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小草—環保主題活動
在種植活動結束是,朱晨龍提出“我的奶奶一直要從小草上走的。”其他的孩子聽了也紛紛附和,我統計一下大概有一半的孩子隨家長在草地上走過。于是如何繼續保護好草地呢?我們有生成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三:小小環保宣傳員
活動目標:
1、 嘗試制作環保標志
2、 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人手三張白紙、鉤線筆、蠟筆
活動過程:
1、 討論:怎樣使草地一直保持干凈呢?怎樣提醒每個人都來愛護草地和環境呢?
2、 啟發幼兒討論出要制作環保標志。
3、 幼兒動手繪畫、制作環保標志
4、 讓幼兒將自己做的環保標志貼到草地的四周。
活動反思:
孩子由于參與了種植活動,對于愛護小草有了很強的意識,所以提出讓他們討論“如何保護好草地呢?”設想了很多的辦法:在四周的圍墻上加高;用木棍插在草地的四周,包小草保護起來;畫一些畫貼在大樹上,提醒大家不能踩小草;用網圍起來;請老師寫些字包紙貼在草地上。最后我們經過協商決定師生分工合作,有老師準備一些標語,給大人看的。孩子們則是進行繪畫活動“愛護小草”給小朋友們看的。
在繪畫活動中我的感觸很深,小朋友現出的熱情和智慧使我吃驚。反映出他們對于保護小草的意識非常強烈,表現出的作品是各式各樣的,有在小草上走的腳畫上大大的叉;有給小草澆水笑瞇瞇的小草;有傷心落淚的小草與開心的小草的強烈對比;有制止別人在草地上走路的;有黑黑的大石頭壓著的小草……著是孩子們心聲的表現,是他們對生活的最好理解。
主題活動反思:
1.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所帶來的矛盾也越來越嚴重,有識之士提出:“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幼兒作為發展中的人,有權利知道他所處的環境狀況,有義務成為美好環境的締造者和維護者。因此,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2. 我覺得教師要做“有心人”,力求做到把握一切利于環保教育的契機。這次的教育內容就發生在孩子的身邊。所以幼兒的身邊處處有環保教育的內容,關鍵在與我們要善于抓住機會進行及時教育。
3. 幼兒環保的意識須靠實踐與操作形成。在本主題活動中尤其在在種植小草的過程中,孩子們感受了勞動付出時的艱辛和保護它們生長的艱辛。從而使會更加自覺地去關心身邊的花草樹木,關注他們的生長環境所以,鼓勵幼兒參與各種環保實踐活動。理解了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懂得“重環保、草芊芊、綠世界、碧云天”的道理,讓幼兒從小萌發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由此可知,環境保護意識應從小抓起,使幼兒更多地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的關系,從而提高幼兒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行為。“綠色環境”不僅有利于孩子他們在觀察、活動、討論時,無時無刻不感到“綠”意盎然,都是圍繞草地開展的。 孩子最大的優點是凡事愛觀察,好發問,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但由于他們的生活閱歷都處在似懂非懂之中,所以我帶領幼兒親身體驗,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當孩子有了一定的環保意識時,我就讓他們用實際行動去維護環境,從而形成一定良好的行為規范。我前后兩次組織幼兒觀察比較了種植前和種植后的不同感受,激發孩子保護環境的意識,他們能自覺制止父母的錯誤行為,能發出“別踩小草!”的強烈呼吁,能用自己的畫筆宣傳愛護小草。孩子的行為是微小的可我深深明白環保的種子已在他們心中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