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戲6則
一、小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
1.事先學會游戲歌曲。
2.父母手拉收做“網”狀。幼兒邊唱邊做魚游狀(手一前一后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耙蝗盒◆~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碑敵阶プ∵@最后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放在“水盆”里(水盆就是地上畫的圈圈)。最后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二、我們一起來做運動
導讀:
愛跑愛跳是寶寶的天性,親子游戲——我們一起來做運動,就利用了寶寶的這種天性,讓寶寶在感受節奏的同時發展身體的運動技能。適用年齡段:3-6歲
材料準備:哨子
游戲功能:
1.增強寶寶對節奏的感受力。
2.發展寶寶的肢體運動能力以及對自我行為的控制支配能力。
3.發展寶寶的跳躍能力。
游戲玩法:
1.媽媽先向寶寶說明游戲規則,就是:“媽媽的哨子吹一下,寶寶就跳一下!比缓,媽媽可以先吹一下哨子,讓寶寶感受一下,熟悉一下玩法。
2.媽媽開始吹哨子,讓寶寶聽聲音來做動作,并讓寶寶配合節奏數3或4。
3.剛開始先用均勻的拍子,等寶寶熟悉以后,就可以調整吹哨子的速度。
4.不僅僅只是讓寶寶往上跳,也可以邊跳邊朝前后左右移動。
三、小雞出殼
目標: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細心和自信心。
準備:大張的廢報紙若干,每張畫大雞蛋,分散放在地上。
玩法:讓孩子發令說:“預備——起!”父母和孩子趕快拿起報紙,小心機靈地從蛋中間撕破一個洞,然后將頭、肩、軀干和腳從報紙中鉆過,再跨出報紙。發出“嘰、嘰”聲,一只小雞肉孵成了?梢越又偎涸巽@,要是將報紙撕破了,就算失誤。最后孵出小雞最多的人為優勝。
四、蜈蚣競走
先講一個故事:森林里舉行運動會,蜈蚣報名參加了賽跑。一大早蜈蚣媽媽就把小蜈蚣從床上拉了起來,叫他吃好早飯后趕到比賽現場。說完媽媽便到屋后菜園種菜去了。好半天,忽然聽見小兔在喊:“蜈蚣,蜈蚣,比賽快開始啦!你怎么還不去呀?”蜈蚣媽媽想著:“這孩子跑到哪去了?”推開門一看,可把她嚇了一跳。原來小蜈蚣在忙著穿鞋呢。他的腳太多太多,穿了好半天都還沒穿完。
目的:鍛煉孩子的耐力和腿部力量。準備:給孩子看蜈蚣的圖片,讓孩子知道蜈蚣走路的方式。
玩法:
1. 由孩子做排頭,家長將手搭在孩子肩上,蹲下。
2. 隨著一、二、一、二……的口令,孩子和家長向前行走,腳步要協調,不能亂。
提示:可以多叫幾個家庭成員一起參加。
再念一首兒歌:一百只腳的小蜈蚣,穿起鞋來不輕松,不輕松,快用功,趕緊上路急匆匆。
五、找影子
游戲目標:
1.在游戲中,知道光和影子的關系。
2.在和媽媽的互動中提升家長和孩子的默契度.
游戲準備:白紙兩張、筆、手電筒、椅子。
游戲過程:
1.告訴孩子今天玩的游戲特別有趣,我們要拉上窗簾在黑屋子里玩。
2.讓幼兒坐在椅子上,把大白紙貼在孩子身后的墻上,打開手電筒,讓孩子的身影映在白紙上。
3.用筆把孩子影子的輪廓畫下來。
4.媽媽和孩子輪換角色,讓孩子來畫媽媽的影子。
5.玩手影游戲。做小兔、老鷹、狼頭等手影。
游戲提示:晴朗的天氣,帶孩子到室外找影子玩。讓孩子體會太陽光與影子的關系,知道物體擋住光線就會出現影子,影子的長短與光線照射的角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