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說課稿 2份
[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手段]1.對內容的理解,想象的把握,充分利用復述的方式。2.對主旨的理解、認識,采取討論方式,歸納總結,自然流露。3.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點,努力踐行新課標,力求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堅決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教師的指導和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學與教的新理念、新氛圍。[教學步驟](一)。新課導入通過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來導入。這樣首先在“復述”故事時,以形象為中心,不至于偏離主題;其次,形象是童話小說的主要要素,對它的清晰把握,有助于理解文章主題;再者,童話中形象的語言描寫,生動有趣,富有哲理性,更好地體會語言美、意境美。(二)。新課主要內容1.分情節片斷,“復述”童話故事。(由于故事長,分片斷易于把握)五個環節:盲孩子與影子初識,盲孩子與影子形影不離,盲孩子與影子在夏夜結識螢火蟲,盲孩子與影子在困境中得到螢火蟲的幫助,盲孩子在眾形象的幫助下最終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評價]:學生評價,教師總結。2.質疑,內容研討學習方式:四人或五人一組,合作研討,教師“蹲點”。之后,抽幾組選代表向全班報告,有不同意見,全班討論解決;或個人自由提問,由學生自己作答。教師可加以評述。引導法:(個別指導)a. 朗讀體會,調動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b. 專讀有關語句,體會思想感情。c. 體會不同形象的性格,把握主題。d. 從正面思考,把握主題。[參考問題]:(1)。盲孩子很寂寞,誰來陪伴他?(2)。影子、螢火蟲給盲孩子帶來了什么?(3)。為什么“盲孩子手中的燈突然滅了。隨后影子也不見了”?(4)。為什么“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5)。影子和光明是什么關系?(6)。盲孩子有那些苦惱?…………3.小結內容研討的經驗(1)。學習方法和習慣也是教學目標。(2)。適時總結一點學習的經驗和方法。同時,應也有探究、合作式學習的體會。4.文章主旨的探討以學生的體驗、感受為主。一則材料,一篇文章可以從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題,得出不同答案。[方式、方法]:合作討論,探究理由。[參考主旨]:(1)。“影子”的陪伴,“螢火蟲”的關愛,太陽、月亮的幫助,使他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影子”最后也獲得生命,給別人幸福,自己也獲得幸福。(3)。熱愛生活,執著追求的精神。(4)。堅強不屈,要有自信心。…………(三)。作業寫作訓練:1. 我被幫助之后2. 我幫助他人之后要求:生活體驗,真情實感。(四)。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