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二)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二)

一、教學要求:

1.學習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能以舊推新。

2.分析常見文言句式的特點。

3.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當時的時代意義。

二、教學重點:落實相關文言虛實詞,翻譯課文。

三、教學難點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時代意義。

四、課型:新授課

五、教學方法:文言文分析與解讀相結合的方法。

六、教學時數:2課時

七、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朗讀課文,疏通討論分析1-3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教學導入  :

同學們,前一課我們學習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國原則,了解了儒家的“仁愛”思想。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孟子的《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對儒家思想有哪些發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紹:

孟軻(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鄒人,名軻,字子輿,孔子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儒家大師。《孟子》是一部記錄孟軻思想及其言行的書。孟子的主要主張是:仁政,民貴,君輕。與孔子合稱“孔孟”。孔子被尊為“圣人”,孟子被尊為“亞圣”。

三.預習檢測:

1.正音練習。

數罟(gǔ)洿池(wū)魚鱉(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餓莩(piǎo)

2.朗讀課文,注意斷句。

① 上\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② 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課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國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詞,無意義(另有一種解釋:“這樣”,亦通);“于”是對于的意思。

2.“盡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個語氣助詞連用,加強語氣。

3.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兇

A河內兇 莊稼收成不好

B兇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漢初匈奴兇黠兇惡,殘暴

D甫聞兇訊不幸,多指喪事

E緝拿元兇殺人的人

② 加

A鄰國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施加

C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E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樣治理國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結:本段寫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國之道與“鄰國之政”進行比較,說明自己的治國措施和“鄰國之政”并無本質區別。

五.分析解讀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們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學過這種用法?

答:“鼓”是名詞用作動詞,敲鼓。《曹劌論戰》中“一鼓作氣”用法與此相同。

2.解釋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時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滅或可睹或許

A直不百步耳只不過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與“曲”相對

C理直氣壯正確

D系向牛頭充炭直同“值”

E直上載公子上座徑直

3.孟子為什么要以打仗來說明治國之道?

答:因為梁惠王喜歡打仗——“好戰”。

小結:這兩段寫孟子以打仗為例引導梁惠王認識自己治國政策的錯誤。

六.學生自主翻譯前三段,教師加以指點。

七.布置作業 :

朗讀并背誦前三段。

第二課時

一.復述前三段內容,抽查翻譯情況。

二.分析解讀四五段:

1.理解下列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① 無

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沒有

C地無四方,民無異聞不論,不分

② 勝

A谷不可勝食也盡,完

B此所謂戰勝于朝廷戰勝,取勝

C予觀乎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美

D數石之重,中人弗勝承擔,承受

E自古邪不勝正超過

③ 數

A數罟不入洿池密

B數口之家,再以無饑矣幾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屢次

D愿得補黑衣之數數目

E數不勝數計算

2.孟子認為實現“王道”首先應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豐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結: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實現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讀第六段。

1.“樹之以桑”中的“樹”是何用法?

答:“樹”是名詞用做動詞,種植。

2.解釋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義把,介詞

B斧斤以時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為

D王好戰,請以戰喻用

E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來,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根據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經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詞作動詞,分別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義是否相同?“王”又當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這樣卻”,不同于現代漢語;“王”是名詞用作動詞,意思是稱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點?

答:是賓語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這一理想?

答:“仁政”;這是對儒家“仁愛”思想的再發展,是“仁愛”思想的政治化,其實施在當時是有一定的現實性的。

小結:本段寫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針路線,他認為只有實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

四.分析解讀第七段。

1.本段中的“檢”“涂”“發”各作什么解釋?

答:“檢”是約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發”是發放的意思。

2.“非我也,歲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斷句式,“也”表判斷。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用軍隊

C五萬兵難卒合兵士

D窮兵黷武兵力

4.“王無罪歲”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詞作動詞,歸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與“微斯人,吾誰與歸”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這里是“則”“那么”的意思;后者是“這”,代詞。

小結:孟子用類比的手法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現象。

五.朗讀課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譯這四段文言(教師進行指點,或預先點譯難句)。

六.討論: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當今有何值得借鑒之處?

提示: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公民的道德素質的建設。

七.布置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并當堂討論訂正。

2.背誦全文。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二) 相關內容: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2.掌握“兇、察、兵、直、數”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課時安排】2課時【學生活動的設計】1.借助字典,正確譯文。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精選18篇)

    一、教學要求:1.學習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能以舊推新。2.分析常見文言句式的特點。3.體會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當時的時代意義。二、教學重點:落實相關文言虛實詞,翻譯課文。三、教學難點: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時代意義。...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精選7篇)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二、能力訓練目標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2.提高掌握古漢語常識的能力。...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通用6篇)

    劉星河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精選14篇)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二、能力訓練目標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課時安排】2課時【學生活動的設計】 1.借助字典,正確譯文。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教師中心稿)教案

    邱龍濤教學目的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于雄辯的語言特色。教學設想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二、以讀代講。...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教師中心稿)教案

    劉星河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

    寡人之于國也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三)

    教學目標1.了解《孟子》的有關知識;2.歸納課內的文言文字、詞、句知識;3.理解文中體現的孟子的仁政思想;4.欣賞體味孟子散文雄辯的說理藝術。教學重點1.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課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 《寡人之于國也》 教案(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2.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二、能力訓練目標1.學習巧用比喻釋疑的方法,提高論辯能力。2.提高掌握古漢語常識的能力。...

  • 高二語文《寡人之于國也》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2.背誦課文。能力目標1.掌握“數、發、直、兵、勝”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兩個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用法。...

  •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于……”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 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于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 七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 欧洲美女粗暴牲交免费观看 | 夜色资源ye321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 亚洲国产黄色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嫩草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剧 |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 |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蜜桃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蜜臀 | 韩国精品无码午夜福利视预 | 手机能看的黄色网址 | 国产在线专区 | 亚洲国产免费网站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 | 熟女毛毛多熟妇人妻aⅴ在线毛片 | aav在线| 3344成年免费 | 亚洲永久入口 | 蜜臀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 | 免费日韩 | 国产肥熟在线高清观看 | 又黄又粗又爽免费观看 | 欧美超碰在线观看 | 91亚洲成人 | 国产亚?欧美一区二区 | 超碰91青青国产福利手机看片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软件 | 国产一区网址 | freesex呦交|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永久免费的网站 | 歐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 亚洲成av人网站在线播放 | 嫩草官网视频入口 | 黄色一级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