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第二課時(精選2篇)
狐假虎威第二課時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 、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難點:揭示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課件 老虎和狐貍的貼圖 學生做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8課。齊讀課題:狐假虎威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題中的“狐”和“虎”分別指什么?(分別貼圖)
二 學習課文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它們的故事。先來復習一下生字詞(出示)(開火車讀)
三:精讀課文
過渡:大家讀的很好, 所以老師要獎勵小朋友看課文的動畫片,想看嗎?(想)
師:看完以后,請你簡單的說一說,狐貍和老虎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
(放動畫片)
(老虎在森林里逮到了一只狐貍,狐貍為了不讓老虎吃了,所以就想了一個辦法騙老虎)師:原來啊!真正有威風的是誰?---(是老虎)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課文,激趣導入,培養學生概括以及說話的能力)
(板書:威風)
四.學習第一小節
1、下面就讓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讀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指名讀第一節)
2、從這節中我們知道是誰更加厲害?(老虎)從哪幾個詞語可以看出來?(逮、抓)
3、盡管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還是逮到了它。狐貍為什么是“竄過”呢?(狐貍看到老虎比較緊張跑的很快,或者說還有一點害怕)
五.第二、三小節朗讀訓練
1、被老虎逮住的狐貍眼看小命就不保了,可是狡猾的狐貍并沒有乖乖等著老虎把他吃掉,而是------(師引讀第二節)
出示課文內容:狡猾的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
2、狐貍的眼珠子-----(學生:骨碌一轉)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轉?.做做看。
3、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讓你想到什么?(狐貍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問老虎的?(扯著嗓子問)什么是扯著嗓子,?是把什么拉長?(把聲音拉長)請你來扯著嗓子來問老虎!(學生讀:你敢吃我?)
5、它為什么要“扯著嗓子”問呢?(故意裝得很兇,想嚇到老虎給自己壯膽,讓老虎相信他)請你來幫狐貍嚇嚇老虎!看你能不能嚇住他!指名讀、齊讀第二段
6、老虎有沒有被嚇住呢?(有點嚇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指導讀)
[設計理念:老虎的“愣”正表現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點,狐貍正是利用了這個特點才騙到老虎的。]
師:請男生讀狐貍的話,女生讀老虎的話,旁白老師來讀!可以加上表情動作
過渡:如果你是老虎,你想知道狐貍的鬼主意嗎?
六:指導朗讀四、五小節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的4、5 兩個小節,想一想:狐貍的主意到底是什么?.老虎有沒有被它給蒙住?
2、那狐貍怎么說的?請讀一讀!評價。重點讀好哪些詞?(老天爺,違抗,多大)
3、請小朋友們自由練讀狐貍說的話,看誰讀得最好?
4、你知道狐貍的主意嗎?(讓老虎相信他是老天爺派來的百獸之王,老虎就不敢吃他)
5、老虎有沒有被他給蒙住呢?(蒙住了)你怎么知道的?(它松開爪子)
(學生讀第五段)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讀中自悟,真正做到與文本對話,成為學習的主人)
七:第六段的朗讀指導
過渡:是啊!老虎原來是緊緊地抓住狐貍的,現在他已經被狐貍蒙住了,這時候狐貍就逃跑,行不行呢?所以狐貍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說的話不假,他搖搖尾巴主動提出-------(出示第六段狐貍說的話)
1、看看圖,狐貍是什么表情?什么樣的動作?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學生讀)
2、請一個小朋友演大老虎!另小朋友來當狐貍,看這只狐貍能不能把老虎給蒙住!
3、現在老師來當大老虎!你們都是狐貍,現在就來蒙一蒙我,看能不能把我蒙住,蒙不住的話 ,我可要吃了你們!分角色讀第2―6小節段(拿書讀,可以加上動作)
八. 朗讀訓練第七段
過渡:不會吧!我還沒老呢!老天爺就不讓我當大王了嗎?我不相信!我還是跟著狐貍去森林里看看吧!(出示課文的圖)
1、你看!狐貍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個是神氣活現、搖頭擺尾,還有一個是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理解半信半疑、東張西望這兩個成語的意思)
2、能通過你的朗讀,分別表現他們不同的樣子嗎?和同桌一起讀一讀,練一練
(設計理念:讓學生在讀書中,理解成語的意思,有效避免老師“空講“和 一言堂”現象)
3、指名讀,其他小朋友仔細聽,如果他讀的很像老虎和狐貍,我們就送給他掌聲!
[設計理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這一環節,一方面是為了調動他們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表演和評價的過程中,對詞語的理解更加透徹了,減少了教師的贅述,體現了課堂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九. 讀第八段并表演這七 八段
他們一出現,(師手指圖)森林里的----------
出示:森林里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再往狐貍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1、小動物們看見狐貍和往常不一樣,都很(納悶)什么叫納悶?(很奇怪)
2、大家為什么感到奇怪?(因為狐貍和平時很不一樣,平時他膽子都是很小的,也不怎么出門,今天卻是大搖大擺大走來,所以小動物們很奇怪)
3、現在狐貍帶著老虎到森林里走一趟,你們都是森林里的小動物哦,看!狐貍和老虎來了。。。。
4、哎呀!你們怎么都那么害怕呀?我要采訪采訪幾個小動物
(1)老虎大王,你看到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很害怕的樣子,你是怎么想的?
(2)請問你扮演的是誰啊?你剛剛看到狐貍的時候,你害怕嗎?那你為什么要跑啊?那你害怕的到底是誰?
十 學習并朗讀最后一小節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是誰借誰的什么?(狐貍借老虎的威風)(板書:威風)(板書:嚇跑百獸)
2、你現在知道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嗎?(是借)
(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反復誦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到“假”的意思是“借”,通過表演,采訪和誦讀的多種形式讓學生理解成語中“假”的意思,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3、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
4、誰來告訴我,課文的哪一小節說的就是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最后一節)
十一 一起讀課文
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讀了故事,又表演了故事,大家都學得很快樂,讓我們一起拿起書,齊讀這篇課文!看誰能能把書讀在嘴上,又能把書讀在臉上,讓我們教室里所有的老師一起傾聽你們的聲音,欣賞你們的感情,分享你們的感受!
十二 拓展說話訓練
師:課文學完了,相信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故事!你想對狐貍或者老虎說點什么嗎?
出示說話訓練:我覺得狐貍很( ),我想對它說:“( )!
我覺得老虎很( ),我想對它說:“( )!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對文本的感悟能力,學生自由發揮,可以隨心所欲的說出心里話)
十三 讀后感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個有趣的成語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有的人沒有真本領,卻喜歡借用別人的威風來嚇唬別人....)
師:那你喜歡誰呢?
(生:我喜歡狐貍,因為他很聰明,因為他遇到了那么強大的敵人,卻一點也不害怕,還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他,我們也要像他一樣,遇到壞人不能著急要想辦法)
(生:我不喜歡老虎,因為老虎太愚蠢了,我們不能像他一樣,隨便輕易相信別人的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的說一說讀后的感受,充分允許學生有出乎意料的答案,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老師不可把自己的感受強行加在學生的身上")
十四 作業設計
1.和爸爸媽媽表演這個故事
2.讀兩個成語故事《亡羊補牢》和《葉公好龍》
十五 板書設計
8.狐假虎威
狐貍(圖) 借 老虎(圖) 的威風 嚇跑百獸
狐假虎威第二課時 篇2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森林里真熱鬧》歌曲。
【資源出處百度視頻】
一、寫課題,了解題意。
師:小朋友,森林里這么熱鬧呀,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熱鬧的森林,了解有趣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哎,這個成語四個字都是生字,可難寫了,請大家看仔細,馬上要寫下來喲。
師:好,現在老師把它藏起來,大家寫到田格本上,注意寫字姿勢,看誰寫得既正確又漂亮。
師:好,現在請大家伸出手再和老師寫一下這個課題 (師板書課題,生書空,同時師講解)
狐:注意反犬旁有兩撇,第二撇不要出頭,右邊是“瓜”,狐貍有著聰明的腦袋瓜。瓜的瓜子可不能丟哦!(強調“點”)
假:單人旁。
虎:虎字頭,橫鉤的鉤是老虎鋒利的爪子,可不能丟喲。
威:橫、撇、然后是一、一個女子,女子拿著戈也很威風。
(用彩色粉筆標出要注意的筆畫)
師:讀
師:對照一下你寫的,寫對的小朋友為自己評一評,正確一顆星,工整兩顆星,漂亮三顆星。沒寫對的小朋友訂正一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會記牢這幾個字,
師:讓我們來看看這一排小朋友寫的。(選一排評)
師:看來,好多小朋友能寫好這個成語了,那么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到書上找一找。
師:誰來說一說
師:原來這個“假”(在黑板上“假”下加點)的意思就是?(“借”)(師板書“借”)
【資源借鑒百度視頻】
師:到底狐貍是怎樣借老虎的威風嚇跑百獸的呢?(板書“?”)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故事——
【教學設計參考學習資源】
二、學習課文。
(一)第1自然段。
師:請小朋友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然后告訴大家,讀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師:(點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匯報)
師:從你們的匯報中,我知道了老虎逮住了狐貍。(板書“逮”)
師:你能找出這段話中表示動作的詞嗎?
師:“竄”是什么樣兒呢?你能演一下嗎?
師:你為什么要竄?
師:讀讀看?(指名讀,評)
師:老虎厲害嗎?(你從哪些詞知道的?)(點“ 撲、逮”)
師:讀一讀?
(學生讀)指導朗讀。(男生齊讀)
師:讓我們再一起讀一下。
(二)第2—8自然段。
師:哎呀,狐貍被老虎逮住了,這下可麻煩了!狐貍被吃了嗎?
——請你讀一讀課文的2~6自然段,看一看狐貍是怎么做的。
1.學習第2自然段。
師:指名說。
師:狐貍的眼珠子-----(學生:骨碌一轉)(點出:骨碌一轉 )
師:轉轉看。誰來轉給大家看一下?
師:哎,他這眼珠子骨碌一轉,在干什么呀?
師:想到辦法了嗎?
師:這主意是什么呢?
師:于是,他怎么樣?(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
師:哎,狐貍是怎樣問的?(扯著嗓子)
師:看老師做一個扯的動作(拉橡皮筋)扯就是——(指名回答)
師:哦,扯就是拉,可嗓子能拉長嗎?拉長的是什么?(聲音)
師:誰扯著嗓子問一下?(指名讀)
師:聽老師來問一下,(范讀)老師把哪個字拖長了?“我”。
師:問一問。
師:狐貍呀,你為什么要“扯著嗓子”問呢?
2.學習第3自然段。
師:老虎有沒有被嚇住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什么是“愣”?
師:老虎為什么會“愣”?
師:問一下。
3.學習第4自然段。
師:狐貍怎樣回答的?
指名讀第4自然段。
師:要想把老虎給蒙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誰來試試?
師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
4. 學習第5、6自然段。
師:老虎被蒙住了,板書“蒙”——松開了爪子。
師:老虎松開爪子,狐貍快逃吧!(狐貍沒有逃)
師:他為什么沒有逃?
理解“搖了搖尾巴”。
師:而是——搖了搖尾巴
師:他為什么搖了搖尾巴呢?
師:他又怎樣蒙老虎的呢?
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
5分角色讀2~6自然段。
現在,請小朋友分角色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1)一生讀狐貍、一生讀老虎。其他學生讀旁白。
(2)男生讀老虎、女生讀狐貍。老師讀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