替他做出判斷,也沒有人能夠告訴他,或者告訴我們,哪個是正確的,但是這并不重要,社會往往是各種觀點互相制約的,而在世界到處充滿暴力的今天,史懷哲的觀點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制約作用。順便說一句,在許多歐洲國家,都在制訂關于保護動物的相關法令,有關這個問題,我們以后還可以探討。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