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會(精選3篇)
“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會 篇1
班會主題: 文明,從小事做起
一、班會目的:
由“韓國人在中國旅游景區撿垃圾”這件事展開,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象,開展“文明,從細節做起”主題班會,旨在通過本次班會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從而增強自身責任感,同時也給同學一個自我反思的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提高同學們的素質。
二、班會準備:
1、學生發放關于“韓國人在中國旅游景區撿垃圾”的材料。
2、學生認真閱讀材料后,寫下自己的感想。
3、學生研究討論,尋找關于細節的文明行為的素材,并在活動時予以表現,有兩個實例節目。
4、布置黑板,在黑板中央寫上活動的主題。
三、班會設計過程:
主持人:展示材料
主持人:同學們,看了材料,大家都知道十一黃金周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一位韓國游客說:“野外應該是一片凈土,但令人驚訝的是,這么漂亮的地方卻有很多垃圾。”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對于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嗎?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各抒己見。
a:這是中國國民素質太低的表現。
b:這是韓國人對中國人一種“無聲”的侮辱。
主持人: 大家或者認為這是中國國民素質低下的表現或者認為這是韓國人不禮貌的一種舉動,這些都有你們自己的道理。但我們反過來想想,這些垃圾都是怎么產生的?
學生:游人隨手亂扔;環衛工作未到位;衛生設置不夠齊全。
主持人:有一些規矩是不成文的,但是卻應該牢牢銘刻在人們心里的。我們的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卻拋棄了所有的規矩,或者說他們的心中根本沒有規矩的意識。自覺遵守規矩,遵守社會公德,本該是一種習以為常的行為,無須刻意的強制指令,可怕的是,在我國,任何禁止性的提示都形同虛設,或許我們可以辯解說,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旅游景點沒有提供足夠的服務設施,公共資源管理滯后,但是這并不能替不文明旅游開脫“罪責”,真正的原因還在于我們自身素質的不夠。
主持人:公德意識的建立,要從小抓起。一位韓國游客說,在韓國,孩子們從小都要受環保教育。在家中,父母會以自己的言行來影響孩子;在學校,孩子的第一堂課就是禮節教育。而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的青少年,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更應該注意自身的行為習慣。文明,應該從小事做起!
主持人:今天我們就通過同學們的表演來評判一下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是否文明。下面請同學們來表演小品《小事中的惡行》。
學生:小品《小事中的惡行》表演。
甲:(小品大意)星期天,父母帶孩子逛公園。在公園里,甲隨手把冰糕紙丟在地上,旁邊就是垃圾箱。當母親說甲時,甲說:小事一樁。當來到涼亭時,甲又拿出小刀在上面刻畫。當父親制止他時,甲說:小事一樁。
乙:(小品大意)表演的是在學校所發生的惡行。乙清晨到學校,忽然想起了什么,隨手從書包里拿出一個本子寫著什么,發現寫錯了,將紙撕下丟在地上就走了。當同學出面批評他時,乙卻生氣地說: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是小題大作。
丙:(小品大意)表演的是在家里的表現。丙在家里寫作業,感覺到渴了,他就到電冰箱里拿了一罐飲料,喝完后跑到窗前,向樓下看了一眼,就把易拉罐扔下去了。當樓下有人指責他時,丙說:我看到沒人才扔的。(表演結束。)
主持人:剛才的同學從社會、學校、家庭3個方面向同學展現的不道德的行為應該說都是一些小事。但大家覺得這些所謂的小事產生的不良影響及其后果都是小的嗎?如果十三億中國人每人都隨手丟張紙,丟個飲料罐產生的會是怎樣的嚴重后果?同時,我們是不是只對那些亂扔垃圾的人給予批評呢?
學生:我們還應該從自身做起,看看自己有沒有不足的地方。
主持人:因此,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主持人:展示香港、廈門、新加坡等地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清潔舒適的感覺。
主持人:在座的同學有沒有人去過廈門或香港的?如果你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學生:環境整潔干凈,每個人都不亂扔垃圾,感覺心情都非常舒暢。
主持人:廈門是個非常干凈的小城,而香港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衛生同樣是保持得十分干凈。這都與當地的居民素質有非常大的關系。大家設想一下,假如是你身處在那樣一個干凈明亮的環境,自然的,隨地制造垃圾的可能性也會隨之減少。這種市民;良好的自身素質加上公共機關的管理,就保持了一個城市的衛生形象。大家覺得我們學校、我們班的衛生情況怎么樣?
學生:不太好。(舉例自己所見的不良衛生情況)
主持人:同學們看到了這些現象,說明我們做的還很不夠。我們作為207班的一份子,是不是也應該為我們班的衛生出一份力?好,那就先從我們切身所處的這個教室說起!每周一大掃除后,大家是不是都覺得教室變得明亮寬敞很多,人的心情也舒暢多了?可見,環境對人是能產生很大影響的。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能天天都像周一這樣呢?大家平時的值日做得怎樣?有些同學很負責任,而有的同學一到勞動就想溜,拈輕怕重,既怕臟,又怕累,輪到值日,不認真不好好履行自己的責任。大家對保持班級衛生有什么意見?
學生討論:應該如何做好班級衛生。(例舉一系列措施)
主持人: 好。在做好自己班級衛生后,我們想想,在校園里,在校園外,是不是也應該擔負起自己的這一份責任?你在不亂扔垃圾的同時,是否也能對你周圍的人在犯這種錯誤的時候提出指正呢?如果都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也算是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大家也許認為只靠自己一人的力量太小,根本不起作用,但是,無數的微薄力量集結起來,就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動力。
主持人:那么現在大家心理都應該知道怎么做了。那再問大家,假設現在地上有廢紙的話,要不要撿?你們會不會撿?假設這張紙在路邊呢?可能很多同學也知道應該去撿,可就是由于各種各樣的想法,最后沒撿。到底是哪些想法呢?
學生:我覺得別人沒有撿,我也不好意思去撿。
學生:如果大家都這樣想,那誰也不去撿了,再說這是好事,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學生:覺得廢紙等垃圾很臟,不想去撿,怕弄臟手。
學生:我們不應該因為垃圾是臟的而不去撿,想想,如果我們家里有垃圾,我們就不會嫌臟,在學校也應該像對待家里一樣,不怕臟。(同學熱烈鼓掌,表示贊同。)
主持人:下面我們看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做的吧,請看童謠《我是環保小標兵》。
學生表演:《我是環保小標兵》。
主持人:看他們做的多好!一個人心里知道應該怎么做,行動上也要配合上去才行!如果大家只是一面地對他人的不文明行為進行指責,自身卻同樣陷于不道德的境地的話,這個社會永遠都不會進步。很多中國人不停地叫囂說他們愛中國,但是恨中國人。就源于中國人的劣根性,素質低下。但大家這樣一味地叫囂,卻忘記自己也是中國人的一分子。他可以恨自己,但卻沒想過要改變自己!其實這才是可悲的!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國民素質同樣也不是一天就能培養成的。這不僅是個社會問題,同樣也是一個重大的民族問題。
主持人:俗語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世界人民面前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這個民族的本質。我們要吸取教訓,努力提高我們的道德水平樹立起高度的民族榮譽感。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點滴,以德律己。文明,要從小事做起!
班主任總結
文明,從小事做起。一年多的相處,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齊心合力,我們整個班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們要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大家就要從平時的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讓我們的班級、我們的校園更美麗,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使我們對我們的國家更滿意。
“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會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班會,使學生認識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各種文明習慣
2、配合學校禮儀活動,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采用小品表演、講故事討論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3、使學生在參與活動及討論的過程中,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禮儀、做文明禮儀使者的活動中。
活動準備:
布置學生做好準備,編排情景劇,設計問答題、搶答題。學生每人準備一句文明禮貌用語。
活動過程:
一、儀式
中隊長宣布隊會儀式開始
1、報告人數
1、各小隊向中隊長報告,本小隊原有人數x人,實到x人,報完畢。
2、中隊長向輔導員報
3、輔導員預祝本次隊會圓滿成功告人數。
4、中隊長:全體立正,奏樂,出旗,敬禮
5、禮畢,唱隊歌
6、中隊長宣布五(2)中隊“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隊會正式開始。
二、活動開始
主持人甲:踏著歡樂的節拍,
主持人乙:踏入文明的時代。
甲:做個文明的好少年,
乙:那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甲: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為,
乙:文明人要有良好的習慣。
甲:做到這一些,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乙:做到這一些,養成教育是關鍵。
合:老師、同學們,早上好!“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五年一班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甲:文明禮貌的良好習慣是一個人美好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
乙:養成教育不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頭戲,也是與我們每個學生身心發展至關重要的一件大事。
(一)、情景劇:
甲:講文明,講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的美好形象是靠每一個公民良好的精神面貌、彬彬有禮的言行舉止來共同塑造的。要塑造一個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從小事做起。下面,請看情景劇《文明與可恥》。
乙:看了剛才的小品,同學們有何感想呢下面請同學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指名發言,并做簡評)
甲:當然啦,講文明,講禮貌不僅掛在口頭上,更要把它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不但要做到語言美,還要做到行為美,下面請欣賞情景劇《對不起、沒關系》
乙:是啊,一聲“對不起”,作用了不起;一聲“沒關系”,團結我和你!生活里,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小學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真誠地說聲“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少年。
(二)講文明禮儀的故事《孔融讓梨》
甲:中國是一個文明禮儀之國,在古代就有很多圣人就留下了許多這樣的故事,下面請聽《孔融讓梨》的故事。
乙: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我們踏在新時代的道路上,一定能做到講究文明,禮儀。
(三)、討論回答問題:
甲:語言美、行為美是養成文明習慣的重要內容。養成文明習慣,還要求我們做什么呢(組織學生討論,發言
。重點明確:愛護課桌椅,愛護花草樹木,不亂扔紙屑垃圾,遵守課間紀律都是講文明的表現。通過本環節的設計,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養成哪些好的文明習慣。)
乙:看來大家都能認識到如何做一名講文明的好學生,更能知道從小事做起!
(三)、文明從小事做起搶答題
甲:下面進行的是“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知識競賽。這里有幾道搶答題,請同學們踴躍搶答,我們為答題正確者準備了一些小獎品。
題目:1。請說出三句文明禮貌用語。
2。保持校園潔凈要怎樣做
3。如何對待孤寡、殘疾人、弱小者
4。你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了10元錢,而路上又沒有其他人,你會怎么做
5。你在操場邊走著,忽然一顆足球踢到你的身上,面對踢你的同學,你該怎么辦
甲:文明習慣,從小事做起!養成教育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滲透性也很強,體現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校內外生活的一切方面和過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乙:養成教育,重在養,貴在成。
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乙:它需要我們進一步慎思之,篤行之,真正地將道德要求、行為規范,內化為我們的優良品質,外化為我們的自覺行為,這才是我們開展養成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四)、拍手兒歌
甲:在我們的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是多么重要啊!前不久,班委會布置大家收集一些簡單的文明用語,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使用禮貌用語的。(主持人指名學生自由說)
乙:大家說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文明用語也請到了這里,讓我們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吧! (兩名學生領誦,禮貌用語全體說)小學生,懂禮貌,禮貌用語記得牢,感謝別人說“謝謝“,早晨見面說“您早”,表示道歉“對不起”,別后重逢說“您好”,
向人問事用“請問”,分手離別說“再見”,別人工作或休息,禁止說笑莫打擾。
罵人本來不道德,打架更是不禮貌,隨地吐痰不文明,果皮紙屑不亂扔,我們都要講文明,人人才會夸你棒,夸你棒。
甲:同學們,讓我們以這次班會為契機,通過對各種行為規范的體驗,養成各種文明習慣,提高我們的素質,凈化我們的心靈,以文明之我,建設文明之班級,文明之校
乙:有了文明禮儀,社會才能和諧。就讓我們在歌曲《歌聲與微笑》中結束我們的主題班會吧
合: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
三、輔導員講話:
通過這次隊會,希望同學們一起向不文明行為告別,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規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為學校增光添彩!
四、活動結束
中隊長:請全體起立跟隨輔導員呼號
輔導員: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
呼號:(隊員)時刻準備著!
中隊長:退旗,奏樂!
中隊長宣布隊會結束:五二班《文明從小事做起》隊會到此結束。
“文明,從小事做起”主題班會 篇3
活動目的:
針對個別同學在言談舉止有不符校園文明的現象,使同學們認識自己的行為習慣,意識到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并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學習應用和改進,做一個表里一致,內秀外美的文明學生。
活動形式:
討論,個人匯報,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出示隨手扔紙片、地面糖紙、等的圖片讓學生分析。
主持人:圖片中的事是我們大家司空見慣的,已經熟視無睹了,甚至可以說是麻木了的,但這件事又不得不引起我們對文明、對道德的深思。
二、想一想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
舉止和語言兩方面。
針對近一階段給學生起外號、拿學生缺點開玩笑等現象進行討論。
三、我們怎么辦
主持人:文明始終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良好道德素質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主持人: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下面我們請老師來談談!班主任發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真正強大,除了要有先進的`物質文明,還要她的國民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我們中學生就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都希望為國家的富強貢獻力量,可是僅有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只有這樣,我們才是文明的現代人,我們的社會才是個文明的現代社會。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嚴于律己,做文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