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用16篇)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發布時間:2022-12-02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用16篇)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43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課后反思

  小學五年級下冊有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如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在教授這首詩時,按照常規教學,讓同學們理解了詩面意思后,反復朗讀。當學完詩文在學后質疑時,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這首詩從題目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別詩,是作者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的,可是整首詩卻都是寫西湖美景的,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喜愛與贊美,那么題目和表面詩文看起來似乎沒有關系,那么作者又為什么這樣成詩呢?面對學生的疑問,我事先沒有充分的考慮,便先肯定了她的這種質疑精神,告訴她等老師回去仔細研究后再給你做以解答。

  下課后,我仔細查閱了教師用書,上邊并沒有詳細交代。是呀,小學五年級以前也學過了幾首送別詩,比如:《贈汪淪》、《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無一不在詩文中對題目中的離別含義有所體現,而惟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在表面看來題目和詩文沒什么關聯,于是我便在網上進行了大量的查閱,其中有一個網名叫水月心的作者對這首詩有如下詮釋:

  凈慈寺外,攜手同游身影依稀可辨;古道飛揚,并行漫步的足跡悠然未失,林陰叢中,驚起的飛鳥尚在盤旋;相交的知己,此時卻在哪里?

  湖畔的小路上,故人的車馬早已遠去。手仍舉著招搖,他還能否看見?他鄉路遠,一別不知又何年。唉!千般萬般不如愿,更添離別思念。

  獨坐湖邊,不覺生艷陽。微風拂面,滿湖荷葉頻頻變,遠上接天,似思念無垠無邊;朝陽撒金,紅荷金裝別樣艷,曼舞翩翩,恰友情花開勝當年。故友已遠,新人未來,怎知天不從人愿?振作起身,精神抖擻,青山依舊在,花開花落情不變。

  閑吟:千年古剎,小樹林陰,盛夏鳴蟬閑,蓮葉無窮碧;故人西去,一別千里,憑湖悵離情,荷葉別樣紅。

  如果如水月心所述,那么詩文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與詩題的關聯也不難理解,看似沒有關聯,其實關聯無處不在!正由于今朝的離別,作者才倍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同!

  我頗贊成水月心的見解,于是便把此說法與學生一同交流,學生認可。

  如果您還有其它的解釋,請不吝賜教!誠謝!

  /user1/dahai1020xx/archives//33919.html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2

  教案小語第十冊12課   教者:呂平平教學目標 :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

  一、 激情導入  

  1、 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課件出示:荷花、荷葉)

  2、 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課件出示:荷花錄象)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古詩)

  二、 學習古詩

  1、 自讀古詩,讀正確。

  2、 指名讀古詩。(男女各一)。

  3、 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

  4、 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獲,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后,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四、深入研究學習。

  1、你還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

  2、就近找學習伙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

  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么?

  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配樂)

  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自背兩人比賽背男女生對抗賽

  五、 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么?(課件出示:小池)]

  1、 這兩首詩有什么不一樣?

  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聞名的風景旅游勝地,自古以來,描繪西湖美景的詩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七、 這些詩是我們古代先輩為我們留下的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今天也來學學古人,用我們自己手中的筆,來夸夸我們的杭州西湖,寫一兩句詩。老師已經拍下了幾張西湖的照片,一起來欣賞。(課件出示:照片)

  選其中的一幅照片寫,五言或七言都可。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反饋交流。

  八、 總結:愿我們杭州西湖越來越美。

  板書設計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70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科書第十冊中的一首古詩。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句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教學目標

  1、 理解“畢竟”、“映日”在詩句中的意思。

  2、 背誦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 悟 詩 情,感 悟 祖 國 山 河 的 美 好。

  教學難點

  用 自 己 的 話 說 出 詩 境。

  教具準備

  應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采取措施

  1、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強化教學。

  2、 結合“樂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達到課堂教學“學中樂”

  教學課時

  一 課 時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理 念

  一、 激趣導入: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蒼茫無限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請同學們欣賞圖片。(出示課件中的祖國風景圖)

  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今天,你們愿意再背幾首嗎?

  1、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背誦以下詩句。(出示《山行》、《小池》、《敕勒歌》、《望廬山瀑布》四首古詩及動畫)

  2、這幾首古詩有什么共同之處?

  這幾首古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祖國壯麗的山河。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古詩。(板書課題)    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風景的美好,激發學習興趣。    應用課件中的動畫,以圖釋義,回憶以前學過的寫景的古詩,導入新課。    二、 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3、解詩題。

  這首詩寫了哪里的景色?從哪個字眼可以看出來?

  介紹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古往今來,人們用最美好的語言贊頌西湖,又用最凝練的語言對它的風景作出了不同的概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西湖十景。(出示課件中的西湖十景圖)

  同學們,西湖美嗎?看過如此美麗的西湖,此時此刻,你想對西湖說點什么呢?(同學們談感受)

  作者楊萬里為我們介紹的西湖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在詩句中找一找吧!    用多媒體展示西湖美,激發學生學習這首古詩的興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 讀詩句,識新詞。

  1、 自由讀。

  2、 指名讀。

  3、 齊讀。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詩句。

  四、 抓字眼,明詩意。

  “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怎樣才能把詩讀懂呢?要學會“抓字眼,明詩意”。請同學們看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說給小組的同學。

  1、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

  2、匯報自學情況。

  3、師講詩意,生答詩句。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話的意思。

  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ǔ鍪竟旁姷膭赢嫞    讓同學們根據課件中的注釋,理解詩句。再通過課件中的動畫,體驗詩人的感情,進一步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五、 想畫面,入詩境。

  我們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在朝陽輝映下,這無邊無際的特別紅艷的荷花和這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蓮葉,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真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保ǔ鍪靖枨蹲屛覀兪幤痣p槳》,)

  1、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詩的前兩句用感嘆句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同學們能不能根據詩意用感嘆句來表達一下你的心情。

  3、說話練習:

 。1)西湖太美了,不僅……而且……

 。2)無論是……還是……,西湖都……

  生閉上眼,假想在西湖的一只游船上伴隨著輕快的音樂欣賞這美麗的景色,師讀本段話創設情境,讓學生更進一步感悟詩情,感悟祖國山河的美好。    讓學生通過語言表達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六、 感情讀,悟詩情。

  風光迷人的西湖,孕育了這千古流傳的詩句,這首詩的流傳,給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美麗的西湖景美、詩更美。請同學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讀一讀詩句吧!    學生配樂(課件中的音樂)讀全詩感悟詩情。

  七、 拓展延伸。

  讓我們再來欣賞兩首描寫西湖的名詩。(出示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五首》的讀音和圖片)

  我們的祖國,江山如此多嬌,讓我們用最美的語言描述她,用最美的詩句吟誦她,用最美的歌歌唱她吧!(出示祖國風景圖,伴音樂,師讀本句話,結束本節課)    通過課件中的讀音、圖片和歌曲,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西湖的美、祖國更美。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4

  23、古詩兩首

  主備人:沈亞芬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  理解古詩意思,能說出詩歌大意。

  2、 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領悟詩人“以景寄情”的表達手法。

  3、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兩首詩,感受古詩的豐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難點:

  以“情”為線索,以景為輔佐點,理解、感悟和體會古詩的意境和情感內涵。教師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的反饋的調控。

  教學過程:

  1、  導入:美麗的荷花固然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邊我們隨著著名的詩人蘇軾去領略一下,西湖邊的另一種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寫詩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  揭題,讀題,釋題。簡介“望湖樓”:望湖樓在西湖之濱,“登樓憑欄,取山形,嶺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綠凈,樓閣內境中懸”,確為西湖名樓。

  3、  小組合作研究:① 自由朗讀詩歌,反復讀,達到瑯瑯上口。② 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不能解決的問題班上交流。③ 想想詩中描繪了哪一種自然形象,從哪些詩句可見?任選其中一句或幾句用朗讀或自己的話來描繪。

  4、  反饋: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來描繪”②教師適當點撥。下雨前:“黑云翻墨”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雨  中:“百雨跳珠亂入船”此時感受到了什么?(雨大)生活中見到這樣的暴雨嗎?請用一個詞來形容?雨  后:“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雨過天睛,你想到什么?體會詩人心境的舒暢。

  5、  回讀:一切景語皆情語。

  6、  小結: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是多么的神奇。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動態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樂美的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讓我們通過讀來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吧!

  7、朗讀:① 自由讀    ② 指名讀    ③ 指導讀④ 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兒,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嗎?

  8、配樂吟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古詩問文高度概括、精練含蓄的特點,以及時代的變遷,造成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用一個詞來形容荷花或荷葉。

  2、 同學們說得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   

  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干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詩人楊萬里和你們一樣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 學習古詩1、 自讀古詩,讀正確。2、 指名讀古詩。3、 那些詞語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4、 還有那些不明白的我們一起來討論。  我們第一次和這首詩親密接觸,就有不小的收獲,再來讀讀,我們的收獲會更大。

  三、再次學習交流。  再讀讀這首詩,說說詩的大致意思。(三個)  在知道詩的大致意思后,我們也只是知道了個大概,學了點皮毛,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

  四、深入研究學習。 

  1、  你還想深入了解些什么?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心情怎樣?2、就近找學習伙伴討論! 反饋交流 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那些詞句寫出了西湖的美,把它讀得特別好,那些詞句寫出了對友人的眷戀,也把它讀好。同桌試試吧。3、看著這滿湖的荷花,你楊萬里還會對朋友林子方說些什么?4、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的讀一讀。5、背下來行嗎?試試吧!

  五、以前也曾學過一首寫荷花的詩是什么?1、 這兩首詩有什么不一樣?2、你喜歡那一首,為什么?

  六、 西湖是世界聞名的風景旅游勝地,自古以來,描繪西湖美景的詩很多,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七、回歸整體1、學完了兩首詩,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觀,如雨后空氣,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詩人以高招的筆法:寫景抒情,寓情于景,讓我們再次高呼:“一切景語皆情語”。2、配樂齊讀兩首古詩

  八、總結延伸

  1、總結: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所能領略到的也只是古詩的點滴魅力,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解讀感受到的是屬于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這是我們在這堂課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學們說的是,文學的大門永遠向是愛好它的人們敞開的,原同學們都能在更多的詩歌、閱讀中獲得美的體驗。

  2、學生自己設計作業:畫、說、寫、背、演、默、收集兩位詩人的詩或背寫夏天的詩。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5

  最近,聽了一位老師執教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執教老師整堂課都在極力渲染荷花的美,通過圖片、視頻、音樂,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筆下荷葉的綠、荷花的美,激發學生的喜愛之情。我不禁心存疑惑,這首詩僅僅是一篇普通的寫景詩嗎?如果是寫景詩,那題目為什么告訴我們,詩人在早晨送別好友林子方;如果是送別詩,通篇為什么只是寫景,卻不見別情?真是咄咄怪事!

  課后,就這個問題我與執教老師以及同年級組的老師進行探討,他們都一口咬定,這不是送別詩,就是一首寫景詩。我一時啞然,但又心有不甘,于是查找了許多資料,但都沒有找到確切答案。的確,在唐詩宋詞中,只要題目中有“送別”之意的,均表現了“別情”,或者是“揮手自茲去,嘯嘯斑馬鳴”的不舍;或者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傷感;或者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鼓勵;或者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豪邁;或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而這首詩卻不曾流露出片言只語的別情,的確有點另類。

  但是,“自古多情傷離別”,古人交通不便,一別之后,再見遙遙無期,比起今人更“傷”得厲害,楊萬里莫非與常人相左?非也!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苯杈笆闱椋枪糯娙顺R姷谋憩F手法。難道這首詩不可以理解為,詩人借西湖景,抒離別情嗎?于是我豁然開朗。詩人與好友即將分別,一時默默無語,見到接天的蓮葉,滿湖的荷花,詩興大發,即興吟誦道:“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逼鋵嵤窃诎凳竞糜眩何骱木吧@么美,你還是再逗留幾天,好好地欣賞這西湖的美景吧。這樣解讀,詩人對友人的眷戀之情,不就躍然紙上了嗎?可是好友執意要走,詩人干脆就祝愿友人前程如接天的蓮葉一樣無窮碧,事業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別樣紅。

  行文至此,還是怕自己的解讀牽強附會,還要試圖為自己的理解尋找注解,于是再上網查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在百度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詞條中找到一句話:“詩人駐足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全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蔽医K于長舒了一口氣。

  江南人留客不說話,只有那小雨唰唰地下;楊萬里戀友不流露,只有那荷花別樣地紅。

  外一篇

  這詩的真實意思與景色其實毫無關系!

  首先得說明一下,這林子方是誰呢?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皇帝御前辦公室的一個秘書,別看官不大,可是天天的在皇帝眼前出現,再加上小伙子本身聰明很得皇帝喜歡,于是破格提拔連升兩級,調任外省做官。這林子方自然是高興極了,于是收拾行李準備上路。那這楊萬里又是誰呢?相當于現在的御前辦公室秘書長吧。此人也很欣賞林子方,和林子方關系也不錯,當他得知林子方外派做官后很是著急,為什么呢?你想啊這近水樓臺先得月啊,在皇帝身邊多容易有發展啊,就算是個小官,可能天天見到領導,有表現的機會還愁沒前途嗎!于是他就想勸林子方留下,就算是升遷也得就地升遷,別離開皇帝的視線?蛇@話又不能挑明了,于是就寫了這首詩送給他。

  詩是這樣寫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里面蘊含了什么意思呢?首先這“畢竟”二字就表明了楊萬里的迫切心情,“西湖”代指當時的首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六月天”是什么呢?去過杭州的人都知道,陰歷六月的杭州就一個特點——熱!所以前兩句的意思就是說,畢竟你是在全國最炙手可熱的地方,這里的機會、環境是與別處不同的。后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天”暗指天子,也就是最高統治者,“日”是太陽,這里也是暗指皇帝,所以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因為你能‘接天’,也就是能見到天子,所以你這片普通的蓮葉才會無窮碧,也只有在太陽地下的荷花才會紅的與眾不同!”說白了,就是你離開皇帝的視線就什么都不是了。可惜的是林子方并沒讀懂詩中暗含的玄機,一拍大腿叫到“好詩!好詩!”然后翻身上驢,從此消失在白茫茫的歷史長河之中。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就能得出什么是定向移情,就是要懂得說話人話中的特殊含義,就是咱們常說的“話里有話”,只有這樣才能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6

  學習目標

  1、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聽音樂(放松,讓學生投入)

  2、 學生說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師:你們的感覺都沒錯。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現不同的感情。如音樂可以有喜怒哀樂,畫畫可以抒發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就像我們學過的楊萬里的《小池》,詩歌中荷花就因為蜻蜓的存在而飄逸出一股靈氣。荷花以其高貴、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荷花寫頌歌,或將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說,曹植更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楊萬里也是其中一位愛荷之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古詩也是繼《小池》后楊萬里所寫一首詠荷詩。

  二、 學習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要求把古詩詞讀準。指名讀。

  2、(小組活動)每人在小組內說一句詩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見的可以提出(要求:組長協調、組員認真聽)。

  3、(學生匯報)講詩意、讀詩歌,質疑。

  師板書:蓮葉

  荷花

  4、(放課文錄音)教師指導全班讀。

  5、再次交流。

  古詩在短短的幾句就給我們描述了這么一幅美景,喜歡筆墨的人將詩歌描繪的意境都畫下來。你們看看這幅畫能否表現詩歌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是小畫家,你會怎樣畫或者給這幅畫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見?

  6、學生讀詩(全班讀,男女生對讀)。

  7、你們都讀得很美,老師也忍不住要讀讀,你們聽聽老師讀得怎樣,給老師提個意見。引出“映日蓮葉無窮碧,接天荷花別樣紅!弊寣W生發現并引導討論,學生品讀。

  8、師:對,這其實是詩人楊萬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凈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沒有寫離愁別緒,沒有寫出和林子方的友誼,而是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極度贊美,婉轉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所以古詩題目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楊萬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樣將這首詩讀給他聽。

  (找好朋友讀,師生對讀)。

  9、這首詩很美,還帶著一絲離愁,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自己試背,指名背)。

  三、 欣賞西湖景色

  除了詩歌中所描寫的蓮葉、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姿色,現在老師帶領你們去領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風光。(出示西湖圖片、配樂)

  四、 擴展

  1、(出示荷花的圖片、詩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描寫荷花、西湖的詩歌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選擇其中一首在小組內讀、講。)

  2、(出示四幅荷花圖片)荷花不同的姿態引起我們不同的聯想,看看其他文人的詠荷詩,可以有不少啟發?吹讲煌螒B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兩句詩。

  作業:

  課后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關于荷花的詩,讀讀背背。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蓮葉

  荷花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7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

  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

  教學重難點:

  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容。

  2、感受詩句中作者隱含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揭題解題

  1、出示詩題。請看詩題,來,讀一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r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是西湖歷四大名剎之一。人物:林子方,事情:送)連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說詩人: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學過楊萬里的詩嗎?誰來背兩句。發現這些詩都是寫什么的?(板書:景)

  楊萬里的詩寫得好,尤其擅長寫景。因為啊,他常常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善于從中發現別人不易察覺的美(板書完成:眼中有景),山川、河流、春風、秋雨、夏荷、冬雪等等都被他寫成詩,以至于他的朋友跟他說了這樣一句玩笑話:處處山川怕見君。你看,這些山水一碰到你,就被你寫到詩里,連它們都怕了。

  過渡:現在,我們來讀讀這首詩,看看這首詩寫的是什么?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自由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多人讀,(適當評價語速,節奏,押韻、音樂的美感)。

  3、a.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一起找一找詩歌特有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b.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

  c.我來讀題,你們讀詩句。

  4、整體感知:剛才,同學們反復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

  5、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嗎?(整理歸納為:西湖的荷葉與荷花)

  6、了解西湖:是啊,如果說杭州是人間天堂,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最美的一顆明珠,其中,西湖十景尤其美。哪十景呢?(師細數)。能看出這首詩寫的是哪一景嗎?(曲院風荷)

  此時,詩人來到西湖,為何不寫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那為何也不寫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ù藭r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還無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開得正盛。)

  7、師:詩人的視角是多么獨特的啊!寫景,就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別之處。請同學們再默默地讀一讀這首詩,你也來關注一下這些景物的特點。說說看,詩人見到的是怎樣特別的蓮葉,又是怎樣特別的荷花呢?

  詩人見到的是(接天,無窮碧)的蓮葉。詩人見到的是(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理解詞義,別樣紅,紅得怎么樣?(鮮艷,通透)指導朗讀,特別是“無窮”、“別樣”。指名先讀詞,再齊讀。

  8、這兩句詩,是千古名句,你覺得寫得美不美?美在哪里?

  a、詩的對仗美。評價:你關注到了詩句的結構,是的,對仗使得詩歌更有節奏感。

  b、詩的色彩美、視覺美(醒目,亮麗)。評價:你注意到了作者的遣詞造句。c、詩的場面美(大氣磅礴的美、壯美)。評價:你很有想像力。

  9、指導朗讀

  10、同學們,面對這六月西湖的美景,八百多年前的楊萬里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八百多年后的你想怎么來描繪它?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語言訓練:你看……(可以觀察圖中荷葉的顏色、形態、整體到局部、修辭運用、優美詞語、引用學過的課文語句等)

  11、正是這綠葉紅花,讓詩人深深陶醉其中,不禁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前句。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飽含著作者的贊嘆?是啊,遍覽山川的楊萬里只到過西湖嗎?但“畢竟”是西湖的風光最美?只有西湖六月有蓮葉荷花嗎?但“畢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來,讀好它。

  12、能背了嗎?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吧!

  三、探究問題,體會詩中的情感美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題時,你有沒有發現新的什么問題?(這是一首什么詩?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

  2、想解開這個疑問嗎?聽老師來讀讀這段文字,你可能會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師讀詩人與林子方的背景資料

  林子方曾擔任皇帝的秘書。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后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雖然不這么想,但還是尊重林子方,并寫詩相送。

  此時,你能說說,詩人為何要寫這西湖的美景來送別友人嗎?指名交流。

  3、讓我們再往這首詩里面走走。荷,被國人付予了多種的意義。(相機出示荷的含義)你認為詩人寫荷相送,可能還想表達什么?

  荷,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她的花語是:清白、堅貞和純潔。是佛教中神圣吉祥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總結:是啊,西湖的這片美景在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在詩人的筆下。(板書: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4、來,讀好這首詩。

  四、積累送別詩

  送別是古詩中一種常見的題材,因為古人交通和通訊不發達,一旦別離,再見面就很困難,有時甚至成為永別,于是,詩人就把這種離別的情感化成了詩文,回憶一下,你能背上兩句送別詩嗎?

  1、交流,評價。

  2、比如現在這個環境,你覺得用哪一句詩待會兒送送老師比較合適?

  五、學習吟誦

  同學們讀得越來越有味道了。想不想讀得更好聽?古人吟詩搖頭晃腦、抑

  揚頓挫,簡直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吟誦,古人都是先吟后寫。今天老師也簡單

  地教一下大家吟誦的方法。吟誦,我們一般遵循這樣的規律:平長仄短韻字延。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出示:老師根據這一規律,為這首詩標好了符號,我們一起來加上手勢試著吟誦一下。

  帶領吟誦多遍。

  六、練習書寫(相機作為作業)

  一首好詩,不僅要理解,要會吟誦,更要把它端端正正地寫在我們的筆端。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認認真真默寫這首千古名詩。

  七、作業

  學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比較閱讀兩首詩的異同。

  板書設計:

  眼中有景心中有情筆下有神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的豐富內涵。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重點詞語“無窮碧”和“別樣紅”的意思。

  2.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理解詩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送別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讀著詩題,你知道了送別的什么?

  送別的時間是早晨,從“曉”字中可以看出;

  送別的地點是凈慈寺外;

  送別的人是林子方。

  3.小結:凈慈寺,是西湖邊上的一座寺廟。林子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個朋友。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楊萬里在西湖邊上送別他。按照我們過去讀過的送別詩的內容來猜猜,你認為這首詩中,詩人會寫些什么?

 。x愁別緒、臨別囑托、牽掛不舍……)

  4.過渡:那么同學們猜得對不對呢?就讓我們來走進這首詩吧。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讀讀這首詩,讀上兩三遍,注意讀準生字,把詩讀通讀順。(生自由讀)

  2.誰來讀?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他讀準了沒有。(指名兩生,師生正音)

  3.古詩還要讀出節奏韻律,像這樣(范讀首句),誰再來讀讀?(指名兩生,評價)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詩的節奏韻律。

  三、自學古詩,理解大意

  1.詩讀正確了,那這首詩的意思呢?輕聲讀,可以借助注釋,也可以想象畫面,看看讀懂了什么?和同桌說一說,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個記號。

  2.有不懂的字詞先提出來。(交流重點字詞)

  畢竟: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本詩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時候。

  接天:與天相接。

  映日:映照著太陽。本詩中映照的是朝陽。(從題目的“曉”字中可以看出)

  別樣:特別。

  3.理解了重點詞語,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的大概意思,前兩句和后兩句分別寫的是什么?(交流古詩大意,兩生左右,鼓勵用自己的語言連貫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與其他時候相比確實不同。與天相接的蓮葉綠得無邊無際,映照著陽光的荷花顯得特別的鮮紅。

  4.找朋友

  詩句詩句意思連線。

  5.填寫詩的內容

  曉出---------------送---------------

  ------------------------

  畢竟----------------------,

  風光----------------------。

  --------------------無窮碧,

  --------------------別樣紅。

  6.指名填空。。

  7.理解了詩的大意,相信我們能讀得更好了,誰來試試?注意讀出詩的味道。(指名評價)怎樣才能讀得更有感情呢?讓我們品詩、賞詩,走入詩境。

  四、品讀詩境,感受畫面

  1.欣賞荷葉荷花的圖片,播放音樂

  2.交流看完圖片后的感受。

  3.看哪,那綠色的蓮葉,極目一望,無邊無際;那艷麗的荷花,嬌艷嫵媚,輝映朝陽。你能通過朗讀,把這樣的美景留在每個人的心中嗎?

 。1)同桌讀。

 。2)指名讀。

 。3)分角色讀:男讀葉,女讀花。

  (4)齊讀。

  五、感悟詩情,深度理解。

  1.同學們,學到這里,有沒有人會產生疑問呢?(題目中是送別,可是詩中描寫的只有景色)是啊,這和我們一開始的猜測是多么不同!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兩句說六月中的西湖,景色與其他季節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詩人認為他與林子方的感情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后兩句說滿湖的荷葉一直綠到天邊,荷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特別嬌艷紅潤。也就是說詩人與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滿湖的荷葉一樣,友誼一直連到天邊,像荷花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紅得發亮、紅得似火。

  總結:說得真好,有道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這首詩在景色中寄予了詩人的感情,這種手法叫:寄情于景(板書)

  2.請同學們再靜靜地讀讀這首詩,閉上眼睛想想送別的畫面,然后談談自己讀到的是詩人一份怎樣的情。(學生自由朗讀、品味)

  現在,你就是詩人楊萬里,老師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著什么話要對老師說?

  六、背誦古詩

  1.背誦古詩。

  2.同學們課外收集描寫西湖美景的詩文,讀一讀。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無窮碧寄情于景

  別樣紅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95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四

 。ㄌK教版語文第七冊)

  顧惠芬

  古詩內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目標: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

  入境激情,師生聯句

  1、今天,老師要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 1、聽朗誦,想象作畫

  傾聽老師帶來的一段文字,發揮你的想象,在頭

  腦中揮筆作畫。

  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

  平時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

  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

  一朵朵荷花,向著初升的太陽,紅得那么鮮亮,

  那么水靈!

  2、誰來說說你的畫中有什么? 2、說話訓練,描述頭

  腦中的畫面。

  3、出示荷塘美景圖以及譯文。師:再讀這精彩的 3、自由暢說:吟詩、

  文字,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同學們想干些啥呢? 唱歌,拍照……

  4、“吟詩”,是個好點子!今天,讓我們做回詩

  人,來一次龍虎師生觀荷塘美景即興聯句如何? 4、即興聯句。寫在白

  紙上,注明作者,大聲朗讀,貼于黑板。

  師范句:

  綠衣一片云中來

  艷賽朝陽送暖香

  二、質疑欣賞,理解古詩

  過渡:大家競相聯句,真是“荷塘美景現眼前,

  便引詩情到碧霄”!說來也巧,宋朝著名詩

  人楊萬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隨即寫了一首

  詩,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

  1、出示古詩。范讀。 1、聽范讀。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過認真的練 2、練讀—指名讀—齊習,你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讀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3、結合課前搜集的資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 料和工具書,自學古

  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帶著欣賞、探究的 詩。(質疑、欣賞)

  眼光,利用手中現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

  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

  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 4、交流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 理解詩意,描述楊萬里

  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 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

  看到了什么。在質疑討

  論中,加深理解。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的 5、練讀-個讀-齊讀

  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三、完成創作,比較感悟

  西湖的夏日美景,讓楊萬里的一首佳作渾然天

  成,今天,就著大詩人激起的豪情,讓我們也 1、欣賞圖畫,在前面聯

  寫詩填詞吧,黑板上的 詩句可以選用。 的基礎上完成自己的創

  1、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創作。 作詩。

  2、交流創作

  師:有些同學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 2、實物投示學生詩作,

  幾句,我們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悅! 小作者朗讀簡介。

  3、比較感悟。

  師:有比較才有進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某 3、比較感悟(可小組討

  同學的詩,再讀讀詩人的詩,以公正的眼光 論,從對仗、壓韻、用

  說說它們優于對方或遜于對方之處。 詞的準確優美等方面比

  較,感受古詩的藝術美、意境美和技巧。)

  激勵學生,回歸詩作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課后都試著把自己的詩

  作與詩人的詩作比較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 4、起立,背誦《曉》詩

  啟發和收獲,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吸

  取古人營養的基礎上,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寫

  出更優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

  杜甫”將在你們中誕生!最后,讓我們再次

  領略楊萬里這首詩的美妙吧!

  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

  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在XX年6月獲《語文教學研究》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競賽教學方案項一等獎)

  本資源轉載于網絡。

  使用本站搜索引擎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0

  一、美文導入 1、出示關于西湖的三段美文。(課件2:出示三段話)2、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美美地讀一讀。3、誰來美美地讀一讀。4、教師精練地賞析過渡: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古往今來,人們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今天,讓我們走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二、初讀古詩,感知意境。1、出示古詩。(課件3:古詩全文)2、讀通古詩。①自由讀一讀;②指名讀一讀,并注意正音;③齊讀。3、讀懂古詩。①能說說你讀過之后的感受嗎?(美)②美在那兒?用你的話說說好嗎?(無邊的荷葉,一片碧綠。⿵哪男┰~可以看出呢?(接天 無窮碧)相機板書:蓮葉 無窮碧“接天”是指荷塘與天邊相接。那“無窮碧”又是什么意思呢?(應該是照應接天,指范圍廣。)(可能是指很綠,綠得很美,綠得難以形容。)(課件4:突出接天、碧。)(也許是指有很多種不同層次的綠:深綠、淺綠、淡綠、草綠、濃綠。)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么此詩除贊美西湖的“無邊的荷葉,一片碧綠”外還贊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陽光下的荷花,格外紅艷。⿵哪男┰~可以看出呢?(映日、別樣紅)相機板書:荷花  別樣紅    “ 映日”什么時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別樣紅”是什么意思呢?(特別的紅,不一般的紅,紅的有層次,有變化。)(課件5:突出映日、紅。)這景色多美?用你自己的話把這兩句詩的意境說出來好嗎?(指名說說這兩句話的含義)4、同學們對這兩句話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們也能讀好!鄰桌之間相互讀一讀吧。(生讀后)請你來試試吧!(指名讀)大家說他讀得好嗎?給點掌聲!5、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為了表揚同學們,老師特地為你們準備了一組荷花圖,請看大屏幕。(課件6-13:配樂荷花景圖組)6、再讀一讀這兩句詩好嗎?(課件14:蓮葉荷花淡景為背景的古詩)真是“荷塘美景現眼前,便引詩情到碧霄”!看來用心感受后,我們也能讀得詩情畫意、韻味十足!7、正因為西湖六月的荷葉無窮的碧、荷花別樣的紅,所以詩人一見到這美麗清新畫面就發出了由衷的贊嘆——引讀一二兩句。誰來贊一贊?你能用自己的話贊一贊嗎?(先試一試再指名說,注意贊嘆)相機理解詩中的“畢竟”、“四時”。三、想象畫面,賞讀悟境。1、同學們,如果你就是楊萬里。當你和友人暢談一夜后,從寺中走出,一副清秀幽雅的荷花圖躍入眼簾,你會吟誦......(學生朗誦古詩)當你和友人漫步岸邊、與友人依依惜別時,陣陣荷香迎面飄來、侵入心脾,你會不由自主的吟誦...... (學生朗誦古詩)當你和友人蕩舟湖中,從層層疊疊的荷葉中穿梭而過依依話別時,忽見陽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瑩剔透,你會情不自禁的吟誦...... (學生朗誦古詩)2、同學們,這首詩題為送別,可詩中卻一字未提,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大詩人作詩也有走題的時候?(可能受到荷花的美麗所感染,他們沒有太多傷感,所以不寫。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詩人想讓友人記住這滿湖荷花,記住他今天的送別之情。)同學們的想象真豐富,這或許也是楊萬里詩風的精妙之處吧!3、讓我們繼續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閉上眼睛,在頭腦中繪制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畫。想像著這么多美麗可愛的荷花荷葉就在你的眼前,清風徐來、荷香陣陣,同學們,你們瞧見了嗎,那滿塘的荷葉(挨挨擠擠、錯落有致、隨風搖曳)再看那星星點點的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動、嬌艷動人)此時,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枚荷葉,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聲音、你的表情、你的動作一起來背誦這首古詩吧。ㄕn件14:荷花圖為背景的古詩)4、配樂背誦。(課件15:送別圖為背景配樂)(指兩人背,齊背)四、課外拓展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著不同的意蘊。荷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嘆、潑墨抒懷的對象,老師再同學們推薦幾句: (課件16)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巍钊f里《小池》2、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3、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啤ね醪g《采蓮曲》4、一片秋云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濉げ芤逗苫ā访烂赖刈x一讀。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五、布置作業(課件17)作業:1、課內:補充練習 一(2)2、課外:美文賞讀(見下發材料)收集描寫西湖美景的詩文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蓮葉   無窮碧 荷花   別樣紅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1

  學習目標:

  1、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聽音樂(放松,讓學生投入)

  2、 學生說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師:你們的感覺都沒錯。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現不同的感情。如音樂可以有喜怒哀樂,畫畫可以抒發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就像我們學過的楊萬里的《小池》,詩歌中荷花就因為蜻蜓的存在而飄逸出一股靈氣。荷花以其高貴、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荷花寫頌歌,或將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說,曹植更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楊萬里也是其中一位愛荷之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古詩也是繼《小池》后楊萬里所寫一首詠荷詩。

  二、 學習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要求把古詩詞讀準。指名讀。

  2、(小組活動)每人在小組內說一句詩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見的可以提出(要求:組長協調、組員認真聽)。

  3、(學生匯報)講詩意、讀詩歌,質疑。

  4、(放課文錄音)教師指導全班讀。

  5、再次交流。

  古詩在短短的幾句就給我們描述了這么一幅美景,喜歡筆墨的人將詩歌描繪的意境都畫下來。你們看看這幅畫能否表現詩歌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是小畫家,你會怎樣畫或者給這幅畫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見?

  6、學生讀詩(全班讀,男女生對讀)。

  7、你們都讀得很美,老師也忍不住要讀讀,你們聽聽老師讀得怎樣,給老師提個意見。引出“映日蓮葉無窮碧,接天荷花別樣紅。”讓學生發現并引導討論,學生品讀。

  8、師:對,這其實是詩人楊萬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凈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沒有寫離愁別緒,沒有寫出和林子方的友誼,而是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極度贊美,婉轉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所以古詩題目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楊萬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樣將這首詩讀給他聽。

  找好朋友讀,師生對讀)。

  9、這首詩很美,還帶著一絲離愁,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自己試背,指名背)。

  三、 欣賞西湖景色

  除了詩歌中所描寫的蓮葉、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姿色,現在老師帶領你們去領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風光。(出示西湖圖片、配樂)

  四、 擴展

  1、(出示荷花的圖片、詩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描寫荷花、西湖的詩歌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選擇其中一首在小組內讀、講。)

  2、(出示四幅荷花圖片)荷花不同的姿態引起我們不同的聯想,看看其他文人的詠荷詩,可以有不少啟發。看到不同形態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兩句詩。

  五、作業:

  課后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關于荷花的詩,讀讀背背。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蓮葉

  荷花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

  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二、預習作業:

  1、正確、大聲地朗讀這首詩,將自己對詩的理解用聲音讀出來(用節奏、輕重音等方式);

  2、熟讀,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3、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4、制作一張簡單的表格,比較一下這兩首詩的異同,可從時間、地點、顏色、景物、詩人當時心情等你認為值得比較的方面來進行。

  三、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利用比較閱讀簡析本詩,兼鞏固前詩,初讀本詩。

  用表格對前面一課所學的詩歌《望湖樓醉書》進行簡單分析。

  朗讀詩歌《曉出》。(抽加齊讀)

  解決重點字詞,相互解釋詩句,全班交流。

  交流預習表,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第二板塊——分析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明示“詩中有畫”,告知這是中國相當部分古詩的典型特點。

  欣賞詩——出示畫《江雪》;

  欣賞畫——出示本詩。

  討論: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你看到了什么?

  在討論中,將對詩句的理解融為一個整體。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第三板塊——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

  通過和《飲湖上初晴后雨》比較,了解本詩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的寫法特點,這也是本詩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通過和《望湖樓醉書》比較了解本詩夸張手法的運用。

  第四板塊——精細化朗讀詩歌。

  教師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本詩的朗讀;

  個人揣摩朗讀;

  小組交流朗讀;

  全班交流朗讀——要說出如此朗讀的理由。

  第五板塊——作業

  可以搜集描寫西湖和荷花的詩歌,嘗試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進行賞析。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3

  第一課時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教學目標:

  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感受作者對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贊賞之意。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提問:你們見過夏天的陣雨嗎?誰來說說當時的情景?

  2、引入詩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宋代詩人蘇軾寫的一首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看看他是怎樣寫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氣的。(板書并領讀課題,注意停頓)

  3、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ㄖ馈傲露呷铡笔菍戇@首詩的時間,此時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經常回有陣雨或雷雨出現。地點在望湖樓。)

  4、   解疑:“醉書”,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詩。

  5、   介紹作者。

  二、自由閱讀,理解詩意

  1、   自讀朗讀,讀準字音,提出疑問。

  2、   解疑、教學生字:翻墨——像黑墨一樣的翻滾

  跳珠——活蹦亂跳的珠子

  3、   學生嘗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1)   天空中的烏云,想潑翻了的黑墨水一樣地散開來,還沒有把整座山遮住。

  2)   白色的大雨點像珠子一樣,胡亂地往船上直濺直跳。

  3)   忽然刮來一陣大風,把滿天烏云吹的無影無蹤。

  4)   望湖樓下的水顏色和藍天顏色一樣。

  三、細讀品位,體會感情

  1、   思考并討論:

  1)   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寫的是什么?

  2)   我們可以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3)   這首詩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2、   誦讀全詩,體會天氣變化之快。

  3、   設想當時情景,當一回詩人,吟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四、看圖說意,加深感悟。

  1、   仔細觀看插圖,思考:圖上畫的是雨前、雨中還是雨后?、

 。ㄓ疑辖遣鍒D畫的是雨中,下方插圖畫的是雨后。)

  2、   用自己的話講述全詩的意思。

  第二課時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教學目標:

  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

  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

  教學準備:

  1、要求學生復習有關“西湖”的古詩。

  2、查找有關荷花的圖片及荷塘的視頻,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古詩詞就是一個萬紫千紅的百花園,多少文人墨客在這里揮灑筆墨,留下許多優秀的詩篇。提起“西湖”,你想到了哪些詩句呢?

 。ㄒ龑W生回憶“山外青山樓外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薄八鉃囦偾绶胶,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奔啊段骱芬徽n中的相關語句。)

  2、小結過渡:是啊,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留給我們無窮的美的享受。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古詩園,走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句大意

  1、投影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

  (一)初讀

 、龠@首詩沒有生字,你能讀好嗎?自己先練一練,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詩句讀通順。(指名朗讀,指導正音:“凈、竟、映”這三個字都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②指名再讀。要求不僅讀準字音,還要讀出詩的韻味,注意斷句。(指導學生自讀自悟,怎樣斷句好)

 。ǘ├斫庠娋湟馑

 、僮x了詩句,你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自己從詩中讀懂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說清楚。)

 、谀氵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畢竟、四時、接天、無窮、別樣等詞語)

 、郜F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嗎?先和同桌練一練。再指名說。

  三、聯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詩中的意境及詩人當時的感受。

 、偻瑢W們,在生活中,你見識過或了解荷花嗎?給大家介紹介紹?(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見過的或在課外讀物中見識過的荷花。結合回憶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及美文“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我腳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谠娙藯钊f里所見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當時的景象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起來欣賞這首詩的朗誦,走進800年前得那個夏天,陪著楊萬里的好友林子方走出凈慈寺到西湖邊去走一走,看一看。

  ③讓學生靜靜地聽,靜靜地想象。

 、苣憧吹疆敃r的景象了嗎?說一說,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導學生體會是怎樣的“碧”和怎樣的“紅”!盁o窮綠”:不僅指荷塘一望無際,一片片圓圓的荷葉挨挨擠擠,像給西湖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還指荷葉的“綠”富有變化,嫩綠、淺綠、草綠、碧綠、深綠、濃綠……綠得充滿生機。“別樣紅”指在朝陽的照耀下,荷花格外地紅艷,紅得透明,紅得鮮亮,紅得耀眼。)

 、菪〗Y:這“無窮的綠”和“別樣的紅”,給作者視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詩人一走出凈慈寺就脫口稱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拮屛覀冊賮砻烂赖匾髡b一番,把這一幕刻入我們的腦海里。

  ⑦配樂詩朗誦,指導熟讀背誦。

  四、課外拓展

  正如我們剛才說的,古詩園就是百花園,同一種事物,在不同的詩人筆下,有著不同的意蘊。關于荷花的詩句,你還知道哪些?

  老師也給同學們推薦幾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4、湘妃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5、一片秋云一點霞,十分荷葉五分花。”

  你能讀懂這幾句詩嗎?(交流對這幾句詩的理解)

  五、布置作業

  1、解釋加橫線的詞語,再寫一寫詩句的意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3、再收集幾首楊萬里的詩,或幾首描寫西湖景色的詩,把它們變成自己的積累。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凈、竟、映”:ing

  “寺”:s

  無窮碧別樣紅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4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楊萬里  

  到底在西湖的六月天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景跟其他時節不相同。  

  風光不與四時同。  

  與天相接的荷葉呈現無窮無盡的碧綠,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在朝陽里的荷花紅得特別出色。  

  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5

  一、     教材簡析:《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以寫景代送別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詩,構思別致,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理解“畢竟”、“映日”、“別樣”等詞的意思;  2、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二)能力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已的所想、所感;    3、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三)情感目標:    了解詩所描寫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三、教學重難點: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四、教學設想:   本設計將“感悟詩意、品味詩情”作為研讀目標,運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環節中處處以學生為主,努力體現“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并運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氛圍,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提供有關資料(作者、時代背景、字詞意思、課外閱讀資料等),給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供平臺。五、媒體選用情況表:內容要點學習水平媒體類型媒體內容要點使用時間資料來源媒體作用媒體方式導入注意反應cai課件文字(三首送別詩)1分鐘自制創設氛圍邊讀邊想范讀感受cai課件聲音、圖像、文字(西湖美景)0.5分鐘剪輯整體感知引入意境邊看邊聽作者簡介知識cai課件文字表達(作者、時代背景)0.5分鐘自制提供資料了解作者邊聽邊記感悟詩意理解接受cai課件文字表達(字詞句意)因學生而定自制提供資料幫助理解學生自查感情吟誦理解接受反應cai課件音樂、圖像(西湖美景)1分鐘剪輯再現意境邊播放邊寫吟誦寫寫畫畫品味詩情接受反應組織cai課件背景音樂5分鐘剪輯渲染氣氛、交流邊播放  邊寫畫、交流欣賞積累知識拓展cai課件文字(楊萬里其它詩作)2分鐘自制提供材料邊看邊讀邊記六、教時安排:一課時。七、教學過程設計:(一)教學過程: 1、創設氛圍,導入課題: (1)cai課件出示:《別董大》(高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贈別》(杜牧),學生讀詩; (2)問:這三首詩在內容上有什么共同點?(送別之作) (3)師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送別之作——《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2、初讀古詩,引入意境: (1)cai課件出示:西湖初夏時的美景,范讀課文;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cai課件)。3、小組交流,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討論、解讀詩意,遇到困難時,可點擊鼠標,在多媒體課件中查找自已想要了解的內容; (2)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在全班交流,學生自由更正、自由補充。教師歸納、點撥。 (3)cai課件: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學生反復吟誦古詩。4、寫寫畫畫,品味詩情: (1)各學習小組用自已喜歡的方式,把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表達出來。(cai課件播放背景音樂,學生作畫、寫話等) (2)交流、評析。5、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1)cai課件出示:楊萬里的其它詩作,學生自已吟誦; (2)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附:(一)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六月                                         獨特景致不與四時同                                                            欣喜心情 蓮葉   無窮碧                                        美好風光荷花   別樣紅   (二)教學流程圖八、形成性練習: 1、課外搜集、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作,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2、課外搜集、背誦其它寫送別的詩詞。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篇16

  23   古詩兩首[設計思路]古詩是一種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須建立在每個學生獨特的心靈體驗上,尊重學生自身的知識建構以及多元認識是古詩教學的根本出發點。要真正理解古詩,就應設法使學生入境,讓學生和時代對話,與作者對話,達到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使雙方都能在充滿詩意的課堂中共同獲得美的體驗和情感的熏陶。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兩首古詩意思,能說出詩歌大意。 2、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領悟詩人“以景寄情”的表達手法。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 4、能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兩首詩,感受古詩的豐富力涵,受到美的熏陶。 二  重點 以“情”為線索,以景為輔佐點,理解、感悟和體會古詩的意境和情感內涵。 難點]教師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動的反饋的調控。三  教學準備小 黑板四  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到過西湖嗎?了解西湖嗎?西湖的哪些景色,令你記憶憂新,回味無窮?(指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看似不經意的一問,鏈接了學生的記憶,勾連出大量的閱歷和體驗。電視、書本上或耳聞目睹的有關西湖的信息。紛紛踏來,交匯,共享,豐滿學生的認知世界]。 2、師:是呀,西湖是世界聞名的風景旅游勝地,自古以來,描繪西湖景色的詩很多,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兩首宋朝詩人寫的詩,看看古人眼中,筆下的西湖美景是怎樣的? 二、初讀古詩,引生入境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與《望湖樓醉書》這二首詩,想想,這兩首詩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 2、談談初讀后的感受 小結:是呀,同在西子湖畔,不同的作者領略了六月時西湖不一樣的風光,并寫得獨具特色。 [設計意圖:初讀是學生感受文本的重要環節,應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背文本讀通順。這是學生文本對話的第一個回合] 三、學習《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讀題目,能讀懂題目的意思嗎?(早晨,走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老師誦讀古詩后,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達到瑯瑯上口,并且說說在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請你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設計意圖:以學定教,根據學生所描述的進行組織教學,體現學生教學的生成性] 3、放媒體欣賞:西湖荷花 ①用一個詞來形容怎樣的荷花?或用你得過的?或課外看到的詩文描述這美麗的夏日之菏。放《荷花》錄音(葉圣陶爺爺寫的) [設計意圖:詩文整合,新舊知整合,課內外整合,激活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4、師:一千年前的一個夏天,你,就是大詩人楊萬里,隨同友人剛剛走遠凈慈寺,清風拂面而來,一幅賞心悅目的景象映入眼簾…… 師:非常投入地朗誦詩,生也聽邊看圖。自由吟誦。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了生動逼真的情境,調動了學生內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表現欲望] 5、師:古人常以詩明志,以詩寄情。在詩句中,情感是線將語言的珠子串聯起來。《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是一首別具特色的送別詩,詩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眷戀,F在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剛才讀到的是一份怎樣的情?用最恰當的詞表達出來。 學生反饋,自由讀書,談談這份情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小結:一切景語皆情語。生讀3次(請同學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上建立起各自對古詩的最初理解,同時用自己的語言來置換詩句,對場景是進行描述,為學生創造了實踐語言的機會。] 6、師:是呀,同學們感受到的這些都能在詩句的景物描寫中得到印證,F在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詩句,在品讀過程中,你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做個記號,然后向組內同學探討,解決不了的,我們在課堂上一起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間的協作既達到了學習資源和成果共享,也使學生的問題更為集中更顯出價值,在此基礎上,教師適時地導點拔就能實破學生們的瓶頸,使學生對古詩有更深刻的領悟而奪性化的見解。] 7、學生自由感悟,就問題互相探討。 8、學生反饋、互相解疑、品讀詩句。 9、誦詩詠詩情 ①師:整首詩描寫了西湖畔荷花的美麗,卻又帶著一絲淡淡的離愁,就讓這悠揚的樂聲,穿透時光的河流,把我們帶到千年之前的西子湖畔,讓我們一起感受這真摯的明友之情,就讓我們一起吟誦這首詩,重現千年前的這場送別。 (師生和著音樂,看著畫面共同誦讀古詩) ②回讀:“一切景語皆情語”。 [設計意圖:充分地感受了這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誦讀,是一次提升了,聲情融匯地讀是積累,更是情的抒發。]  第二課時一、學習《望湖樓醉書》 1、導入:美麗的荷花固然為西湖增添了魅力,下邊我們隨著著名的詩人蘇軾去領略一下,西湖邊的另一種自然景象,看看作者在寫詩中又流露出什么情感。 2、揭題,讀題,釋題。 簡介“望湖樓”:望湖樓在西湖之濱,“登樓憑欄,取山形,嶺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綠凈,樓閣內境中懸”,確為西湖名樓。 3、小組合作研究: ① 自由朗讀詩歌,反復讀,達到瑯瑯上口。 ② 弄懂全詩的大致意思,不能解決的問題班上交流。 ③ 想想詩中描繪了哪一種自然形象,從哪些詩句可見?任選其中一句或幾句用朗讀或自己的話來描繪。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自主品讀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所得和所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 4、反饋: ①“我找到了哪句”“我用……來描繪”   ②教師適當點撥。 下雨前:“黑云翻墨”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 雨  中:“百雨跳珠亂入船”此時感受到了什么?(雨大) 生活中見到這樣的暴雨嗎?請用一個詞來形容? 雨  后:“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雨過天睛,你想到什么?體會詩人心境的舒暢。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對語言的獨特體驗,挖掘字里行間蘊含的人文內涵。] 5、回讀:一切景語皆情語。 6、小結: 這首詩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是多么的神奇。讓我們領略了大自然景象的動態美。四句短小精焊,富于音樂美的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讓我們通過讀來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吧! 7、朗讀:① 自由讀    ② 指名讀    ③ 指導讀 ④ 評價讀:誰讀得好?好在哪兒,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詩歌語言凝練,富于韻律感,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利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培養語感。] 8、配樂吟誦。 二、回歸整體     1、學完了兩首詩,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觀,如雨后空氣,清新自然,沁人心脾。詩人以高招的筆法:寫景抒情,寓情于景,讓我們再次高呼:“一切景語皆情語”。 [設計意圖:找準詩中的契合點,進行概語、總結、回歸、使整堂課的結構回歸一個“圓”。] 2、配樂齊讀兩首古詩 三、總結延伸 1、總結: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所能領略到的也只是古詩的點滴魅力,但是,我們通過自己的解讀感受到的是屬于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這是我們在這堂課中最大的所得。我想和同學們說的是,文學的大門永遠向是愛好它的人們敞開的,原同學們都能在更多的詩歌、閱讀中獲得美的體驗。 [設計意圖:課堂之外天地寬,讓每個學生對詩歌作品的獨特體驗延續到課外,讓他們在更廣泛地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獲得心靈的豐盈,才是詩歌教學的真正目的。] 2、學生自己設計作業:畫、說、寫、背、演、默、收集兩位詩人的詩或背寫夏天的詩。 [設計意圖:把代表教師至高權力的“布置作業”的權力下放給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了課堂的主人。同時,學生還有選擇作業的權力和自由,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自己設計作業的五花八門,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和其他各種學科知識間的整合,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板書 23             古詩兩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教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用16篇) 相關內容:
  • 古詩誦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2、結合插圖和注釋,了解詩歌大意。3、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感受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教學難點: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創景激情,走進文本。...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堂觀察與思考(通用15篇)

    師:千年之前,楊萬里在凈慈寺送別自己的好友林子方,眼前是這一望無際、滿目碧綠的蓮葉以及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你從哪看出來的。生:開心。師:是這樣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精選12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認知;知道詩的大致意思技能:1.引導學生自學古詩,品句析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句情感: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教學理念:依據古詩的...

  • 鄂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精選13篇)

    一、教學目標: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2、通過比較閱讀了解本詩特點(“詩中有畫”、先直抒胸臆,再具體描述等)。3、通過文本細讀,想象畫面,并嘗試將體悟到的畫意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 映日荷花別樣紅——對《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別樣解讀(精選15篇)

    最近,聽了一位老師執教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執教老師整堂課都在極力渲染荷花的美,通過圖片、視頻、音樂,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筆下荷葉的綠、荷花的美,激發學生的喜愛之情。...

  • 人教第十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知道詩的大致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3、感受杭州西湖的美,增強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 古詩三首(游園不值、飲湖上初晴后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通用3篇)

    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游園不值》、《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曉處凈慈寺送林子方》分別寫了春、夏不同季節、不同地點的美麗景物,表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美好風光的喜愛贊美之情。...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精選17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9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四(蘇教版語文第七冊)顧惠芬古詩內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教學目標: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 部編本二年級語文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讀通詩句,理解詩句意思,能形象感受語中描繪的景色之美。2、熟讀成誦,感悟詩句意境,理解詩人對友人含蓄的眷戀之情。3、感受詩句的語言美,初步學習吟誦。教學重難點:1、用語言形象描述詩句內容。...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通用15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88《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鑒賞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從詩題看,這是詩人早晨出門送友時即景發興之作。凈慈寺,杭州西湖邊上的一個古寺,今存。...

  • 五年級語文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 教材簡析:《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以寫景代送別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詩,構思別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 三年級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通用12篇)

    從詩題看,這是詩人早晨出門送友時即景發興之作。凈慈寺,杭州西湖邊上的一個古寺,今存。林子方,作者的朋友。這首詩寫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表現了詩人美好的情懷。...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一、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新詞,背誦古詩。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3.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映示圖片)杭州的西湖景色怡人,嫵媚多姿,古往今來,無數詩人...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精選12篇)

    5月22日,我執教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是部編本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課,編者的意圖是想讓學生學習它寫景的高妙。這樣,這首詩在解讀的'時候就應該按照課標中所要求的“閱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06《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三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感受古詩語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九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日本国产 |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女上位av片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 久草在线新体验 | 亚洲在线中字幕 | 欧美亚洲成人网 | 亚洲精品国品乱码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 | 日本高清高色视频免费 | 黄色尤物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美女一级黄色大片 |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人人天天夜夜爽爽 | 日本高清www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 | 国产91传媒 | 午夜影视免费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五月天 | 欧美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日本福利在线观看 | 麻豆高清 | a黄色片在线观看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高潮了听书 | av老司机福利|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黄视频福利| 色久综合网 | 嫩草在线视频WWW免费看 | 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 91精品在线看 |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 4438亚洲 | 情侣做性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