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感悟文字美---《觀潮》教學案例反思
生1站起來用沉悶的聲音有感情朗讀。
師:我已經聽到遠處的潮聲了。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學生閉眼齊背)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錢,人群又沸騰起來”。
師:假如你就是海塘大堤上的一員,此時心情怎樣?
生1:著急。
生2:興奮。
生3:激動。
師: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齊讀。
師:讓我們把喜歡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齊讀。有的還不看書,沉浸在大潮的浪濤里背誦。)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所說,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這樣處理朗讀,學生就會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改變了以往那種不管學生有無興趣,都必須按照教師所提的要求進行朗讀的被動局面。“潮來前”的教學設計本來是學生根據教師讀時強調的地方進行質疑,后也改為讓學生自學這部分內容,再根據不懂的地方質疑,事實證明這樣學習方式學生更易接受,學習效果也更好。
二、借助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為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學生從沒有看見過錢塘江大潮,他們就無法想象這一奇觀,無法感受它的美,無法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要看潮。于是,我就采用了錄像手段,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觀潮時的氣氛。因為有了錄像,學生對這個陌生的東西有了感觸,朗讀自然有感情,對課文也加深理解。因此,本課中我深切感受多媒體手段的合理運用到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