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饅頭(中班歌唱活動)
活動目標:1.懂得糧食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來之不易,學會珍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2.能理解圖譜的前后因果關系,由下一幅聯想到上一幅;
3.熟悉歌曲旋律,可以看著圖譜唱出相對應的歌詞。
活動準備:兒歌《大饅頭》、一個饅頭、6幅圖譜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談話引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老師手上拿著的是什么嗎?(饅頭)那你們吃過嗎?你們仔細看看饅頭長什么樣的?”
2.看圖譜說話。
(出示第1幅圖譜—饅頭)師:“現在老師要考考聰明的小朋友啦,你們知道大饅頭是用什么做的嗎?” 幼兒回答。
(出示第2幅圖譜—面粉)師:“這就是用來做饅頭的材料,知道這是什么嗎?你們瞧,面粉長什么樣啊?” 幼兒回答。
師:“那你們知不知道面粉又是怎樣來的呢?”(出示第3幅圖—小麥)“圖上這些一棵棵的叫小麥,面粉就是用小麥磨出來的。你們仔細瞧瞧,小麥是什么顏色的呢?”
把1—3幅圖全都貼出來,教師邊指著圖邊帶領幼兒朗讀歌詞。
(出示第4幅圖譜—農民伯伯)師:“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呢?”幼兒回答。“哇!原來小麥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呢。”
(出示第5幅圖譜—廚房阿姨)師:“我們在幼兒園里吃到的飯菜、午點是誰做的啊?”幼兒回答。
師:“在最后一幅圖里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圖譜)幼兒回答。“這兩位小朋友都是因為不挑食吃了饅頭,所以身體強壯壯,那我們是不是要向這兩位小朋友學習呢”
把4—6幅圖貼出來,教師邊指著圖譜邊帶領幼兒朗讀歌詞。最后再跟著老師念一遍歌詞。
3.教師范唱并帶領幼兒練習。
教師指著1—3幅圖譜先清唱第一段歌曲“大大的饅頭哪里來....黃黃的小麥磨出來。”然后指著4—6幅圖譜清唱第二段歌曲“黃黃的小麥哪里來?....小朋友吃了身體好!”讓小朋友嘗試跟著老師一起唱兩遍,最后跟著音樂大家一起唱。
4.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大饅頭》兒歌,小朋友們剛剛唱的很好聽呢!農民伯伯很辛苦種出來的小麥可以磨成面粉,廚房阿姨就會用面粉做出有營養而且香噴噴的饅頭給我們小朋友吃,我們吃了身體就會強壯壯呢!沒有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小麥會有面粉嗎?沒有了面粉廚房阿姨可以做出香噴噴的饅頭嗎?那小朋友不想吃的時候丟掉可以嗎?那這樣小朋友就是在浪費糧食哦,不光是饅頭,還有我們吃的米飯、蔬菜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要怎么做才是對的呢?這個問題,今晚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向爸爸媽 媽提出哦,明天老師再請小朋友起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