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早》(通用12篇)
教案:《早》 篇1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nèi)フ憬B興訪問魯迅先生早年求學的地方——三味書屋。在三味書屋的東北角上有一張魯迅先生曾經(jīng)用過的書桌,在書桌上魯迅曾刻了一個字“早”你們想知道這個“早”字的來歷嗎?
2.板書課題:13 早
二、范讀課文(聽錄音)
聽課文錄音,提出學習要求:課題“早”指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三、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五、指導書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
1、齊讀第一段
讀了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精讀第二段:
(1) 出示:三味書屋的掛圖
這就是魯迅小時侯就讀的書塾三味書屋。請仔細看圖,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2) 指名說圖中的陳設,師評價:
(是否按一定的順序說,語句是否通順、簡潔。)
(3) 課文是怎樣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呢?默讀第2段,畫出有關句子。
指名讀
討論: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介紹了哪些陳設?
(方位順序:南墻上——東面正中——畫面前——東北角上)
(匾、畫、先生座位、學生書桌)
找一找魯迅的書桌
教師引讀:(書屋朝西……東北角上……用過的一張。)
生看圖練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指名說
(體會作者敘述有條理,語言簡潔)
(4) 自由輕聲讀這一段,想一想:作者在這段中除了重點寫三味書屋的陳設,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
(還寫了聞到的清香和想到的)
過渡:這股令作者無限欣喜的純凈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臘梅的香味呢?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個究竟。
3、精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5--8自然段:
(1)畫出課文中寫梅花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含義。在書上寫寫體會。
(2)交流:
找出課文中寫梅花的句子,讀一讀。
邁進后園,臘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
說說體會(顏色美、形態(tài)美、品格美),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臘梅花開得最早,作者把臘梅花的清香、顏色、花瓣寫得那么美,以花喻人。)
2、理解:
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從那以后”中“那”指什么?
(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
魯迅為什么會遲到?
(父親生病,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體會:魯迅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雖然是不得已才遲到的,但他還是牢記老師的教導,樹立了時時早,事事早的信念,并為此奮斗了一生。
3、出示:
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學梅花,作“東風第一枝”。
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
(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陰)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要學梅花,學魯迅,珍惜時間,時時早,事事早。)
再次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梅花開得最早,而魯迅也時時早,事事早。)
(以花喻人,用臘梅花開得早、冰清玉潔來比喻魯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臘梅花一樣。)
三、總結(jié)拓展:
1、說說課文為什么以“早”為題目?
2、還可以用什么作為課題?
(訪問三味書屋、東風第一枝)
3、推薦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
四、完成作業(yè):
1、選擇閱讀推薦的課外書。
教案:《早》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標: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
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2、通過魯迅先生的事實,教育學生要時時早,事事早。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魯迅”這個名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魯迅的課文。
2、板書課題:13早,生齊讀課題。
3、質(zhì)疑: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為什么用“早”作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帶著上述問題自讀課文。
要求:標出節(jié)次,劃出生字詞以及認為難讀的地方。
2、自學生字新詞。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共同解決。
4、快速閱讀課文,回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指導分段
1、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2、按照游覽“三味書屋”的先后順序給課文分段。
3、班級交流。
四、指導朗讀
1、提出難讀之處。
2、教師指導朗讀,學生練讀。
3、指名讀。
五、指導寫字
1、仔細觀察字型以及間架結(jié)構(gòu)。
2、提出難寫的字。
3、師指導書寫。
4、生臨寫。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練習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根據(jù)文中介紹,了解“三味書屋”的陳設,并能口述。
2、體會作者寫梅花的用意,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目標:
一、導入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訪問“三味書屋”。
二、精讀指導
1、總體感受。
自由朗讀課文,回答:課文為什么用“早”作課題?
2、第一部分
(1)指名讀,質(zhì)疑:從這節(jié)中你知道了什么?
(2)齊讀本節(jié)。
3、第二部分
(1)過渡:“三味書屋”到底是什么樣子?它有哪些特別之處?
(2)自讀2—4節(jié),想一想:每節(jié)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第2節(jié)
①自由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②一進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當時,作者心里是怎樣想的?
過渡:是呀,這是哪兒散發(fā)的香氣,不是桂花,又不是蘭花,看來只能是書香了。到底是不是?等我們觀賞了“三味書屋”后,答案自見分曉。
第3節(jié)
①指名讀,其余同學劃出描寫方位的詞語。
②自由讀1—6句,根據(jù)插圖找到正確的方位。集體辨位,教師指導看圖,
提問:作者是按從哪到哪的順序?qū)懙模?/p>
③自由練習介紹“三味書屋”的擺設。
④自由朗讀第3節(jié)后半部分,思考:壽鏡吾老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
第三部分
過渡:臘梅是怎樣的一種花?讓我們走進后園去看看?
1、讀課文,邊聽邊劃出描寫梅花樣子的詞語句子。
(1)指導朗讀。
(2)是呀,梅花太美了!除了美麗之外,梅花還能帶給大家什么?齊讀第5節(jié)的最后兩句,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自讀6、7節(jié)。
(1)指名述說“早”的由來。
(2)分組討論:從這些事中,可以看出魯迅是個什么樣的人呢?這一個小小的“早”字對他有什么作用?
3、真沒想到,這么一個字對他的一生都起到了作用。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4、讓我們把所有的決心都放到最后一句話中吧!齊讀最后一節(jié)。
三、總結(jié)
自由瀏覽全文,找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讀一讀。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摘抄你喜歡的句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理解“梅花”和“魯迅”之間的關系。
2、繼續(xù)練習口述“三味書屋”的陳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自由朗讀課文,理清層次以及作者得寫作順序。
2、指名回答。
二、體會文章寫的作用
1、瀏覽課文內(nèi)容,劃出文中描寫梅花的句子。
2、小組交流。
(1)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
(2)小組內(nèi)說說:文中為什么要寫梅花?
3、班級交流。
(1)指名讀有關梅花的句子。
(2)梅花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美麗、早、香、冰清玉潔、暖)?相機指導朗讀:個別讀,結(jié)合圖片整體讀;
(3)交流文人墨客寫下的許多關于梅花的詩篇(堅強、冰清玉潔、不畏嚴寒);
(4)你想對梅花說寫什么嗎?
4、自由讀所劃句子,體會它的作用。
(1)人們說魯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學生用筆寫話;
(2)、學生小組交流
三、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1、自由讀第3節(jié)前半部分,找出描寫的事物與相應的位置。
2、指名回答。
3、根據(jù)投影練習介紹。
現(xiàn)在咱們來到了“三味書屋”,就缺少一名介紹員,誰愿意擔當此重任?在介紹之前先練習一下,注意自己的語氣。
4、指名到臺前作介紹。
5、學生評價。
四、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梅花的文章或詩詞,摘抄在讀寫筆記上。
板書
13 早
三味書屋 梅花 魯迅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nèi)フ憬B興訪問魯迅先生早年求學的地方——三味書屋。在三味書屋的東北角上有一張魯迅先生曾經(jīng)用過的書桌,在書桌上魯迅曾刻了一個字“早”你們想知道這個“早”字的來歷嗎?
2.板書課題:13 早
二、范讀課文(聽錄音)
聽課文錄音,提出學習要求:課題“早”指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五、指導書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二、精讀講解: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知識?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書屋的陳設(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
南墻上----匾
東面正中----畫
畫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學生書桌
東北角上----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
②出示三味書屋的掛圖,請學生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③當你看到魯迅先生用過的書桌時會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魯迅先生用過的書桌又想到了什么?
(2)魯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讀
②思考:
魯迅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魯迅后來遲到過嗎?為什么?
(3)描寫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a.自由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b.指名說
c.理解“潤澤透明”、“冰清玉潔”、“韻致”等詞的意思。
d.臘梅花美在哪兒?
e.指導朗讀這段話。
f.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呢?
三.朗讀全文
四.總結(jié)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介紹你的教室或房間。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qū)φ詹鍒D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學習過程: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激發(fā)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
2、設問:想到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歸納小結(jié):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么來歷?含義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匯報自己讀懂的地方,并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匯報自己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共同解決。
三、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
2、指名讀學生自己選定的小節(jié),感情朗讀匯報,并說說喜歡的原因。(學生一般都是選擇第五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重點指導學生朗讀)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jié)與“早”有關?(5~8小節(jié))
2、精讀5~8小節(jié),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nèi)芜x一種“早”進行批注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么?”或者“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發(fā)現(xiàn)等,準備匯報。
4、根據(jù)學生匯報的順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a、學生匯報第五節(jié)的內(nèi)容: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范讀、齊讀。
d、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記在自己的心里嗎?
e、課文為什么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學生匯報第六節(jié):
a、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說說自己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lián)系嗎?
e、交流、討論。
f、師生經(jīng)過交流、討論,達成以下共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潔來形容魯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開花早說明魯迅為了革命事業(yè)時時走在時間的前面,奮斗了一生。
五、聯(lián)系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jié)過渡,并引讀最后一節(jié)。
2、“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說什么?
六、圖文對照,聯(lián)系“早”
1、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的順序。
聞到清香——了解清香來源——梅花的特點——想到書桌上“早”——要珍惜時間,學做梅花
2、圖文對照,了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說,指名說。
4、試對教室練說。
七、總結(jié)課文,升華“早”
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凈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zhì),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教案:《早》 篇3
《早》是吳伯蕭先生訪問三味書屋后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記敘了三味書屋的陳設、后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早”字的來歷,贊揚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文章的寫作特點:1. 按作者的游覽順序?qū)憽?. 形散神聚,內(nèi)涵豐富,寫法靈活。作者不光記錄訪問的所見所聞,同時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把三味書屋的陳舊、簡陋又精致的工筆描寫與對蠟梅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寫意描寫相結(jié)合,把現(xiàn)實的無聲的靜態(tài)描寫與歷史的有聲的動態(tài)描寫相結(jié)合,把借物喻人的寫法和直抒胸臆的寫法相結(jié)合,使得今天的三味書屋依舊充滿文化氣息,依舊折射出偉人的民族精神。3. 文筆雋永,語言流暢,過渡自然。
從課文中不難看出,吳伯蕭先生是帶著一種對魯迅幼學足跡的追尋和魯迅人格的敬仰之情來訪問這一文化古跡的。自然觸景生情,延伸出許多東西來。如由迎面而來的清香聯(lián)想到書香,再聯(lián)想到讀書聲。由魯迅的書桌聯(lián)想到魯迅在這里讀書、習字、對課、描像,由空空的椅子聯(lián)想到學童們?nèi)颗艿胶髨@玩耍等等。……也不難看出,《早》文與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有較多的相關性,如書屋的陳設、“早”字的來歷等。因此,我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首先范讀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雖然文章較長,但學生聽得興趣盎然,也增加了對魯迅童年生活的了解。然后我讓學生獨立閱讀《早》文,并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我感到確實達到了我設計的預期目的。
第三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蠟梅的“早”和魯迅的“早”,溝通兩者的聯(lián)系。首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了與課題相關的四處“早”――蠟梅早放、書桌“早”字、“時時早,事事早”、“的確要早”。然后按此線索展開教學,從而理順了教學思路。
“蠟梅段”的教學,我力求從整體入手,通過朗讀感知蠟梅的特點:茂盛、冰清玉潔、飄香、不畏嚴寒、無私奉獻、爭優(yōu)爭先,從而為理解魯迅的人格打下伏筆。但教后反思,覺得這里片面強調(diào)了朗讀的訓練,訓練目標不夠明確,費時低效,也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節(jié)奏。改進措施: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要求從整體想一想這段話寫了什么,再劃出文中反映蠟梅特點的詞,然后引導學生體會蠟梅的品質(zhì)。在此基礎上,適當?shù)赜柧氁幌吕首x。這樣,教學過程便得到了優(yōu)化。
“‘早’字來歷”段的教學,也沒有把握好訓練目標和教學節(jié)奏。在上課時,我突然“靈機”一動,要求學生用2分鐘時間準備復述課文內(nèi)容,一言既出,便化上了近10分鐘的代價。但就這段內(nèi)容而言,重點是什么,應該訓練什么才最有價值?這些本應理性把握的東西被隨意的教學行為所掩沒了,以至只能草草收場。改進措施:先要求學生邊讀邊想:這一個故事,反映了魯迅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抓住重點句展開討論,深化認識。
結(jié)尾段的教學,我只是問學生能讀懂嗎?然后引申開去,處理得較干練。
整體教后反思:從這篇課文的教學來看,我還是在犯一些以前的錯誤,即目標不明,主導失當,拖泥帶水,實質(zhì)是在搞一些繁瑣的東西。病因分析:雖然整體思路較清楚,但對教學細節(jié)明顯缺乏應有程度的預設。其次是片面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主導意識不明顯。再次是教學的節(jié)奏拖沓,課感遲鈍。
2006.3.31
教案:《早》 篇4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nèi)フ憬B興訪問魯迅先生早年求學的地方——三味書屋。在三味書屋的東北角上有一張魯迅先生曾經(jīng)用過的書桌,在書桌上魯迅曾刻了一個字“早”你們想知道這個“早”字的來歷嗎?
2.板書課題:13 早
二、范讀課文(聽錄音)
聽課文錄音,提出學習要求:課題“早”指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自讀課文(自學要求):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四、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五、指導書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練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二、精讀講解: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知道了哪些知識?還想知道哪些知識?
2、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書屋的陳設(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
南墻上----匾
東面正中----畫
畫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學生書桌
東北角上----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
②出示三味書屋的掛圖,請學生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③當你看到魯迅先生用過的書桌時會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魯迅先生用過的書桌又想到了什么?
(2)魯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讀
②思考:
魯迅遲到的原因是什么?
魯迅后來遲到過嗎?為什么?
(3)描寫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a.自由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b.指名說
c.理解“潤澤透明”、“冰清玉潔”、“韻致”等詞的意思。
d.臘梅花美在哪兒?
e.指導朗讀這段話。
f.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呢?
三.朗讀全文
四.總結(jié)課文
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
1.朗讀課文。
2.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介紹你的教室或房間。
教案:《早》 篇5
ⅰ、預習方向標——“仙”人一步!
一、資料介紹。
1.本文是一篇游記,作者通過對訪問三味書屋時所見、所感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2.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人民稱為“民族魂”。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
3.吳伯蕭:吳伯蕭(1906—1982)原名熙成,筆名山屋、山蓀,是我國當代著名文學家和教育家。
4.壽鏡吾:壽鏡吾(1849~1930),名懷鑒,又字鏡吾,晚號菊叟,是魯迅在三味書屋時候的老師,為人正直,尚氣節(jié),崇禮義,生活儉樸。
5.三味書屋: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師從壽鏡吾先生讀書。三味的意思,按壽鏡吾先生的兒子壽洙鄰后來的解釋是:經(jīng)書之味,史書之味,子書之味。
二、生字詞。
bái biǎn shū shú xiǎo qì sān wèi shū wū
( ) ( ) ( ) ( )
hǔ pò huā bàn pǔ sù rùn zé tòu míng
( ) ( ) ( ) ( )
三、課文結(jié)構(gòu)
全文八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1自然段)
第二段(2到4自然段)
第三段(5到8自然段)
四、本課要求
⒈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qū)φ詹鍒D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ⅱ、與課堂同行——“圣”人一絕!
一、看拼音,寫詞語。
niàng zào pǔ sù mò shuǐ
( ) ( ) ( )
shòu mìng mò xiě huā bàn
( ) ( ) ( )
二、寫同音字。
lì:嘔心( )血 再接再( ) 勉( )
( )程 史無前( ) 寶劍鋒從磨( )出
mò:( )水 ( )水 ( )日
( )生 沙( ) 寂( ) 泡( )
三、選詞填空。
樸素 簡樸
1. 媽媽的穿著向來很( )。 2. 我家的陳設很( )。
韻致 韻味
1. 這首古詩( )很濃。 2. 水仙花有一種淡的( )。
ⅲ、當日練兵場——“快”人一刻!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ū cài yùn zhì hǔ pò bīng qīng yù jié
( ) ( ) ( ) ( )
niàng zào shū shú là méi rùn zé tòu míng
( ) ( ) ( ) ( )
二、組詞。
歷( ) 熟( ) 趟( ) 訊( )
厲( ) 塾( ) 躺( ) 迅(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桂花 ( )的三味書屋
( )的書塾 ( )的讀書聲
( )的蠟梅 ( )的壽鏡吾先生
四、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按要求填空。
1.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_____,______,花瓣_____,像_______,很有點____________。
2.魯迅聽了老師的批評后,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其實,他刻下的不只是一個“早”字,更重要的是____
。
3.“致”的意思有:①集中于某個方面。②達到;實現(xiàn)。③招致。④精細,精密。⑤情趣。“韻致”中的“致”的意思是____。請根據(jù)其他的幾種解釋分別組一個詞,按順序?qū)懺跈M線上。
五、課內(nèi)閱讀。
邁進后園,臘梅開得正勝,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碉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1.這段文字選自《早》,它是一篇( )(體裁),它的作者是被稱為現(xiàn)代散文家的( )。
2.這段話分別描寫了梅花的( )、( )和開得早三方面的特點。
3.選文中有四個錯別字,請把它們畫出來,再把正確的字依次寫在下面。
ⅳ積累大比拼——“悠”進一步!
一、關于“早”的詩歌
登飛來峰
宋·蘇軾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早梅
唐·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fā)望春臺。
二、關于“早”的成語
起早貪黑 早出晚歸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聞雞起舞 起早摸黑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三、收集一些勸人勤學惜時的詩句。
1.
2.
3.
4.
教案:《早》 篇6
教學時間:2005年4月30日
教學內(nèi)容:《早》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作者寫梅花的用意。
3、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教育學生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和你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早》(板書),誰來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1)三味書屋陳設(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嗎?按順序指方位行嗎?)
過渡:上節(jié)課有些同學想知道為什么要用“早”做題目,心中有答案了嗎?
課文哪幾節(jié)的內(nèi)容與“早”有關?
請同學們細細看讀(5-8)節(jié),看看課文,寫了哪幾種“早”?
現(xiàn)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兩種“早”,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試讀課文,邊讀邊批注,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在書上作記號。
學生自學,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梅花的早
噢,原來是后園的臘梅花開了,讓我們一起去賞梅,好嗎?
細讀5小節(jié)——自由讀——能談談你賞梅后的感受嗎?
隨機出示幻燈片一:臘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
(1)指名讀(2)評價(3)齊讀(4)讀了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畫面,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嗎?
幻燈片二:那花百里……開的最早。
課文用了哪一個詞來形容梅花是?你了解冰清玉潔嗎?看過這樣的東西嗎?
師適當介紹“二十四番花信風”
指導朗讀,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
試讀——指名讀(評價)師指導:花兒真美啊!我們這些游人應輕輕,不要驚擾了它們,禁不住發(fā)出贊嘆。
齊讀。
師:是啊,歷來許多文人吟頌梅花,它還是中國十大名花十大名花之一,被稱為“群花之魁”。想想看,有哪些吟頌梅花的詩句?指名說
人們愛梅花是愛它的不畏嚴寒傲雪開放,送來春的信息,愛它的冰清玉潔。(板書)它一般來形容什么?你覺得是在講誰的品德高尚?你是從什么地方哪個看出來的?
它還有一段來歷呢》誰來說說“早”字的來歷。
師生交流:(1)句子:奔走“當鋪”和“藥鋪”心情怎樣?
(2)魯迅聽了“默默地”“輕輕地”“小小的”怎樣理解?怎么讀?
是啊,就是一次小小的遲到,卻深深地烙在了魯迅的心中,成了他的座右銘,成了他一生奮斗的目標,學到這你想說什么?
你覺得“東風第一枝”指的僅僅是梅花嗎?
齊讀最后一節(jié),你現(xiàn)在該明白了為什么要用“早”作題目了吧?
是啊,老師學了這一課,也深有感觸我也有了自己的座右銘,想聽嗎?你們有嗎?說來聽聽。可以想一個刻在心里。
作業(yè)超市:小黑板(1)把你的座右銘說給大家聽
(2)演課本劇《早的來歷》
教學要求
1.通過課文語言材料,體會梅花的特點和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2.感受魯迅作為“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的民族靈魂。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你對課文還有印象嗎?(板書:梅花、魯迅)
二、自由讀課文,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畫下來,多讀幾遍。
(一)、學生自學;
(二)、大組交流。
交流“早”的來歷
1、出示語段;
2、自由讀;
3、指名讀,相機指導朗讀(天天、奔走);
4、引讀:魯迅遲到了,他是怎么做的?
5、想象:此時此刻,魯迅會說些什么?
6、指導朗讀魯迅表現(xiàn)的語段(默默、輕輕、小小);
7、導讀:為什么說魯迅奮斗了一生?
8、小結(jié)。
交流梅花
1、學生匯報,教師出示語段;
2、梅花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美麗、早、香、冰清玉潔、暖)?相機指導朗讀:個別讀,結(jié)合圖片整體讀;
3、交流文人墨客寫下的許多關于梅花的詩篇(堅強、冰清玉潔、不畏嚴寒);
4、你想對梅花說寫什么嗎?
(三)、過渡、引導:
人們說魯迅是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你能說說為什么嗎?
1、學生用筆寫話;
2、學生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總結(jié)全文
愿同學們長大后也成為一朵梅花,一朵永不凋謝的梅花!
教學目的:
精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4、5。
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并學習魯迅先生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課后練習3的詞語:
2、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3、齊讀第一段
二、精讀課文:
精讀第二段:
(1) 出示:三味書屋的掛圖
這就是魯迅小時侯就讀的書塾三味書屋。請仔細看圖,說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2) 指名說圖中的陳設,師評價:
(是否按一定的順序說,語句是否通順、簡潔。)
(3) 課文是怎樣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呢?默讀第2段,畫出有關句子。
① 指名讀
② 討論: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的?介紹了哪些陳設?
(方位順序:南墻上——東面正中——畫面前——東北角上)
(匾、畫、先生座位、學生書桌)
找一找魯迅的書桌
③ 教師引讀:(書屋朝西……東北角上……用過的一張。)
④ 生看圖練說三味書屋的陳設:
⑤ 指名說
(體會作者敘述有條理,語言簡潔)
(4) 自由輕聲讀這一段,想一想:作者在這段中除了重點寫三味書屋的陳設,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
(還寫了聞到的清香和想到的)
過渡:這股令作者無限欣喜的純凈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臘梅的香味呢?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看個究竟。
精讀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5--8自然段:
(1)畫出課文中寫梅花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含義。在書上寫寫體會。
(2)交流:
① 找出課文中寫梅花的句子,讀一讀。
邁進后園,臘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
說說體會(顏色美、形態(tài)美、品格美),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② 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臘梅花開得最早,作者把臘梅花的清香、顏色、花瓣寫得那么美,以花喻人。)
2、理解:
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①“從那以后”中“那”指什么?
(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
②魯迅為什么會遲到?
(父親生病,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③體會:魯迅從小就嚴格要求自己,雖然是不得已才遲到的,但他還是牢記老師的教導,樹立了時時早,事事早的信念,并為此奮斗了一生。
3、出示: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學梅花,作“東風第一枝”。
① 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
(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陰)
②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要學梅花,學魯迅,珍惜時間,時時早,事事早。)
③ 再次討論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梅花開得最早,而魯迅也時時早,事事早。)
(以花喻人,用臘梅花開得早、冰清玉潔來比喻魯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臘梅花一樣。)
三、總結(jié)拓展:
1、說說課文為什么以“早”為題目?
2、還可以用什么作為課題?
(訪問三味書屋、東風第一枝)
3、推薦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
四、完成作業(yè):
1、選擇閱讀推薦的課外書。
教案:《早》 篇7
一、看拼音寫詞語shū cài yùn zhì hǔ pò bīng qīng yù jié ( ) ( ) ( ) ( )niàng zào shū shú là méi rùn zé tòu míng( ) ( ) ( ) ( ) 二、組詞歷( )熟( )趟( )訊( )厲( )塾( )躺( )迅(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的桂花( )的三味書屋( )的書塾( )的讀書聲( )的蠟梅( )的壽鏡吾先生 四、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按要求填空1.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_____,______,花瓣_____,像_______,很有點____________。2.魯迅聽了老師的批評后,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其實,他刻下的不只是一個“早”字,更重要的是____3.“致”的意思有:①集中于某個方面。②達到;實現(xiàn)。③招致。④精細,精密。⑤情趣。“韻致”中的“致”的意思是____。請根據(jù)其他的幾種解釋分別組一個詞,按順序?qū)懺跈M線上。
教案:《早》 篇8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并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能按順序?qū)φ詹鍒D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二、預習學案
【預習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劃出,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
2.讀熟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預習內(nèi)容】
(一)我會讀
釀雪 樸素 墨汁 長壽 默寫 花瓣
(二)我知道
《早》通過對( )陳設的描寫,臘梅花的贊美,以及對魯迅書桌上( )字來歷的講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先生( )的精神。
(三)初讀感知我能行
1.他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小小的字:“早”。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一個“早”字,說明了魯迅先生對( )的珍重。
2.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學梅花,做“東風第一枝”。
這句話告訴我們( )。
(四)我不解
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你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問題,寫在下面。
三、導學案
【學習目標】
1.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
2.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表現(xiàn)方法,體會課文借臘梅花的特點。
【小組合作探究】
1. 課文哪幾節(jié)與“早”有關?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2.為什么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么來歷?含義是什么?從這“早”字的來歷中,你對魯迅先生有了哪些了解?
3. 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nèi)芜x一種“早”進行批注式閱讀,如“你讀懂了什么?”或者“這一節(jié)主要寫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發(fā)現(xiàn)等。
4.臘梅花開時,正是冬天,而文中卻說:“梅飄香而送暖”,這是為什么呢?
【深入探究】
1.課文為什么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把課文中描寫梅花的語句用“ ”畫出來,并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你體會到什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同時體會: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2.你覺得魯迅書桌上的“早”字與寫梅花有聯(lián)系嗎?
3.魯迅書桌上“早”有什么來歷?
4.“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5.作者吳伯蕭在本文中三次寫到臘梅花,你認為臘梅花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積累提高】
1.課文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jié)?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節(jié)?
2.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xiàn)方法。
3.總結(jié)課文,升華“早”
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凈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人格品質(zhì),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4.說說自己學完課文后有什么樣的感受?
5.再讀課文,了解寫作的順序。
聞到清香——了解清香來源——梅花的特點——想到書桌上“早”——要珍惜時間,學做梅花
四、課堂檢測
1. 佳句積累:學習了課文《早》,你認為寫得最美或給你印象最深刻的語句是(至少寫三句):
(1)
(2)
(3)
2.比一比,再組詞
厲( ) 塾( ) 趟( ) 迅( )
歷( ) 熟( ) 躺( ) 訊( )
3.寫同音字。
lì:嘔心( )血再接再( ) 勉( )( )程 史無前( ) 寶劍鋒從磨( )出
mò:( )水( )寫 ( )日( )生 沙( ) 寂( ) 泡( )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本文是篇精美的游記,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蠟梅花以及魯迅桌上“早”字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____________,學習魯迅“_______ __________”的精神。
5.課外積累.
魯迅原名___________,是我國偉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他畢生追求真理,英勇戰(zhàn)斗。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人民,他滿腔熱情。由此我們會想到他說過的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還知道他說過的珍惜時間的名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還知道珍惜時間的成語:________ 、 ________ 我還知道阿q出自他的作品__________ ,祥林嫂出自他的作品__________,閏土出自他的__________。
五、主題閱讀,課外延伸
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春天的旋律》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暢談自己的閱讀收獲。
六、課后作業(yè)
1.把課本生字生詞抄寫兩遍。
2.讀讀課文寫梅花的句子,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七、板書設計
早
魯迅 時時早,事事早,珍惜時間
梅花 花開最早,“東風第一枝”
(以花喻人)
教案:《早》 篇9
教學流程
一、發(fā)現(xiàn)話題
出示圖片:
同學們,請看屏幕,知道他是誰嗎?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是的,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畢生追求真理,英勇戰(zhàn)斗。對敵人,他橫眉冷對;對人民,他滿腔熱忱。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魯迅的文章。
出示:早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呢?
同學們,對于讀懂這篇文章來說,我們應該關注以下一些問題:第一,《早》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第二,這篇文章是怎么寫的?第三,文章為什么要用“早”作為題目?
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著名作家吳伯簫先生寫的《早》這篇文章。
二、通讀全文
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文章,那么,文中的生字你們是不是都認識了呢?那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出示:釀 樸 墨 壽 哪 默 瓣
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里有兩個生字的讀音是一樣的,請大家比較一下它們的字形的差異,然后,再拿出鋼筆來把這兩個字認真地描一描,臨一臨,細細體會它們寫法。
出示:墨 默
下面這幾個字,字形比較接近,也請你們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然后,給它們組一組詞,分辨它們的差異。
出示:瓣 辯 辨 辮
出示:匾 硯
這是兩條綠線內(nèi)的生字,誰來帶領大家讀一讀,注意讀準它們的字音。
課文都讀了吧,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嗎?下面請同學們匯報一下自己的讀書情況。你們可以選擇自己最有把握讀好或者給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來讀。為了能更好地展示你們的讀書水平,建議同學們,先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再把課文讀一讀,以做好充分地準備。好嗎?
讀完了課文,我們先來聊一聊第一問題:出示:《早》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那樣,這篇課文是一篇游記,課文是以游蹤為序來介紹了三味書屋的。在課文中,我們可以找尋到作者的游覽路徑:新臺門→石橋→三味書屋→后園,空間轉(zhuǎn)換十分自然。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陳設的介紹、蠟梅花的贊美以及魯迅書桌上“早”字來歷的講述,啟迪人們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做“東風第一枝”。
三、精讀理解
1.出示圖片:
同學們,這就是魯迅小時侯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請你們仔細觀察,并按一定的順序介紹一下三味書屋的陳設。
2.那么,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呢?就讓我們跟著吳伯簫爺爺一起走進三味書屋。請大家默讀課文的第2、3、4三個自然段,用筆畫出有關描寫三味書屋陳設的語句。
3.通過閱讀,你們發(fā)現(xiàn)課文的是以什么順序來介紹三味書屋的呢?作者在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時候,還寫了什么?
同學們,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描繪是本文的重點之一,為我們展示了一則有順序、有條理地介紹建筑房舍內(nèi)陳設的絕佳范例。從剛才的交流中,同學們已經(jīng)弄明白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以方位為順序來介紹三味書屋的。文中表示方位的詞語依次是:南墻上→東北正中→畫前面→東北角上。每個方位的陳設介紹得也非常清楚明白。
南墻上:南墻上有一個小洞,里邊有小匾,上題“停云小憩”。
東北正中:掛一幅畫。
畫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樸素的八仙桌,高背的椅子,桌子上整齊地放著筆墨紙硯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
東北角上:魯迅用過的一張書桌。
作者在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的時候,還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的這一部分,想一想,你覺得這一部分與課題“早”有什么聯(lián)系?
其實,三味書屋是魯迅接受啟蒙教育的地方,從這里讓我們可以感受到魯迅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這就為我們揭示文章題目“早”的第一層內(nèi)涵:那就是魯迅接受啟蒙教育之早。
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這一部分作者還點示了自己所聞到的清香,并寫出了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很自然地過渡到下文,使上下文巧妙地勾連了起來。
教案:《早》 篇10
《早》課本劇劇本
第一幕 對課
時間:深冬的一天
地點:三味書屋
人物:魯、生7名、壽
背景聲音: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幕啟](讀書的場面,壽背著手巡視)
壽:(拍一下戒尺)讀書聲止)復習一下昨天的功課, 背《論語》兩則。
生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學習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壽:你也背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壽:背得不錯,現(xiàn)在我們來對課,,風對什么?
生2: 風對雨
壽:綠樹對什么?
生2:綠樹對紅花。
壽:不錯,你也對對。筆墨紙硯對——
生3:筆墨紙硯對琴棋書畫。
壽:雪里白梅對——
生3:雪里白梅對風中綠竹。
壽:嗯;不錯,不錯,今天我想了個絕妙的上聯(lián)給你們對對。
眾生:先生上聯(lián)是什么呀!
壽:(得意地)這上聯(lián),聽好了:上聯(lián)是“獨角獸”。
生4:(與魯迅對面,低著頭,皺著眉)樟壽。先生怎么出這樣的對子呀?哎,你說這“獨角獸”對什么呀?
魯:(邊描繡像邊漫不經(jīng)心)你就對個“四眼狗吧”。
生4:四眼狗,(迫不及待地)先生,先生,我來對?
壽:(驚訝地,滿心期待地)你?對對看。
生4:(大聲地,得意地):“獨角獸”對—— 生齊:對什么呀?
生4:“獨角獸”對“四眼狗”。(手指壽)
生齊:(大笑不止)
壽:(勃然大怒摸摸眼鏡,用戒尺給了他一屁股)真是孺子不可教也!
眾生:(又大笑)
生4:(討?zhàn)垼兀┦钦翂劢涛业摹?
壽:哦!(臉一沉轉(zhuǎn)向魯迅)樟壽,
魯:(歉意地)我是和他開玩笑。
壽:(滿臉慍色)你說應該對什么?
魯:(稍加思索)“獨角獸”對比目魚。
壽:(先不解)比目魚?(后喜出望外)妙,妙啊!“獨角”表示單數(shù),但“獨”又不是數(shù)字,比目,同樣不是數(shù)字卻有“成雙的意思”;“獸”和“魚”都是動物。真是妙對啊,看來還是樟壽聰明啊。
壽:(回頭對生4)樟壽書讀得多,見識就廣。你還記得“三味書屋”名字的含意嗎?
生4:(面有難色)“三味”就是把書比作蔬菜、點心,還有…還有五谷。讀書就像人離不開吃飯一樣,要每天讀書,做學問。
壽:嗯,你們都要像樟壽那樣做學問,應該博覽群書,才能見多識廣。好,玩去吧。
眾生:噢,玩去了。(退下)
第二幕 賞 梅
時間:深冬的早晨
地點:三味書屋后園
人物:師生
壽:(在幕前轉(zhuǎn)了一圈,不滿地皺皺眉頭,大聲喊道)人都到哪里去了?
幕后生5:先生,后園的梅花開了,我們在賞梅呢!
壽:(從一側(cè)下。)
[幕啟]:(學生圍著梅花,指指點點)(壽從一側(cè)上)
生6:先生,先生,快來看啊,好漂亮的梅花呀!
壽:(詩興大發(fā)狀)好一樹蠟梅!有詩贊曰: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真是好花呀,你們也來說說這梅花的好處。
生1:這梅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顏色真美。
生3:梅花的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
生4:(搶著說)還像玉石雕成的。
生5:花朵小巧玲瓏,樣子很可愛。
壽:是啊,真有點玲瓏剔透、冰清玉潔的韻致啊!
生6:這梅花,不像桂花那樣濃郁,也不像茉莉那樣清淡,她的幽香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氣爽。
壽:是啊!梅飄香而送暖,你們知道梅花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生沉思)
魯:梅花是開得最早的花,在冰雪還未消融時她就把春天的消息報告給人們。
壽:是啊,梅花的確開得很早,從小寒開始它就開放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語重心長地)你們都要記住,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要學習梅花,珍惜時間哪。
魯:我們一定記住先生的話,學梅花珍惜時間,刻苦讀書。
眾生:學梅花,珍惜時間,刻苦讀書。
壽:(贊賞地點點頭)嗯,把你們學過的寫梅花的詩詞背背看。
生1:《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生2:《早梅》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只有梅花吹不盡,依然新白抱新紅。
生3:《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眾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壽:回屋讀書去吧。
生:噢,回屋讀書去嘍。
(魯獨自在梅花前沉思)
(幕落)背景聲音: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第三幕 買藥
時間:早上
地點:紹興老街上
人物:魯、當鋪掌柜的、藥鋪先生
背景聲音:(咳嗽)孩子她媽…(另一聲音)娘,爹又吐血了!
[幕前]母:唉,這日子什么時候才能熬到頭啊。家里只剩下這件沒穿過的皮襖了,我得趕緊去當了買藥。
魯:(魯背著書包去上學,停住腳步,拉住母親)娘,我替你去吧。
母 :你還要讀書呢,還是我去吧。
魯:沒事的,我跑快點。
母:孩子,難為你了,小心點。
魯:我知道了。(一路匆匆,來到當鋪)
魯:(盡力向柜臺舉起包袱)掌柜的,請您快給我把這件皮襖當了吧,我父親等著這錢買藥呢!
掌:(翻看,不屑一顧地)蟲蛀鼠咬,白領無毛,破皮襖一件,值錢十三文。
魯:掌柜的,這件皮襖還沒穿過呢!求您多給幾個錢吧。
掌:(假惺惺地)看在你小孩可憐的份上,我就多給你幾個吧。(幸災樂禍地)唉,想當初周家也是個大戶人家,就這樣敗落了,哼哼,可惜了呀。(隨手丟下幾塊銅板,散落在地)
魯:(接過幾塊銅板,又從地上揀起一塊)多謝掌柜。(魯又急急匆匆,奔向藥鋪)
魯:先生您早,請您給我父親開幾副好藥吧。
先生:(驚訝地)今天怎么讓樟壽來了?
魯:我娘要照顧我父親,走不開。
先生:唉,你父親一病不起,已臥床好長時間了,就是再多的家產(chǎn),也不夠坐吃山空啊,再加上這病,都消耗空了。
魯迅:請您給我父親開藥吧,我還要去上學呢,
先生:好,好,好,這就給你開,唉,真難為這孩子了!
(魯拎著中藥,急匆匆地往家里趕)
先生:(感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呀!
魯:抬頭看看天,哎呀!太陽這么高了,我快遲到了!
生3:(路遇樟壽)樟壽,一起去上學吧。
魯:哎,你先去,我馬上就來,
生3:好,我先走了。
魯:(魯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娘,這是爹的藥。我去上學了。
媽:你還沒吃早飯呢,
魯:沒事的,明天我還幫爹去買藥。
媽:(著急)哎——這孩子…(嘆嘆氣,搖搖頭下)
第四幕 早
時間:早晨
地點:三味書屋
[幕后](生讀書:趙錢孫李……)
壽:(老師向外張望,不解)哎,這孩子學習一向刻苦,從來都不遲到,今天怎么還沒來。
生2:先生,我來的時候,看見樟壽背著書包在街上呢,
壽:(皺皺眉)這孩子怎么也貪玩起來了?
魯:(氣喘吁吁)先生,我…來…來遲了。
壽:今天為什么遲到?
魯:我…我…生3:先生,樟壽是替父親抓藥的。
壽:(不悅地)嗯
生3:(伸伸舌頭,趕緊閉嘴)
壽:(一臉嚴肅,瞪著眼審視片刻,嚴厲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要記住,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要像梅花一樣珍惜時間。以后要早到。
魯:(鞠了一躬,默默地走向自己的座位)
魯:(坐在座位上,想了一會兒,拿起小刀,在桌上輕輕地刻了起來)
壽:(慢慢踱過去,滿意地點點頭)
畫外音響起:魯迅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魯迅上學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了一生。
眾生:是啊,的確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學梅花,做東風第一枝。……
[幕落]
教案:《早》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第5-8自然段,了解“早”字的來歷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2.通過閱讀、思考,能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
3.在閱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斗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教學重點:學習第5-8自然段,了解“早”字的來歷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味梅花與魯迅的聯(lián)系。
教學資源 相關資料:魯迅的生平介紹、魯迅名言
學生經(jīng)驗:有賞梅的經(jīng)歷,對魯迅的作品比較陌生。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
預習設計 1. 搜集珍惜時間的名言三組。
2..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魯迅先生。例如作家卡片及配套的《補充讀本》。
3.在閱讀時找出描寫魯迅“事事早,時時早“的行為的句子。
一 、導入 :
1.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一張美妙的圖片,看——出示一幅梅花圖:你由這幅圖想到了什么?誰來說說?
2.看來,美妙的東西總會讓人產(chǎn)生美妙的聯(lián)想,難怪面對梅花,詩人們能寫出那么多的優(yōu)美詩句。其實生活之中,我們也隨處可以見到它美麗的身影。三味書屋的后院里,就種著梅花,我們來欣賞。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許多同學都陶醉了,你覺得梅花的什么吸引了你?(板書:梅花)
3.從圖片中同學們就已經(jīng)感受到了梅花的顏色、形態(tài)、精神,下面我們走進課文的語言文字中再來感受梅花。請打開書本,輕聲讀讀第五節(jié),看看梅花的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下心讀讀,覺得特別好的詞句也可以圈畫一下。
出示:邁進后園,蠟梅開得正盛,幾乎滿樹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黃,黃里透綠,花瓣潤澤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點冰清玉潔的韻致。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4.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
多 、 顏色的美,三種顏色是那樣和諧地融成一體。琥珀玉石 這些都是珍貴美好的東西。說明梅花像它們一樣珍貴。“冰清玉潔”,冰玉都是清白高潔的象征。
能讀好這句嗎?你來試一試。
韻致
(1)這個詞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張老師也學賈島推敲了一番,出示:韻,古代是指聲音的和諧,后來,指由和諧產(chǎn)生的各種內(nèi)在美。致在古代是指到達目的地,后來引申為極致,就是到達極點。比如說,精致就是精美到了極點,雅致呢?那韻致呢?
(2)在我眼里,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是充滿韻致的,在你眼里,什么是充滿韻致的?菊花:秋菊能傲霜
(3)除了花你還能想到什么?比如音樂、繪畫作品
學生回答:a悠揚的歌聲,動聽的旋律, 能不能說充滿韻致?這些處處流淌著音樂的韻致。b中國的漢字也是充滿韻致的。那一撇一捺,一橫一豎,都方方正正,就像我們堂堂正正的中國人。c能不能說書法作品充滿韻致?當然可以,你知道誰的作品嗎?
王曦之的《蘭亭序》,那可是天下第一行書啊!字里行間中充滿著韻致。
(4)有人說,畫的韻致就是畫外有音,音樂的韻致是樂外有畫。那你們覺得文中臘梅的韻致又是什么?請同學們先輕聲讀讀這節(jié)想想,再和前后桌討論討論。
(5)梅花的韻致在于它——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和諧的顏色;在于它——冰清玉潔;在于它——香氣襲人;在于它——開得早,預示春天的到來。
(6)這些都是梅花的韻致,那你覺得它最獨特的韻致是什么?(板:早)從哪里體會到的?出示:梅飄香而送暖,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指名讀。
指導:聯(lián)系上下文我們知道作者是什么時候去三味書屋的?
(深冬)天氣怎樣?(釀雪的天氣)那么冷,當作者看到梅花卻感覺——(暖)你再讀: 梅飄香而送暖
梅花開的時候,春天還沒有到來。它在報告春天的到來呢!再讀:梅花開的時候,正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從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從什么時間計算的?是小寒,是深冬啊!梅花開得早啊!再讀:
二十四番花信風,一候是梅花,開得最早。
同學們,也許水仙花也是那么清香怡人,也許菊花也是那么冰清玉潔,但誰也沒有梅花那份最獨特的韻致——早,讓我們再讀讀這兩句,感受梅花的最獨特的韻致。齊讀。
三、學習“早”字的來歷,研讀魯迅的“早”
1.作者站在三味書屋后院的梅花下,也像同學們一樣,品味著梅花最獨特的韻致——“早”,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魯迅
(板書:魯迅)
2.是啊!魯迅的書桌上就刻著一個“早”字,這個“早”還有一段來歷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七自然段,想想魯迅為什么要刻“早”。
3.那他為什么會遲到呢?
出示:魯迅一面上書塾,一面要幫家務,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
讀讀這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忙碌的身影)
讓我們一起來想象魯迅每天早晨所做的事情,好嗎?
天才蒙蒙亮,魯迅就已經(jīng)早早的起床了,你知道他首先要做什么嗎?(找能當?shù)臇|西)接著呢?(去當鋪)再往下,他手里緊握著錢往那里跑?(藥鋪)藥拿到手了,終于可以松口氣了吧?(還要回家)回到家總可以歇會兒了吧?(還要上書塾)
每天早上要做這么多事,能不忙嗎?所以是——奔走,而且是——天天。誰來讀好這句。
知道嗎?魯迅有時一個早上還不止一次的跑當鋪,有時當?shù)降腻X還不夠買藥,有時當鋪的老板還不要他帶來的東西,他只得再回家去拿。跑在路上,如果是你,心情會怎樣?(著急)會想些什么?(上學要遲到了)
一起讀這句,感受他生活的艱辛。
4.不過,有一天,魯迅上學還是遲到了,引讀:——素以品行方正……早。
5.生活的重擔雖然壓在他瘦弱的肩上,面對老師嚴厲的話語,他什么也沒說,[出示:他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小小的字:“早”,心里想:
教案:《早》 篇12
★學什么
讀寫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魯迅先生早年的求學片段,體會“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的含義
。
★怎樣學
一、 讀文明意
朗讀課文,想想作者講述了一件什么事來說明“一年之際在于春,一日之際在于晨”的。
二、 日積月累
請你把自己喜歡的詞語劃下來,有不懂的詞語就查查詞典。
三、 品味感悟
以下兩句話是比喻句嗎?請在后面的括號里打“√”或“×”,你在文章中還能找到句比喻嗎?用“~~”畫出來。
1、那清香純凈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蘭花香。( )
2、默默中我仿佛聽到了那嚴厲的喊聲。( )
★測一測
一、 拼音之窗(看拼音寫詞語,要寫得正確、美觀)
bái biǎn shū shú xiǎo qì sān wèi shū wū
( ) ( ) ( ) ( )
hǔ pò huā bàn pǔ sù rùn zé tòu míng
( ) ( ) ( ) ( )
二、 對號入座(給句子加上標點)
1、 數(shù) 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語言 拿成語來說 以 一打頭的就有幾百個 帶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的也為數(shù)甚多 如 一干二凈 三從四德
四分五裂 五顏六色
2、 故鄉(xiāng)的人們對柳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農(nóng)民家里的用具 許多是用柳條編成的 每到秋后農(nóng)閑時節(jié) 人們便坐在溫暖的陽光下 編啊 編啊 編織
籮筐 簸箕 拎筐 飯簍 衣箱 靈巧的婦女們 有時還在上面編出美麗圖案。
三、 課文傳真(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并回答問題)
1、 據(jù)說“三味”是把 比作 、 、 。
2、 清香的來源 。
3、 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 ,而且 , , 了一生。
4、 是啊,的確要早。要珍惜 ,要珍惜 ,要學 ,做“ ”。
5、 在文中,作者為什么要寫梅花呢?
★再提高
學了這篇課文,模仿第三自然段,把你熟悉的處所寫下來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