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說課稿參考模板(精選3篇)
音樂說課稿參考模板 篇1
下面是音樂說課稿參考模板,希望大家喜歡!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木瓜恰恰恰》。
根據新課標理念,在本節課中,我從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叫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過程分析等幾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木瓜恰恰恰》是一首降E大調4/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熱情奔放,特點鮮明。歌曲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表現了恰恰舞的韻律,第二部分用連續切分的節奏表現豐收的喜悅之情。學生在本課學習中能夠感受外國的風土人情文化等。
其次,我對學情做一簡要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對于音樂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于節奏、節拍、讀譜、視唱,大部分的學生能夠基本完成,但是這時期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不集中,自制能力有限,所以我打算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為出發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難點:掌握切分節奏的正確演唱。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對教學目標的設立,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音樂中感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豐收的喜悅之情。
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切分節奏的演唱方法。
3、知識與技能:用熱情奔放的聲音演唱歌曲。
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四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的學習特點,我在本課的教法和學法中采用了:欣賞法、表演法、講解法、示范法等。
下面說說我的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新課導入環節、新課教授環節、鞏固提高環節、課堂小結環節。
首先,說說我的新課導入環節,在新課導入環節中我采用了情景導入的教學方式,首先我會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印尼的民族音樂,讓學生感受印尼地區的音樂魅力。同時我會在此時運用多媒體播放各種水果的圖片,在與師生共同討論交流這是何種水果時引出今日說課題目《木瓜恰恰恰》。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一個好的導入,是一堂好課的開端,好的導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渲染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把學生帶入到課堂中來吸取新知。
其次,是我的新課教授環節,我設定了以下四個活動。
活動一:我打算采用欣賞法。讓學生初次聆聽音樂,感受音樂情感。請同學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思考這首歌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學生聆聽完音樂后可能會這樣回答,這首歌曲給我們帶來了歡快喜悅的情感,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并引導告知學生,這首歌曲給我們帶來的情感是(板書)熱情、奔放的。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新課標理念指出在音樂教學中,因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了解。
活動二:我打算采用示范法。教師范唱學生跟唱和模唱。首先我會這樣演唱歌曲(范唱一句),學生跟著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其次我會用鋼琴彈唱歌曲,學生進行哼唱。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新課標理念中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通過對音樂藝術實踐,有效提高音樂素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活動三:我打算采用講解法。抓住教學難點,挑出切分節奏來進行解決。首先,我會對切分節奏和八分節奏進行板書(X X X和 ),并對其做出范唱,讓學生在視覺上可以形成一個直觀的對比,正確的知道兩者的區別。其次在學生掌握切分節奏型后,我會對歌曲進行教唱,學生跟唱并用手打拍子。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音樂教學中強調音樂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在活動中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活動四:我打算采用演繹法。引導學生跟著鋼琴伴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應注意節拍、力度的掌握和對歌曲旋律流暢性的整體把握。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通過音樂藝術實踐,提高音樂素養,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
再次是鞏固提高環節,我設定了以下內容:
我打算采用分組表演法。讓學生在演唱到“恰恰恰”處加入拍手的動作(拍手動作的節奏型是 X)進行表演。首先我會以各小組為單位進行PK,讓學生加入拍手動作進行表演,其次老師對其作出鼓勵性的評價,最后讓學生自己評選出表現較好的一組。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在音樂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我注意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感。
最后是我的課堂小結環節。
我打算采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課堂小結。在師生討論交流中共同梳理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在課后,可以去欣賞一下其他國家的音樂作品,同學之間共同討論交流這些音樂作品的音樂風格,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
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如黑板所示,比較系統簡介明了。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請問我需要擦黑板嗎?
音樂說課稿參考模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專家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 》,這是一篇歌曲教學(欣賞)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能將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 、 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 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X年級下冊第X單元的《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調純樸簡潔、旋律起伏委婉,頗具特點,歌曲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
2.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和X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保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愛大自然、熱愛底蘊深厚的民族音樂)
⑵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模唱學習歌曲(游戲、歌表演、集體舞蹈),運用小組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歌曲創編。
⑶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并樂于參與到音樂活動和即興創造活動當中。(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基于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3.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本課的難點是:掌握歌曲節奏(切分節奏、小附點等)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X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于本課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一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還運用了學科整合的方法,在聯系生活和拓展創編這兩個環節中,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他們音樂素質和音樂表現力的不斷提高。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最后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律動表演 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 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中做律動進入教室,通過律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 學唱歌曲(占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 》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么情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學生作答:
2、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5、難點的解決:(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音樂說課稿參考模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專家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 》,這是一篇歌曲教學(欣賞)課。本節課我主要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希望我能將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課。
一 、 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陳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選用的教材是 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X年級下冊第X單元的《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音調純樸簡潔、旋律起伏委婉,頗具特點,歌曲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熱愛)
2.教學目標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教材的特點和X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來設置的。
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保持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愛大自然、熱愛底蘊深厚的民族音樂)
⑵ 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模唱學習歌曲(游戲、歌表演、集體舞蹈),運用小組探究、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歌曲創編。
⑶ 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并樂于參與到音樂活動和即興創造活動當中。(能夠選擇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
基于音樂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3.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柔和而具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本課的難點是:掌握歌曲節奏(切分節奏、小附點等)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第二方面說教法和第三方面說學法上面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考慮到X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采取設置情境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為學生創設了一系列優美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基于本課的特點,我還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一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只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我還運用了學科整合的方法,在聯系生活和拓展創編這兩個環節中,我融入了美術、自然、語文、戲曲等姊妹學科與藝術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音樂視野,促使他們音樂素質和音樂表現力的不斷提高。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不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并且自由發揮。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同時我還讓學生多聽多練,自省自悟,從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最后我具體來闡述一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
律動表演 導入音樂課堂——學唱歌曲——歌曲處理——創編活動——拓展延伸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 律動表演,導入音樂課堂(2-3分鐘)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蝸牛與黃鸝鳥》的音樂中做律動進入教室,通過律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
(二) 學唱歌曲(占時25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
1、借用多媒體,播放歌曲《 》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么情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學生作答:
2、教師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導學生聽辨出歌曲中(切分節奏、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天真活潑)的情緒。
3、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
4、跟鋼琴演唱2-3遍,教師彈奏歌曲學生跟琴演唱。要求:(1)速度不宜過快,學生用中速跟琴演唱(2)聲音自然統一氣息通暢,避免讓學生用喊叫的聲音演唱,注意保護嗓音。
5、難點的解決:(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小切分節奏型的把握。
解決方案:通過用手擊拍以及畫強弱箭頭圖的方法,解決附點節奏和小切分節奏音型。
(三) 歌曲處理
有感情的歌聲,永遠是音樂教學工作者追求的最美境界。
a.請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試著將已經學過的切分節奏、連音線標注在合適的地方,嘗一嘗說說感覺如何。指導學生從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組討論對歌曲的處理意見。
b. 采用領唱與齊唱的演唱形式,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 創編活動(5分鐘)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個表演組,一個是合唱組一個是舞蹈組,每個組推薦一名組長。大家在組長的帶領下能夠很好的合作表演,在合作中培養同學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 拓展延伸 (3-5分鐘)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拓展和積累課外的音樂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常言道:“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在這節課的最后,我采用了歸納式的結尾,請學生說說《 》的歌曲反映了怎樣的生活情趣?請大家用自己的話說說對歌曲的理解?最后師生在《 》的愉快的結束本課。
我衷心的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能讓“音樂”這魅力無窮而令人神往的藝術,成為孩子們心中的花朵,讓他鋪滿孩子們的人生道路,散發出不絕的芬芳!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敬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