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通用7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了解籠鳥和益鳥的區別,知道鳥與我們人類的關系。
2.會大膽勸小玉放飛小鳥,增強幼兒語言表述力。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帶孩子在生態體驗場上體驗過"鳥籠中的鳥"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鳥
活動過程:
一、體驗小鳥在大自然中自由飛翔的感覺。
(放鳥叫錄音)師:聽,誰來了呀?原來是一群百靈鳥唱著動聽的歌飛來了。讓我們也變成快樂的小百靈來玩一玩吧!(邊放音樂邊說"小鳥們在藍天上飛來飛去,一會兒飛到樹枝上,為大樹治病;一會兒飛到草叢中,和小草捉迷藏;它飛到了花園里,和花仙子們一起跳舞,小鳥們在溫暖的陽光下,和煦的春風中自由自在、快樂的飛翔著……)幼兒聽著音樂自由跳舞。
二、分段欣賞課件,了解故事情節。
(音樂停,捕鳥聲,放課件)師:哎呀不好了,發生什么事情啦?(小百靈被抓了。)小百靈是被誰抓了呢?請你們來猜猜看。
1.欣賞第一段課件,感受百靈鳥被關的感覺。
師:到底是誰抓了小百靈呢?我們來看一看(播放課件)
2.欣賞第二段課件,了解小玉抓百靈鳥的原因。
師:小百靈被關在籠子里沒有媽媽,沒有同伴,很孤單,那么,小玉為什么還要抓小百靈呢?我們來聽小玉說一說。"欣賞錄像。
小結:爺爺的鳥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快樂,那小玉抓的小百靈給她帶來了什么呢?(看課件)
3.欣賞第三段課件,勸說小玉放鳥。
(1)爺爺勸說小玉放鳥提問:爺爺是怎么勸小玉的?(和小朋友一起小結爺爺的話)"小玉聽了爺爺的話愿意放鳥了嗎?"(不愿意)
(2)幼兒勸說小玉放鳥師:現在小玉不愿意放鳥,這可怎么辦呢?請你們也來勸勸小玉,讓她主動將小百靈放回到大自然吧!先和你的好朋友說一下。(先討論后個別。)師:小玉聽了我們的勸說之后,答應放鳥了嗎?來看一看。(放課件)
(3)小結。
三、放飛小鳥,大膽表述對小鳥的關愛之情。
1.歡送小鳥,大膽表述對小鳥的愛意。
師:現在小玉把小鳥交給了我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放飛小鳥吧。(《祝你平安》音樂中離開)到戶外:"在我們放飛小鳥之前,請你們向小鳥去說一句告別和祝福的話!"幼兒自由和小鳥告別,再請個別幼兒表述。"誰愿意和我們一起來分享和小鳥告別的話?"
2.放飛小鳥,共同體驗回歸自然的快樂。(此活動作為延伸)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采用了flash課件,由于它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能夠抓好幼兒的注意力,促進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活動過程中注意營造寬松愉快的氛圍,提問的設計既結合故事內容,同時,也注重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整個活動,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過渡自然,始終把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收到了較好的活動效果。
附故事:
小鳥的家
麗麗是個聰明、活潑的小女孩,她的家住在山坡下,門前草地環繞,可美了。平時,只有她和媽媽兩個人在家,爸爸在很遠的城里上班。每天,都有幾只小鳥在麗麗住的房子前飛來習去,麗麗感到很奇怪,她悄悄地跟著小鳥觀察,終于發現小鳥在她家的屋檐下筑起了一個小窩,麗麗可高興了,天天她和小鳥一起唱好聽的歌,麗麗還常用米粒和小蟲喂小鳥。有一天,爸爸回來了,要帶媽媽和麗麗一起到城里去生活,并且準備把房子賣掉。麗麗說什么也不肯跟爸爸一起到城里去,爸爸、媽媽感到很奇怪,問麗麗是怎么回事,麗麗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事,因為她舍不得那些小鳥,她怕后來的房主人會把鳥窩拆了,這樣小鳥就沒有家了。爸爸、媽媽為難了,怎么辦呢?終于,他們商量出一個好辦法。有一天,爸爸買回來許多小樹,把這些小樹栽在門前的草地上,還在每棵小樹上安了一個小木頭房子。做好這些,爸爸、媽媽告訴麗麗,可以放心地到城里去了,因為小鳥有家了,麗麗不相信地問:“小鳥的家在哪兒呢?”爸爸、媽媽拉著麗麗的手走出家門,麗麗一下子就看到那些多的小木頭房子,可高興了,她親親爸爸,再親親媽媽,大聲地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小鳥也愛你們。”接著,她就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她的好朋友——小鳥去了。來買房子的人家有一個小男孩子,名字叫揚揚,麗麗帶揚揚參觀了小鳥的家。伴隨著麗麗的歌聲,飛來了許多小鳥,它們圍著麗麗和揚揚快樂地飛來飛去,揚揚也喜歡上了這些小鳥。很快,揚揚和爸爸、媽媽一起搬進了麗麗的房子里,他和小鳥也很快成了好朋友。過了一段時間,麗麗收到了一封郵件,里面是一盒錄像帶,是揚揚寄來的。麗麗趕快看了錄像帶,在里面看到小樹慢慢地長大了,鳥窩里也住滿了小鳥。小鳥們每天飛進飛出,為揚揚唱著快樂的歌。揚揚每年也和爸爸、媽媽一起栽好多樹,并在樹上安放新的鳥窩。很多年過去了,這里成了樹的世界、鳥的世界。這里成了一個風景很美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2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收藏品的含義,將心中的情感投入到幼兒園的一草一木上。
2.對有意義的收藏充滿期待。
活動準備:
罐子、里面裝有石頭、樹葉、畫、橡皮、尺子、瓶蓋等,人手一張收藏卡。
活動過程:
一、豆豆的收藏品
1.提問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收藏過東西呢?為什么要收藏呢?
小結:原來你們是因為喜歡一樣東西,或者是為了美好的回憶而收藏的,有一個叫豆豆的小朋友也收藏了東西,我們來看看這兒收藏家都收藏了什么東西。
2.逐個展示罐子里的東西
你們猜豆豆為什么要收藏這些東西呢?
(小朋友們猜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這些可都是豆豆的寶貝啊,每件東西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收藏家的故事
1.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豆豆為什么要收藏石頭?樹葉?畫?
(原來是看到石頭就能想起幼兒園里的滑梯,看到樹葉就能想起和小伙伴一起講過的悄悄話,看到畫就能想起最喜歡的老師。)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3.等豆豆畢業了,離開幼兒園,他看到石頭、樹葉、畫會怎么想呢?
4.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很快也要離開幼兒園了,大家在幼兒園里度過了那多美好的時光,有沒有讓你最難忘的回憶呢?
三、你想收藏什么
1.幼兒園里有太多好玩的地方,有趣的事,我相信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幼兒園,也想把幼兒園留在心里,那么你最想收藏什么?怎么收藏?
(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對幼兒園都有很深的感情,以后看到這些收藏品就能想起幼兒園里的小朋友、老師對嗎?)
活動延伸:
看時間和課堂的一些安排,可以做些調整,比如可以讓幼兒可以自己拿著書看一下,也可讓小朋友把自己想要收藏的東西畫在收藏卡上。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3
活動目標
根據《指南》科學領域水平目標中提出:“嘗試運用基本的科學方法探究問題,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結合領域目標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相反的,樂意在游戲中根據變化尋找反義詞。
2、能聽清指令,遵守游戲規則,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知道生活中很多東西是相反的,會尋找反義詞。
活動準備
1、音樂《高人和矮人》
2、表示相反特征的的圖片及實物
3、《貓的一家》PPT
4、大、小不同的棒棒糖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
師:跟著音樂做一做高人和矮人的動作,到高人音樂的時候,小朋友們把手舉高高,到矮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讓幼兒初步了解高矮的意思是相反的,它們是一對反義詞。)
師:請兩位小朋友來表演一下啊,我播放到高人的音樂時,請你們將手舉高高,到矮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開始。
師:剛才我們是根據音樂來做一做動作,那現在,我要增加難度啦,在聽到高人的音樂時,彎腰低頭,到矮人的音樂時,把手舉高高誰想要試一試?來,請到前面來,準備開始哦,聽音樂。
好厲害呀,小朋友們為她們鼓鼓掌,棒棒棒,你們真棒!
(二)實物展示,直觀了解
(出示實物棒棒糖,讓幼兒直觀的了解反義詞大、小。)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棒棒糖。誰能說一說這兩個棒棒糖有什么一樣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它們都是一樣的粉色,上面有一顆草莓的樣子,棒子都是白色。)
師:再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它們一個大、一個小)
師:你太棒了,一下就發現了這兩根棒棒糖的秘密,它們一根大、一根小,大和小是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所以我們就叫它們反義詞。
(三)借助課件,了解反義詞
播放課件《貓的一家》,出示圖片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內容。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藏有很多秘密的圖片,誰想當一個小小的偵探,來找出這些秘密?如果你發現了里面的秘密,不要大聲的說出來,舉起你的小手來和老師分享好嗎。
師:請這位小朋友說一說,舉手很快呀,來和我們分享一下,你發現了圖片里的什么秘密。
(有的東西很大,有的東西很小)
師:你說的很棒,但是你沒有告訴老師什么東西很大,什么東西很小,要是能說出什么東西很大,什么東西很小就更好啦,想要再試試嗎?(引導幼兒完整的進行講述。)
出示圖片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并完整講述自己發現的秘密。
師:這次請一位小女生來試試看,要用完整的話說出你發現的秘密哦。
幼:老師,我看到里面有蘋果,一個在桌子上,一個在桌子下面。
師:你能告訴我們你發現的這個秘密里的反義詞是哪兩個嗎?(我不知道)誰能來幫幫這位小女生,你去找一位好朋友幫幫忙好嗎?(老師我知道,是上和下。)
PPT里面還有哪些,是和高矮一樣意思相反的詞語呢?
用觀看投影片的方法,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后,嘗試著發現PPT中更多的秘密,說出一些新的反義詞。
(四)聲音辨別
打開PPT鏈接的聲音(快速跺腳和慢慢跺腳的聲音)
師:咦,這是什么聲音?(跺腳的聲音)他們是怎樣跺腳的呀?(小朋友根據聲音自由的跺跺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試一試,看你和我們聽到的跺腳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小朋友根據聽到的自己跺跺腳。)
師:他剛才跺腳的聲音和我們再PPT里面聽到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呀?怎么不一樣的呢?(他一直很慢的跺腳)那誰要再來試一試?這位小朋友和我們聽到的跺腳的聲音一樣嗎?(和里面的一樣,一會快一會慢。)是這樣嗎?那我們一起跟著聲音來跺跺腳,看看是不是一會快快跺腳一會慢慢跺腳就和它發出的聲音一樣啦!
師總結:那現在老師告訴小朋友哦,我們剛才跺腳的“快”和“慢”也是意思相反的哦,它們也是一對反義詞。
(五)自主探索,深化理解
師: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材料在桌子上,現在請小朋友們回到桌子邊,去看看、摸摸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東西,找找他們藏著的小秘密。
(讓幼兒通過聽一聽、看一看、捏一捏、拎一拎、嘗一嘗,來感知、探索、發現問題,知道教師提供的嘗試材料中有幾種相反的特征,讓幼兒在感知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認識反義詞。)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去找過了,誰愿意和老師分享一下你發現的小秘密?好,請你來。(我剛才摸的是桌子上的兩塊抹布,它們一個是涼的,一個是干干的)
師:你好厲害呀,一下載就發現了兩塊抹布的秘密,但是老師要問你哦,有一塊抹布是涼涼的,那它為什么涼呢?(因為它是濕的)對呀,它是濕的,所以涼涼的,那么濕和干的意思就是相反的,它們就是反義詞,就是我們要找的小秘密。現在你想完整的和我分享一下這個小秘密嗎?(引導幼兒完整的講述出濕和干是一對反義詞。)
師:再請一位小朋友來分享一下你發現的小秘密。
(六)在游戲中讓幼兒表達對反義詞的理解
1.游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
師:剛才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小秘密,知道了“高和矮”、“大和小”、“濕和干”、“胖和瘦”、“上和下”、“遠和近”等等都是反義詞,那我們現在來玩一個游戲“和我說的不一樣”。我和張老師先給小朋友示范一下,要仔細看哦。
我:我說大。張老師:我說小。我:我說高。張老師:我說矮。我:我說上。張老師:我說下、
現在小朋友們了解這個游戲的玩法了嗎?那我們來試一試。小朋友們和老師來比一比。師:我說濕。小朋友們:我說干。師:我說里。小朋友們:我說外。師:我說多。小朋友們:我說少。
2.游戲:找朋友
師:老師還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的識字卡片,兩個小朋友一組,一位小朋友拿“大”的識字卡,另一位小朋友就要拿“小”的識字卡;一位小朋友拿“上”的識字卡,另一位小朋友就要拿“下”的識字卡。以此進行游戲。(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游戲情況,及時的給予指導。)
(七)活動延伸
1、美工區根據相反詞創作的意思相反的作品可以拿回家一起分享,告訴爸爸媽媽你創作的是哪一對反義詞。
2、可以跟小朋友互相交流、合作完成游戲“和我說的不一樣”、“找朋友”。
3、跟媽媽上網看看更多的反義詞圖片等,拓展知識。
活動總結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本次活動設計過程中,我通過電教手段、以及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身邊的反義詞,通過激發好奇心,讓他們很快的對反義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在活動中,我始終以大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作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性,并積極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認識,通過看聽想說來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使多數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語言與畫面,認讀漢字:白云、草地、蝴蝶、小魚。
2、嘗試運用詩歌的重復結構及經驗進行仿編活動。
3、愿意參與科學認讀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活動卡:夏天的單詞樹
2、幼兒用書人手一份,大字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演示:活動卡—識字樹
1、認讀漢字。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大樹朋友
教師出示指出識字樹上的漢字,集體認讀
電風扇在哪里呀?
冰箱
空調
扇子
(2)還有一棵識字樹呢,小朋友讀一讀上面的漢字念什么?
幼兒集體認讀
香瓜
桃子
西紅柿
西瓜
葡萄
二、展開
學習詩歌,理解詩歌的語言與畫面。
1、教師播放詩歌,
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我們的家多美啊!
2、教師提問:詩歌里說了誰的家?是怎么說的?
為什么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蝴蝶的家?
3、教師出示詩歌識字樹,帶領幼兒邊指邊讀。
4、教師請一幼兒帶領其他幼兒一起指讀。
5、教師請幼兒拿出自己的用書自由認讀兒歌。
三、結束
教師組織幼兒仿編詩歌。
1、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還有誰的家也是清清的河水?
教師請幼兒逐一講述,鼓勵幼兒用詩歌里話來說。
2、教師幫助幼兒將仿編的內容連起來,集體朗讀。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借助教師提供的圖片,學習詩歌并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詩歌的紡編活動。
3、積極參與紡編活動,體驗紡編后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詩歌內容圖片 抒情樂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二、學習作品
1、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
2、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3、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句子中事物之間的聯系。
三、幼兒表現、創作
1、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讓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
例:當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時,扮演白云的幼兒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動作,飄呀飄地回到藍藍的天空上去。(注:藍天也由幼兒扮演)
2、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明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職責,并能監守崗位。
2、能夠使用禮貌用語,較安靜地游戲。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內容:
娃娃家、醫院、理發店、菜場、銀行、公共汽車、超市。
活動過程:
一、引導語
小朋友,今天我們又要來玩娃娃家了,你們高不高興啊?上次我們在玩娃娃家的游戲的時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來是娃娃家的爺爺,可是后來他看到醫院的醫生不夠了,那是因為醫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醫院,幫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與別人不一樣,他用的是氣功,今天,我要在來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夠把工作做到下班,還有,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是不是要安靜一點啊,這樣,在醫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兒游戲
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媽媽一起將娃娃家整理干凈;
普遍指導各個服務場所能應用禮貌用語;
教師觀察:
1、觀察幼兒是否能夠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觀察幼兒是否能夠自己解決一些遇到的小問題;
3、觀察幼兒是否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監守好自己的崗位,不在教室中間奔跑;
4、觀察幼兒游戲的聲音是否比較安靜;
三、教師評價
1、讓個別幼兒介紹今天自己的新發現;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2、對今天在游戲中能夠監守自己崗位、并能使用禮貌用語的幼兒予以表揚;
3、對于全班幼兒在游戲中能夠放低音量地進行游戲給予表揚,并告訴幼兒在下次游戲中也要看他們的表現。
3、大班角色游戲娃娃家、理發店、醫院教案
一、游戲目標:
1、對游戲活動感興趣,愿意參與角色游戲活動。
2、樹立游戲規則意識,遵守游戲規則,養成三輕的游戲常規。
3、按角色職責游戲,能與同伴合作游戲,友好相處。
二、游戲準備:
娃娃家、理發店、醫院的玩具
三、活動過程:
1、提出問題:引起幼兒討論,激發幼兒游戲的愿望。
師:娃娃肚子餓了怎么辦?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要做哪些事?
你開的理發店來了顧客,你要怎樣為客人服務?
你是醫院的醫師,有人找你看病,你要怎要為病人看病?
2、幼兒自由交流。
在娃娃家你想當誰?在理發店你想當什么?在醫院你想當什么角色?
3、提出要求:
(1)做到"三輕",愛惜玩具及材料。
(2)幼兒按意愿選擇游戲角色:你想玩什么游戲?喜歡扮演什么角色?怎么玩?應注意什么?
4、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利用游戲材料進行交往的情況,以角色身份指導幼兒學習用恰當的詞匯或句子進行交流,并學習禮貌待人。
5、評價:
1)今天你玩得開心嗎?為什么?和誰做了哪些事?
2)表揚在游戲中能堅守崗位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家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寫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認識田字格
2、難點: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鉛筆、小兔、小雞、小狗、小貓圖片、田字格本
活動過程:
1、認識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們認識它嗎?在哪里看到過?”
(2)教師小結:這是小學生的寫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排田字格呢?”
2、了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師將4只小動物分別放在田字格的四個格子里
“小動物們在田字格的那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個別幼兒放小動物,其他幼兒說說它們的位置
3、游戲活動,鞏固對田字格的認識
(1)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將相同的漢字連起來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兒相互交流握筆姿勢,糾正錯誤的姿勢。
活動反思:
一、溫馨情景、引學生入文
在這節課上,由多媒體展示出:藍天白云、泥土種子、森林小鳥、小河魚兒等多幅畫面,使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它們的親密關系。我打開音樂,和著音樂的節拍,讓學生聽著錄音機里傳出的擬揚頓挫、輕柔和諧的解說,再讓學生經過思考走進自然美的意境之中。隨之,我輕輕朗誦課文:“藍天/是白云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森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再讓學生跟讀一遍,聲音好美、好美,仿佛是領學生走進了詩文中的“家”里。此時,題目《家》正在電腦的畫面上徐徐升起,同學們激情涌動,朗誦的聲音此起彼伏,聲聲動情。
二、用提問尋思、用細讀品味
在學生輕聲朗讀之后,我隨機又展示了藍天白云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為什么把藍天比作白云的家呢?”學生這時展開想象,有的回答:“白云只有在藍天里才會有溫馨的感覺”。有的說:“白云只有在藍天才自由、快樂。”……說得多好。“誰能讀出感覺來?”這時,學生早已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同樣的方法,我又讓學生想像森林和小鳥、小河和魚兒、泥土和種子的親密感覺。這些想象和描述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讀時感情充溢。在理解內容、品位文字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繼續誦讀課文,去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把體驗到的情感移植到文本之中,用心靈與文本對話,用優美的聲音把體會感悟出來。在誦讀的時候鼓勵孩子加上動作,不僅讓孩子興趣大增,也便于學生記憶詩歌。
三、讓角色轉換,再體驗溫馨。
當學生還沉浸在有滋有味的誦讀之中時,我逐次在身上貼上藍天、森林、小河、泥土的圖片,向一個個學生招手。在我的'指導下,學生不知不覺地實現了角色轉換,變成了一朵朵白云,一只只小鳥、一條條魚兒、一粒粒種子,與之相對應的親切溫馨、和諧的關系展現出來。在我的身邊飄浮、玩耍、游動、靜伏。文本不再只是一種文字,而是有形、有聲的體驗,學生也變成了有感情的文本角色。此時,學生在我的帶領下,已渾然不覺地經歷了兩個層次的體驗:接觸文本,在字里行間中的體驗;超越文本,在文本創設的意境中去體驗。
四、拓展文本、升華情感
到此,課文已經基本講完,但是我并沒有打住,又展示出了另一幅畫面。我說:“自然界里有它們的家,那我們小朋友的家在哪里呢?”學生齊聲誦讀:“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此時出示我國的版圖,告訴學生我國的國土面積、淮安的地理位置。之后帶孩子在課件中游覽祖國的山山水水,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此時我打開課件中的一首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兒真鮮艷……”。緊接上培養學生帶著自豪、驕傲的心情讀課文。
詩中“祖國”是一個抽象的詞,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尤其不容易理解。我讓學生通過課外搜集資料、課上交流匯報的教學設計,將抽象的“祖國”化為具體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的意識。
課文講解結束,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出示了熊貓在吃竹子、鯨魚在海里游、月亮懸掛在星空的圖片,讓孩子編詩,課后的作業是回家仿寫一首兒童詩,并配上相應的圖畫。這些都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五、指導背誦,步步為營。
在指導孩子背誦的時候,先是用帶課文的FLASH吟誦,之后用別有用心的板書提醒,相對加大了難度,再用無課文的動畫提醒,最后讓孩子閉上眼睛,帶這動作加以演示。這樣的步驟符合孩子記憶的特點,反復的強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這節課上,我用一顆未泯的童心引領學生與文本解除對話,在誦讀、表演、對話中去體驗、感悟語言帶給我們的溫馨。在這種體驗中,學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一堂精心準備的語文課到此結束了。
這節課帶給我的不但是快樂、感動,而且是審美的情趣。讓我感到教學不是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的。這首小詩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保持語調歡快、流暢和幸福、愉快的感覺。教學時讓學生體驗、感悟詩中的意味,發自內心對祖國的撫育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