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將自己的情感、內心體驗、思維方式帶入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在讀書中感悟課文語言生動細膩的美,讓學生在讀書中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的個性在自由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飛揚。
訓練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對時光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一、導入。
師:我們先來算一筆時間帳。你認為人的一生能活多少天?
生1:應該3萬多天吧!
生2:如果能活100歲,那就是36500天。
生3:假設能活到90歲,就是32850天。
師:剛才大家進行了估算,如果按80歲來計算,一個人大約能活3萬天;那么,你再算一筆帳,你現在已經過了多少天?
生1:大約是5千多天
生2:我按12歲來計算,應該是4千3百80天
生3:我是13歲,一共過去了4千5百75天
師:再來算第三筆帳:按80歲來計算的話,還剩多少天?
生1:按80歲來計算的話,我們還剩2萬4千零90天
師:也就是說還剩2萬4千多天。
師:剛才我們一起算了三筆帳,在你走過的這些日子里,你給生活留下了什么?
生1:可能給別人帶來些快樂,或者是給別人帶來一些痛苦。
師:說的挺有詩意!
生2:我也是。我想,大部分應該是快樂的。
師:大部分應該是快樂的,謝謝你在你走過的這些日子里,帶給大家的快樂!
生3:我就是在上小學的時候,幾位同學在一起玩的挺好的,每次都在一起很好。
師:這是你給他們留下的快樂?那咱能換個說法說嗎?!
生4:很普通,我覺得沒有什么特別。
師:很普通,沒有什么特別,就這樣普普通通、平平淡淡走過來的
生5:對啊!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你有什么感受?
生1:感覺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生笑。
生2:我感覺時間過的非常快,轉眼間,我們就過了四、五千天了,回想一下走過的四、五千天里,感覺沒有很值得回憶的事情,覺得很遺憾!然后,決定好好學習,珍惜以后的時間。
生3:這十一、二歲就這樣平平淡淡、混混厄厄的過來了,浪費了這么多時間,剩下的時間也不能說是很少吧,反正就是說,不能再浪費這些時間,從今天開始,努力給自己的一生留下點什么東西。
生4: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沒有了,現在我們已經過了我們的生命的七分之一了吧,如果把這個生命看成一個星期的話,我們的星期一已經結束了,我們只好在星期二到星期天這些時間里努力闖蕩,然后,爭取干一番事業
師:方舟說的真好!我們已經走過了人生的七分之一,如果把我們這個人生看成是一個星期的話,那么我們的星期一已經結束,怎樣在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過的更好呢,我想他留給了大家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談的很好。
其他生略。
師:是啊!人的一生確實太短暫了,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轉眼就沒有了。古往今來,人們都在感嘆人生的短促,時光流逝的迅速。從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到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現在各種各樣有關光陰消逝的描述,人們總害怕時光的消逝,總時時在珍惜時光,時時在描述時光的飛逝,然而很少人會像朱自清那樣,用詩一般形象精煉、富有抒情性和節奏感的散文,于灑脫之中感悟時光的匆匆!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匆匆》這篇膾炙人口的美文,在他輕靈、細膩、詩意化的語言中去觸摸時間這個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