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聲音》教案(精選16篇)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觀察生活中有趣的現象,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導幼兒運用發現、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
3、努力培養幼兒勤于探索、樂于發現、善于表達的科學精神。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幼兒喜歡操作的樂器、杯子、棍子、塑料物體等等,還有幼兒喜歡的多媒體課件,以便幼兒更好的活動。
2、幼兒知識經驗準備:帶領幼兒聽周圍的聲音,講講聲音與人類之間的關系。
活動過程:
一、 讓幼兒盡情地玩,激發參與的欲望。
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實物。如:杯子、碗、筷子、樂器、塑料物品等等并對幼兒說:“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的東西,你們想玩嗎?”然后讓幼兒盡情地玩。
二、 指導幼兒有意識地玩,體驗求知的快樂。
交流討論:你玩的是什么?是怎么玩的?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聲音呢?
三、 引導幼兒在玩中交流,積極探索自然的奧秘。
(1)分組操作、討論。幼兒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進行操作。如:試一試哪些物體敲了以后會發出有優美的聲音、聽一聽哪些物體敲了以后可以發出聲音,哪些物體敲了以后不會發出聲音、比一比哪些物體敲了以后發出的聲音好聽。
四、 實現玩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活動的價值。
播放課件:小鳥的叫聲、風的聲音、鐘走的聲音,使幼兒感覺和諧的聲音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我也讓幼兒發現不悅耳的聲音,如:放一些工廠里的機器聲、菜場里的吵鬧聲,讓幼兒體會到環保意識。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識記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3自然段。
3、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想象課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教學重點:
1、詞語教學中重視象聲詞的教學,了解象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1、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的內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時數: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許多無師自通的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場特殊的音樂會,音樂會的主題詩“大自然的聲音”。 2、不過,大自然說,要去參加音樂會,得回答對他的問題,他問我們課文中都描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呢?
【設計意圖】用富有情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興趣,這是對低年級進行教學時的關鍵所在。
二、欣賞風之曲,指導學法一讀:
1、自由地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我們把這一句稱作這一段的中心句,也可以說是這一自然段的總起句。這樣的構段方式我們稱為總分結構。
【設計意圖】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的內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這是本節課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學時教師要適當點撥,為課后的小練筆做好鋪墊。
二畫:
1、風聲就像奏響的手風琴一樣美妙,去快到這個自然段中畫一畫描寫風聲的美妙句子或詞語吧!
2、學生交流畫了哪些描寫風聲美妙的句子或詞語。
三想:
1、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為什么會唱出不同的歌曲呢?
2、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聲音。有幾個不一樣,?看到這幾個不一樣讓你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呢?
3、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情趣呀,大自然還想讓我們聆聽微風和狂風的演奏呢?(聽微風和狂風的聲音)
4、體會微風和狂風有什么特點并進行朗讀指導。
【設計意圖】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學生通過咬文嚼字、品詞酌句、反復誦讀,在情境中閱讀,在閱讀中感知,在感知中升華。
四背:
1、這個自然段對風的描寫仿佛把我們帶進了一幅幅畫面,我們可以邊讀邊想象畫面,這樣能幫助我們很快記住文章的內容,我們稱這種記憶方法為“情境法”。還有一種方法特別適合這個自然段,這其中有一些相似的句子,我們對比著來記會有助于記憶,我們稱這種記憶方法為“對比法”請同學們利用這兩種方法,試著背誦一下。
2、看看在老師的提示下,你能不能在括號里填上詞語呢?填上這些重點關鍵詞語,是不是差不多就記住了這個自然段了呢?
【設計意圖】本單元的重點除了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還要積累喜歡的語句,即背誦課文,本文要求背誦二、三自然段,背誦對于剛上三年的學生來說是難點,既要避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還要達到良好的背誦效果,這就要求我們盡量在課堂中完成這項學習任務,所以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非常重要。
總結學法:
剛才我們在感受風的美妙這一個自然段時我們是怎樣做的呢?那你能用這種方法來學習第三自然段并完成自學單嗎?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一些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要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掌握運用、提煉總結,使語文教學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三、感悟水之歌,遷移類推
1、出示自學提示和小組合作提示,指生讀。
2、學生按照學習步驟自學、合作學
3、小組組織匯報
4、針對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適當介入并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這樣遷移類推學習方法,不但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使學生掌握了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并養成了舉一反三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聆聽動物之歌
1、教師引讀,說說你聽到哪些動物的歌聲了?
2、你還聽到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呢?可以學學它們的樣子或者模仿一下它們聲音。
3、原來動物們都是大自然的歌手,你知道所有的小動物唱的是什么嗎?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體會動物聲音的美妙和動物在大自然中的快樂。
五、課外拓展,走進生活
1、大自然帶著我們欣賞了風聲,讓我們感受到了微風和強風的不同特點;欣賞了水聲,讓我們聽見了雨滴、小溪、江河和大海的演奏聲;還帶我們聆聽了動物的歌聲聲,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快樂。
2、除了課文中描述的大自然的聲音,你一定還聽過很多美妙的聲音,來說一說吧!
3、教師出示《瀑布》一詩,引導學生感悟不同的聲音。
4、美妙的聲音不僅僅來自于大自然,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廚房也是一個音樂廳,能試著圍繞一個主題說幾句話吧!
【設計意圖】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聲音,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于段話,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
六、總結升華
這節課我們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感覺聲音真是太美妙了,我想只要我們融入聲音的世界,,就會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美妙。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3
一、美妙的音符。
(將字與音節連一連)
二、(易錯題)書寫小擂臺。
一、導課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請大家欣賞這些圖片,美麗嗎?括號美麗,這些圖片都是大自然的景色,大自然不但景色美麗,聲音也特別美妙,今天我請來了幾位音樂家,大家聽一聽他們的聲音,知道都是哪些音樂家嗎?(蟲鳥雷水)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你聽到的聲音,這些音樂家今天要舉行一場特殊的音樂會主題就是《大自然的聲音》。
二、學習新課
1、板題
2、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知道了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到底這些美妙的聲音有哪些音樂家演奏呢?我找幾位同學合作讀一下課文。
3、大家一邊聽一邊想文中介紹了哪幾位音樂家和歌手在演奏音樂呢?
4、指名回答(板書風、水、動物)
5、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完成音樂家檔案呢?指名(?)
6、那讓我們先去聽聽風之曲吧!(課件出示)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著他的手風琴,你們聽……(播放手風琴變奏曲)(課件出示)老師范讀。
7、誰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也來讀一讀微風演奏的句子。(你真是一個善于模仿的孩子,你在哪里聽到過這種風聲,這種風聲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8、大家看微風演奏的特點是什么呢?(輕輕柔柔的呢喃細語,溫柔)
9、誰能帶著溫柔來讀讀微風的演奏?(是啊,微風輕輕柔柔的就像啊媽媽的手撫摸你的'臉頰,又像好朋友在竊竊私語)
10、齊讀(注意微風是輕輕柔柔的,他們在呢喃細語)
11、如果微風像媽媽,那狂風像什么呢?(爸爸指名讀狂風的句子)
12、狂風的特點是什么呢?(雄偉的樂曲,充滿力量的聲音)你在哪兒聽到過見過這種風聲,這種風聲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13、誰來讀狂風演奏的句子?(指導朗讀)真是很雄偉,充滿力量的狂風。
14、聽風又開始演奏啦。女生讀微風……,男生讀狂風的句子。
15、你還聽見過什么風聲?他的演奏又有什么特點?(課件出示)
16、風驟音樂家在盡情的演奏,一會兒演奏過度風,真是一位天才音樂家,他讓我們欣賞了舒緩的小夜曲,雄壯的交響樂,風聲多么美妙啊,你們喜歡嗎?試著根據提示背一背吧。
水的聲音
過渡:風這位天才音樂家還在盡情的演奏,所以這位音樂家也耐不住寂寞了。
1、(課件出示)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喜歡玩打擊樂器。
2、(課件出是水的聲音)(指名讀)誰來讀水演奏的句子?
3、水演奏時發出怎樣的聲音?(滴滴嗒嗒叮叮咚咚)
4、像滴滴嗒嗒叮叮咚咚都表示聲音的詞叫什么詞?(擬聲詞)
5、滴滴嗒嗒叮叮咚咚,后面跟著的標點符號是(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省略了小雨點滴滴落在不同的地方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過渡:雨落在不同的地方,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雨落在高大的梧桐樹上發出的聲音落在低矮的喬木上,發出的聲音落在公園的草坪上發出的聲音落在小溪上發出的聲音。落在石頭上發出的聲音落在汽車上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6、你知道哪些表示雨聲的詞語呢?
7、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膩聲時,請大家(一起讀)讀吧。(水聲是美妙多變的)
8、如果把這些詞語放在課文中,那么小雨滴,這場音樂會也是生動有趣,熱鬧非凡啊,我(一起讀)讀出這種熱鬧的場面來注意讀好,滴滴嗒嗒叮叮咚咚不同的音效。
過渡:誰是位天才音樂家,不但能演奏各種不同的打擊樂器,還能唱出不同的歌曲。聽他從一首山中小曲,唱到了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9、(指名讀)
10、水是怎么唱出大合唱的呢?
11、小雨滴匯聚起來,流到了小溪,小心淙淙的流向河流,河流潺潺的流向大海。
12、為了讓大家體驗小雨點匯聚發出不同的聲音。一組讀小溪,一二組讀河流,全體同學讀大海。
過渡:我們聽了風之曲,水之歌。動物這位歌手也不甘落后,他們也來了,我們看。
動物是歌手。
1、誰能演演這些動物來模仿它們的叫聲。
2、看來大自然的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全班齊讀,第四自然段,注意這個排比句里有幾個擬聲詞一定要把音效讀出來。
過渡:學到這里,我們的課文學完了,我們回過來,認真看看作者給我們介紹了“風、水、動物”,這幾位音樂家演奏出的這么多音樂。其實,全文圍繞一個詞來寫的“美妙”
總結,大自然就在身邊。
小雨點落在不同地方,還會發出什么聲音?
同學們說的這些詞所描繪的聲音真像,如果把他們補充到課文中來,小雨點這敲敲打打的音樂會,也是生動有趣,熱鬧非凡啊!誰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指導讀好,“滴滴嗒嗒…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你讀出了音樂會的熱鬧,你讀出了音樂會的盛大,你讀出了滴滴嗒嗒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總結
1、你們真是小作家,把大自然聲音描寫的這么逼真又生動。
2、其實不只是當今作家能描寫出風聲水聲,古人也有好多的優美詩篇來贊美風聲雨聲,如我們學過的《風》。
大自然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我們每個人都置身于大自然中,只要你用心體會,細心感受,就一定有了不起的發現。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聆聽的興趣;引導幼兒辨別不同的聲音。
活動形式:
集體形式
活動準備:
布置大馬路場景;錄有各種汽車聲音的磁帶;車的標牌、小架子若干。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幼兒在過度環節時,經常討論聲音的話題,同時又對汽車的聲音產生了興趣。
在教室內布置大馬路的場景,從而激發幼兒興趣,幼兒展開想象馬路上有什么?
王凌翼:這是大馬路,上面還有斑馬線呢?
誠誠:是大馬路。
胖胖:馬路上有大汽車。
楊芷一:馬路上有人。
聽,這是什么聲音?
莊遠:警車開來了。
麻天博:這是汽車來了。
大部分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玩游戲:“小司機”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標牌,自己扮演小司機開汽車來。嘴里時時還發出車的模仿聲音。
幼兒對聲音非常感興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興趣很高漲。在教師放救護車的聲音時,幼兒都沒有聽出是救護車的聲音,只有麻天博聽出來了是救護車的聲音,這時幼兒有了爭議,當他說了自己曾經坐過救護車后,幼兒認同了他的說法。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及相關詞語,認識5各1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想象課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詞語教學中重視象聲詞的教學,了解象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課文重點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1.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地內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了解課文描寫地方法,體會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 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教師播放一些自然界地聲音)你們還想聽到哪些奇妙聲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同座互讀,正音。
3.檢查自學生字情況,重點指導讀好”柔,訴,敲”,區別”呢,量”是多音字。
4.小組讀書比賽。
5.輕聲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三、課堂練習
1.觀察字形,說說你的發現?
2.師提示重點字的關鍵筆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回顧課文。
1、游戲:找朋友。
2、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為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構段方式相同,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個段落重點指導,教師通過引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聲音的特點,初步了解這種總分的構段方式。其余兩段由扶到放。(注意象聲詞的讀法,邊讀邊想象描繪的意境。)
4、朗讀全文,嘗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
5、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相關段落。
三、拓展
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聲音,試著像書上這樣記錄下來。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
可以再生
不可再生的;
生活的必需
①自然環境的構成
②自然資源的分類
③生物的多樣性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6
學前準備
1.收集風聲、水聲、各種動物的叫聲。(教師)
2.課文內容的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第一段課文。
學習重點學習生字、詞語。
學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制作生字卡片。(學生)
2.收集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教師)
一、激趣導入(用時:5分鐘)
1.(課件出示)播放各種聲音,把你聽到的聲音說出來是什么聲音。
2.,板書上課題。
1.說說自己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2.齊讀課題。
1.列舉你知道的大自然中的聲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22分鐘)
1.自讀課文,把生字圈出來,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交流識字方法。
3.認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1.讀課文。
2.注意“奏、聚”的讀音,“琴”不要多一筆點,“器”不要少一筆點,“敲”的右邊不是“支”。
2.給加點的字注音。
演奏輕柔
樂器敲打
3.寫近義詞。
美妙溫柔
激動匯聚
三、整體感知(用時:10分鐘)
1.學習、再讀課文,了解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課文中寫了哪些大自然中的聲音?
1.學習、再讀課文,了解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課文中寫了哪些大自然中的聲音?
4.寫出下面事物的聲音。
流水聲:________________
下雨聲:________________
狂風聲:________________
鳥叫聲: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用時:3分鐘)
1.本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書寫生字。本節課,認識了本課生字、通讀課文,了解到課文是按總分的結構寫的。
本節課,教師準備充分,用直觀的聲音吸引學生進入文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課文,對內容有大致了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讓學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感受這些聲音。
2.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背誦第2、3自然段。
學習重點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聲音,背誦第2、3自然段。
學前準備教學課件。(教師)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用時:4分鐘)
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有很多音樂高手,今天他將帶領大家去欣賞一場美妙的音樂會,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齊讀課題)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齊讀課題,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5.讀拼音寫詞語。
yǎnzudǎjī
jīdnɡmínɡjiào
二、入境想象,美讀感悟(用時:26分鐘)
1.學生自讀第2~4自然段,找出文中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呢?
2.細讀第2自然段,體會微風和狂風的聲音。
3.找學生讀第3自然段,體會不同的水聲。
4.出示小雨滴匯集到海洋的句子。
5.你喜歡這些風聲、水聲嗎?試著背一背這兩個自然段。
6.聽到了風之曲水之歌,動物們也不甘示弱,它們也來到音樂會上一展歌喉,請同學們讀一讀第4自然段。
1.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
2.讀寫微風和狂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找出文中的象聲詞,想象這些不同的聲音。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經歷,體會不同水聲的特點。
5.學生試背這兩段。
6.第四自然段寫了鳥叫,蟲鳴和蟈蟈歌唱。
7.齊讀第4自然段。
6.仿寫象聲詞。
丁冬丁丁冬冬
嘀嗒___________
嘩啦___________
7.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聲音呢?說一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歸全文,積累語言(用時:5分鐘)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配樂朗讀課文。
四、全文,課外延伸(用時:5分鐘)
: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發現,把你覺得有趣的發現寫下來吧。寫一寫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妙的聲音。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學習,學生聽到了大自然中風、水、動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的聲音,并學習模擬這些聲音,學習興趣濃厚,并通過學生平時生活中對大自然的觀察,說、寫出更多奇妙的大自然界中的美妙之聲,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片段
大膽想象,美讀妙悟,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教學重點)
師: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你們聽……”
(播放手風琴的變奏曲)
師:你們聽出了音樂的變化了嗎?
生1:我聽出了一段音樂非常舒緩,一段音樂非常高亢。
生2:我聽出了音樂有時很悠揚,有時很激昂。
生3:我知道舒緩的音樂是微風的聲音,而高亢的音樂是狂風的聲音。
師:同學們聽得真是認真,請同學們找出描寫微風和狂風的句子。
(課件出示)
誰愿意讀一讀這句話呢?讀時注音微風的輕柔讀得輕,緩,狂風的雄厚讀得急、猛。
(學生感情朗讀)
師:讀得真好,正因為這樣,所以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教師引讀,學生接讀下面的話)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
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賞析:隨著手風琴的響起,時而舒緩的小夜曲,時而雄渾的交響樂,把學生帶進了如此美妙的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讀起課文來,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
2:聯系生活經驗,體會課文中描寫聲音的詞語的生動。仿照課文,圍繞一種聽到過的聲音寫幾句。
3: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
體會課文中描寫聲音的詞語的生動
難點:
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美妙的聲音無處不在,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大自然這個新朋友,在他的家族中有許多無師自通的音樂家和歌手,今天它將帶我們一起欣賞一場盛大的音樂會,一起感受生活中美妙的大自然的聲音。你想不想聽?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課文都描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呢,打開課本找一找。(板書,風、水、動物),作者從三方面描寫大自然的美妙,都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樣的構段方式,我們稱之為:總分結構。
2、接下來,我們跟大自然一起聽一聽風之聲,請同學邊讀邊想,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指名回答)出示全段中心句。全段都是圍繞這一句寫的,這樣的結構也叫總分結構。
3、請同學們在讀一讀課文,畫出描寫風聲美妙的詞語或句子。
從同學們的回答中,老師感覺到,同學把這一自然段都畫了,也就是這一段都圍繞著第一句來寫的。
4、接下來我們來看這一句: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翻動”,把風擋制作人來寫。為什么會有“各種不同的歌曲”?指名
5、我們從這句話在看到幾個不一樣?4個,就這幾個“不一樣”讓你想到了什么,又仿佛聽到了什么呢?指名,……到讓老師想到我們學過的一首詩《風》,......
6、今天,大自然想到我們去聆聽兩種聲音。請同學們認真聽一聽,(播放微風,狂風音頻)
指名回答,聽到了什么楊風聲,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指名回答
7、我們一起來看看,文中是怎么樣描寫“微風”和“狂風”的呢?出示當微風......
找句子中的關鍵詞:你能不能把微風吹過的那種感覺都出來呢,誰來試一試。指女生名,最后女生齊讀,同樣的方法分析“狂風”,男生回答,讀出狂風吹來的感覺。最后男生齊讀。(朗讀指導),老師加入,(師讀黑字。生讀紅字)一起讀,讀出微風的溫柔,狂風的威力。太棒了,我們配合的很默契。
8、剛才這過程,我們一直是通過某一句話,來想想它的畫面,感受風聲的美妙(板書:想)
9、這么好的一段話,這樣美妙的聲音,大家想不想把它記下來。
記住課文有很多種方法,想我剛此那樣邊讀邊想象畫面,這種方法叫做“情景法”
這段話中有很多有特點的句子出示:4各不一樣句子。
我們對比著來記,能很記幾句這句話。(樹葉,聲音,季節,音樂)是不是馬上可以記住。
10、除了這句,還有很多相似的句子,比如說:出示當微風......
11、像這樣我們對比著來記住一段話,這種方法就叫“對比法”板書
12、接下來,同學們就用老師叫你的方法試著背一背這個自然段,出示全段。(板書“背”到上邊)
13、誰能試著來背一背。
14、學習這個自然段,我們是用怎樣的順序來學習的呢,一起看黑白(讀、畫、想、背、情景法、對比法)
15、有沒有信心用同樣的方法自學下一個自然的。
16、展示匯報自學,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說說想到什么樣的畫面。(師板書雨滴,小溪,河流,大海)
17、評價播放誰的聲音。得出:聲音由少到多,由弱到強
18、填一填
19、同學們,一定能用同樣的方法背過這一自然的來,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在課堂上背誦了,我們課下再背吧。
20、大自然除了讓我們聆聽風之歌,水之曲,還要帶我們去聽聽小動物們的歌聲。出示第四段。齊讀。
21、它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你們都聽到了誰的歌聲(板書:鳥蟲青蛙)
22、他們都很快樂,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美妙的聲音說一說你都聽到過哪些動聽的聲音。擬聲詞訓練。(指名)
23、出示(廚房)如何讓寫生動提示。指名回答
24、聲音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正如我們課文中描寫的(看板書)風聲讓我們感受到了微風和狂風的不同的特點,水的聲音讓我們感受到了發出的不同的聲音,還要動物發出的各種不同的歌聲,但是大自然的每一種聲音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聲音的美好。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8
單元的課文包括三篇精讀課文、一個口語交際、一個習作和一個語文園地。《大自然的聲音》講述的是大自然中風、水、動物的聲音;《父親、樹林和鳥》講述了父親知鳥愛鳥的情感;《帶刺的朋友》寫一只小刺猬偷棗的經過。都是與大自然的景、動物相關的。讓我們不知不覺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小動物的可愛,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激發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四個版塊的內容。
課題內容簡說
大自然的聲音本文以清新鮮活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父親、樹林和鳥本文敘述了父親帶“我”從滹沱河岸上的樹林邊走過,親身感受到父親非常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的事,表達了作者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帶刺的朋友這篇課文通過記述作者仔細觀察刺猬偷棗的過程,表達了作者對刺猬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1.認識24個生字,會寫39個生字。注意“奏、聚”的讀音,“琴、器、敲”的寫法。正確讀寫詞語“茫然、凝神靜氣、驚愕”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大自然的聲音》第2~3自然段。
3.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大自然各種各樣的聲音。了解小鳥、刺猬的生活習性。
4.學會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1.掌握本單元的生字。
2.劃出重點詞語、注意詞語的積累與運用。如《大自然的聲音》中的擬聲詞,《父親、樹林和鳥》中的疊詞,《帶刺的朋友》中的動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聲音的美妙,讀出父與子的對話,讀出小刺猬的聰明與可愛。
4.總結各文章內容,認識大自然的神奇,讓學生多走進大自然去探索發現。
1.大自然的聲音……………………………………………………………………2~3課時
2.《父親、樹林和鳥》……………………………………………………………2~3課時
3.《帶刺的朋友》…………………………………………………………………2~3課時
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4~5課時
圍繞本組專題內容“細心觀察”,按“講讀課文——留心觀察事物——寫觀察日記——收集故事——口語交際——習作”的順序進行。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認真觀察,并依據課文合理想象,理解課文。學習《大自然的聲音》中的聲音寫作特長,積累詞語和句子。分角色朗讀《父親、樹林和鳥》,感受父親知鳥愛鳥的感情。朗讀《帶刺的朋友》,體會生動的語言描寫在寫作中的作用。總而言之,引導學生多讀、多思、多觀察、多想象、多說、多寫,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記憶。
課題
大自然的聲音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說明本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教學設計中,我始終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太美妙了”貫穿始終,重點指導學生美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想象,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學前準備
1.收集風聲、水聲、各種動物的叫聲。(教師)
2.課文內容的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新詞。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第一段課文。
學習重點學習生字、詞語。
學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制作生字卡片。(學生)
2.收集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教師)
一、激趣導入(用時:5分鐘)
1.(課件出示)播放各種聲音,把你聽到的聲音說出來是什么聲音。
2.小結,板書上課題。
1.說說自己聽到的是什么聲音?
2.齊讀課題。
1.列舉你知道的大自然中的聲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22分鐘)
1.自讀課文,把生字圈出來,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交流識字方法。
3.認讀詞語表中的詞語。
1.讀課文。
2.注意“奏、聚”的讀音,“琴”不要多一筆點,“器”不要少一筆點,“敲”的右邊不是“支”。
2.給加點的字注音。
演奏輕柔
樂器敲打
3.寫近義詞。
美妙溫柔
激動匯聚
三、整體感知(用時:10分鐘)
1.學習、再讀課文,了解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課文中寫了哪些大自然中的聲音?
1.學習、再讀課文,了解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課文中寫了哪些大自然中的聲音?
4.寫出下面事物的聲音。
流水聲:________________
下雨聲:________________
狂風聲:________________
鳥叫聲: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用時:3分鐘)
1.本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書寫生字。本節課,認識了本課生字、通讀課文,了解到課文是按總分的結構寫的。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師準備充分,用直觀的聲音吸引學生進入文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課文,對內容有大致了解。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讓學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感受這些聲音。
2.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背誦第2、3自然段。
學習重點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聲音,背誦第2、3自然段。
學前準備教學課件。(教師)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用時:4分鐘)
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有很多音樂高手,今天他將帶領大家去欣賞一場美妙的音樂會,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齊讀課題)
1.開火車認讀詞語。
2.齊讀課題,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5.讀拼音寫詞語。
yǎnzudǎjī
jīdnɡmínɡjiào
二、入境想象,美讀感悟(用時:26分鐘)
1.學生自讀第2~4自然段,找出文中寫了大自然的哪些聲音呢?
2.細讀第2自然段,體會微風和狂風的聲音。
3.找學生讀第3自然段,體會不同的水聲。
4.出示小雨滴匯集到海洋的句子。
5.你喜歡這些風聲、水聲嗎?試著背一背這兩個自然段。
6.聽到了風之曲水之歌,動物們也不甘示弱,它們也來到音樂會上一展歌喉,請同學們讀一讀第4自然段。
1.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
2.讀寫微風和狂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3.找出文中的象聲詞,想象這些不同的聲音。
4.有感情地朗讀,從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經歷,體會不同水聲的特點。
5.學生試背這兩段。
6.第四自然段寫了鳥叫,蟲鳴和蟈蟈歌唱。
7.齊讀第4自然段。
6.仿寫象聲詞。
丁冬丁丁冬冬
嘀嗒___________
嘩啦___________
7.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聲音呢?說一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歸全文,積累語言(用時:5分鐘)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配樂朗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課外延伸(用時:5分鐘)
總結: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發現,把你覺得有趣的發現寫下來吧。寫一寫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妙的聲音。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學習此文,學生聽到了大自然中風、水、動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的聲音,并學習模擬這些聲音,學習興趣濃厚,并通過學生平時生活中對大自然的觀察,說、寫出更多奇妙的大自然界中的美妙之聲,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濃厚興趣。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片段
大膽想象,美讀妙悟,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教學重點)
師: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你們聽……”
(播放手風琴的變奏曲)
師:你們聽出了音樂的變化了嗎?
生1:我聽出了一段音樂非常舒緩,一段音樂非常高亢。
生2:我聽出了音樂有時很悠揚,有時很激昂。
生3:我知道舒緩的音樂是微風的聲音,而高亢的音樂是狂風的聲音。
師:同學們聽得真是認真,請同學們找出描寫微風和狂風的句子。
(課件出示)
誰愿意讀一讀這句話呢?讀時注音微風的輕柔讀得輕,緩,狂風的雄厚讀得急、猛。
(學生感情朗讀)
師:讀得真好,正因為這樣,所以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教師引讀,學生接讀下面的話)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
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賞析:隨著手風琴的響起,時而舒緩的小夜曲,時而雄渾的交響樂,把學生帶進了如此美妙的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讀起課文來,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9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應以讀為本,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教學中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真是太美妙了”貫穿始終,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展開豐富的想象,并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讀,使學生在讀中產生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受風聲的美妙,水聲的有趣,動物聲的快樂,培養學生的語感。同時,創設情境,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感知,在朗讀中走進大自然,體會到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與文本產生共鳴,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以及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作業。感受生活中其他美妙的聲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情境
1.激趣: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能看到小花、小草、小鳥、小魚等有趣的動植物,在美麗的大自然里還能聽到什么呢?你們可要聽仔細啦!
(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學生回答。)
2.導入:同學們可真會傾聽。大自然里除了剛才聽到的聲音,還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課文去感受那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吧!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讓學生猜聽到的聲音,可以激發學生對大自然有更多的興趣,從而引入學習內容,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初讀課文,識字知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檢查學生自學課文的情況。
(1)如果我們要去參加大自然的音樂會,聽那些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群小伙伴。你們認識它們嗎?自由讀一讀。
呢喃雄偉打擊樂器匯聚嘰嘰喳喳
美妙演奏手風琴溫柔感受
激動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蟲鳴
(2)先看第一行的詞語,誰愿意讀?(評:你不僅字音讀得準,而且聲音非常響亮。)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一遍?全班一起讀一遍。
再看第二、三行的詞語,誰來讀?(評:他的字音讀得很準,很有節奏感。)全班一起讀。像“敲敲打打”這樣的詞語,我們叫它AABB式詞語,你還知道哪些這種形式的詞語?(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快快樂樂。)課件展示一些AABB式的詞語,全班齊讀。
(3)這些詞語大家掌握得不錯,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大小聲”的游戲吧。老師大聲讀你們就小聲讀,老師小聲讀你們就大聲讀。
(4)現在字音讀準了,我們把這些小伙伴帶到文中,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教師和學生互相點評朗讀的情況,隨機板書:風水動物)
3.大家真會讀書。文中寫了大自然中的風、水、動物都能發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其實課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括了全文的所有內容,齊讀第1自然段。(板書:美妙)
設計意圖:詞語教學是第二學段十分重要的內容,要重點引導學生會讀會寫,對一些重點易錯字要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加強記憶,激發識字認字的興趣。另外,梳理文章的脈絡,找準重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它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受風聲
1.那么,風的聲音哪里美妙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讀完后告訴老師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四句話。)
2.現在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第一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么。(作者把風比喻成一位音樂家,他特別喜歡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板書:手風琴)那么,風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呢?
3.出示自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面的三句話,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讀讀看,讀出美妙的感覺來,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自由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寫感受。)
4.師生交流:
預設A:“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生1:我從“像歌手一樣”感受到了風翻動樹葉的聲音很美妙,像歌聲一樣。
師:把你的感受帶入朗讀中,讀給我們聽聽。(生讀)
生2:我從“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感受到有許多的聲音,十分有趣。
師:風果然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種美妙吧!(齊讀)
預設B:“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生1:我好像聽到了柳樹葉發出的“沙沙”的聲音,梧桐樹葉發出的“唰唰”的聲音。
師:你的想象真美!
生2:春天的音樂是輕柔的,冬天的音樂是雄壯的。
師:風這個音樂家的手風琴演奏得可真美妙哇!齊讀這句話,表達出我們的喜愛之情吧!
預設C:“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結合課后詞語,引導學生說說“你在哪里聽到過這樣的風聲,這樣的風聲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師:從這一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威猛。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呢?
生:我通過“輕輕柔柔”“呢喃細語”感受到微風的溫柔,通過“激動”“力量”“威力”感受到狂風的雄壯。
師:是啊,詞語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微風、狂風的特點。正是因為這些描寫聲音的詞語,使風聲變得具體可感知了。我們在讀中要善于抓住這些詞語來體會特點。在讀前半句時我們該怎么讀呢?
生:語氣要輕柔。
師:誰來試一下?你們覺得他讀得怎么樣?還可以再輕柔一些對嗎?誰來讀?后半句該怎樣讀?
生:要有力量。
師:聽你們讀老師也著急了,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配樂讀),感受風聲之美。風聲這么美妙,你們也讀一讀吧!
同桌互讀、展示讀、合作讀。(女生讀溫柔的微風,男生讀雄壯的狂風。)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棒!從你們的朗讀聲中我感受到了微風的溫柔,狂風的雄壯。所以我們說:“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5.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自然段,微風的聲音,狂風的聲音,還有翻動樹葉的聲音,實際都是圍繞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寫的,我們把這樣的一句話叫總起句(課件顯示“總起句”)。后面的三句話圍繞著這句話具體地描寫了風這位大自然的音樂家用他的手風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樂曲,我們叫它們分述句(課件顯示“分述句”)。這種先總起后分述的寫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的構段方式,稱為“‘總—分’的構段方式”(學生說一遍“‘總—分’的構段方式”)。這樣寫可以讓我們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晰。
6.下面讓我們合作讀讀這個自然段,老師讀總起句,你們讀分述句,讓我們在讀中進一步感受風演奏出的美妙聲音。(配樂)
設計意圖:第一課時,重點帶領學生精讀風之歌的內容,感受大自然聲音的美妙。學生首先抓住中心句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然后激發閱讀興趣,解讀手風琴聲如何“美妙”,引導學生自主尋找喜歡的語句來品味,從“微風”“狂風”兩個不同的角度感知風聲的美妙,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抓住重點,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會寫字,引導學生認讀并組成詞語。
2.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
3.利用課件演示,將下面五個字放大,并將字的撇、捺部分用紅色顯示,從而讓學生發現下面字的書寫要點:
奏:上面部分三個橫之間的距離勻稱,撇先豎直后略平,捺略平,寫得舒展。下面部分最后一點略長一些。琴:這個字容易寫錯,“琴”最下面不加點,“琴”字在古代原指撥弦樂器,上面的“
”表示琴弦,下面的“今”是后來加進去的,表示字音。跟老師一起寫一遍。(老師在黑板上范寫,邊寫邊提示筆畫要點,撇、捺要舒展,學生書空。)
柔:上面部分“矛”的豎鉤要寫得短些。下面部分“木”橫長而平,豎寫在豎中線上,出頭略短,撇、捺在左右下格的對角線方向舒展出筆。
器:上中下三個部分要寫得扁些,中間“犬”的撇起筆穿插到上面兩個“口”之間。
敲:右邊部分不要寫成“支”。
4.教師邊范寫“奏”和“琴”字,邊引導學生觀察。
5.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其他生字,親身感受字的寫法。
6.組織學生在班內展示書寫作品,引導學生積極評價。
7.引導學生針對評價改改自己的字。(在練習本上把每個字再寫兩遍。)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第一課時的重要內容,在課堂最后十分鐘左右,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以撇、捺為主筆的生字,找到書寫規律,指導學生更好地書寫這些字,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之情。
五、自主小結,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2.布置作業:
(1)聽寫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
(2)把課文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意在鞏固生字,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為下文理解課文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同學們,大自然里有許多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們將舉辦一場有趣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聲音。(齊讀課題)
2.大家想去聽嗎?不過,要去參加音樂會,聽美妙的聲音,還得帶上這群小伙伴。(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美妙演奏呢喃雄偉打擊樂器匯聚嘰嘰喳喳手風琴溫柔感受激動滴滴答答敲敲打打蟲鳴
3.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學生說出“風、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復習環節,既能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字詞,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的課文的學習。
二、自主探究,感悟水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是全文的總起句、中心句,它是哪一句呢?(課件出示: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家一起讀。
2.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風聲的美妙,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吧!齊讀第2自然段。(重點讀出兩種風聲的對比)
3.大自然中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呢?讓我們繼續走進大自然,用心去聆聽吧!
4.出示自學要求:自讀第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誦讀,讀出感情,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生自學,教師巡視)
5.師生交流:
(1)為什么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喜歡玩打擊樂器。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板書:打擊樂)
(2)你最喜歡哪句話?說說你的感受。
預設A:“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里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指名學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
師:想象一下,你還聽到了哪些聲音?(劈劈啪啪、淅淅瀝瀝、叮當叮當等。)
師:這么熱鬧的音樂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不好?(師生合作讀,生模擬“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雨聲,教師讀“所有的樹林……”,感受“音樂會”的熱鬧。)
預設B:“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嘩嘩,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師:你發現了什么?(聲音越來越響了。)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淙淙、潺潺、嘩嘩。)
師:還有哪些詞語也讓你感受到了水聲越來越大?(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
師:我們能用朗讀的形式把這種聲音的變化表現出來嗎?(可從單個學生讀到全班接讀,語勢從活潑逐步到雄壯有力,讓學生在整體朗讀中感受水聲的美妙,理解“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的意思。)
6.由此看來,水真的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呀!老師來讀總起句,同學們讀分述句。(分角色讀)
設計意圖:對“水”聲美妙的品讀,可以依據“從扶到放”的原則,讓學生遷移第2自然段的學法,抓中心句理解段落的主要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美妙的原因,感受擬聲詞的美感。
三、遷移類推,品悟動物聲
1.聽了風演奏的手風琴,水玩的打擊樂,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多才多藝的動物們,他們是——大自然的歌手(板書:歌手)。他們也來到了音樂會上一展歌喉。誰來說說動物的聲音怎樣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青蛙的歌唱。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
(1)指名讀。
引導學生先想象這些動物可愛的樣子,再用輕快的語調朗讀。
(2)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
(3)情境互動。
教師問:小鳥(小蟲、青蛙),你在唱什么呀?學生扮演小動物回答。
(4)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動物的叫聲,誰來學著叫一叫?
(5)這些小動物都在歌唱,他們都很快樂。誰能快快樂樂地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3.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齊讀第4自然段。
設計意圖:對“動物”聲的美妙進行品讀,引導學生體會排比句式的魅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充分感受動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四、拓展延伸,感受美妙
1.對照黑板,總結全文:大自然的聲音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什么呢?(板書:美妙)
2.同學們,我們聽了風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呢?自己練習背一背。
3.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你曾經在大自然中聽到過哪些有趣的聲音呢?把你有趣的發現和同桌說一說吧!如,“青蛙是大自然的歌手……”“火車也是一個音樂家……”。
4.配樂誦讀欣賞葉圣陶的《瀑布》,生談感受。
5.總結:大自然總是慷慨地給予我們各種美妙的東西,我們一定要愛護大自然,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在本課學習了中心句的用法,總分結構的構段方式后,讓學生留心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通過說一說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收獲,鞏固自己的所得。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
風 手風琴水 打擊樂動物 歌手美妙
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首先抓住“文眼”——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以此來統領全文的學習,逐步從風、水、動物三個角度來感受美妙,教學中還重點關注了作者的寫作手法,“總—分”的構段方式,擬人、對比、排比等修辭方法,用不同方式的朗讀來代替講解,來感受文字的魅力。教學最后,放手讓學生講自己生活中發現的大自然美妙的聲音,起到了內化的良好效果。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文章結構嚴謹,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說明“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作為文章的總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總分的方式構段,用擬人的手法介紹風、水、動物。在第二自然段側重對比的寫法,把微風與狂風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寫得細膩、生動。第三自然段運用了頂針句式。第四自然段則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聲音的魅力。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美讀中走進大自然,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10個字及相關的詞語,認識7個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敘述的順序),想象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注意讀準“柔、敲、湃”這三個字以及多音字“呢”的字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讓學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感受美妙的聲音,說說你有些什么新的發現。
【教學思路】
《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本課設計根據新課程標準,引導學生入境、想像、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1、創設情境,走進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教學中我創設了情境,讓大自然帶領學生聆聽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縮短了學生與文本的空間距離,讓學生置身于自然之中,儼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在情境中感知,體會到大自然聲音的美妙,與文本產生了共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2、美讀感悟,放飛想像。
語文應以讀為本,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本文沒有生澀難懂的詞語,文筆清新流暢,我始終以“大自然中這些聲音真是太美妙了”貫穿始終,重點指導學生美讀課文,抓住描寫聲音的詞,邊讀邊思考,大膽的展開想像,(入境想像、樂器感知想像、角色體驗想像)有感情地讀,配樂讀,自由讀,分組讀,師生合讀,全班齊讀,在讀中生成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感受風聲的美妙,水聲的有趣,動物聲的快樂,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感。
3、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課后布置學生課后在大自然找一些新發現,著意在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讓學生在課內外的學習中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大意,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學寫生字“演、柔、溫、雄、充”。)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無師自通的音樂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帶大家一起去欣賞一場特殊的音樂會。你們知道是什么嗎?(齊讀課題)
2、不過,大自然說,要去參加音樂會,聽那美妙的聲音得帶上這群小伙伴。(出示詞卡)。認識他們嗎?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分小組開火車讀詞語。
二、入境想像,美讀感悟。
1、教師過渡:我們跟著大自然出發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并在書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
2、師:你們聽到了哪些美妙的聲音?(學生說出“風、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板書)
關于風的聲音(大膽想像,美讀悟妙)
(1)師:那讓我們先去聽聽風之曲吧!“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你們聽……
(2)播放手風琴變奏曲,教師根據節奏的變換范讀相關句子,讓學生在音樂的變換中體會微風和狂風帶給人不同感受的對比。
(3)出示相關句子:“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壯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4)指名美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讀時注意微風的輕柔讀得輕、緩,狂風的雄偉讀得急、猛,感受風聲的美妙)再指名2~3人有感情朗讀。
(5)讀得真好,讓我們聆聽了音樂會的風之曲。
(6)男女生合作讀(女生讀“微風”部分,男生讀“狂風”部分),教師適時用手勢劃出朗讀的節奏和聲音的高低起伏。
(7)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正因為這樣,所以,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的歌曲。
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
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8)教師小結:真是一位可與貝多芬媲美的音樂家呀!既會演奏舒緩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渾的交響曲,讓我們發現大自然的風聲原來如此美妙。
關于水的聲音(直觀感知,美讀悟趣)
過渡:還有誰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在書上找一找,自己讀一讀。
(1)指名生回答,為什么這樣說呢?出示相關句子: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樹林,樹林里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
①“滴滴答答……丁丁冬冬……”聲音多好聽啊!連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這些描寫事物聲音的詞,它有個名字叫“象聲詞”。想像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還會發出什么聲音?你能不能也說幾個?(劈劈啪啪……)
②同學們說的這些詞所描繪的聲音真像。如果把它們補充到課文中來,小雨滴這敲敲打打的音樂會,也是生動有趣、熱鬧非凡啊!誰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讀,指導讀好“滴滴答答……丁丁冬冬……”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說:小雨滴不僅會演奏,還會唱歌。出示相關句子: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學生讀。是什么讓小小的雨滴擁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嗎?
②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水之樂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匯聚”起來,從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經歷。(體會不同水聲的特點。)
③出示填空:當小雨滴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河流,大海。從,唱到。指名學生填空。
④師生小組合作朗讀。1組讀小溪,2組讀河流,3.4組詞大海,老師讀最后一句話。(從體會“淙淙、潺潺、洶涌澎湃”感受水聲變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會演奏,又會唱歌,可真了不起!讓咱們一起隨著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樂讀第三自然段)
(4)你們喜歡這個自然段嗎?喜歡就試著背一背吧!
(5)學生試背——指名當堂背誦——想背的一起背。
關于動物的聲音(角色體驗,美讀悟樂)
(2)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出相應動物的叫聲。大自然中,還會有哪些動物的叫聲。看誰敢挑戰難關,說說像課文中這樣的詞,學著叫一叫。
(3)情境互動。師:小鳥(小蟲、蟈蟈),你在唱什么呀?出示句子“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教師范讀句子。真是太快樂了,你們自己也讀讀吧。
(4)指名讀,同座輪讀,小組賽讀。
(5)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全班一起齊讀第4自然段。
三、回歸全文,積累語言。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這樣吧,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全班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
四、自主記、寫生字。
1、學生齊讀5個生字(出示“威、敲、匯、涌、闊”)
2、怎樣記住這5個生字伙伴的樣子呢?自由地和同座說一說,記一記吧。
3、你記住哪個字就說哪個字?(學生說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4、指導書寫“敲”字。
5、學生練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五、想像拓展,課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把你有趣的發現寫下來吧。
【板書設計】
風
8 大自然的聲音 水 美妙
動物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新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愛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情,在讀中體驗、品味。因此根據課程標準,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旨在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讓學生的想象在美讀中飛揚。
大自然里有著許多美妙的聲音,學習此課,學生聽到了大自然中風,水,動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聲音,并學習模擬這些聲音,學習興趣濃厚,并通過學生平時生活中對大自然的觀察,說,寫,模擬出更多更奇妙的自然界中的美妙之聲,激發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濃厚情趣。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1
《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文章結構嚴謹,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說明“大自然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作為文章的總起。第二、三、四自然段均以總分的方式構段,用擬人的手法介紹風、水、動物。在第二自然段側重對比的寫法,把微風與狂風帶給人的不同感受寫得細膩、生動。第三自然段運用了頂針句式。第四自然段則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充分展示聲音的魅力。課文中有許多優美的句子,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美讀中走進大自然,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12個字及相關的詞語,認識7個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敘述的順序),想象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學會本文的描寫手法。
難點:讓學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感受美妙的聲音,調動生活經驗能說出身邊中美妙的聲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好朋友——大自然,今天大自然想帶同學們開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大家愿意嗎?
師:那讓我們再次走進大自然的聲音,請大家齊讀課題。
揭示課題——《大自然的聲音》
二、美讀評悟,感受大自然聲音之美妙
1、師:除了大家要去,還有誰也要去參加音樂會呢?
請看自學指導1: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在通讀完之后思考:誰來到這場音樂會了?
小結:大家讀書效率真是高,找到了風、水、動物要去參加音樂會。
2、師:那我們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的呢?
請看自學指導2:請默讀課文,思考:本篇課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完成手中的表格結構圖。
小結:本篇課文圍繞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來寫,先寫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接著寫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最后寫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師:你說的真棒!讓我們來夸夸他吧,你棒,你棒,你真棒!
3、快看,課文中的詞語等不及想和大家打招呼了,你認識他們嗎?
指名讀詞語,鞏固詞語
師:我們的詞語又想考考大家,你們對他們可了解,你能說出這些詞語的規律嗎?
小結:按數量上分兩個字,三個字,四個字。按形式分都是疊詞。
4、詞語開心的進入了音樂會,句子也來湊熱鬧了,你在哪聽到過他們?
小鳥會呢喃細語瀑布會有雄偉的樂曲全班齊讀時是充滿力量的聲音
森林里有熱鬧的音樂會小溪唱出了輕快的山中小曲黃河的河水是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過渡:大自然說你們太棒了,讓你們進入這場音樂會了。
5、配樂師范讀課文。
過渡:我們的風啊!迫不及待地拿著手風琴來了,誰來當當這熱情的風。
6、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他的手風琴奏可厲害了,大家來聽聽。
7、視頻播放微風、狂風視頻,請大家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PPT展現兩個句子,生有感情的讀出兩種語氣。揭示:對比的修辭手法。
過渡:風還奏響了什么?樹葉!誰來讀讀,評悟“不一樣”師生互動讀。
引讀:我們的風啊!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奏響了溫柔的曲子。
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
引讀:聽,他又奏響了威力的大合唱。
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
引讀:頑皮的他又奏響了變奏曲。
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各種不同歌曲。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季節,有不一樣的音樂。
過渡:我們的水和動物聽到大家與風配合的這么默契,也急著想和大家合唱呢!請大家趕緊到文中去找找水和動物都發出了哪些美妙的聲音,然后將學習卡填好。
8、匯報表格中的詞語,指名有感情的朗讀。全班齊讀。
過渡:我們的水啊,可是個遵守規則的人諾,PPT展示相關語句,介紹頂針句式。
9、匯報動物發出的聲音,指名有感情朗讀。
過渡:我們的動物們可真聰明啊!嘰嘰喳喳,唧哩哩,那么你還知道哪些會唱歌的動物呢?完成填空。
過渡:我們的動物說:“我在歌唱,我很快樂”他們為何這般快樂呀?你能知道他們怎么說嗎?調動生活,發揮想象。
三、仿編續寫,學以致用
總結: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妙不可言,相信大家聽了風、水、動物的歌聲,也在蠢蠢欲動想將自己的音樂帶入課文了吧。請大家拿起筆開始寫寫你身邊的美妙音樂吧!注意圍繞總起句寫哦。
四、課外推薦
《昆蟲記》法布爾
《所羅門王的指環》康拉德勞倫茲
《萬物有靈且美》吉米8226;哈利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學會關注生活中的聲音;初步引導幼兒能獨立思考。
活動形式:
集體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
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幼兒成成說媽媽的炒菜聲很難聽,幼兒開始研究生活中的聲音。
1、引導幼兒辨別磁帶中的聲音。(電話鈴聲、汽車的鳴笛聲)
經過引導,幼兒能說出磁帶中播放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進行模仿。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身邊的聽過的聲音,是由什么發出的,并模仿。
索英軒:我聽過汽車聲。
家寶:我聽過媽媽炒菜的聲音 呲啦……
小涂:我聽過電話鈴聲
大部分孩子都說聽過汽車的聲音,還有學動物的聲音。
3、引導幼兒自己觀看vcd,并模仿。
孩子們都很感興趣。
活 動中再現的是幼兒生活經驗積累,很多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記憶,找到自己所熟悉的聲音。在以后的活動中,應多注意對幼兒生活經驗進行“總結”。另外,幼兒能 根據老師的提問,所答所問,并且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聲音,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有,每個孩子都能把自己想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非常難 得的。本次教育目標
基本達到。
思維接力棒:
1、刮大風時,請試一試,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窗戶會唱歌?
2、超聲波與聲音有關系嗎?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奏、擊”等8個生字,會寫“演、奏”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呢”。了解擬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了解課文的寫法特點及敘述的順序。
3.想象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及詞語,了解擬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積累擬聲詞。
2.課文重點是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認識并感受這美妙的聲音,然后通過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奏、擊”等8個生字,會寫“演、奏”等13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呢”。了解擬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層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2)播放一些自然界的聲音。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3.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感覺到夏天已經來臨?
4.自由談:茂密的樹蔭(視覺)、知了的鳴叫(聽覺)、日漸升高的氣溫(觸覺)、芬芳的花草(嗅覺)……
5.教師小結,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了解大自然更多奇妙的聲音。板書課題:大自然的聲音。(學生齊讀課題)(板書:大自然的聲音)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互讀,互相評議、糾正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小組同學讀書比賽。
4. 輕聲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三、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3)文中的會認字。
miào zòu ní nán wěi jī huì zhā
妙 奏 呢 喃 偉 擊 匯 喳
指名讀,教師及時糾正錯音:讀準平舌音“奏”,翹舌音“喳”。
指名領讀、學生齊讀、跳讀……
2.自由交流:怎樣記住這8個生字伙伴的樣子呢?自由地和同桌說一說,記一記。
3.全班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生字的識記方法。(學生自愿舉手發言)
熟字加偏旁:妙:女+少 喳:查+口
組詞擴展:美妙 演奏 雄偉 擊打 匯合 喳喳叫
4.(課件出示4)會寫字。
miào yǎn zòu qín róu gǎn shòu jī jī qì dī qiāo mínɡ
妙 演 奏 琴 柔 感 受 激 擊 器 滴 敲 鳴
指名讀,注意正音:翹舌音“柔、受”,前鼻音“演、琴”,后鼻音“鳴”。
去掉拼音讀,開火車讀,齊讀。
四、理清文脈,了解文意。
1.自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2.同桌相互交流。
3.指名發言,教師小結。
(風、水、動物)
五、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5)妙 演 奏 琴 柔 感 受 激 擊 器 滴 敲 鳴
同學們在課前練寫生字的時候,發現哪些字容易寫錯?或者不好寫?
預設: 琴 擊 滴 敲
師相機板書。大家一起讀一讀,記住每個字的字形。
形近字比較:受—愛 嗚—鳴 泰—奏
加一加:氵+寅=演 矛+木=柔
組詞擴展:激動 激發 滴滴答答 敲打
①這幾個字怎樣寫才能做到規范、美觀?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對照例字認真觀察讀帖。
②交流:提醒大家在寫哪個字的時候注意什么?
③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范寫強調:
預設:
“琴”,注意下面是個“今”,不是“令”。撇捺要寫舒展。
“擊”,中間的一豎是一筆寫成,不能分成兩段去寫。注意筆順:先寫“二”,再寫一豎,豎折,豎。
“滴”左窄右寬,注意右邊不是“商”,下面是“古”。
“敲”左右等寬,注意,右邊不是“支”。
④學生再次練寫。一生到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寫,教師評價。
六、再讀課文,積累詞句。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注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標出和“點點滴滴”相似的詞語,認真體會。
【設計意圖:在各種聲音的陪伴下,導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和對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之情。】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自學課文,自學生字、詞語,共同展示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有針對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
【設計意圖:放手學生觀察字如何識記、如何書寫,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音樂(lè yuè) 歌曲(qū qǔ)
快樂(lè yuè) 彎曲(qū qǔ)
他呢(ne ní) 散步(sǎn sàn)
呢喃(ne ní) 散裝(sǎn sàn)
二、比一比,組詞語。
秒( ) 愛( )
妙( ) 受( ) 匯( ) 查( )
三、照樣子寫擬聲詞。(每小題寫四個)
1.淙淙:
2.唧哩哩:
3.嘰嘰喳喳:
參考答案:
一、yuè qū lè qǔ ne sàn ní sǎn
二、秒表 關愛 長江 嘰喳 奇妙 感受 匯合 檢查
三、1.呼呼 嘩嘩 隆隆 嗚嗚
2.撲通通 嘩啦啦 轟隆隆 叮鈴鈴
3.滴滴答答 乒乒乓乓 嘩嘩啦啦 嘻嘻哈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描寫方法及敘述的順序,回想課文中描述過的聲音,抓住重點詞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課文以清新活潑的筆調介紹了大自然中風的聲音、水的聲音和動物的聲音,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交了一個新朋友——大自然。大自然里有許多無師自通的音樂家和歌手。今天,這些音樂家和歌手將舉行一場特殊的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主題是——大自然的聲音。(學生齊讀課題)
2.大家想去聽嗎?不過,要去參加音樂會,聽美妙的聲音,還得帶上這群小伙伴。(課件出示詞語7)——認識他們嗎?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分小組開火車讀詞語)
美妙 演奏 翻動 歌曲 拂過 溫柔 狂風 合奏 雄壯 樂曲
威力 打擊 熱鬧 窗戶 雨滴 匯聚 小溪 輕快 散步
輕輕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細語 洶涌澎湃 波瀾壯闊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嘰嘰喳喳 嘩啦啦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1)指名讀、指名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2)說說自己對喜歡的詞語的理解,也可以用詞造句。
(3)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認識擬聲詞:描繪事物聲音的詞,叫擬聲詞。
(4)鼓勵學生說一兩個這樣的詞。
3.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 學生說出“風、水、動物”的聲音,教師相機大自然中這些聲音怎么美妙呢?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用心去聆聽吧。
二、探究交流,品讀感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學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并在書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做上記號。)
2.全班交流:說說你都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這些聲音怎么美妙呢?先來說說你喜歡哪種聲音,再讀讀你畫出的句子。
(一)關于風的聲音。(大膽想象,美讀悟妙)
1.那讓我們先去聽聽風之曲吧!“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你們聽……
(播放手風琴變奏曲,教師根據節奏的變換范讀相關句子,讓學生在音樂的變換中體會微風和狂風帶給人不同感受的對比。)
2.(課件出示8)相關句子:“當微風拂過,那聲音輕輕柔柔的,好像呢喃細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柔;當狂風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動起來,合奏出一首雄偉的樂曲,那聲音充滿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指名美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抓住“輕輕柔柔”“呢喃細語”來體會微風的溫柔;“激動”“力量”“威力”體會狂風的雄壯,從而感受到風聲的美妙。邊指導邊有感情朗讀。)
(2)指名2~3人有感情地朗讀。
(3)女同學是溫柔的微風,男同學是雄壯的狂風,讓我們男女生合作讀,用朗讀的節奏和聲音的高低起伏表現出風的特點。
(4)教師評議,引讀小結:
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說,“風——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板書:風 手風琴)
3.我們感受到微風、狂風的美妙。風吹過,你還聽到哪些聲音?
(課件出示9)當他翻動樹葉,樹葉便像歌手一樣,唱出。不一樣的樹葉,有;不一樣的季節,有。
(1)學生朗讀句子,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同一樹葉、不同樹葉、不同季節都會有不同的聲音。
(2)師生合作讀。指名朗讀。
(3)教師評議,引讀小結:
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說,風——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
4.小結:風真是一位天才音樂家呀!他讓我們欣賞了舒緩的小夜曲,雄壯的交響曲,風聲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美美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出風的美妙。(學生配樂朗讀)
5.你們喜歡這個自然段嗎?喜歡就試著背一背吧!
6.學生試背——指名當堂背誦——想背的一起背。
(二)關于水的聲音(直觀感知,美讀悟趣)
1.談話過渡:還有誰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在書上找一找,自己讀一讀。(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
2.教師小結: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在玩什么?(打擊樂器)(板書:水 打擊樂)
(1)指名生回答,為什么這樣說呢?(課件出示10)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場熱鬧的音樂會便開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樹林,樹林里的每片樹葉;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頂和窗戶,都發出不同的聲音。(指名多人朗讀,師生評議,相機指導。)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聲音多好聽啊!連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這些描寫事物聲音的詞,它有個名字叫“擬聲詞”。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還會發出什么聲音?你能不能也說幾個?(噼噼啪啪,淅淅瀝瀝,叮咚叮咚,叮當叮當……)
②同學們說的這些詞所描繪的聲音真像。如果把它們補充到課文中來,小雨滴這敲敲打打的音樂會,也是生動有趣、熱鬧非凡啊!誰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指名讀,指導讀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指名生說:小雨滴不僅會演奏,還會干什么呢?(會唱歌)(課件出示11)相關句子: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學生讀。是什么讓小小的雨滴擁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嗎?
②學生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水之樂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匯聚”起來,從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經歷。(體會不同水聲的特點。)
③(課件出示12)
當小雨滴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小溪
地流向河流,河流地流向大海,大海
地洶涌澎湃。從一首的山中小曲,唱到
的海洋大合唱。(指名學生填空)
④師生小組合作朗讀。師(當小雨滴匯聚起來,他們便一起唱著歌:)1.組讀小溪(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2組讀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3.組讀大海(大海嘩啦啦地洶涌澎湃)。老師讀最后一句話(從一首輕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體會“淙淙、潺潺、洶涌澎湃”感受水聲變化的美妙。)
3.小雨滴既會演奏,又會唱歌,可真了不起!讓咱們一起隨著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樂讀第三自然段)
4.你們喜歡這個自然段嗎?喜歡就試著背一背吧!
5.學生試背——指名當堂背誦——想背的一起背。
(三)關于動物的聲音(角色體驗,美讀悟樂)
2.大自然中,還會有哪些動物的叫聲?誰想當這些小動物,來演一演。學生模仿出相應動物的叫聲。看誰敢挑戰難關,說說像課文中這樣的詞,學著叫一叫。
3.教師評議,情境互動。
(課件出示13)
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嘰嘰喳喳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唧哩哩唧哩哩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歌唱。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我在歌唱,我很快樂!”
(1)指名讀,師生評議。
(2)教師引讀:(課件出示14)
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走在公園里,聽聽樹上
的鳥叫;坐在一棵樹下,聽聽的蟲鳴;在水塘邊散步,聽聽蟈蟈的。你知道他們唱的是什么嗎?他們的歌聲好像告訴我們:“,!”
(3)指名讀,同桌輪讀,小組賽讀。
4.看來,大自然的每個角落都有歌聲,快樂無處不在。全班一起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回歸全文,積累語言。
大自然的聲音太美妙了,真有“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感受。這樣吧,讓我們全身心地走進大自然,靜心聆聽這場天籟之聲的音樂會。全班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課文。
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總結全文:大自然的聲音用書中一個詞來形容,是什么呢?(板書:美妙)
2.同學們,我們聽了風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呢?自己練習背一背。
3.回顧第2—4自然段,發現每一段都圍繞著第一句話在寫。
(1)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第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
(2)第2~4自然段分別是圍繞那句話來寫的?(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動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引導學生了解先總述,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3)那整篇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第一自然段)
(4)第1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關系?(第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
引導學生了解,第一自然段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
4.(課件出示15)
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你們喜歡嗎?大自然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模仿課文第四自然段把你發現有趣的內容寫下來吧!
5.學生自由練筆,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字詞的復習,起到過渡的作用,為下面的課文理解分析做好準備。】
【設計意圖:出示片段,指導美讀,以讀促學,以讀促寫,讀寫結合。訓練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
【設計意圖:直觀感知,美讀悟情。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感受美,鑒賞美。】
【設計意圖:傳授方法,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水到渠成。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yǎn zòu fēnɡ qín wēn róu ɡǎn shòu
( ) ( ) ( ) ( )
jī liè yuè qì qiāo dǎ mínɡ jiào
( ) ( ) ( ) ( )
二、連一連,讀一讀。
輕輕柔柔的 樂曲
雄壯的 海洋大合唱
熱鬧的 山中小曲
輕快的 音樂會
波瀾壯闊的 聲音
三、寫一寫。
大自然的聲音真是太美妙了,你們喜歡嗎?大自然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就在我們身邊,當你走進大自然,用心靈去感受那些美妙的聲音,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模仿課文把你有趣的發現寫下來吧。
參考答案:
一、演奏 風琴 溫柔 感受 激烈 樂器 敲打 鳴叫
二、輕輕柔柔的——聲音
雄壯的——樂曲
熱鬧的——音樂會
輕快的——山中小曲
波瀾壯闊的——海洋大合唱
三、示例:植物的聲音也是大自然的聲音。大家可能要問了,植物怎么能發生呢?的確,植物不能發聲,但是你只要細心去觀察,去聽,就會聽見它們也在發聲。風吹動樹葉的沙沙聲;果實落地的撲通聲;花隨風搖曳的聲音。用心去聽這些聲音。樹葉就好像翩翩起舞;果實好像在傾訴“我們熟了”花好像是歡笑著迎接人們,這些聲音和動物的聲音合成了一段更優美的音樂。
【板書設計】
21 大自然的聲音
風手風琴
水打擊樂 美妙
動物 歌手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注重指導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學習完課文后,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學生一下就回答出:第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引導學生了解第2~4自然段分別是圍繞一句話來寫的,這是先總述,后分述的寫作方法。教師又繼續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現了第一自然段。教師啟發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第2~4自然段是什么關系?學生想了一下便說:第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教師相機小結并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段,而它又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
不足之處: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體驗身邊各種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了解哪些聲音對我們有危害。
活動形式:
集體形式
活動準備:
班中玩具與投放的廢舊物品;錄有生活中的聲音若干;電腦及vcd
設計意圖
活動過程
教育反思
幼兒無意之中發現易拉罐能發出聲音,同時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體驗身邊各種不同的聲音
1、帶領幼兒到班中找聲音
王凌翼:到美工區找了一個易拉罐往地上打。
誠誠:這書打在桌子上也有聲音
未未:這兩個易拉罐也有聲音。
2、聽聲音模仿
琛琛:這是笑聲。
小涂:這是電話鈴。
王凌翼:媽媽炒菜的聲音3、哪些聲音不好聽
麻天博:打桌子聲不好聽。
楊潤林:裝修的聲音不好聽。
妞妞:大聲叫不好聽。
4、哪些聲音好聽
杜暢:大家唱歌好聽。
楊芷一:打鼓聲音好聽。
孫樸:汽車的聲音好聽。
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聲音非常感興趣。當一聽到神氣龜里的小朋友發出尖叫聲時許多幼兒都自然的捂上了耳朵。通過游戲幼兒知道什么聲音好聽,什么聲音不好聽。在喝水的環節時幼兒還互相說一說。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1、 學會10個字及相關詞語,認識5各1字。
2、 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想象課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 詞語教學中重視象聲詞的教學,了解象聲詞的不同結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 課文重點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1、 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地內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了解課文描寫地方法,體會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教師播放一些自然界地聲音)你們還想聽到哪些奇妙聲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 同座互讀,正音。
3、 檢查自學生字情況,重點指導讀好”柔,訴,敲”,區別”呢,量”是多音字。
4、 小組讀書比賽。
5、輕聲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三、課堂練習
1、 觀察字形,說說你的發現?
2、 師提示重點字的關鍵筆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回顧課文。
1、游戲:找朋友。
2、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為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構段方式相同,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個段落重點指導,教師通過引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聲音的特點,初步了解這種總分的構段方式。其余兩段由扶到放。(注意象聲詞的讀法,邊讀邊想象描繪的意境。)
4、朗讀全文,嘗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
5、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相關段落。
三、拓展
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聲音,試著像書上這樣記錄下來。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傾聽、辨別夏天大自然的各種聲音,學習大膽聯想和講述。
2.感受聽音的樂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夏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聲音王國聚會引入課題,激發幼兒欣賞各種聲音的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耳朵有一種很大的本領,那就是聽聲音。今天,聲音王國舉行了一次大聚會,各種各樣聲音都來了,我們來聽聽看有哪些有趣的聲音?(師播放各種聲音)
二、幼兒傾聽不同的聲音,由聲音展開豐富的聯想并講述。
A、狂風聲 雷電雨聲
師:小朋友的耳朵真棒,能分辨出這么多聲音,現在夏天到了,天氣變化無常,那聲音王國天氣怎么樣?我們來聽聽看。(播放大風的聲音)
提問:你聽到什么聲音?原來天氣怎么樣?刮大風了,會發生什么事情?
師:聲音王國不僅刮起大風了,還怎么了?噓,閉上眼睛認真聽。
提問:這是什么聲音?(打雷和下雨的聲音)聽到打雷聲,你有什么感覺?你會怎么做?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安全?(引導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小結:雷雨天,我們不要出門。在家里最好把插頭電源開關都拔掉,不要看電視,不能玩電腦,更要注意不能站在大樹下,小溪邊,那樣易觸電非常危險。
B、鳥叫聲
師:天晴了,雨停了,大家閉上眼睛聽,誰來了?
提問:是什么樣聲音?小鳥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你覺得小鳥快樂嗎?為什么快樂?還有什么事情會讓它們那么快樂?唧唧喳喳好像在說什么?我們來模仿小鳥好聽的聲音。
C.海浪聲
師:小鳥要帶你們去一個很美的.地方,聽聽聲音,猜猜是什么地方?
提問:是什么地方的聲音?(幼兒回答后出示掛圖)你們見過大海嗎?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大海,如寬闊的大海、 無邊無際的大海、 美麗的大海、波濤洶涌等)
(1) 播放海鷗叫聲。
提問:海上有哪些有趣的聲音?
你聽到這些聲音好像想到了什么?
(2)如果是你們來到海邊,你們會在那邊做什么呢?
(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講述)
三、結合聲音背景,師示范講述故事。
1.幼兒傾聽各種聲音,試著用聽到的聲音講述一句話或一個小故事。
2.師結合聲音背景,講述故事。
師:剛才,聽了那么多的聲音,老師把這些聲音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清晨,樹林里傳來了小鳥清脆的鳥叫聲。原來是小鳥醒來了,快樂地歌唱。小鳥飛到了美麗的海邊,大海真的好美啊,在無邊無際的海面上,遠處一艘輪船向我們慢慢開來,海鷗嘰嘰喳喳的叫,自由飛翔。突然,刮來一陣大風,雷聲轟隆隆的響,海面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海水象發怒的獅子一樣波濤洶涌,最后鐘聲敲響了,夜深了,大海又平靜地進入了夢鄉。
四、聽音游戲,感受聽音的樂趣。
師:聽聲音編故事,好玩嗎?原來自然界的聲音也能編出好聽的故事。這些聲音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師小結:剛才我們聽到的都是自然界美妙的聲音,這些美妙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心情很愉悅。
現在我們一起去聲音國王找朋友咯!跟聲音寶寶交朋友有個小小的要求,我們聽著各種聲音,試著把聽到的聲音用動作做出來。
播放聲音:腳步聲、流水聲、狼叫聲、 鞭炮聲、鼓聲、掌聲、輕音樂。
五、結束活動:尋找自然界美妙的聲音。
師:小朋友任務完成的很出色,現在我們一起去尋找夏天更美妙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