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腳印》導學案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教學難點: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收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發生的真情故事。
課時安排:1課時
導學案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會讀寫“緣故、消瘦、黯淡、直勾勾、無影無蹤、空落落、光禿禿”等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內容,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3、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做了些什么?正太郎為狐貍做了什么?正太郎與狐貍的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
4、在讀書時,你還發現了什么新問題?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經驗中,狐貍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學生簡單談對狐貍的印象。)
那么,通過昨天對4課的預習,狐貍又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請用一兩個詞或一句話說一說。
2、是什么讓同學們對狐貍的印象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學習課文《金色的腳印》。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抽讀課文,余生評價朗讀情況。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抽讀詞語;糾正讀音;齊讀詞語。
3、匯報初讀情況。
本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課文按什么寫作順序來敘述的?
(師根據生交流相機板書:小狐貍被捉、老狐貍營救、正太郎送食搭救)
三、品讀交流,升華中心
1、交流: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些什么?(從中體會出狐貍一家人相親相愛。)
2、正太郎為狐貍做了什么?正太郎為什么這樣做?狐貍如何幫我?狐貍一家和正太郎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可能交流:
①“開始,正太郎見兩只老狐貍救小狐貍不成功……他想為它解開鎖鏈。”
相機引導:我此刻會怎么想?
(我們會被老狐貍執著的精神所感動,更佩服它的聰明。)
②正太郎為了滿足好奇心,讓老狐貍施展自己的本事,又決定給它們投食。漸漸地,老狐貍體會到他的善良,和正太郎熟了,常有一些親昵的動物讓人感到狐貍是有情有義的動物。
③當正太郎為尋回小狐貍而失足受傷,是老狐貍給了他幫助。使正太郎得以蘇醒,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他最終把小狐貍要了回來,讓它們一家團聚。
師小結:動物是有感情的,它們知道人類愛護它,它們也會更盡力地報答人類對它的愛。
3、課文結尾與題目有什么含義?
(1)小組展開討論。
(2)集體交流。
①這篇課文中的狐貍不僅有骨肉親情而且知恩圖報,它的這種情感是可貴的。
②課文結尾及題目,意在呼喚親情、友情,呼喚人與動物互助互愛。
四、課外延伸,升華主題
1、你能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的故事?
(海豚奧利納;海龜救人的故事;丹頂鶴的故事;小獅子愛爾沙;昆索潑的猴子學校……)
2、課外練筆:(二選一)
①你與小動物之間最能體現真情的一個片段;
②課文情節生動,有不少的地方都給我們留下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小練筆。如:正太郎在去牧場的路上從懸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覺,他是怎樣被救的呢?正太郎與小狐貍一家分別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把它寫具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