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之六
佚名教學目標
1.學生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分別是兇字框、口字旁、春字頭。
2.會認3個字。
3.知道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偏旁。
2.能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誰愿意說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學習說,學習猜)。老師說一個謎語,請你們大家猜一猜謎底是什么?看誰聽得準,猜得對。“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你們猜出是什么了嗎?我們學完這篇課文,你就會知道的。
二、看圖。
1.出示圖:學生自己認真觀察圖,看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請同學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可以從遠到近,也可以從近到遠的順序。(圖上畫了山、水、花、鳥)那么這首詩是怎么寫山、水、花、鳥的呢?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和會認字。
2.畫出的生字和會認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讀讀課文,聽聽讀音是否準確。
4.指名讀課文,大家糾正讀音。
四、學習生字的字形結構及字義。
1.先讓學生識記生字,識記時可以聯系詩句內容,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2.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憶的?
3.請記憶字形巧妙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人:獨體字,筆畫記憶:撇,捺。也可以用手勢記憶,左右手心相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組詞:好人,人民。
色:上下結構,可以用熟字“魚”來記,去掉“田和橫”換成“巴”字就是“色”字。組詞:景色、彩色。
無:獨體字,可以用熟字“天”來記,“天”字最后一筆“捺”改寫成“豎鉤鉤”就是“無”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豎變鉤。“無”就是沒有的意思。組詞:無有、無用、無人。
畫:先認識“ ”(兇字框)可以用熟字換筆畫的方法記憶。用“魚”字來記,去掉上面的角字頭,換成“橫”,下面的“橫”寫成“兇字框”就是畫。組詞:畫畫,圖畫。
春:先認識“春字頭”。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春字頭”,下面是“日”字,合起來就是“春”字。學生書空“春”字筆順。組詞:春天、春雨、春風。
聽:認識“口”字旁。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口字旁”,右邊是“斤”字,合起來就是“聽”字。組詞:聽講、聽話。
4.抽讀生字和詞語的卡片,鞏固生字。
五、正確書寫生字。
1.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重點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書上描紅。
3.教師重點指導“畫”和“春”兩個字。
4.其他幾個字學生自己照書中的范字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5.學生在生字本上正確、規范地書寫每個生字。
六、學習詩句,理解意思。
1.學習前兩行詩句。
(1)自己小聲讀讀這兩行。邊讀詩句,邊看圖邊思考,這兩行詩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讀這兩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板書:遠 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3)讓學生找找二行詩句中的相對應的詞。
“遠看”和“近聽”、“山和水”、“有和無”、“色和聲”是相對應的詞。
(4)認真看圖,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怎么樣?
眺望遠處的山峰,你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色?(朦朦朧朧)看圖水流從高處往下流,會發出什么聲音?那么詩中卻說走近了還是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是怎么回事呀!你們猜到這則謎語的謎底了嗎?(畫)
(5)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后兩行詩句。
(1)總體學法:
①讀詩句,對照圖,說說這兩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詩句中是怎樣寫畫中的山和水的。
③聯系實際想,應該是什么樣的景色,而書中為什么這樣寫?找到詩句與畫的聯系。
(2)學生結合學習方法自學后兩行的內容。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說對后兩行詩句的理解。
(春天已經過去了,花還是那么鮮艷、美麗。當人們走近的時候,枝頭上的鳥不害怕,仍然停在枝頭上)板書: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5)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又是什么樣的情況?
(春天過去了,花就謝了,當人們走近鳥時,鳥一定會飛走的。)
(6)指導朗讀。
教師范讀,突出“去、還在、來、不驚”這幾個詞。
學生練習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3.朗讀全首詩。(1)在詩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詞。(2)找出相對應的詞讀一讀。
花——鳥山——水聲——色
4.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1)自己練習背誦。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誦。
板書:
14.畫
遠 山 有色
近 水 無聲
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2005
- 古詩新教 培養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的古詩教學模式探索二年級語文組 喬紅 新大綱明確地要求:“小學階段背誦優秀詩文不少于150篇(含課文)。”并且新大綱后面還附錄了80首“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可見在高呼素質教育的今天,古詩文學習的重要性。...
- 《靜夜思》綜合資料之二
佚名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詩文解釋】 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 《靜夜思》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2個偏旁“亠、攵”。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二、教材說明 這是本冊教材中第二次出現古詩。...
-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之二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學市教壇新秀 王愛媛 一、背景知識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 《我們的畫》教學設計之一
杭州市余杭區運河鎮五杭中心小學 尤浙芳 一、教材分析: 口語交際《我們的畫》是人教版第一冊教學內容,文中的圖上畫著一群小朋友準備畫展的場面。他們有的構思,有的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新作,還有的在評說別人的畫。...
- 《語文園地二》教學設計之一
佚名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 我會連 這個活動安排四組練習,目的是復習漢語拼音、鞏固學過的生字字音,區別平舌音和翹舌音、鼻音和邊音。通過練習,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 《語文園地二》綜合資料之二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學小學一級教師 市教壇新秀 王愛媛 一、背景知識 “語文園地”與發往教材中“基礎訓練”基本相同。但“語文園地”在幫助學生對本單元中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系統地梳理、整合和鞏固的同時更加注重在學生心中培植學...
- 《語文園地二》綜合資料之一
佚名 一、教材說明 這個語文園地有六項內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字的偏旁歸類、讀詞語、讀句說句和背誦古詩。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連”,要求把聲母和含這個聲母的字連起來,以區別平舌音、翹舌音、鼻音和邊音,讀準每個...
- 市公開課《放小鳥》(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鳥類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5課(學生齊讀課題)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鳥來到教室,把一些生字寶寶帶到我們身邊,你能讀好它們嗎?...
-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