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魚我所欲也》導學案
③“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④“非獨賢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6、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③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⑦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⑧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⑨ 1.這段文字用魚比喻________,用熊掌比喻 ________,用舍魚而取熊掌比喻______。文中還把______和______進行對比,指出人世間有比______更寶貴的東西,就是______;也有比_______更可怕的東西,即__________。2.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 )。a.①句 b.②句 c.⑧句 d.⑨句3.這段文字用到的論證方法有( )。 a.比喻論證法、舉例論證法、說理論證法 b.比喻論證法、舉例論證法、對比論證法c.說理論證法、對比論證法、比喻論證法d.說理論證法、對比論證法、舉例論證法授課人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