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名人傳》序
2、學(xué)生對名人(英雄)的理解
教學(xué)過程 :
一、 師生說名人(英雄):你崇拜那位名人?為什么?
二、 本文寫的是哪位名人?這篇文章是自序,還是他序?自序。什么是自序?作者寫的序叫自序,一般說明自己寫書的宗旨和經(jīng)過。(了解復(fù)習(xí)自序)
三、 作者談名人:
篩選示范:先讀小序:
“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擔(dān)當(dāng)英雄。”
如果我們只用6、8個字概括這段話內(nèi)容:應(yīng)該是:患難、善良擔(dān)當(dāng)高尚。
(利用學(xué)案,篩選信息,理清思路,印發(fā)講義)
閱讀小測試 姓名: 得分:
請先看一遍問題,然后認真聽老師朗讀課文,篩選相關(guān)信息,填在問題下面:
1、作者為什么要寫《名人傳》?
(1、 社會環(huán)境。因為平庸的社會充滿了自私自利卑下的風(fēng)氣,讓人窒息,所以呼喚英雄。第一自然段)
(2、 人的因素。為了援助那些需要呼喚英雄的人,孤獨奮斗的人,使英雄的種族再生。第三自然段)
2、哪些人需要英雄、呼喚英雄?
(不甘平庸的人,沒有光華,沒有幸福,貧窮,沒有希望和歡樂的人,只能依靠自己,需要幫助,孤獨奮斗的人。第二自然段)
3、在作者看來,什么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且有偉大品格的人。第四自然段)
4、作者認為,最偉大的英雄是誰?原因是什么?
(是貝多芬。因為他英勇、堅強、純潔。第六自然段)
(滿分100分,每小題25分,請同座同學(xué)輪換打分,看看你的聽讀能力如何?)
四、 互相講名人同座或前后座之間,打開書訂正對方的答案,打出分數(shù),這就是我們的聽讀能力的測評。通過再次閱讀課文,對答案,我們已經(jīng)充分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
五、 分組疑《名人》
把同學(xué)們按行分組,每組兩個自然段,精讀,對文章的字詞句中的不理解之處,提出來,老師當(dāng)堂解決,或者讓同學(xué)回答。[這個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要形成語文課堂教學(xué)的”場“!]
六、 朗誦品名人提問:同學(xué)們,哪一段可以集中反映英雄的價值?第五自然段。
下面進行朗誦指導(dǎo),老師示范,學(xué)生自讀,老師點撥,單個同學(xué)讀,學(xué)生齊讀,讀出英雄對我們的影響。在朗誦中體會語言對我們的滋養(yǎng)。
七、 寫作學(xué)名人寫作指導(dǎo): [以下兩道題任選一題]
題目1: 英雄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本文可以沿著“真遠——不遠——確實有距離——我感覺到我行走在英雄的路上”這條線索,寫自己對英雄的崇拜——向往——清醒認識自己——腳踏實地地做平凡的工作這一認識過程。我們也可以寫自己的一段的人生感情經(jīng)歷,寫出一個青少年,一個高中生,在多夢愛幻想生命季節(jié)的情思履痕。比如我們可以想到佛家說的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盲目崇拜),看山非山(狂妄趕超),看山還是山(明確距離、樹立榜樣),當(dāng)然,第一次看到的山(英雄)和第三次看到的山(英雄)不是同一個山(英雄)。那么,學(xué)完《〈名人傳〉序》,寫完《英雄離我們究竟有多遠》之后,相信你心中的英雄概念和英雄意識也有變化。
參考例文: 心靈的變奏
湖北/一考生
“走四方,路迢迢,水長長,迷迷茫茫,一村又一莊……”唱著唱著韓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壯,而是浪漫。
我愛好音樂,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觀察音樂的形狀,觸摸音樂的“質(zhì)地”,品嘗音樂的“韻味”。音樂融進了我的血液,我的體內(nèi)流淌的就是音樂。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xiāng)在遠方。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長大了的我,父母對我的期望。當(dāng)16歲的我感到這已成為難言的痛苦時,我選擇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終于可以擺脫那不堪重負的期望,能輕松快活地度日了。
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流浪的我卻無法找到工作。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行走在無垠的曠野中。凄厲的北風(fēng)吹過,漫漫的黃沙掠過。我只有咬著冷冷的牙,報以兩聲長嘯……”
我很無奈。走在異地的大街上,我覺得我是一匹年輕而老邁的狼,無力地走在剛剛開始的人生之路上。我迷茫地抬頭望天,看大片的烏云低低地壓在頭頂上。雨,快要來了。
“別讓我在這冷冷的天空,獨自地走在生命的荒涼里;別讓我在這寒冷的天空,獨自走在這生命的荒原里。”
默唱著《獨行》,我感到生命的孤獨。
醞釀已久的雨說下就下,肆無忌憚而又酣暢淋漓。也好,雨正好掩蓋了我決堤的眼淚。成為雨中風(fēng)景的我忽地想起了秦腔,那來自厚重的黃土地、在溝溝峁峁吼出來的聲音,不正是對生命痛苦的發(fā)泄嗎?此時,我聽見秦腔撞擊我身體發(fā)出的金屬聲。就在雨中的大街上,我用秦腔吼出了成長痛苦的體驗。沒有人能聽得懂我奇怪的聲音。
“我背負著幸福,卻追尋著痛苦;回家,也許是愛你的唯一路。”“隨身聽”里齊豫唱道。
夜晚,我躺在地下室里,讓自己死去,讓音樂醒著。
許久之后,我覺得自己的血液流動加速了,我聽到美妙的音樂由外而內(nèi)響起。那音樂撞擊著我的身體,流入我的血液,鉆進我的靈魂。那就是從我的頭頂上傳來的薩克斯樂曲《回家》。我甚至能聽出那是凱麗金爐火純青的演奏。我被音樂帶到了美麗的原野上,我看到凱麗金手持薩克斯站在金色的瀑布前,而瀑布流瀉進了我的眼里。音樂在原野中升起,隨著金色的風(fēng)在藍天白云間流蕩。它輕柔——如母親的手輕拂著我;它縹緲——如母親飄動的長發(fā);它曲折——如父親爬滿希望的額頭;它悠長——如他們永不消逝的愛。我自然想起了父親、母親。接著是一段明亮的音樂,如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我。我放眼四望,鳥巢在夕陽中閃著金光,牛舍披著晚霞靜臥在原野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原本幸福的家。
一夜無眠,醒著《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義無返顧地踏上回家的路。是音樂結(jié)束了我的流浪生活。
“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覺就在不遠的前方。
天好像要晴了。
簡評:本文寫音樂,實際上是寫自己的流浪生活中的無奈、孤獨、想家思念親人的不同感情,構(gòu)思新穎。我們可以選擇這樣的行文方式來表現(xiàn)我們對英雄的不同感情。尤其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是用音樂來講述感情,化無形的感情為可以寄托想象的音符,使文章文采飛揚,我們當(dāng)然也可以借某種外物來寫對英雄一波三折的感情。另外,用歌詞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本文的一個亮點!
題目2: 做英雄,從今天開始
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可能首先想到海子的詩句:“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我們有這種語感和情感就能很快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我們知道,海子的意思是說,那么今天呢,只有苦澀的泉水隨詩句流過心底。在平白溫暖、坦誠沉靜的語氣中隱含著憂傷。我們可以在作文中每一段開頭都說,“做英雄,從今天開始,我們?nèi)绾稳绾巍保瑢懽约旱男袆樱瑢懴瘛拔柜R,劈柴,周游世界/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樣的細小溫情的動作,寫像絨毛一樣細小的感覺。這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做英雄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就是一件最普通的事情,一件最有情趣的事。
參考例文:(2003年北京高考滿分作文) 轉(zhuǎn)折
——十個海子的復(fù)活
2003年3月26日 晴
“獻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間/眾人的身后你活在三月四月”這兩句詩獻給你——消失在三月四月中間的大地之王——海子。
每年的今天,都會想起你,和你所有的詩。“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fù)活”這是你留給世人的最后一首短詩,然后,你就離開了,帶著你一生不變的堅持,到天堂,繼續(xù)唱你的夜歌。
但是,我想,假如你真的還活在天堂,那么就不得不承認你的死亡,是你生命中的一處轉(zhuǎn)折。因為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十個海子在春天的復(fù)活——你的詩,連同你的精神,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并照亮了它。
你生前的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樣一個時代,寫作是一條真正寂寞的路。許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棄了他們的靈魂。唯有你,和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人堅守住自己的內(nèi)心,在黑暗中苦苦掙扎,祈求黎明到來臨。只可惜最終,還是沒有人懂你的詩,懂你的感受。于是,你于是心力憔悴,寧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14年前的今天,你故意離去……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詩,和你一生不變的堅持。社會被震撼了,文學(xué)界被震撼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取向,并試著理解你。你成了文學(xué)界的神話,詩歌的烈士。于是,我看到十個海子在春天復(fù)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每一個人都有失意的時候,但卻不是每一個失意人的死亡都會為生命的轉(zhuǎn)折點。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愛,用生命追逐理想的人才會最終得到人們的認可。
說死為生命的轉(zhuǎn)折點未免有點悲涼。但也許,有價值的死多少會沖淡這悲涼吧——就像是屈原,或是王國維。海子,你一生追尋夢想,死亡后精神長存于世間,這,便是永生啊!
海子,活著的時候你定沒有想到自己死后會被人賞識吧。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消逝之后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就如你紅頭發(fā)的瘦哥哥梵高,一生靜默地守侯,也換來了死后的又一次重生。死亡,是你們共同的轉(zhuǎn)折點啊!
小小的星從不被人注意,但當(dāng)它化為流星,面對死亡時,去倍受關(guān)注。很多時候,轉(zhuǎn)折只在生死之間,一線的距離,卻相隔甚遠。因為逝去的美好,往往彌足珍貴。
人生并非越燦爛越美。許多人一生榮華,死后卻被人唾棄。花一樣盛開的必將花一樣凋落,這是自然的法則。一生默默無語精神永存世間的,死亡,成了他們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將他們的思想,變成一種別樣的美。
人生處處可遇轉(zhuǎn)折,而最重要的轉(zhuǎn)折莫過于死亡——它,將給你的一生,打上一個公平的分數(shù),或使你從平庸變得受人矚目,或使你從顯赫變得萬人唾棄。
海子,今天,我再次懷念你。希望這篇日記,為你精神的復(fù)活作證,為你生命的轉(zhuǎn)折作證。
14年后的今天依舊春暖花開,我在這里懷念早死的海子……
簡評:
“于是,我看到十個海子在春天復(fù)活,看到了你生命中重要的轉(zhuǎn)折點。”,“海子,今天,我再次懷念你。希望這篇日記,為你精神的復(fù)活作證,為你生命的轉(zhuǎn)折作證。”這兩句話就是我們觸摸文章感情基調(diào)和中心思想的起點。“呼告式”的語勢決定了文字的親和力,而抓住了一系列和“轉(zhuǎn)折”有關(guān)的細節(jié)增加了文章的內(nèi)容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