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專題:假期謹防意外傷害
意外傷害死亡已經是導致兒童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家是嬰幼兒主要的活動空間,但是卻處處潛藏著危險,想要避免意外傷害發(fā)生,事先預防就須父母多費心考量。
·撞傷、墜落
高層樓房逐年增多,有的陽臺、門窗、樓梯缺乏保護裝置,兒童墜落事故有增多趨勢。小兒好奇心強,喜歡爬高,有的父母沒有防護意識,常常讓其獨自玩耍,還有的父母外出將小兒反鎖房中,孩子由于恐懼由陽臺或窗口翻出造成墜落。嬰幼兒在家中還容易發(fā)生的意外傷害就是“碰、撞傷
不管是客廳、廚房、樓梯、浴室對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幼兒來說,處處都潛藏著危機。幼兒爬上沙發(fā)卻不知道如何爬下沙發(fā),撲通一聲就滾了下來,若是小小的碰傷還好,但若是不小心撞到頭,那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最易發(fā)生意外的地點
◆客廳桌角和地板
◆欄桿、樓梯注意設計
◆廚房、餐廳小心燙傷
◆不讓幼兒單獨在浴室
第一時間急救方式
當幼兒從高處跌落,父母一開始得先看跌倒的部份是不是有明顯的外傷,接觸的部位是否有紅腫或是瘀傷的情形產生。
幼兒會不會因為撞擊到頭部,而造成腦震蕩或是顱內出血?一般來說,發(fā)生腦震蕩的機會相當低,父母應該先觀察孩子是否有惡心或是嘔吐的情形發(fā)生,意識是否清楚,先自行觀察3~5天,發(fā)現不舒服的癥狀,再盡快將幼兒送醫(yī)治療。
·窒息死亡
導致窒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誤食,由于誤吸黃豆、碎花生米、腰果、豆芽,硬幣、玩具零件、紐扣和筆帽等而導致窒息的兒童意外事件可謂是五花八門。與此同時,由于蒙被、捂熱而造成窒息的意外傷害也是窒息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有些父母給1歲左右的小嬰兒睡覺時蓋上很厚的被子,結果夜間衣被蓋過頭部,因供氧不足,發(fā)生窒息死亡。
兒童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還喜歡用嘴嘗,因此誤服而導致窒息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為父母務必要將這些物品放在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同時嚴格保管零碎雜物,孩子獨自玩弄小零件的時候,一定要有旁人看管,避免誤食、窒息;另一方面,禁止孩子在奔跑或講話時進食,避免異物進入兒童氣管而導致窒息;冬季睡覺時,父母給孩子蓋衣被不要蓋過頭部,不要使用太過松軟的枕頭,以消除睡眠環(huán)境中存在的潛在危險。如果發(fā)生窒息,應立即取出窒息物,送醫(yī)院急救。
·誤服藥物孩子中毒
“安全瓶蓋”是父母最忽略的危險物品。教導幼兒如何轉開安全瓶蓋,本意相當好,但是有可能造成寶寶的意外傷害。‘教會幼兒開安全瓶蓋,以后寶寶就有可能自己去開啟藥罐或是其他危險物品,’
誤服化學藥水、藥物等發(fā)生中毒的,多見于0~4歲兒童。毒物有氟乙酰胺類滅鼠藥、有機磷農藥、魚膽等,此外還有煤油、汽油、油漆等。專家認為,兒童服入有毒的東西多是大人管理不善所致。因此,父母一定要管好家中的有毒物質。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小兒中毒是由于不正當要求未被滿足,或心理壓力過重而有意服毒,這是兒童中毒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正確的做法是,除了將家中的危險藥罐或是有毒的物質收藏在幼兒不易拿到的地方,等到小孩夠大,可以辨別何種東西可以使用、何種東西無法使用時,再教導孩子正確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