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時政專題:應對金融危機
【時政背景材料】
1、XX年下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金融風暴,快速席卷整個國際金融市場,演變成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地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沖擊,世界經濟出現明顯下滑,進而使發達國家幾乎整體陷入衰退。為抵御危機,世界各國紛紛采取降息、注資等措施,同時努力尋求國際合作。
2、二十國集團(g20)金融峰會于11月15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本次會議主要議題包括:評估國際社會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方面取得的進展,討論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共商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舉措,探討加強國際金融領域監管規范、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等問題。國家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通力合作共度時艱》的重要講話。
3、XX年1月27日,國務院總理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年會,并發表《堅定信心加強合作推動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的特別致辭,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世界金融形勢的看法和主張,以及采取的措施,表示中國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繼續為世界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4、4月1日至2日,國家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二次金融峰會。本次峰會是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擴大蔓延,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召開的。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國際社會對這次峰會抱有高度的期待,希望通過這次峰會能夠推動緩解各國面臨的嚴峻形勢,提振民眾和企業信心、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各方特別希望中國作為在世界經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發展中大國,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發表題為《攜手合作 同舟共濟》的重要講話,針對峰會主要議題,提出中方同國際社會一道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具體舉措,為峰會取得積極務實成果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有力提振了國際社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信心。中國在此次峰會上發揮的獨特作用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普遍贊賞。
5、在同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條件下,我國經濟受到的影響日益顯現。世界市場的萎縮,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趨大,對中國經濟特別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沖擊,最主要影響東部沿海地區、外向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外部需求減少,產品缺乏市場,工廠經營困難,也就造成農民工大批返鄉失業。
6、為應對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央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增長的政策和措施。
(1)XX年11月5日國務院研究部署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總投資約需4萬億元。
(2)XX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首要任務,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推動又好又快發展”作為XX年的工作重點。
(3)XX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
(4)國務院辦公廳12月21日發布《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緩解出口企業困難,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7項政策措施
(5)一月中旬以來國務院相繼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汽車、鋼鐵、紡織、裝備制造、船舶工業、電子信息、輕工、石化、有色金屬產業和物流業等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