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開放 實踐 發展
——《雨點兒》教學設計作者:金姝娟
設計思路: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五單元的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本課內容淺顯,情節性強,文章的第五小節給我們留下了"空白之點"、"頓歇之處",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加以填充。本課的教學,就以第五小節為憑借,通過創設情境,不斷地調動、激發學生的研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并且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同時實踐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環節!墩Z文課程標準》倡導語 文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本課教學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同時,更強調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等實踐活動,達到對知識的內化,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和運用,達到知識的外化。使整個過程體現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達到學科間的綜合,并可以留下足夠的空間,為學生張揚個性。
教學設計:
一、播放歌曲,激發情趣
課始播放歌曲《小雨沙沙》,讓學生跟著音樂唱一唱、演一演,并說一說對這首歌的感受。
(此設計意在激起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開放時空,自主學習
在整體感知課文時,可引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個別讀、輪讀、同桌相互讀、領讀、比賽讀等)達到讀通讀順之目標。讀后再引導學生交流:讀了課文后知道些什么。
在生字教學過程 中,大膽地讓學生自己觀察、交流、總結、書寫、評價,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這時教師可使用激勵、期待性的語言:"誰會讀?誰讀得最好?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看誰記得最多,寫得最好?
(這一環節力求設計得生動活潑,形式多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盡可能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敢讀敢說,大膽地表現自己,在交流中提高,在交流中成長。)
三、創設情境,體驗感悟
讀了課文,誰來問一問,你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結合課文語境,學習、理解"數不清、云彩、飄落、問、回答"等詞的意思,并用"數不清、飄落"等練習說話。)
同桌分角色朗讀文中的對話,并相互評價:哪里讀得好,為什么要這樣讀。(如"你要到哪里去?"這一句,不同的理解完全可有不同的的讀法,可以讀出大人關心小孩的語氣,也可以讀出聲音大而急的焦急的語氣,還可以讀出好奇的語氣等等。)
可以通過圖片或電腦課件展示雨過天晴,滿眼是紅艷艷的花,綠油油的草,水珠在花瓣、葉片上滾動,蜻蜓、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種子開始發芽、長葉、開花,田野里冒出了各色的野花,嫩綠的小芽的畫面。讓學生看著畫面內容,感情朗讀第五小節。教師適當范讀,引導學生讀出意境,讀出韻味,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或感激,或佩服……的情感自然而然地釋放于朗讀之中。
可以戴上頭飾表演:小花、小草得到雨點兒的滋潤,它們會對雨點兒說些什么?
先請小小組合作排練,再選一、兩組向全班小朋友交流,最后集體評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設計力求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課文進行二度創作。)
◆[2004
- 網絡環境下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
學模式初探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 張紅 【摘要】在世紀之交的信息時代的今天,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加快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 關于對《我多想去看看》一課點評
八百坰八小 崔淑清 我認為一小的王亞麗老師的這節課是非常成功的,體現了新課改理念,主要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計之一作者:高曉勤 一、學習目標: 1.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我多想去看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之一
計之一佚名 教學目的: 思想教育要求: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北京、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知識教學要求:認識13個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能力培訓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之四
平陽縣小 潘海靜提供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一冊102頁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 2、認識2個偏旁“心、方”。 3、使學生在學習生字時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之二
蒼南縣第一實驗小學 李琳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詩歌。作者采用第一人稱,以一個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與媽媽的對話,表達了自己非常想去北京天安門廣場看看升旗儀式的強烈愿望,感情真摯。...
- 《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之一
作者:傅石群 預設目標: 1、能理解課文內容,產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認識13個生字,會寫"廣、升、足、走"四個字。認識兩個偏旁"心、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