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恐龍》教案(精選3篇)
《我眼中的恐龍》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欣賞和交流,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2. 能運用有關恐龍的已有經驗,抓住不同恐龍的特征用水粉畫的形式進行表現。
3. 能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恐龍有初步的認知;已有水粉作畫的經驗
2.物質準備:恐龍活動視頻;恐龍圖片(霸王龍、劍龍、翼龍、梁龍、棘龍)、恐龍身體局部特征圖片;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嗎?
2. 看視頻:老師這里有一段有關恐龍的視頻,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你認識的恐龍。
(二)觀察感知不同恐龍的外形特征:
1.出示恐龍圖片:老師收集了這幾種恐龍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除了這幾種恐龍,你還認識哪些恐龍?
2. 剛才聊了恐龍朋友,接下來要請你們畫一畫恐龍。你最想畫哪些恐龍?怎樣的來表現它的身體特征?比如:霸王龍、劍龍、梁龍,它們的身體上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特征圖片擺在相應的恐龍圖片下。)
(三)幼兒大膽作畫:
1.你可以畫自己喜歡的恐龍,也可以畫剛才我們說到的恐龍。
2.今天我們用水粉顏料來畫,在使用顏料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能夠表現出恐龍的外形特征,大膽構圖和配色,有想象力。恐龍畫好后,可以添畫上一些植物,豐富畫面。
(四)作品展示:
1. 你喜歡哪一只恐龍?你看得出這是什么恐龍嗎?
2. 請小朋友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畫的恐龍。
《我眼中的恐龍》教案 篇2
《消逝的恐龍》這個主題下,展開了我眼中的恐龍這節課。在這活動中讓幼兒了解,自己喜歡的恐龍的特點,在這節科學課開展前,我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交代幼兒準備恐龍的書本、玩具、讓幼兒去了解了有關恐龍的知識,這為幼兒在上課時做了很好的基礎。
活動開始的時候,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小朋友們對于恐龍的興趣還是非常大的,一說起恐龍,他們的興趣話題就打開了,一會兒翼龍,一會兒雷龍,一會兒霸王龍,一會兒梁龍,一會兒三角龍…當我拿出制作恐龍的材料的時候,和他們講解的時候,他們都很用心的聽著,但是在聽講的時候是興奮多過于認真。
在制作的時候,我發現一些錯誤問題,我們很多孩子的牙簽都斷了,我也沒有考慮到把牙簽會斷的這一問題,以及恐龍的正反也沒講清楚,要用牙簽一層一層的扎的問題也附加進去,以及利用牙簽時候的安全問題也一定要多多強調 。這樣,我認為,教學效果以及質量會提高很多。因為在手工課上的小朋友本來就比較活躍,所以,老師更應該把方方面面都想具體了。
另外,在幼兒講述了恐龍的有關知識后,我運用圖片來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恐龍類型。我覺得這一環節如果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展出會更好。通過多媒體的放映生動的形式更加吸引幼兒。
《我眼中的恐龍》教案 篇3
大班的孩子對水粉畫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了解的還不夠深入。本次期中開課的內容為《我眼中的恐龍》,正好是一節水粉畫,恐龍雖然深受幼兒的喜愛,但對于畫而言,無疑是一個難點,如何把握恐龍的外形特征,色彩與線條的運用,再加上又是一節藝術領域的水粉課,使整節課充滿了難點。
我們班孩子對水粉畫的接觸不多,大多都以線描與蠟筆畫為主。為了開展本次教學活動,在前期對幼兒進行了關于恐龍的知識經驗傳授。然后我制定了活動目標:1、通過交流、講述自己的恐龍朋友,能夠以水粉畫的形式進行表現。2、在水粉創作表現過程中,能夠具體突出恐龍的外形特征,并且能夠大膽用各種色彩和線條進行表現。
在教學活動中我發現我過多引導了孩子感知恐龍的外形,而忽略了藝術領域對于美得追求,孩子們都把水粉筆當做記號筆來使用,只有少部分的孩子對恐龍進行了色彩的裝飾,大部分的孩子都著重于恐龍的外形而不敢大膽的下筆,在這一方面在下次教學活動時我需要進行改善。本次教學活動孩子們的大致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特別在圖畫的完成度上,雖然色彩的裝飾還不是很足夠,但在線條運用上表現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在今后活動中,會把更多的水粉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幼兒不只是單純的畫,而是在體驗美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