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千里躍進大別山》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目的要求: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劉鄧大軍不怕犧牲,頑強斗爭的革命精神和昂揚斗志。
2. 進行在了解句與句的聯系的基礎上,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3.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會用“布置”“叮囑”造句。
4. 對作者運用恰當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加生動,具體的寫作方法的所感悟。
5.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了解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時代背景和“狹路相喬勇者勝”中“狹路相逢”的意思。
2.進行在了解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18旅到達汝河時,戰斗形勢十分險惡緊急。
一、談話激趣,導入 新課
1. 課件演示:劉鄧首長的照片
師:誰認識照片上這兩位身著軍裝的人是誰?
(生: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
2. 簡介歷史背景
師:在解放戰爭時期,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率領的“劉鄧大軍”是一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軍隊,他們所到之處無不打得敵人落花流水,四散奔逃。今天,我們學習的第24課就描述了其中一次重要的戰斗—千里躍進大別山。(板書課題)
課件演示:地形圖
“大別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區,在國民黨反動派的首府南京和長江中游重鎮武漢之間,北臨淮河,南靠長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敵人的心臟。1946后,當另人民還在歡天喜地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卻再次大舉進攻解放區。面對敵人的進攻,黨中央率領解放區人民積極防御,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僅一年的時間就殲敵一百一十余萬。1947年,黨中央決定,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率領劉鄧大軍于1947年8月7日從解放區出發,行軍千里長驅直入,經歷二十天在8月27日勝利進入大別山,從而揭開了我軍由戰略防御轉為戰略進攻的序幕。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只是節選了其中的一次戰斗。
3. 釋題
師:結合剛才老師的介紹,誰能說一說課題中的“千里”“躍進”是什么意思?
(指導:“千里”是指劉鄧大軍的行軍路線。“躍進”是指一種長驅直入,直攻敵人心臟的進攻方式。)
4. 示標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場激烈的戰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怕犧牲,頑強斗爭的革命精神,并在學習中繼續進行在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基礎上,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質疑問難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要求:①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一邊讀一邊用在文中勾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③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千里躍進大別山中的哪一次戰斗?
(生讀文)
2 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劃(huá huà)
②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千里躍進大別山中的哪一次戰斗?
(生:搶渡汝河一仗)
(師:汝河一仗是千里躍進大別山中最激烈的一場戰斗。)
3.質疑問難
(師生共同解決)
查字典理解:
“布置”:①放,擺,安排。②設立,設備。③購買。
“叮囑”:①再三囑咐。②蚊子叮咬。③追問。
“不約而同”:①約定。
三、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一)第1—2自然段
1. 輕聲自由讀課文第1—2自然段
思考:你了解了哪些戰斗的有關情況?
(生:時間——1947年8月23日,起因—劉鄧大軍奉命向大別山挺進,地點—先頭部隊行軍十幾天到達汝河北岸。)
2. 齊讀課文
想一想:文中哪個詞語的意思和課題中“躍進”的意思一樣?“千里”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挺進;十幾天行軍。)
(二)找出文章中心句
1. 師:這一仗我軍取得勝利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2. 指名朗讀第9自然段
師:在整個戰斗中,對我軍能突破汝河防線,勝利挺進大別山有一句話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3—9自然段找出這句話并用”
“把它勾畫出來。
(生:狹路相逢勇者勝)
3. 理解“狹路相逢勇者勝”并質疑問難
(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兩個對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無地可讓,此時誰勇敢誰就能取得勝利。
提問:①劉鄧首長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②在文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過:“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狹路”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三)第3自然段
1. 指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思考:“狹路”表現在哪里?
(生:前和強敵,后有追兵,情況十分緊急。)
2. 自讀課文
思考:你從哪里看出情況的緊急?用”“標出相關的詞句。
3. 根據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并進行小結
國民黨反動派集中兵力跟在后面緊緊追趕,這在汝河南岸布置了一條幾十里長的防線。當18旅到達汝河北岸和時候,敵人早已把渡口的船只統統拖走,砸毀了。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馬趟不過去。
(師:前有強敵,后有追兵。)
4. 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朗讀)
5. 師:正是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劉伯承司令員作出了戰斗指示(生:狹路相逢勇埏勝)剛才,大家所學習的有關戰斗的情況可以用這句話中的哪幾個字來概括?(生:狹路相逢)
四、總結課文
1. 總結課文
2. 師:劉鄧大軍是怎樣戰勝敵人的呢?我們下節課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 學習課文第4—9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劉鄧大軍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怕犧牲,頑強戰斗的革命精神。
2.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句話。
3. 體會作者運用比喻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加生動的寫作方法。
4.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4課《千里躍進大別山》,在學習新課以前,誰能結合屏幕演示和老師的板書說一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了解了哪些有關戰斗的情況?
(生答)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可以用“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的哪幾個字來概括?大家一起說
(生:狹路相逢)
2、師:現在就請同學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相信通過你們的朗讀一定能把當時那種情況的緊急表現出來。
(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設情境,激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一)字面理解“勇者勝”
師:正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劉伯承司令員作出指示
(生齊讀:狹路相逢勇者勝)
“勝”是什么意思?“勇者”是什么意思?
(生:勝利,勇敢的人)
(二)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勇者”
1. 師:在文中“勇者”指的是誰呢?
2. 指名朗讀課文(接讀課文4—9自然段)
思考:在文中“勇者”指的是誰呢?
(生:劉鄧大軍—劉鄧首長和戰士)
(二)課件演示:挺進中原片
師:在搶渡汝河的戰斗中劉鄧大軍是怎樣勇的,大家想看嗎?
(三)示標
師:多么英勇的劉鄧大軍啊!課文中是怎樣表現劉鄧大軍的勇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的第4—9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劉鄧大軍作戰的英勇頑強;同時,對作者運用恰當的比喻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加生動,具體的寫作方法有所感悟。
三、品讀課文第4—9自然段
1. 自讀課文4—8自然段
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了劉鄧大軍的勇?用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2. 討論交流
1) 表現劉鄧首長的勇
第六自然段
(根據生答,課件演示相關的句子)
①“我們要采取進攻的手段,從這里打開一條通路。”
②“不管敵人有多少飛機大炮,我們一定要迅速前進,一定要實現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計劃。”
③“要記住,現在是狹路相逢勇者勝,要勇,要猛。”
A.小組讀三句話
討論:你從這三句中體會到什么?
(生:劉鄧首長決勝的信心。)
B.自讀三句話
思考:應該怎樣讀?
C.指導朗讀(抓住重點詞語)
D. 齊讀三句話
過:一場戰斗的勝利,除了要有首長正確的指示,更離不開戰士們的英勇作戰。那人民解放軍戰士的勇又表現在哪里呢?
2) 表現戰士的勇
第7自然段
(根據生答,課件演示相關的句子)
每條步槍都插好刺刀,每顆手榴彈都揭開后蓋,遇見敵人就打,絕不留下一個據點,絕不留下一個頑抗的敵人。
A.師:這句話描寫的是什么?
(生:戰士們做好了戰斗的準備。)
B.同桌讀
思考:應該怎樣讀?為什么?
C.指導朗讀
第8自然段
(根據生答,課件演示相關句子)
漆黑的夜空被戰火照亮了。冒著敵人沖天的炮火,我軍在汝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橋。先頭部隊的戰士如猛虎出山,殺向敵人。他們攻占了一個村莊,又撲向另一個村莊;拿下了一個據點,又進攻另一個據點。一夜之間,18旅就攻下了十幾個村莊,打開了一條六七里寬的通路。主力部隊從打開的通路沖了上去,大軍像決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A.指名朗讀
師:在這段話中哪兩個句子最能表現出戰士們的英勇?
A) 生讀句子
B) (根據生答,課件演示相關句子)
①先頭部隊的戰士如猛虎出山,殺向敵人。
②主力部隊從打開的通路沖了上去,大軍像決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C) 讀句子比較
①先頭部隊的戰士殺向敵人。
②主力部隊從打開的通路沖了上去,大軍向西南方向奔流。
思考:哪句好?為什么?
D) 寫作方法指導
師:作者正是運用了恰當的比喻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動具體,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應該多練習運用這種寫作方法。
E) 指導朗讀句子
B 設置情境(配樂朗讀課文)
師:有了劉鄧首長的英明決策,戰士們做好了一切準備,8月23日晚,戰斗打響了(課件演示戰斗情景讀文)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答)
C 自讀句子
師:把你們聽到的,看到的用你們的聲音表現出來。
體會:怎么讀才好。
D 指名讀,指導朗讀
E 齊讀第8自然段(配音)
過:正是有了劉鄧首長的正確指示和戰士們的英勇作戰,我軍終于取得了(勝利),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9自然段,把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遍中華大地。
3. 第9自然段
1) 齊讀課文第9自然段
2) 課件演示句子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像一把鋼刀插進了敵人的心臟。
A.讀句子體會:這樣比喻有什么好處?
(生: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意義重大。)
B.指導朗讀(采用輪讀的方法)
四、總結美讀課文,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1. 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意思
2. 師:“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軍勝利了,實現了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計劃,為后來解放全中國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奠定了基礎。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千里躍進大別山,讓那些為了戰斗的勝利不怕犧牲,英勇作戰的革命先輩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里。
(生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師:搶渡汝河一仗只是躍進大別山中的一次戰斗,在躍進大別山的過程中,還有許多激烈的戰斗和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回家就請同學們收集有關的資料,我們下一節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