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模板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16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通用19篇)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2、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2、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3、交流作者資料: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教師加以補充 。

  二、初讀古詩,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詩題的意思? 早:早上。 發:出發。

  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白帝城和江陵分別在什么地方?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白帝城山峻城高,從白帝城到江陵要經過地勢險要的三峽,所以這首詩描寫的是三峽的景象(西陵峽——瞿塘峽——夔門——白帝城)一路上有什么感受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千古流傳的佳作。

  三、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四、匯報自學情況

  1、用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第一句你讀懂了些什么?

  3、李白的路途中有哪些見聞?船真的好像詩中描寫的那么快嗎?

  五、了解詩的寫作背景

  1、啟發談話:詩人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們讀了李白的《將進酒》《望廬山瀑布》,你一定感受到李白是(生答:豪放,喜歡自由的人,可是,在759年3月,詩人58歲時因受政治牽連,流放夜郎。)

  2、出示詩句:

  “去國愁夜郎,投身窮荒谷。”(李白)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杜甫《夢李白二首》)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杜甫《寄李白十二白十韻》)

  3、學生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四人小組合作理解詩句。

  4、指名說你讀懂了夜郎是個怎樣的地方?

  5、小結:的確夜郎詩歌窮山惡水的地方,連生存下去都覺得難,更可悲詩人的內心備受煎熬。

  6、出示詩句:

  “不得高官職,仍逢苦亂離。暮年普可恨,浮世謫仙悲。”(白居易《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

  7、根據注解自由讀詩句,你讀懂了什么?李白的內心受怎樣的煎熬?(指名回答)

  8、啟發學生了解作者作詩時候的心情,此時,經常爽朗大笑的李白,此間不得不發出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可就在詩人行至夔州白帝城的時候,忽然傳來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當時詩人的心情如何?(興奮不已,激動,喜出望外,眉開眼笑等)板書:欣喜若狂

  六、領悟詩情,細致品讀(再次播放動畫,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動畫回答相關的問題)

  1、詩人飛快的撥轉穿透,放舟東下江陵,這首詩就在這種情況下創作出來。詩人在得到大赦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的綺麗景色時,那種信息的樣子嗎?讀一讀,體會,感悟,在自由描述。

  2、第二句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3、知道朗讀,你最喜歡讀哪一句,讀一讀,說一說理由

  同學們毒的這么有感情,能說說自己的體會嗎?

  生:從“彩云間”我體會到,詩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興奮,因此覺得環繞在白云間的白帝城格外漂亮。

  生:猿聲悲啼本是使人很不舒服,但是此時詩人卻覺得猿聲啼叫像在為他歡呼,向他磁辭行。

  生:詩人此時的心情不但興奮,激動,而且舒坦,他生做在輕快的小船上,欣賞這祖國的美麗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鄉,見到親人,南中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妙極了。

  生:詩人心情愉悅猿猴聲瓷器皮膚,小舟飛速越過重重高山。

  4、大聲有感情朗讀,這名度,評議,愿意讀的站起來高聲朗讀。

  5、配樂全體背誦

  七、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性穿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的輕松愉快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境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八、談論李白詩善用夸張的特點

  1、談話:李白詩善用夸張手法,這首詩哪句運用的是夸張手法?(千里江陵一日還)

  2、下面詩句種哪里運用夸張?

  出示《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夜宿山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3、指名回答。

  九、改寫《早發白帝城》綜合所學知識寫一寫此詩。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首古詩中的生字新詞。

  2 在弄懂詞句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3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重難點: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出示圖片:看圖回憶古詩《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古詩。

  出示一段話:(略)

  教師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喜歡讀那一段話?說出理由。(喜歡讀古詩,古詩讀起來象唱歌)

  師:朗讀古詩要注意節奏,就像大家做操一樣,要跟著節奏,才能做出優美的動作。

  三: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板書)

  1 預習情況,解釋詞語意思。

  白帝城 辭 江陵 還

  2 出示地圖從圖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師:作者正是從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輕舟已過萬重山)

  同學們思考:作者從白帝城出發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長時間?

  師:詩中用多長時間?(一天)

  師: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達千萬里的路程?

  3 教師簡單講詩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時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鄉。這時的李白是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返回家中的。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寫下了經典的《早發白帝稱》。

  師: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這首古詩呢?(輕松愉快的心情)

  板書:朗讀古詩。(創新之處打節奏讀古詩)

  師:剛才大家說喜歡讀古詩,因為讀起來比較優美,我們以前用什么樣的方法讀古詩?

 。ㄅ氖执蚬澴啵阂痪鋪韮膳囊痪渌呐囊痪淦吲模

  1 學生分別用三種節奏來朗讀古詩,感受詩的節奏美。教師指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 小結用那一種節奏讀起來比較好?(一句兩拍)大家再來讀一遍。

  板書:體會古詩

  師:讀完古詩,你從中知道了詩中寫了那些內容?(學生回答)

  師:詩中寫了誰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從白帝城出發到江陵去)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詩的題目)

  師:“發”是什么意思?(出發學生對出發可能不懂,教師稍加講解。例:我們從學校出發到烈士陵園。)

  學習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的要學習方法:自己理解,教師啟發。

  師:彩云間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間。(解釋詩意)

  早晨離開了沐浴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

  師:白帝城距江陵有多遠?詩中寫了嗎?(相距千里)

  師: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嗎?千里不是實數,是一個大概得數字。這樣遠的路程作者什么時候才能到達?。(一日表明速度快)

  學生想:一天能到達嗎?現在坐火車到北京還需要一個晚上,坐船一天就能到嗎?

  師: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覺得船行的快。

 。▽W生解釋詩意)

  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師:作者如此喜悅的心情,他不去欣賞沿江兩岸那美麗的風景嗎?他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猿猴的叫聲看到萬重的高山)

  師:萬重山是什么意思?是一重兩重。(解釋詩意)

  在猿猴不斷的叫聲中,輕快的小舟已經穿過了連綿不斷的群山。

  朗讀詩意。

  小結:這首詩主要講作者在歸途中覺得千里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達。表明他無比喜悅的心情。作者還為我們描述了長江兩岸,群山連綿,猿聲不斷,響徹山谷的壯麗畫面。還寫出了一葉小舟快速直下的情景。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作者歸途的喜悅心情。

  師:這樣美的畫面大家不詳把他描繪出來嗎?好,下面大家拿出畫筆來畫出這優美的景色吧。

  板書:描繪詩句。

  作業 :畫出一幅表現詩句的圖畫。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3

  之一

  執教:八達小學 李蓉暉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⑴熟讀古詩

  ⑵理解詩意

  ⑶想象意境

  ⑷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用上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7個生字, 會寫5個生字。

  2、展開想象,讀懂古詩。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

  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4、能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感受詩的意境美 。

  教學準備:

  1、課件

  2、學生搜集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1、在你學過的古詩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背給大家聽聽。

  2、學生分小組比賽背李白的詩。

  3、接題并板書。

  二、自學詩歌,感知大意

  1、讀準字音,并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3、通過自學,你學懂了哪個詞或哪句詩?

  4、集體匯報交流。

  三、品析詩句,理解詩歌

  1、朗讀全詩,說說:詩中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詩歌,你知道了什么?

  3、看課文插圖,啟發學生想象:畫和古詩中的哪些詩句對應?

  4、學生自讀。

  5、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6、自由朗讀古詩,把詩人的欣喜之情表達出來。

  四、精讀品味,感受意境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說給大家聽聽。

  3、指導朗讀古詩,重點是邊讀邊想象。

  4、哪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5、指導朗讀,學生試讀。(千里江陵一日還)

  6、展開想象:詩人在可能見到長江兩岸怎樣的景色?學生自由描述。

  7、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些詩句看出來?

  8、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9、一邊欣賞畫面,一邊試著背誦這首詩。

  10、師生比賽背誦詩歌。

  五、古詩拓展,布置作業

  1、找幾首李白的詩讀讀、背背。

  2、可以是畫、說、默這首詩,可以是收集其他詩人的詩句。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5

  之一

  執教:八達小學 李蓉暉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攀熳x古詩

 、评斫庠娨

 、窍胂笠饩

  ⑷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用上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

  2、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通過學習,要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畫面,以此激發其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方法】自讀自悟 說話結合 感情朗讀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絕句》

  一、背誦古詩,引如新課

  1、師即興背誦一首古詩,引發學生興趣。問:在你學過的古詩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給大家聽聽。

  2、回憶杜甫的詩,學生背。

  3、揭題并板書。(《絕句》)

  二、自讀詩歌,感知大意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并按預習提示的學習方法和要求,自讀詩歌。

  2、自學檢查:

  ⑴ 讀準字音,重點讀準:行(háng) 嶺(lǐng) 泊(bó)

 、啤≌f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描畫詩歌

  1、朗讀詩歌,說說:通過朗讀、自學,從詩中感受到什么?

  2、小組合作畫詩歌:面對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舉起了手中的照相機,拍下了四幅美麗的春景照片。把詩句與插圖上的照片對應,小組同學輪把每幅照片的內容講一講。再選擇其中共同喜歡的一幅照片,小組同學把它畫下來。

  四、精讀品味,理解詩歌

  1、展示圖畫,再讀詩歌。小組代表展示圖畫,朗讀詩句,講解圖畫的內容。把學生的圖畫按順序貼在黑板上。

  2、集體討論,詩人的視線是怎樣轉移的,你最喜歡哪張照片,從這四幅照片中,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心情?

  3、學生講最喜歡的照片的內容。重點指導講“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的意思。

  4、小結詩歌特點。

  5、學生獨自讀,齊讀全詩,發現詩歌在詞語方面有什么特點沒有?自由讀全詩,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活動,啟發想象

  1、把這首詩歌默寫下來。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句,想象畫面,把想到的內容畫下來。可以在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豐富內容。

  第二課時

  學習《早發白帝城》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長江的水路圖,請一生為大家簡介其線路。

  2、出示全詩

  3、指導朗讀

  4、“你問我答”相互質疑

  二、再讀體會詩意

  1、自由體會詩意

  2、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內容

  3、比賽:用自己的話將詩歌改寫成故事或現代詩歌。(內化的過程)

  4、個性延伸:找出你認為詩中最生動的詞,并說明理由。(深化的過程)

  教學思路:“彩云”勾畫出了白帝城的美麗。(視覺)

  “一日還”說明心情急切,船速很快。(感覺)

  “啼不住”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聽覺)

  “輕舟”既寫了船輕,又寫了作者心情輕松.(心情)

  三、回歸中心

  1、從“輕舟”的輕,體會當時的心情,并適時介紹當時的背景(流放中途遇赦)

  2、整體體會,自己歸納中心。

  四、課外延伸(二選一)

  1、作畫(據詩意)

  2、寫一首現代詩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利用多種認字方法認識本課7個生字,寫10個生字。

  2、理解詩意,體會作者遇赦后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會背誦古詩。

  教學建議:

  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行至白帝城遇赦,便乘船返回江陵。輕舟順流而下,迅捷無比;詩人心情暢快,喜悅有加。這首詩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情景交融。教學時,可組織學生對照地圖,搜集、參考三峽的資料,看插圖,反復吟誦課文,體會詩人的心情。

  “朝”、“還”、“重”三字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區別字音。

  拓展習題:

  一、比一比,組成詞語。

  京(    )  永(    )  舟(    )  包(    )

  景(    )  泳(    )  船(    )  跑(    )

  二、根據課文填空。

  早發白( )城

  ( )( )白( )彩 云 間,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

  兩( )猿( )啼 不 住,( )( )已 過 萬( )山。

  相關資料:

  白帝城:在原四川省奉節縣(今屬重慶市)東邊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東漢末年公孫述曾占據此地,筑城衛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說井里有白龍跳出來,所以自己是“白帝”,此山是白帝山,城為白帝城。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云霄。

  江陵:指湖北省江陵縣,距離白帝城約1200里(水路),當中經過地勢險要的三峽。

  精品教案: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一)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地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嗎?誰能背一首?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

  板書課題。

  教師介紹本詩的寫作背景: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夜郎在現在的貴州省境內,當時是個偏遠的地方。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個叫白帝城的地方。這時候傳來皇帝赦免他的命令,當時李白欣喜若狂,立即動身返回江陵,這首詩就是他離開白帝城的途中寫的。

  引導學生說說對題目的理解。

  二、讀詩認字。

  1、自由讀詩,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并用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讀詩,檢查識字效果。

  三、明意悟情。

  1、小組內交流不理解的字、詞。

  2、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全班交流。

  3、結合看圖,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誰愿意說給大家聽一聽?

  4、創設情境,配樂朗讀,引導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學生交流。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7、師生評價朗讀。

  8、指導背誦。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8個生字.

  2.理解《早發白帝城》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預習,你們記得以前學過李白,杜甫什么詩嗎

  介紹古詩的特點: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藝術的表達,濃縮的精華.

  二,生字

  1,字形:鷺,嶺,陵,猿

  2,字義:

  朝:

  辭:

  還:

  鳴:

  泊:

  千秋雪:

  3,讀讀兩首古詩.

  三,學習《早發白帝城》

  1,釋題:早上從白帝城出發

  2,讀一讀詩,填空.

  李白這位詩人坐船從( )到( )去.

  3,小組學習:

  (1)組內讀詩,說說這首詩講的什么意思

  (2)你們感受到詩人當時什么心情 從哪句中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小組內解決不了的提出來.

  4,反饋:

  (1)體會李白的愉快心情.(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領略沿途所見到的綺麗景色.

  (2)出示背景圖,教師講解.

  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麟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大赦,驚喜交加,隨即放舟東下江陵.此詩書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白帝城因"彩云間"而顯出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

  詩的第三句境界更為神妙.李白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心情是何等的暢快而又興奮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此時行舟輕如無物,其輕快可想而知,才有"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人歷盡艱險重屢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詩的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論.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資之駿利,尚不能解其中意.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躍.快船快意,使人深遠.后人贊此篇"驚風雨而泣鬼神矣".千百年來一直為后人視若珍品.為了表達暢快的心情,詩人還特意用上平"刪" 韻的間,還,山作韻腳,讀來是那樣悠揚,輕快,令人百誦不厭.

  5, 從哪里看出來詩人的心情的.讀一讀

  看圖再讀詩體會作者的心情.

  6,小組內讀一讀這首詩,并背下來.

  四,作業

  1,找找李白的其它詩詞.

  2,背詩及注解.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小黑板、錄音機、古箏曲《高山流水》、李白畫像、生字卡、聽寫本。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1、導入:胸有詩書氣質華,讀詩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學長河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同學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猜猜是誰?(出示畫像)

  2、你們課前查到了有關李白的哪些資料?

  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你們的課外知識真不少,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是的,李白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人們又美稱他為“詩仙”。你們會背他的詩嗎?誰能美美地背給大家聽一聽?(配優美的古箏曲)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討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出示課題)在學習前,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個有關李白的故事,想聽嗎?(想)請仔細聽師:(講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牽連蒙冤獲罪,流放到很遠很遠,荒無人煙的夜郎城。(師聲音低沉)一路上,他的心里極其悲傷,他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沿地勢險要,江水湍急的三峽逆流而上(板示地圖簡筆畫)。當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駛到白帝城時,突然他接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師聲音激動)“他無罪了,可以獲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決定順水行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寫下了一首世人傳誦的古詩《早發白帝城》。(板圖)

  2、解題。

  (1)“發”在這里的讀音和意思是什么?(fa)(出發)早:早上。 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展示地圖)

 。2)同學們:讀了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ㄔ缟蠌陌椎鄢浅霭l)(早上從白帝城出發去哪里?怎么走的?)

  在學習這首詩時就會解決我們的疑問。

 。3)這首詩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指導學習《早發白帝城》

  1.交代學習方法。

 。1)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種新的學習方法“五讀法”來學習古詩。什么叫“五讀法”?又該怎樣運用“五讀法”來學習古詩呢?

 。2)出示“五讀法” :一讀通,咬準音;二讀懂,解詞義;三讀精,知大意;四讀會,達意境;五會讀,有感情。

  2.學生按照“五讀法”開始學習詩句

 。1)一讀通,咬準音。(齊讀)

  ①正字:朝(zhāo)發(fa ) 間(jian)還(huán)重(chóng)

  ②字形(出示生字卡)

  帝(上中下結構),上邊像“立”不是“立”,下橫變成禿寶蓋,“巾”字在下就是“帝”。組成“白帝城”,在今重慶奉節東的白帝山上。

  辭(左右結構),左邊“舌”,右邊“辛”,合在一起就是“辭”,表示離開。(口訣:舌頭辛辣就告辭了)

  陵(左右結構)江陵是地名。

  猿(左右結構)左邊反犬旁,右上是“土”,下邊是“衣”字去掉點和橫,換成“口”。“猿”是哺乳動物,跟猴相似,比猴大,種類很多,有的形狀跟人類相似,生活在森林中。

  啼:左邊“口”,右邊“帝”,合在一起就是“啼”。“啼”指某些鳥獸叫。

 。2)二讀懂,解詞義。(小組讀)

  你在預習的時候讀懂了哪些詞的意思?或者哪些詞不懂?

  朝:早晨。

  彩云間:彩云,五顏六色的云霞。間,中間。

  辭:辭別、離開。

  還:返回。

  啼不。翰煌5亟。

  輕舟:輕快的小船。

  萬重山:一重又一重的大山。

  (3)三讀精,知大意。(指名讀)

  誰能用“代入法”說說每句詩的大意?

  (早晨,作者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遠隔千里的江陵,只要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一聲接一聲還沒停下來,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高山。)

  小結翻譯古詩的基本方法:代、調、補、

  (4)四讀會,達意境

  a,通讀全詩,根據每句詩所寫的內容,給詩分層。每層寫了什么內容?

 。ㄟ@首詩分兩層意思來寫,第一層告訴我們詩人出發的時間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第二層寫長江兩岸的景色。詩人的敘述順序很清楚。)

  ①指名讀第一、二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ㄖ懒俗髡咴绯繌陌椎鄢浅霭l,一天的時間就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城。)

  ②作者什么時間離開白帝城出發的?從詩中哪些詞可以看出來?(詩人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從“朝”和“彩云間”這兩個詞語中可以看出來,當詩人離開白帝城時,天上彩霞一片。表示他心情是很愉快的。)

  “彩云間”一詞,除了寫出時間,還寫出了白帝城的什么特點?(很高)

  教師講解: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早晨,紅紅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射出萬道金光,照在山頂的云朵上,云變成了金色、紅色、桔黃色、紫色……環繞山頂,環繞著山頂上的白帝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所以作者講在“彩云間”。 邊講解邊板畫“彩云間的白帝城”。

  ③從白帝城到江陵有多遠?詩人乘船走了多長時間?從詩歌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來?

 。◤陌椎鄢堑浇暧1200多里遠,詩人乘船只用一天時間就到達江陵了。)

  詩中的“千里”,“一日”都是虛指,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說明船開得很快。師:對,同時也可以看出詩人的心情.怎樣?

 、苄〗Y:這兩行詩,一是突出白帝城之高,二是反映了行船的速度快,朗讀時,除了要把順水行船速度極快的意思表達出來,還要表達詩人的心情同飛舟一樣輕快。

  ⑤指導朗讀。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薜诙䦟邮菍戦L江兩岸的景色,作者抓住了什么來寫。

 。ㄗプ“猿聲”和“萬重山”來寫。)

  ⑦作者為什么要寫“猿聲”和“萬重山”?

  明確:當年長江三峽,都是高山峻嶺,懸崖峭壁。猿猴的叫聲常常會在深山峽谷中引起回聲,一聲接一聲,聲聲不斷地傳播開去。李白乘船順水而下時,在兩岸猿猴的啼叫聲中,輕快的小船已經穿過一重又一重的大山。作者在這里用猿猴的啼叫聲和重重高山突出行船的輕快和沿途景色的壯麗。

 、嘀笇Ю首x(注意把“快”的意思讀出來)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b.引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引導學生看課本的插圖《早發白帝城》。談話:這首詩的詩人李白,當年他受到牽連,被判罪,流放到貴州的夜郎,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個白帝城的地方,忽然傳來皇帝要釋放他的命令,你們想想看,李白的心情怎樣?(十分高興)李白在釋放后寫了這首詩,不但描寫了長江兩岸雄偉壯麗的景色,而且表達了自己經過艱難歲月之后,被釋放的喜悅心情。為什么說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夙標写ǹ陀^);②心情愉快,急切盼歸(主觀)。

  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在學習小組討論一下,再試著把想象到的景象畫成簡筆畫。每組選送一幅好作品到班上來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五會讀,有感情

  a,在這樣的畫面中,假如你是坐在小舟上的詩人,會怎樣來吟誦這首詩呢?

  b,男女生起立配樂吟誦這首詩。

  c,聽錄音配樂唱《早發白帝城》,學生輕輕打節拍,并配上你喜歡的適當動作跟著唱。

  (四)總結、填空

  1、今天我們用“五讀法”來學習古詩,希望大家能掌握這種方法來更多的古詩。

  2、填空(出示小黑板)

  《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是 唐   代詩人  李 白   寫的,通過從白 帝 城到江 陵途中行船的輕 快以及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輕 松 喜 悅的心情。

  (五)布置作業

  1、向家長背誦并默寫《早發白帝城》。

  2、繼續完成簡筆畫,并給畫配上這首詩,明天在班上展覽。(圖畫紙)

 。┌鍟O計

  出發

  古詩“五讀法”

  一讀通,咬準音;

  二讀懂,解詞義;

  三讀精,知大意;

  四讀會,達意境;

  五會讀,有感情。

  早 發 白 帝 城

  (唐) 李 白

  早上告別

  朝 辭 /白 帝 //彩 云 間,

  返回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還。               

  不停地啼叫       

  兩 岸 /猿 聲 //啼 不 住,    

  輕快的小船

  輕 舟 /已 過 //萬 重 山。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0

  之二

  佚名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2、領會詩的規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并會背誦。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對于詩歌的感受力和鑒賞力,加深對祖國大好山河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個漢字。

  2、理解詩歌內容,背誦詩歌提高對詩歌的鑒賞力。

  教學準備

  1、有關三峽景色的音像資料,掛圖等。

  2、懼有關李白的資料。

  3、準備生字卡片。

  4、適合詩歌朗誦的音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察誘情。由情入文,老師利用音像資料或掛圖將三峽美景展現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觀景時產生贊嘆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看到就是我國著名的”三峽“,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樣呢?我國唐代有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李也到過三峽,當時他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輕松而愉快,在這樣的情緒中他留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你們想學一學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早發白帝城》。

  二、新課

 。ㄒ唬┳詫W

  1、自讀,輕聲朗誦古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看書下注間,通過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決。

  2、正音,指名讀古詩,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讀法。發,朝,還,重。

  3、互檢,讀給同桌聽一聽。

 。ǘ┳R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找出來帶大家讀一讀并組詞。

  2、游戲鞏固。

  (1)開火車讀字組詞。

  (2)“讀一讀“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讀我找。

 。ㄈ⿲懽

  1、觀察。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對學生認為的難寫的字進行范寫指導,其他的字學生照書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有條件的還可采用大范圍評價,如全班評。

  (四)練習

  1、讀讀我們寫過的字。

  2、這些詞語應該怎樣讀,試著講一講它們什么時候怎么讀。

  重量重復重要重疊

  歸還還是還有還原

  出發發現理發發明

  “重“在形容詞前讀重,表重復讀重,還在副詞時讀還,作動詞用讀還,發在名詞中讀發,在動詞中讀發(學生可從詞的角度式意思來認識,不必講解語法知識,可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理解,讓學生說句子。)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早發白帝城》,誰能把它讀一讀,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新課

  (一)解題

  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早上從白帝城城出發)白帝城;地名,在原四川省今重慶市城東邊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城居高山,地勢險要。

 。ǘ┙涣

  1、自讀。自讀全詩,畫了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2、合作學習。

 。1)組內匯報自學的情況。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3、匯報交流,以最的形式匯報朗讀,提出還有疑問的地方全班交流(此時可能還有學生有個別問題,如為什么叫“還”,江陵那么遠怎么說“一日還”,程度好的學生可交流,老師也可做適當點撥。)

  4、誦讀悟情

  (1)詩人此時會是怎樣的心情,試著說一說。

  (2)聽錄音誦讀、感受。

 。3)試著和你身邊的人互相讀一讀,注意感情。

 。4)用你喜歡的方式給大家讀一讀。

  5、背誦

  (1)老師發現這首詩同學們已經讀得很好很孰了,甚至還有一些同學已經背下來了,是不是?那就請會背的同學站起來,背給大家聽一聽。

 。2)你們背得很好,老師也想背一背,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背,好嗎?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

  2,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古詩內容,體會思想感情,了解祖國山河的壯麗.

  2,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具:

  多媒體課件,古詩文專題學習網站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創設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詩人,他的一生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優秀詩文,他的詩熱情奔放,感情真摯,他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 (李白)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大家已經學過了他的不少詩篇,同學們能背誦出來嗎

  (學生有表情地背誦《望廬山瀑布》《夜宿山寺》 《靜夜思》 《贈汪倫》)

  二,揭題釋題,指導方法.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早發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詩篇.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早發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們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樣的嗎 老師這里有張白帝城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4,一大早,詩人李白乘船從白帝城出發,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見了什么聽見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讓我們一起學習這首流傳千古的佳作.

  指導自學

  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通過查閱twxgs網站,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2,正確,流利朗讀本詩,體會詩中詩人的心情;

  四,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組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登陸古詩文專題學習網站,查閱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用自己喜歡方式誦讀古詩,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五,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 (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出示課件"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同學們看到畫面有什么感受

  7,詩人站在船頭,耳邊響起猿猴的啼叫,這一處的叫聲還沒有停,由于小船飛速而下,詩人又聽到另一處猿猴的叫聲,兩岸猿聲連成一片,可見船行的速度真快.在這一行詩里,詩人間接地用"啼不住"突出船快.同學們能體會到這一點,真不簡單!船真的像詩中描述的那么快嗎

  (是詩人的感覺,詩人覺得船走得很快.)

  8,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 老師給同學講個故事吧:公元759年3月,詩人因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夔州白帝城時,傳來皇帝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詩人欣喜若狂,撥轉船頭,放舟東下江陵,這首詩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出來的.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 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 學生自由描述.

  9,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輕松,愉快)

  10,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弄懂詩句的意思后,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流利地朗讀全詩.(學生朗讀古詩) 11,同學們讀得這么有感情,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從"彩云間"我體會到,詩人得到免罪的消息后,十分興奮,因此覺得環繞在彩云之間的白帝城特別漂亮.

  (猿聲悲啼本來是使人很不舒服的,但是此時詩人卻覺得猿猴的啼叫是在為他歡呼,向他辭行,可見詩人多么高興. (詩人此時的心情,不但興奮,激動,而且舒坦,他乘坐在輕快的小船上,欣賞著祖國美麗的山河,想到就要回到家鄉,見到親人,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妙極了.

  12,重獲自由的詩人心情無比愉快,他已顧不得描寫兩岸的山光水色了.在這愉快心情的映襯下,江水流得特別快,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到達了;小船也顯得特別輕快,在猿猴的叫聲中,越過了萬重高山.

  這首詩不但文字優美,而且感情豐富.來,我們再讀一讀這首詩,試著體會一下詩人當時的愉快心情.(學生自由感情朗讀)

  13,指名讀,評議.

  14,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詩人愉快的心情吧!(播放音樂)背誦.

  六,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七,作業

  1,讀一讀其它描寫三峽的詩篇.

  2,給《早發白帝城》這首詩配一幅畫.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2

  之三

  佚名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首古詩中的生字新詞。

  2 在弄懂詞句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3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重難點: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復習:出示圖片:看圖回憶古詩《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古詩。

  出示一段話:(略)

  教師指導朗讀。

  師:同學們喜歡讀那一段話?說出理由。(喜歡讀古詩,古詩讀起來象唱歌)

  師:朗讀古詩要注意節奏,就像大家做操一樣,要跟著節奏,才能做出優美的動作。

  三:新課:

  師:今天我們學習古詩《早發白帝城》(板書)

  1 預習情況,解釋詞語意思。

  白帝城 辭 江陵 還

  2 出示地圖從圖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師:作者正是從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輕舟已過萬重山)

  同學們思考:作者從白帝城出發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長時間?

  師:詩中用多長時間?(一天)

  師: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達千萬里的路程?

  3 教師簡單講詩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時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鄉。這時的李白是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返回家中的。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寫下了經典的《早發白帝稱》。

  師: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這首古詩呢?(輕松愉快的心情)

  板書:朗讀古詩。(創新之處打節奏讀古詩)

  師:剛才大家說喜歡讀古詩,因為讀起來比較優美,我們以前用什么樣的方法讀古詩?

 。ㄅ氖执蚬澴啵阂痪鋪韮膳囊痪渌呐囊痪淦吲模

  1 學生分別用三種節奏來朗讀古詩,感受詩的節奏美。教師指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 小結用那一種節奏讀起來比較好?(一句兩拍)大家再來讀一遍。

  板書:體會古詩

  師:讀完古詩,你從中知道了詩中寫了那些內容?(學生回答)

  師:詩中寫了誰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從白帝城出發到江陵去)

  師: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詩的題目)

  師:“發”是什么意思?(出發學生對出發可能不懂,教師稍加講解。例:我們從學校出發到烈士陵園。)

  學習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的要學習方法:自己理解,教師啟發。

  師:彩云間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間。(解釋詩意)

  早晨離開了沐浴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

  師:白帝城距江陵有多遠?詩中寫了嗎?(相距千里)

  師: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嗎?千里不是實數,是一個大概得數字。這樣遠的路程作者什么時候才能到達?。(一日表明速度快)

  學生想:一天能到達嗎?現在坐火車到北京還需要一個晚上,坐船一天就能到嗎?

  師:從這句話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覺得船行的快。

 。▽W生解釋詩意)

  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

  師:作者如此喜悅的心情,他不去欣賞沿江兩岸那美麗的風景嗎?他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猿猴的叫聲看到萬重的高山)

  師:萬重山是什么意思?是一重兩重。(解釋詩意)

  在猿猴不斷的叫聲中,輕快的小舟已經穿過了連綿不斷的群山。

  朗讀詩意。

  小結:這首詩主要講作者在歸途中覺得千里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達。表明他無比喜悅的心情。作者還為我們描述了長江兩岸,群山連綿,猿聲不斷,響徹山谷的壯麗畫面。還寫出了一葉小舟快速直下的情景。這些都充分說明了作者歸途的喜悅心情。

  師:這樣美的畫面大家不詳把他描繪出來嗎?好,下面大家拿出畫筆來畫出這優美的景色吧。

  板書:描繪詩句。

  作業 :畫出一幅表現詩句的圖畫。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3

  作者:宗陽春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63 

  教學目標 

  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1)熟讀古詩

 。2)理解詩意

 。3)想象意境

 。4)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用上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 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 剛才老師發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6、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

  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

  技能目標: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

  情感目標: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2.理解詩中重點詞句,讀懂古詩。

  教學方法: 直觀法、合作學習、情境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讓學生課前查閱與這首古詩相關的資料。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背誦《絕句》,說說詩意。

  2.回憶上節課學習《絕句》的方法,課件展示學習步驟:

  (1)熟讀古詩

  (2)理解詩意

  (3)想象意境

  (4)練習背誦

  3.師:今天,我們繼續用上一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一首唐代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二、學生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簡要介紹作者李白,教師加以補充

  三、解題

  師:這首詩的題目《早發白帝城》,誰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 發:出發。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慶奉節城東白帝山上,位于長江三峽一帶。城居高山,地勢險要。(課件展示地圖)

  四、指導自學 課件展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本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本詩,體會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畫出不理解的地方,通過查閱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五、小組合作學習

  1.匯報各自自學情況;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通過結合各自課前查閱的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六、匯報自學情況

  1.指名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匯報朗讀。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距離多遠、需要多少時間?)復習“夸張”手法的運用。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早晨離開了仿佛在彩云中間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導朗讀一、二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表現了行船之快,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輕松、愉快)

  8.指導朗讀,學生試讀。

  七、體會詩人心情及詩歌意境

  1.利用課前查閱的資料交流: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順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人在第一句就寫道“朝辭白帝彩云間”。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地勢高;作者心情高興。)

  3.展開想象: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詩人順流而下,行船經過三峽,見到長江兩岸奇麗的景色時,那種欣喜的樣子嗎?學生自由描述。

  4.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詩人喜悅的心情吧!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帶表情齊聲朗誦。

  5.背誦。剛才老師發現這首古詩同學們讀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學已經會背了。下面請所有能背的同學背給大家聽聽。

  6.老師也想當場背一背,邀請剛才沒背過的同學和我一起來,行嗎?

  八、總結

  這首詩通過對行船的輕快和沿途壯麗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重獲自由后輕松喜悅的心情。整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古詩。

  2.課外找一兩首李白的詩讀一讀、背一背。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5

  24 古詩兩首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現在,請你們自由背誦你最喜歡的那一首。

  (學生紛紛自由背誦)

  [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師:誰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無聲惜細流……”

  師:你能告訴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嗎?

  生:《小池》。

  師:背得不錯。誰能比他的聲音更宏亮?

  生:“春種一粒粟……”

  師:你背的是哪一首?

 。ㄉ了迹

  師:誰來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風》。

  師:對,背詩還要記住詩名。還有誰想背?

  生:我背《早發白帝城》!俺o白帝彩云間……”

  師:剛才聽了幾個同學的背誦,她的聲音是最洪亮的。

  (學生舉手踴躍,又一位同學背誦。)

  師:不錯。今天我們還能學習兩首古詩,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這兩位詩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課內外結合,教師的著眼點不僅僅是學會這兩首古詩。]

  生:杜甫被人們稱為“詩圣”。

  師:李白呢?

  生:李白被稱為“詩仙”。

  師:人們對他們的詩篇喜愛之極,所以給他們這樣的稱號。還知道別的嗎?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歲死的……(眾人笑)

  師:應該說病逝。

  生:李白是61歲病逝的。

  師:雖然只活了六十多歲,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還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寫了九百多首詩。

  師:流傳至今的大約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嗎?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師:他一生是在窮困和戰亂中度過的,但這一首詩卻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寫的,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見的。這一次,李白暢游廬山,寫下了《望廬山瀑布》。(同時板書)

  師:我們已經學過《瀑布》一課,在葉圣陶先生的筆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寫廬山瀑布的呢?請同學拿出自學提綱。(打出投影片)誰來讀一讀?

 。ㄉx自學提綱。自學提綱:1.讀一讀這首詩,想一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聯系詩句理解詞語的意思,如“生”“遙”“川”“疑”等,并說說詩句的意思。3.記下不懂的問題。)

  師:打開書,翻到51頁。按照自學提綱一步一步地學,學完一道題再學一道題。

  (學生自學,老師巡視指導。)

 。▽W生又讀,有了進步,群體練讀。)

 。ü_課上再次給讀得不夠的學生以時間,讓其練讀,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教風樸實。)

  師:就這樣邊說邊讀,還有讀懂的內容嗎?

  生:我把整首詩都讀懂了。

  師:可以說印象最深的那句。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是說瀑布從三千尺那么高的地方飛快地流下來,是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的。

  師:他有一個詞理解得非常準確,知道是哪個詞嗎?

  [啟發學生注意聽,及時發現同伴的長處。同時,不追求統一的答案,注重詞匯的積累和運用。]

  生:……“飛”,他說的是飛快的意思。

  師:不錯,對剛才那位同學的解釋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三千尺”并不是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它是夸張。

  師:那你想怎么說?

  生:瀑布飛快地流下來,大約有三千尺那么高,就像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了下來。

  師:他也有一個詞補充得好……

  生:“好像”!

  師:對。就是這個“疑”字,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好似”。

  生:“可能是”。

  生:“如同”。

  生:“就像是”。

  師:都可以。這瀑布就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多么壯觀!自己讀一讀這兩句,想象一下瀑布奔騰而下的氣勢。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學生再次練讀。)

  師:誰再試試?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師:讀得好!再現了瀑布宏偉的氣勢。齊讀這兩句。

  師:不錯,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何等壯觀。這里,詩人為什么用上了“疑”字呢?(板書:疑)

  生:不是真有銀河從九天上落下來,而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了個“疑”字。

  師:對,這不禁使我們想到了李白的另一首詩,《靜夜思》中,好像也有這樣的筆墨!按睬懊髟鹿狻

 。毓识隆_@里不但扎實地解決了“疑”字,而且通過運用,使學生感悟到李白詩詞的風格,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生:(一起接背)“疑是地上霜!

  師:這神話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這景象,自己帶著感情讀一讀這首詩。

 。▽W生自己有感情地讀)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為什么這里說“疑是銀河落九天”,而不說“像是銀河落九天”?

  師:誰幫他解決?

  生:因為“疑”就是像的意思。

  師:(轉向提問的學生)你比較一下,同一個意思,用哪個字好呢?可以讀一讀,體會一下詩人的想象力。

  生:用“疑”更好。

  生: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

  [這兩個問題提得多好!質疑環節得到落實。值得稱贊的是,對學生的提問,老師發動全班同學思考,解答,不包辦代替。]

  師: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么想?(板書:生)

  生:因為這里還有產生的意思,所以用學生的“生”。

  師:對,可以綜合著理解,先產生而后升起。明白了嗎?

 。▽W生會意點頭)

  師:隨著大家的想象,我們眼前就出現了這樣的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銀白的瀑布,這瀑布飛騰奔涌,傾瀉直下。這么壯觀的景象只有遠望才能一覽無余。那么該怎樣讀這首詩呢?請你們想象這景象,自己放開聲音讀一讀。

  (學生自由練談,指名讀。)

  師: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景象?

  生:(齊喊)想!

 。ǚ配浵,同時點出畫面中的“生紫煙”、“掛前川”。)

  師:現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你們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再次練讀)

  師:做詩人還可以自然些,你們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W生有表情帶動作地練讀統背,后集體背誦。)

  師:通過讀詩,我們看到了一很壯美的圖畫。那么《絕句》又會把我們帶入到怎樣的情景中呢?你們自己讀幾遍第二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學生自由練讀)

  師: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比如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

  [這一環節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受到他們的歡迎。]

  (學生選擇各自喜愛的方式自學《絕句》,老師巡視指導。)

  師:畫畫的同學可以繼續畫,選用其他方式的同學能先匯報一下嗎?

  生:我用說的方式。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一行白鷺飛上了蔚藍色的天空。終年不化的積雪……

  師:誰能幫忙?

  生:應該說遠處的西嶺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

  師:(轉向前—學生)可以這么說嗎?

  生:可以。

  師:請你繼續。

  生:門口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的東吳去的船只。

  師:不錯。其他同學想一想,如果把“含”字的意思加進去,可以怎么說?

  生:在翠綠的柳樹上,有兩只黃鵬在自由自在地唱歌……

  師:描述得非常生動。

  生:一行白鷺悠閑地飛上了蔚藍的天空。從窗口望去,遠處的西嶺上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要到萬里之外的東吳去的船只。

  師:(贊許地點頭)理解得好。誰知道“含”的本義是什么?

  生:(搶著答)包含!

  師:剛才這個同學的描述好在哪兒?

  (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同時加深了理解。)

  生:他說得自然生動,不死板。

  師:對,這樣解釋就把詩的意境描述出來了。還有用其他方式匯報的嗎?

  生:我用讀的方式……

  師:畫畫的同學停下筆來,我們一塊兒來欣賞。

  生:(大聲)“兩個黃鸝鳴翠柳……”

  師:兩只小鳥歡叫跳躍,這句詩該怎么讀呢?你們試一試。

 。▽W生自由練讀)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一生讀)

  師:對前兩句,有沒有不同的讀法?

  生:(輕快地)“兩個黃鶴……”

  師:(贊許地)好啊!連詩人愉快的心情都讀出來了。大家再試一試。(學生再次自由練讀)

  師:這景象在同學的筆下也已經畫了出來。誰來展示?

  (實物投影展示一學生的簡筆畫)

  [這幾個回合中,老師的激勵語言很精彩,學生學得很開心。]

  師:請你用詩句描繪一下你的畫。

  生:(指著畫上的景物)這是“兩個黃鶴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是“窗含西嶺千秋雪”,這是“門泊東吳萬里船”。

  師:那詩人在哪兒呢?(眾人笑)

  生:(沉思片刻)詩人應該在房子里。

  師:干什么呢?

  生:在望著窗外的景象做詩。

  師:(滿意地點頭)你真正理解了“窗含”的意思。

  師:如果我們給這幅畫添上顏色,可以加上哪些顏色呢?

  生:柳樹可以添上綠色。

  師:什么樣的綠?

  生:翠綠。黃鶴可以加上黃色。

  師:好,這樣的色彩才夠明快。再看詩句,還有沒有?

  生:天要畫成藍色,白鷺和積雪是白色的。

  生:船是土黃色的。

  生:房子是……

  師:千萬種顏色都畫得出來,你們再看詩句,詩中有什么是畫不出來的呢?(學生們沉思)

  生:黃鸝的叫聲畫不出來!

  師:對,這是聽不到的。繼續找。

  生:“一行白鷺上青天”中白鷺飛時的動作畫不出來。

  師:詩人不是畫家,但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畫出了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絢麗多彩的圖畫,這就是詩的想力。咱們來一次畫配詩,同學們可以用詩句來描繪這幅畫。

  [總結得準確、適時。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啟發學生體味古詩的內涵和魅力,感受到語言的深蘊,這種審美教育對學生終生有益。]

  生:(看著圖畫,練習背誦,紛紛舉手。)

  師:不少同學想試一試,咱們一塊兒來背誦。全體起立,背誦時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全班同學放聲背誦)

  師:回去繼續背誦這兩首詩。李白流傳至今的詩大概有九百九十多首,杜甫流傳下來的大約有一千四百多首,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好嗎?下課!

  [這種作業改變了傳統的作業內容,使課內學到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擴大了信息量,培養了自學能力。]

  總評:

  張立軍老師執教的這節課,40分鐘學習了兩首古詩,容量大,方法活,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后,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匯報“讀懂了什么”,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于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為了改變串講串問的教學結構,張老師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兩首古詩沒有平均地使用力量!锻麖]山瀑布》和《絕句》相比,第二首易學好懂。于是他把第一首詩作為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的后兩句為重難點來突破。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1.自學時間充分。

  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獲。自學提綱的設計,符合四年級的要求,同時滲透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潛移默化培養自學能力。

  2.質疑環節落實。

  在匯報了讀懂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而且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如,“疑’是“像”的意思,為什么這里不用“像”?為什么“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張老師并不急于解答這些問題,而轉向全班學  生:“誰幫他解決?”“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傳給了學生。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二首古詩。

  基于《絕句》淺顯易學的特點,學習這首古詩時,張老師宣布:“對于這首古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這樣的安排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真正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體現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課堂氣氛熱烈。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張老師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范讀,投影打出的畫面,錄像片中真實的廬山瀑布,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張老師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并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舍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主導作用發揮得當

  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順勢引導,隨機應變,表現出對古詩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觀察點的巧妙解決:“我應該站在哪兒望著廬山瀑布來吟誦這首詩呢?”當一學生沒有說準時,老師問:“誰還有不同的意見?”當學生能聯系詩句說準觀察點后,老師仍引導到“再看一看題目,還有補充嗎?”這些指導與點撥,及時、準確、到位。另外,激勵語言的運用,也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思想,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少了老師個人風采的展示,多了切實為學生服務的應變。

  五、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獲,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特別是課后作業的布置:“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焙苡行乱,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6

  課文簡介:

  《早發白帝城》是李白一篇極富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這首詩是作者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因受牽連蒙冤獲罪,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乘船返回江陵途中所作。詩中強烈地表現出作者急切高興的心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多種方法認識7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在語境中學會多音字“還”。

  2.理解古詩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高興,急切的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意識。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反復誦讀,借助文中動畫,展開想象來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作者心情。

  2.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展開小組討論,對古詩的意思及意境進行理解、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作者的心情,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2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說明:

  通過《早發白帝城》的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為著眼點,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課前,課中,課后)。在本詩的教學中,我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字詞,理解字義,給學生創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師生互助”,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的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悟,自得。本課的教學設計同時較好的去體現“以讀為本”的語文學習理念,讀書的方式多而有效,有自主練讀,有示范讀,有抽生讀,評價性讀,集體朗讀,有感情地讀,吟誦,背誦。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一輪輪的交流,一次次的探究的過程中,領悟了詩的意境,情感得到了升華。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很早以前的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詩人,猜猜是誰呢?(出示畫像)

  生:李白

  生:是“詩仙”李白。

  師:你們的課外知識真不少,通過課外查閱資料,你們對李白還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李白六十幾歲死的。(眾人笑)

  師:應該說病逝。

  生:李白是61歲病逝的。

  師:李白雖然只活了六十多歲,卻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你還了解些什么?

  生:李白又叫李太白,他有一本詩集叫《李太白全集》。

  生:我知道他寫了九百九十多首詩。

  師:流傳至今的大約有九百九十多首。

  師:(出示李白簡介)是的,李白的一生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歌,人們又美稱他為“詩仙”。你們會背他的詩嗎?誰能美美的背給大家聽一聽?(配優美的古箏曲)

  生:我背的是《望天門山》,“天門中……”

  師:背得不錯,誰能比她的聲音更洪亮

  生:我喜歡背《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生:《古朗月行》……(掌聲響起)

  師:(鼓掌)真棒,同學們課下“每周一詩”的活動開展得真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的一首詩,看誰能很快記住?

  師:在學習前,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個有關李白的故事,想聽嗎?(想)請仔細聽:

  師:(講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李白因受牽連蒙冤獲罪,流放到很遠很遠,荒無人煙的夜郎城。(師聲音低沉)一路上,他的心里極其悲傷,他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沿地勢險要,江水湍急的三峽逆流而上(出示地圖動畫)。當小舟慢慢的,慢慢的行駛到白帝城時,突然他接到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師聲音激動)“他無罪了,可以獲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決定順水行舟(點擊小舟)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寫下了一首世人傳誦的古詩《早發白帝城》。板書: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生:齊讀課題

  二:理解詩意,感悟意境

  師:讓我們一起來靜靜的欣賞這首詩(播放帶著配樂的朗誦)

  生:(靜聽,學生表情很專注)

  師:再聽一次,注意聽清字音

  生:(靜聽)

  師:聽完這首古詩,同學們一定有很多話想說,想說些什么?

  生:這首詩真美。我仿佛來到了三峽。

  生:我眼前仿佛有一幅美景。

  生:我覺得作者很高興。

  生:我也好像坐著小船在那里很快的行駛。

  師:同學們的想法說得真好,那我們就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帶著你的想法去讀一讀,老師有個小建議,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請把書翻到47頁,自己讀。

 。ㄉ杂勺x,老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把詩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同學要注意聽,是否讀正確了。

 。ǔ閮缮x)

  生:這兩位同學讀得很不錯,聲音很宏亮,但我想對說:你把“朝”的音讀成“早”了。(謝謝)

  師:誰還愿來正確的朗讀?

 。ㄒ簧x,全體讀)

  師:大家讀得非常好,也談了自己的理解。讓我們再深入地讀一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嘗試自己解決。

  (師巡視,隨機點撥。生邊讀邊說,同時運用字典查找字義,同桌互助)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讀,一定會有好多收獲。請在小組說一說,也把不明白的問題和小組的同學議一議。

 。ㄈ喙卜至鶄大組,教師深入到每個組了解學生討論的情況,同時給與指導。)

  師:剛才各個小組討論得非常熱烈,下面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本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余組的同學也要認真聽,注意補充。

  生甲1:我們討論了第一句“朝辭白帝彩云間”,我們讀懂了“朝”是“早上”的意思,早上李白告別了白帝城,看見了彩云。

  生甲2:我補充,李白在有朝霞的早晨告辭了很高很高的白帝城。

  師:多了很高很高。

  生甲3:書中還用了一個比喻句,高得插入彩云間的白帝城。

  師:補充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白帝城。(指白帝城)

  白帝城在山的什么位置?(生:山頂山尖山的最高處)

  讓我們來看一看白帝城的真實圖像?(出示白帝城真實圖片)

  生:哇,太高了。ū娚摽诙觯

  生:這座城太高了,我想站在城頂看看,一定很美!

  生:真高!所以書中寫了“朝辭白帝彩云間”,白帝城高得像插入了云霄。

  師:誰還對這句詩有不同的感受嗎?

  生乙1:我認為這里還能看出李白非常高興。

  師:能談談為什么嗎?

  生乙1;(沉思)

  生:我來說:因為當他接到自己無罪可以獲得自由的消息時,心里很高興,看什么東西都很美,即使那天天空沒有彩云,他也會把白云看著彩云。

  生:我認為去的時候他的心情很悲傷,三峽兩岸的美景他也不可能去欣賞,即使天空中出現彩云。他也不會發現的,也不會覺得美。

  師:說得真精彩,你們有這種生活體驗嗎?(有)那你就用這種高興的心情去讀一讀這句詩,好嗎?

  生:(示范讀)

  生:我聽出他讀這句詩時真高興。

  師:你來試試可以嗎?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別的組誰愿來說說?

  生乙1:我們讀懂了“兩岸猿聲啼不住”,是李白在回江陵城時,聽見兩岸的猿猴在不停的叫,船行的特別快。

  生乙2:我補充,船行的特別快,好像一只猴還沒叫完,船已經行到了另一只猴叫的地方。

  生乙3:我認為白帝城到江陵城是順水行舟,白帝城還很高,水流得很快,船行駛特別特別的快,“嗖”的一聲,便行駛過很多座山,他眼前看不清兩岸的景物,耳邊只傳來猿猴不停的叫聲。所以他覺得猿猴的聲音是在不停的叫。(熱烈的掌聲在同學和聽課教師中響起)

  師:這位同學的理解真到位,真不愧是我們班(生搶著說“演講大師”),在三峽一帶猿猴特別的多,正因為船疾駛而過,作者來不及欣賞兩岸的美景,耳旁只留下猿猴的叫聲,所以書中下一句便寫出“輕舟已過萬重山”。

  生:老師,我知道這句的含義(搶著說)

  師:那你來給同學們談談吧!

  生:船行得非常快,好像一眨眼就過了萬座山。

  生:我反對,我認為不是真的有萬座山。李白不可能去數,他也數不清。這里的“萬重山”是指“很多很多座山”(掌聲)。

  生:這里用了比喻。

  生:不是比喻,是夸張。

  生:這首詩中還有這樣的寫法:“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是指很遠的路,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激烈,佩服佩服!叭f重山”和“千里”確實不是實際的數目,是夸張的寫法。萬重山是指很多座山,千里是指很遠的路,在李白的詩中常用到了這種寫法,誰能舉例說說?

  生:我剛才背的詩《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全體學生接著背)疑是銀河落九天”。

  生:《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生:《夜宿山寺》中也有,“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師:同學們的詩詞積累真豐富,是的,這種夸張的浪漫主義手法在李白的詩中常常出現,這正是李白詩詞特有的風格。想象飛快行駛的小船,自己讀一讀這兩句詩。

 。ㄉ约后w會練讀)

  師:對這兩句詩還有不同感受的嗎?

  生:我認為這兩句詩還能看出作者心情非常高興。

  師:你從那兒看出的?

  生:(沉思)

  師:詩中有這樣一個詞“輕舟”,可不可以把它換成“小舟”,(不能)能說說理由嗎?你覺得哪個更好?(生思索)每個同學在小組里說說,大家交流一下。

  生:(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不行,“小舟”只能代表作者坐了一只小船,不能說明作者的心情。而“輕舟”說明作者的心情很輕松。

  生:我還覺得李白由于心情輕松,小船行駛也很輕快,所以不能換“小舟。”

  生:李白去時和回來心情不一樣,坐的同是一艘小船,但感覺不一樣,去時可以寫成“小舟”回來就該改為“輕舟”

  生:船是順水行舟,當然很輕

  師:是的,輕舟比小舟更能表明作者的心情是……?

  生:輕松。

  生:高興。

  生:歡快。

  生:興高采烈……

  師:那我們就帶著高興,輕松的心情來讀讀這兩句詩。(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老師范讀)

  師:別的組還讀懂了別的詩句嗎?

  生丙1:我們組認為“千里江陵一日還”,是說李白從白帝城出發,行駛了很遠的路,一天就回到了江陵城。

  生丙2:我補充,不是一天,只是好像一天就返回江陵城。

  師:很不錯,加了一個“好像”。為什么你加了一個“好象”呢?

  生丙2:因為白帝城到江陵城很遠,小船不可能一天就返回,只是他很高興,感覺很快就回去了。

  生:我覺得他的心里非常高興,想急著回家,他被判有罪,家里人一定很傷心,他想馬上趕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家里人,“他沒罪了,可以獲得自由了”,所以感覺像一天就回到江陵城(聽課教師點頭稱贊)。

  師:體會得真好,這個“還”就是(生接著說:回家,返回的意思)。

  師:你們日常生活中有這種感受嗎?

  生:(簡單舉例說)

  師:這里還能體會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生:著急。

  生:急切。

  師:是的,這里不止能體會出李白高興的心情,還能體會到急切的心情,誰愿帶著這種體會讀一讀?

  (抽生讀、小組讀)

  師:剛才同學們一起交流了讀懂的內容,體會了作者高興,急切,輕松的心情。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生:“猿聲”是什么意思?

  生:猿猴的叫聲。

  生:猿猴是一種動物

  生:老師,猿猴的叫聲好聽嗎?

  師:(出示三峽猿猴圖)猿猴的叫聲很凄慘,常有“杜鵑啼血,猿悲鳴”的說法,說的是猿猴的叫聲很悲慘。

  生:那李白聽后不就更傷心嗎?

  生:去的時候他聽后肯定更悲傷,回來時就不一樣了。

  師:為什么?

  生:回來心情好,就像不好看的景物他看見了也覺得很美,聽見猿猴的叫聲他也覺得不那么悲慘。

  生:我從“猿聲”中想到我們班一位同學的名字,他叫袁浩,用袁浩的袁加上反犬旁就記住這個字了。

  師:你們說得真棒!看景物和聽聲音和人的心情確實很有關。同時還用形聲字的方法記住了這個字。你們還有不明白的嗎?(生搖頭)那我們就帶著我們共同交流的感受再次欣賞這首詩。(生欣賞詩,體會詩意)

  師:再次感受完,讓我們用自己的感受,加上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含義。

 。ㄉ杂烧f,抽生說)

  師:伴著優美的樂曲,帶著自己所體會到的感受,有感情的讀一讀。

 。ㄉ懈星樽杂傻刈x一讀)

  師:誰能伴著樂曲美美的吟誦這首詩?

  生:早發白帝城……

  生:我想對說:你讀得真有感情,比我讀得好,可你的聲音有點小,你要是放大一點聲音去讀,一定會讀得更美!

  師:(面對作評價的學生)你給她讀一讀好嗎?

 。ㄉx,聲音洪亮)

  師:(被評價的學生)你還想讀一次嗎?

 。ㄉx,聲音洪亮,有感情)(掌聲響起)

  師: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想)你們還可以加上適當的動作來吟誦,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三、主動識字探究寫字

  師:學習完這首詩,詩中還有許多生字想和你們交朋友,想嗎?自己先讀一讀,并組組詞。

  (生自由讀)

  師:哪個組愿意先來和生詞交朋友?(開火車)(猿聲,辭別,白帝城,江陵城,朝陽,啼不住,一日還,輕舟,兩岸)

  (以組為單位讀生詞)

  師:誰愿意與生字交朋友?

  (以小組為單位讀生字,并組詞)

  生:朝,朝辭

  師:你們同意這個詞嗎?

  生:不同意,這不是一個詞,朝是朝霞,辭是辭別。

  生:還,還鄉,還書。

  師:這個字還讀什么?

  生:還(huái)有,

  生:朝,朝代

  生:這個字還有一個音,讀zhāo,朝霞

  師:本課讀什么?

  生:讀zhāo……

  師:認識了他們,怎樣才和他們真正交上了朋友呢?

  (生自己和同桌說說)

  生:我和“舟”交上了朋友,船去掉右半部分就是舟。

  生:我認為是大船漏水了,只剩下一部分,所以就是舟

  生:我的姓名叫周舟,我一定不會忘記這個字。(學生笑了)

  生:我給大家猜個謎語:十月十日?

  生:是朝,(對)我還可以這樣記,月亮從右邊落下,太陽從左邊升起來,就出現朝霞。

  生:我記岸,山下有個廠,廠里有人干,干完就上岸。

  生:我和帝交朋友,旁邊的旁的下面“方”換成“巾”就是帝。

  生:我記啼,這是一個形聲字,今天我們剛學完帝,再加口字旁,與嘴有關……

  師:同學們用各種方法與生字交朋友,有的是字謎,有的是分析結構,有的是按形聲字在記,還有的同學用自己和同學的姓名在記,各種方法真讓老師佩服,這些生字一定很樂意和你們交朋友。老師如果把這些生字放在新的詩句中,你們會讀嗎?(出示詩句:)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2.山凈江空水見沙,哀猿啼處兩三家。

  (生自由練讀,齊讀)

  師:記住了這些字。怎樣寫才好看呢?回憶我們寫字的方法,自己說一說。

 。ㄉ约嚎磿刑镒指裰械纳址治鋈绾螌,可以合同桌討論)

  生:我認為這些字有左右結構的字:朝,辭,啼,陵,猿,他們寫時應該左邊稍稍窄,右邊寬,但朝不一樣,左邊和右邊差不多;還有上下結構的字:岸,帝,帝注意上包下,岸要下面托起上面。還有一個獨體字舟,應該把橫寫在橫中線上,兩點在豎中線上。

  師:真不愧是我們班的“書法家!”

  生:陵的右下邊應是折文不是反文

  生:皇帝的帝上面不是立,少了一橫……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仔細,有什么難寫的字要老師幫忙的嗎?

  生:陵,啼,舟

 。◣熓痉叮鷷,然后將難寫字寫在本上)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誰愿意把自己的收獲給同學們說說?

 。ㄉ浞终劚竟澱n的收獲)

  師:同學們的收獲很多,老師也有收獲想和同學們分享,可以嗎?(可以)

  我最大的收獲是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李白的這首名詩,更讓我領略到同學們不凡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同學們課外知識的豐富,我得好好向你們學習。中國是詩的國度,唐詩是中國詩歌藝術的高峰,老師有個想法,課下同學們再收集幾首有關李白的詩,或者唐詩,可以自己查閱資料,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我們來開個“唐詩交流會”,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好嗎?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7

  教材分析:

  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千古名詩,全詩共4行2句,寫詩人乘船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時的愉悅心情,前兩句寫早晨辭別了朝霞繚繞的白帝城,順長江而下,一日之間就可以到達千里之遙的江陵。后兩句寫三峽兩岸樹木中猿聲響成一片,走出很遠仿佛還能聽見,整首詩寫得輕靈飛動,生動地傳達了詩人的喜悅心情。

  學情分析:

  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能夠背誦古詩,進而理解詩人的愉悅心情。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看插圖、看視頻、配樂反復吟誦課文,體會詩人的心情。

  “發、朝、還、重”四字是多音字,可以通過組詞區別字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利用多種認字方法認本課3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誦讀,背誦古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意,體會作者遇赦后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乘船東歸的愉快心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是誰呢?(出示李白頭像)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李白的詩,你會背哪一首,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詩《早發白帝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配樂講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李白因愛牽連蒙冤獲罪,被流放到很遠很遠的夜郎城(今天貴州東部)一路上,他很傷心,走呀走呀,途中經過江陵城(湖北江陵縣),那兒地勢險要,水流很急,當小船慢慢行使到白帝城(今天重慶白帝山)時,突然接到了一個好消息,他無罪了,可以自由了,他非常高興,決定順水行舟回江陵,途中使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早發白帝城》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師范讀古詩,讀后讓學生評價。

  2、配樂再讀古詩,讓學生評價讀得怎樣。

  過渡,聽完古詩,你一定也想讀對嗎?試一試讀。

  3、生自由讀古詩。

  讀時要求:讀正確,通順。

  4、指名讀,齊讀。

  5.學習多音字“發、朝、還、重”進行區別字間,分別口頭組詞。

  三、品讀古詩,感情意境。

  過渡:讓我們再深入的讀一讀古詩,你讀懂了什么?

  1、出示古詩內容、

  2、指名讀前兩行。

  3、提問:詩人從哪里出發?要到哪里去?多遠的路?要多長時間到?板書:白帝城——江陵

  4、問:從詩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師述:白帝城在山頂處(指圖)從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為李白急著回家,把好消息告訴家人所以試著用高興的心情去讀前兩行。

  6、齊讀前兩行。

  7、指名讀。

  8、指導朗讀,板書:辭、還。

  9、指名讀后兩行。

  10、看視頻。師述:兩岸的猿猴很多,一眨眼工夫,小船已過了很多座山,好象一只猿猴沒叫完,船又到了另一只猿猴叫的地方,想象李白去時和回來時是同一條小船,但感覺不一樣,去時傷心,回來高興,又是順水行舟,所以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中的“一日還”“萬重山”是李白的夸張的手法,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樓高百尺”等詩句都是作者夸張的寫法,這是李白特有的風格。

  11、齊讀后兩行。

  12、指導朗讀全詩。

  四、再次朗讀,升華情感。

  過渡:這么美的詩還想讀嗎?

  1、打節奏朗誦。

  2、表演讀。

  3、配樂朗讀。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過渡:詩讀的很好,我們來復習一下生字。

  1、齊讀生字。

  2、“帝”“岸”兩字的寫法。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國是詩的國度,朗讀是中國詩歌藝術的峰,課外同學們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詩讀一讀好嗎?

  板書設計:

  早發白帝城

  辭 還 啼 過

  白帝城  江陵

  愉快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8

  《早發白帝城》是二年級第四冊《遠行》這一主題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同時也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課文是一首五言絕句,使用單純而豪放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情感,而且情景交融。

  本課的教學要求是: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書寫8個生字,學會多音字“還”。2、能夠大致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人行船途中的喜悅心情。3、能夠熟練地背誦古詩。本課的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能夠大致地理解全詩的含義,體會詩中作者所表達的喜悅之情。因而,設計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著重完成二、三兩個教學要求,第二課時鞏固所學生字,并指導書寫。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使用兩種策略方法:

  一、自主合作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古詩更是如此。在傳統的古詩教學中,教師往往逐字的為學生解釋,再把字意串起來,然后就是學生死記硬背這些古詩的意思。這樣的教學完全沒有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沒有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在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系自己對古詩已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反復誦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的情感及意境,然后在小組交流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創設出一種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諧互助,充滿人文氣息的合作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語文教學得法于課內,延伸于課外。古詩教學的目的不只是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情感,更是讓學生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感受到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寶,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主動誦讀古詩的興趣。

  我的設計思路是這樣的:

  一、激趣導入——背誦課外古詩(李白所寫古詩)

  學生已經會背了許多首古詩,所以教師的激趣會引發他們爭先恐后地吟誦起來,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課外自學、課內展示的舞臺。學生在爭先恐后地吟誦中,一種渴望學習古詩的欲望被點燃,興趣盎然的開頭,使新詩的學習成功了一半。這一環節既是積累,也是激趣。

  二、指導方法——主動學習古詩

  這一大環節中包含著三個環環相扣的小環節:

  1、讀——識字教學。設計多樣形式,分散識字難點,提高識字效率,掃清誦讀古詩的語音障礙。

  2、講——理解詩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借助圖畫,邊讀邊看邊想象,把各自的理解議一議,以達到理解詩意的目的。

  3、讀——體會情感。簡介詩作背景,體會思想感情,反復誦讀,升華情感。

  三、拓展延伸——課外背誦古詩

  搜集、背誦唐詩,開一次“唐詩”交流會。《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1-2年級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而課本上提供給學生的肯定不夠,所以要調動學生課下自學古詩。這一活動將課內知識有效地拓展到課外,不僅調動了學生課下自學古詩的積極性,而且以充分利用課本以外的教育資源,突破教學內容的單一性。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篇19

  一、依據課標說教材

  唐詩《早發白帝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北師大教材的編排特點為單元主題式,本詩是單元主題為 “遠行”的一篇主體課文。全詩運用夸張手法,以輕快的筆調抓住極具特色的回蕩在耳畔的猿聲和早已越過萬重高山的輕舟,竭力描述了長江水流之急,輕舟之快,景色之奇,充分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該詩氣勢豪放,畫面明麗,情感歡悅,意韻暢達,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指出:要引導兒童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及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对绨l白帝城》這篇課文,圖文并茂,是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文化、培養審美情趣的極好教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依據課標理念,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語感。

  評:站在“課標”高度分析教材,言簡意賅,表現出教者居高臨下,把握教材的能力。

  二、以學定教說目標

  二年級兒童在學前班就已接觸古詩和兒歌,加上前幾個學期的學習,對古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

  基于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預設本課的教學目標為: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7個生字,滲透性識字9個,辨認多音字“朝、重、還”,有感情地背誦全詩;在過程與方法上,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義,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學習方法,培養想象能力和語感;在情感價值觀上,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為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根據兒童認知水平來理解詩意;難點是通過詩文的學習,體會作者喜悅歡快的心情。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評:著眼于人的發展,目標定位正確,重難點揭示清楚,且行文上下過渡自然。

  三、整合資源說策略

  一是情境再現策略。主要通過cai課件,圖文對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引領學生進入詩的意境。

  二是以讀促悟策略。在教學中,實行多向互動,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使學生讀中感悟,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從而體會作者歡快愉悅的情感。

  三是拓展延伸策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經驗自學相關古詩,把教與學,學與行緊密聯系,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將用一課時完成(不含課外延伸)。

  評:教法、學法、課程資源融為一體,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教學策略。

  四、多向互動說過程

  依據課堂教學靈性化,情感化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為四個環節:

 。ㄒ唬、創設情境解詩題知詩人

  課始,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喜歡唐詩嗎?你們都讀過哪些唐詩?這些詩你們是從哪兒學的呢[讓學生背背說說,意在了解學生課內外古詩學習情況]?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學習大詩人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大家愿意嗎?隨著學生的回答,老師相機板書課題——早發白帝城,并讓學生看老師在田字格中寫“帝”字。齊讀課題后提出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白帝城在哪兒嗎?李白為什么要到白帝城呢?當學生急于想知道問題答案時,教師順勢介紹白帝城的傳說及地理位置,并講講李白獲罪遇赦的故事。這樣,以講故事的形式相機交代背景,引導學生解詩題、知詩人,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全詩作了鋪墊。

 。ǘ、自主合作讀詩句明詩意

  當學生對詩題,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主讀詩,合作學習。在學習中發現問題,在交流中解決問題。

  第一步出示目標,讓學生自學。

  第二步檢查識字情況。通過摘星星、開火車等活動檢查識字,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重點指導“還、朝、重”這幾個多音字的讀法,并讓學生記住“啼、猿、辭”的結構。

  第三步檢查讀詩情況?词欠褡x通、讀順、讀準。

  第四步,交流評價。對不理解的詞語,鼓勵學生互動學習,自行解決。重點理解:“辭、還、啼不住”等詞語。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讓學生互相說說這首詩的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ㄈ、品讀揣摩入詩境、悟詩情

  這一環節,我力求通過“三讀”,把文本中“輕舟疾飛”的意境內化為學生腦中的圖視,達到學生個性化體驗,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1、圖文對照導讀

  首先,出示[cai課件1] 彩云繚繞的白帝城圖(從白城巍峨、朝霞燦爛中體會景美人歡;導讀第1句)。

  接著,出示[cai課件2] 白帝城到江陵的線路圖(從“千里”與“一日”的鮮明對比中體會行船之疾、詩人的心情之歡,體驗讀第2句。)

  再出示[cai課件3] 三峽壯麗的風光圖(青山峭拔、輕舟漂飛,體會詩人逍遙自在、快樂如風之情。美讀第3、4句)

  最后出示[cai課件4] 飛舟放歌圖(根據動態的畫面有創意地齊讀全詩,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

  2、個性體驗品讀

  在導讀的基礎上,學生閉上眼,邊品讀邊馳騁想象。老師相機誘導:你在詩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學生喜歡哪一句,就讓他讀哪一句,教師通過激勵評價,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體驗,努力走進詩人無比歡悅的情感天地。

  3、整體感悟賽讀

  當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讀出對詩的理解后,老師也參與進去,開展“小李白”賽詩活動,把全詩連起來讀:“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讀出詩的整體美,意境美。在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小李白的口吻把自己此時的感受用一兩句話說出來。

 。ㄋ模、實踐拓展求內化促遷移。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開始。這一環節,我分二步走。第一步,指導寫字,并讓學生說一說“猿”和“啼”的字意關系;第二步,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自學其它詩文,促使能力遷移。

  本課的板書設計由青山、江水、輕舟等背景和整首詩構成,通過cai課件將圖文并茂的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以突出教學的重點。

  評:以上環節,把讀與悟、想與說、課內與課外融為一體,通過想象美讀、比較品讀、個體賽讀、集體賞讀,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情感體驗,并感受語言的優美。cai課件的相機出示,使教學難點的突破水到渠成;另外,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促成學生知識能力的遷移,培養了探究精神。

  總評:本設計體現了下列特色:一是以讀為主、培養語感的本體特色,二是尊重差異、自主探究的創新特色。過去教古詩,都是逐詞逐句分析講解,教師包辦代替多,學生讀悟少、體驗少。本課的教學設計根據二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個性差異,通過多種形式導讀,以讀促悟,批文入情,促使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達到明意、入境的境界。在學習中,兒童對詩的理解可能是朦朧的,淺層的,但在學習中擴大了識字量,培養了想象能力和語感,感受到了景色的美,體驗到了作者的情,這都是了不起的收獲。另外,鼓勵兒童運用自己的學習經驗去自學其它詩文,去自主探究,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通用19篇) 相關內容: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2、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精選21篇)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2、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精選19篇)

    之二佚名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2、領會詩的規律,能正確流利地朗誦詩歌,并會背誦。...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目標:1、會認本課7個生字, 會寫5個生字。2、展開想象,讀懂古詩。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4、能朗讀、背誦古詩。...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精選20篇)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8個生字.2.理解《早發白帝城》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教學過程:一,引入通過預...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教學目的:1.學會本課8個生字.2.理解《早發白帝城》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教學過程:一,引入通過預...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五個生字, 正確讀寫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2、朗讀、背誦并默寫古詩。3、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4、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8個生字。2、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4、學習利用注釋,展開想象,讀懂古詩;在具體語言環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

  • 《早發白帝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 學會本首古詩中的生字新詞。2 在弄懂詞句意思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內容,體會思想感情。3 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重難點: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 教案模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紧好湿好硬国产在线视频 | 久久里面有精品 |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 荷兰一级片|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 a篇片在线观看网址 | 77成人网| 国产色婷婷综合影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狼人综合免费视频 | 嗯啊在线观看 |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鲸鱼 |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 aaaaaaaa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人妻无码网站一丁 |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片 |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九九热超碰 | av在线不卡免费看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丶 | 自拍视频国产 | 国产91在线观看 | 日韩系列中文无码 | 成人a片永久免费网站 | www.久草.com| 国产精品28P | 2018高清国产日本一道国产 | 超碰人人人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 成人免费毛片网站 | 一级毛片片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36d大奶 | 国产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少妇性xxxxxxxxx色武功 | 伦理二区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久久 | 久久久久成亚洲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