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魅力》教學設計
另外,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方法理解文中出現的詞語:說一說"衣衫襤褸"的意思;給"華麗"換個詞;表演一下"姍姍而去".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
2,讓·彼浩勒添字后的變化: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讀有關自然段,圖文結合,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體會詩人添字后所產生的變化,層層深入,感受語言的魅力.
3,詩人添上的這幾個字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誰來說一說或讀一讀.依據學生個體發展水平而定,尊重孩子的差異,珍視學生閱讀的獨特感受.這是學習的難點.具體過程如下:
(1)看到"春天到了",你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2)欣賞課件:美麗的春天.讓學生到如身臨其境,激起對美好春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到"春天到了"的魅力.
(3)詩人添上了"春天到了",僅僅是讓人想象春天那美麗的景色嗎
(4)這么美好的景色,老人能看到嗎
(師)那藍天白云,老人(生)無法看到.
(師)那綠樹紅花,老人(生)無法看到.
(師)那鶯歌燕舞,老人(生)無法看到.
(師)那流水人家,老人(生)無法看到.
(5)此時人們內心涌動的是什么
一環緊扣一環,啟發學生設身處地感受:美麗的景色和老人的不幸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打動路人,感染師生,與文本獲得共鳴,由衷地感到"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這句話的巨大魅力,情感也因此而升華.
(6)鞏固復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后,語言的魅力所在.說出學之所得,既是對學習的總結提高,又能找出差距,彌補不足.
4,詩人為什么能寫出這么充滿詩意,打動人心的語言呢 找出有關的自然段,說一說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不僅僅是能使人產生聯想,形成對比,激起同情的說教,而是充滿了對他人,對社會的關心和愛護,用愛打動別人,用愛影響他人,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深化文章主題.
以上的教學,我充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為主,讓學生自主讀,自覺讀,在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做閱讀的主人.
(四)拓展遷移:
寫警示語,設計魅力語言,體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板書設計:
22 語 言 的 魅 力
春天到了, 產生聯想
可是 形成對比
我什么也看不見! 激起同情
這樣設計板書,集中體現了教學的重,難點,體現教材的特色與特性,充分表現了語言魅力所在,一目了然,形象直觀.
第三課時
重點是作業處理和練習背誦第六自然段.重視基礎訓練的過程和語言的積累,潛移默化,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以上僅僅是我對本課的一種教學預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樹立"大語文觀",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