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政治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預防違法犯罪專題復習
學會自我保護 我們應該積極爭取社會保護、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等多方面的保護,以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與此同時,我們也要防范侵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會應用法律和智慧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增強法制觀念 (1)守法:法律有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我們要樹立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正確行使合法權利,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2)用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依法維護自身法律權益。1當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我們不能忍氣吞聲,這樣會縱容違法犯罪行為。2我們也不能以牙還牙,采用不法手段,否則不僅不能維護自身權益,而且將受到法律制裁。3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應該應用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身法律權益。
(3)護法: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公民應盡責任和義務,這樣既能保護自己的健康成長,又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穩定。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
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法律 (1)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憲法、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義務教育法等許多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是我國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從家庭、學校、社會、司法四個方面具體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責任。
違法行為分類 (1)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要承擔行政責任,
(2)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
(3)刑事違法行為。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屬于嚴重違法行為。刑罰,是指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4)違憲行為。就是違反國家憲法方的行為。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
(1)區別:①對社會危害程度不同。一般違法行為的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不大。而犯罪的情節較重,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②觸犯法律不同。一般違法行為只是違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規,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③處罰的方法不同。 民事違法行為要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要由行政機關給予行政制裁,而犯罪行為則由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刑罰。刑罰是最嚴厲的強制性制裁。
(2)聯系:一般違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若不及時改正,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
青少年怎樣預防違法犯罪行為 ①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②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可能發展到違法犯罪。
③預防違法犯罪,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
④從小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使自己健康成長。
不良誘惑的危害 ①不良誘惑會傷害人的身體,毒害人的心靈,危害人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