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說課稿模板錦集(精選3篇)
小學體育說課稿模板錦集 篇1
一、說教材
翻滾是一項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它是學習較復雜技巧動作的基礎。同時也是生活中一種遇到危險時的自我保護的方法,碰到危險時能及時、靈敏地進行翻滾則能有效的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本次課授課年級為五年級,根據小學體育課程標準,五年級學生屬于水平三的范疇,則本次課學生的學習內容應是在原來已掌握的翻滾技能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生的翻滾能力的內容。
根據課標的要求,本次課學習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翻滾的作用和意義——保護自己;
2、技能目標:通過練習培養學生的翻滾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精神。
根據以上的學習目標本人確定了本次課的學習內容為:
1、學習各種翻滾的方法;
2、翻滾接力;
難點、重點:翻滾時的低頭、團身。難點:團身收腹、動作連貫。
二、說學情
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好奇。這樣的天性應該予以保護,而不是抹殺,由于興趣是人對某種事物積極探究的認識傾向,是對事物的注意而引起的感情狀態,是出于對某些事物的好奇而產生的。所以說要想保持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設計出能吸引學生、使之產生好奇的教學情景。本次課我主要通過提問一些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來誘導學生進入教學內容,通過自主練習、學生展示、老師指導糾正、翻滾接力跑等內容來完成教學任務。
三、說教法
1、自主練習:上課時前提問學生:我們大家如果走路時不小心拌到石頭或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向前摔倒時怎么辦?下樓梯時不小心踩空臺階向下摔怎么辦?如同學間開玩笑向后推你,剛好后腳跟拌到東西向后倒時如何處理?學生們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回答,老師根據這些回答匯總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翻滾。接著老師簡要地介紹翻滾的種類,有前滾翻、后滾翻、側滾翻等。下面同學們根據原來學過的翻滾動作自由練習,自由組合,兩人一墊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2、展示:小學生天生愛表現自己,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是他最大的榮譽,所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動作,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
3、教師講解示范:教師標準、完整的示范動作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小學生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天生的好表現致使他們敢于模仿,樂于模仿,而且并不在乎模仿的對錯、好壞,追求的是一個“樂”字。
四、說學法
1、體驗:通過老師的設疑和學生的自主練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較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2、創造:學生想象力豐富,在練習中通過各種不同的練習方法來加深翻滾動作的技能。如學前滾翻教學時,采用不同方法使學生明理前滾翻技術的內在,并能通過完成翻滾動作,創造出新動作。
3、展示:通過學生的個體展示,使同學們直觀的獲取多種的翻滾方法,再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創新欲望,更為有利學生掌握翻滾動作。
4、應用:利用翻滾接力跑,加深翻滾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五、教學程序
1、 熱身部分。
按人體的運動規律,人體的運動狀態是一個逐漸增強的過程。課的開始的熱身運動是必不可少的。是為了讓學生的身體狀態適應下面課的運動強度,預防運動損傷。
2、學習技能部分。
(1)設疑:在教學中,老師通過設問,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辯析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嘗試練習:在學生思考或找到解決的方法之后,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同學之間互動學習,給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在練習中大膽體會和創新翻滾的動作。
(3)學生展示:由于學生表現欲強,在嘗試練習過后,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舞臺,充分展示創新的成果,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老師展示:在學生展示之后,教師適時采用不同的方法展示,這樣一來可以激發學生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信心,從而使學生更積極地進行練習。
(5)翻滾接力:學生運用自己己掌握的動作進行比賽,通過學習和比賽使學生從中獲取了掌握動作技能的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互助的精神,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3、恢復身心部分。學生經過上面的練習,身體的運動狀態和心肺功能都處在較高的水平,為了使學生的這種狀態降下來,恢復到常態。本人安排了打太極拳這一內容,可很好的使學生身心得到恢復。
最后簡要小結本次課的教學過程,感謝同學們與老師完成了一節豐富多彩的體育課,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應用到今天所學到的技能。
場地器材:小墊子(0.5米×1米) 20張;
大墊子(1米×2米) 4張;
跳箱 2個。
場地:一個籃球場。
小學體育說課稿模板錦集 篇2
說教材:
1、跳繩。
2、利用跳繩做各種游戲。
說指導思想:
本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實踐能力為核心,通過跳繩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參與和創新。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的興趣。
說教學分組:
1、友伴分組;2、男女分組;
說教學理念:
本課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以學生為主導,人人參與,人人享有,人人都進步。
1、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現在更重要沿著學生身心變化這條主線來設計模式,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淡化技術,強調健身。
2、改變過去“教教材”為現在的“用教材教”,變學科結構為學習結構,加強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體育教學實用性。
一、本課的作用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跳繩的基本動作,同時身體素質方面得到鍛煉,除了鍛煉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判斷機敏等能力和心理品質,而這些都是本課中所提到并要求的。另外,也著重提到體育與音樂相結合,讓學生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提高興趣,積極參與到本課中來。
二、教材分析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由于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教材中較好的內容,通過跳繩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技能的發展,對于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等具有顯著作用。
三、學生分析
1、三年級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肌肉彈性較差,他們的骨骼及內臟器官發育不完善。
2、團體意識逐步加強,對團體競爭也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態度,通過語言或表情表現自己的情緒。
四、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目標:使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中,并大膽向同學展示自己的動作,相信自己。
2、運動技能目標:使學生掌握一些用跳繩練習的方法并了解跳繩的特點,對身體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項。
3、身體健康目標:通過跳繩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增強體能,促進身體正常發育和發展。
4、心理健康目標:在學習中充分展現自我,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品質,得到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設計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學中以音樂為背景。
1、準備部分
由于跳繩方法、種類很多,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以音樂來帶動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讓他們盡情的跳,充分達到熱身的目的。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課堂氛圍。
2、基本部分
創設情景“繩的王國”,利用情景教學手段,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在游戲“石頭剪刀布”和“抓尾巴”中,再次使用音樂作為背景,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向新的目標發起挑戰。
3、結束部分
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的節拍隨意放松,升華教學,陶冶情操。
小學體育說課稿模板錦集 篇3
本節課按照市五中音體美“三三”說課模式進行,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等三方面展開,通過說、寫、演三環節,向大家交代清楚教師是怎么教的,學生是怎么學的以及這樣設計課的意圖。
一、說教材
㈠教材分析
接力跑是合作跑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水平四的田徑項目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經常進行短跑接力,對發展速度、力量、靈敏性等身體素質有很大的幫助。本節課主要以下壓式的傳接棒方法為學習內容。學生在以前學習中,已經學習了快速跑以及其它方式的接力跑(如:上挑式接力跑、迎面接力跑等)。對于本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有利于本課內容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使學生更能掌握教學目標。
㈡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以下三點:
1、認知目標: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
2、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90%學生能掌握接力跑中下壓式傳接棒的技術,40%的學生能把握好傳接棒的配合時機。
3、情感目標:能與同學們合作達成目標,增強團隊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情感參與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㈢學習的重、難點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學目標的制定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以下內容:
重點:下壓式傳接棒的動作要領,以及交接棒的配合。
難點:奔跑過程中傳與接的配合時機。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人體運動生理規律,并結合本課學習內容的實際需要。運用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加以引導、點撥。并在教師的引領啟發下感悟動作要領。另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亮點,并加以肯定和鼓勵。
學法就是學生通過練習后獲取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方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采取以下學法:
1、討論法:對多種交接棒模式的對比、分析、討論,并通過老師的啟發,逐步總結出動作要領、
2、練習法:讓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技術動作進行稍慢些的傳接棒練習,為后面技術動作的學習有了對比。
3、比賽法:運用剛學會的技術動作去實踐嘗試,并在比賽實踐中加以鞏固和提高。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的規律,結合本課學習目標以及設計思路,把本課的教學程序分為導入階段,師生互動階段,展示評價階段,總結結束階段。
(一)導入階段(8分鐘)
⑴搶沙包游戲,這樣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程度。
⑵準備活動六節
(二)師生互動階段(22分鐘)
1、以小組為單位,分六小組,原地討論自創,
把自創的技術進行原地傳接棒,積極探討,努力創新,切實可行,教師誘導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生互相討論學習,創造出自己的傳接棒動作,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啟發學生思維,然后總結歸納,導入本節課的主題,下壓式接力棒的動作要領:“接棒人手臂后伸,與軀干約成50-60度角,掌心向上,虎口向后,拇指向內。傳棒人將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壓送到接棒人手中”。
在講解示范過程當中注意讓學生觀察,觀察接棒人的手臂和傳棒人用的是不是同側的手臂,為什么要用異側的手臂?大家討論并歸納總結。這一系列的活動過后就是學生練習,讓學生進行原地的傳接棒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以上活動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準確的傳接協調配合, 也是以六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
⑴傳棒者通過聲響,傳遞交接棒信息(“嗨”、“接”等),接棒者起動慢跑,把握好交接棒時機,然后接棒。這一項練習是在慢跑中進行的,當接力棒從最后一名同學傳到第一名同學時,整個組再按原路返回進行練習。
⑵教師與體育骨干共同示范,區別對待,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在這一環節即將結束時,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在接力跑的過程當中是靜止中交接棒的速度快呢還是在奔跑中速度快呢?根據你們對它的理解每組抽出兩名同學進行展示。從而引出下一個內容。
3、效果展示
⑴每組抽出兩名體育骨干學生,帶著所提出的問題,在六道直道的30米處作這堂課的效果示范,看哪些組做的比較好速度比較快,把學生興趣推至高潮,同時也帶動其他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接力跑各環節技術。在展示過程中一名同學站在30米的起跑線,另一名站在中線上,不涉及20米接力區的問題,只強調傳接棒的動作要領和奔跑過程中傳與接的配合。其余同學帶著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學習,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進行討論總結。
⑵動員全班學生以六小組為單位,在六個跑道進行比賽。特別要注意奔跑過程中傳接的配合時機。比賽結束后教師進行評比總結。
(四)總結結束階段(3分鐘)
1、集合整隊。
2、放松活動:幾個人一組進行放松。
3、小結:表揚做的比較好的學生。
4、收拾器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