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活動三:能干的小廚師
★活動目的:
鼓勵幼兒親身嘗試體驗廚師的勞動,從中感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活動方式:
1、 周末家庭親子活動《能干的小廚師》。
2、 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討論,選擇一道簡單的自己能夠做的菜。
3、 在爸爸媽媽的指導、幫助下學做這道菜,體驗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感受。
4、 建議家長們拍下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
★活動反思與推進:
通過親身體驗廚師勞動,孩子們對烹飪的過程有了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對自己的烹飪成果充滿了信心和自豪感,急切盼望著與老師同伴分享。在周末里、有些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打來電話說著自己做的菜是怎樣怎樣做的,吃起來怎樣怎樣好吃… …;爸爸媽媽還給他們拍了照等等。
活動四:我會做的菜
★活動目的:
1、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2、 能有序地表達自己的烹飪過程。
3、 引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準備:
反映孩子們做菜時的精彩瞬間的照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方式:
1、 幼兒將帶來的照片按烹飪程序,有序地貼在指定的展示板上,布置成“我會做的菜”專欄。供幼兒相互觀賞、介紹。
2、 談話活動:組織幼兒以分組、集中的形式相互介紹自己做的菜,表達自己對烹飪過程的感受與理解;與同伴分享烹飪過程帶來的快樂。
提問:“你做的菜名叫什么?”“它需要哪些材料?”“這道菜是怎樣做出來的?”
“吃起來味道怎樣?”“做菜時什么時候最開心?”
3、 引導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做菜時最開心或最得意的時候。
重點指導幼兒:學畫人物開心、得意的面部神情。
★活動反思與推進:
孩子們通過談話,繪畫活動充分地與同伴分享了自己參與烹飪工作時興奮、快樂、得意的情緒體驗。并且、幼兒通過描述自己做菜的過程,再次體驗了烹飪過程的有序性。
活動五:音樂欣賞《快樂的小廚師》(三)
★活動目的:
愿意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地用肢體語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袖套人手一副,廚師服,人手一件,長方盤人手一個。
★活動方式:
1、 律動進場:《龜兔賽跑》。
要求:幼兒根據樂曲節奏的快慢,情緒變化;表現出不同的動物形象及不同的情緒的事件。
2、 幼兒回憶自己的做菜經歷,完整欣賞樂曲。
3、 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要求:聽聽、想想,每段音樂都像小廚師在做什么?
4、 根據幼兒表演情況提出要求,幼兒再次根據自己的理解與感受,用肢體語言表現。
5、 游戲:《猜猜我做什么菜》
★活動反思與推進:
本次活動由于能夠讓幼兒在生活中地參觀、感受廚師的勞動,并親身嘗試烹飪一道簡單的家常菜,從而使幼兒很自然地體驗到了烹飪勞動給他們帶來的興奮、快樂、得意的心情;也了解到廚師烹飪工作的有序性及基本步驟,為幼兒更好地欣賞、理解樂曲提供了有益的生活經驗。遵循著傾聽入趣——感受體驗——想象表現的藝術欣賞原則。但在本次活動中,在“把孩子所獲得的生活經驗運用到樂曲欣賞”方面把握不夠好。幼兒欣賞后的肢體表現,有單純為音樂配動作的傾向;另外、當孩子在用肢體表現時,應更準確地根據幼兒的表現情況,抓住時機加以引導;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將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到表演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