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角色的身份講述各種動物“夸自己”的語句。
2、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夸一夸自己和他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有一位醫生專門給別人整形,幫助別人修改不足的地方,可是他來到森林里幫助動物的時候,卻遇到了不尋常的事。
二、理解故事內容1、出示PPT(故事中動物的形象)你來找一找你喜歡的動物,說一說他們有什么特點?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夸自己》,邊講故事邊出示PPT。(前兩個動物)鯨魚是怎么夸自己的?猴子是怎么夸自己的?
3、教師引導幼兒猜一猜狗熊會怎么夸自己呢?然后教師講述故事。同樣的方式講述大象、螞蟻(完整欣賞故事一遍)三、情景表演《夸自己》
四、夸一夸自己和別人1、小動物們都很自信,說了自己的'優點,我們也來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你覺得你的好朋友有什么優點?
附:《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醫生來到森林里。他讓動物們說說對自己的長相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可以幫助動物們變得漂亮起來。
醫生讓猴子先說。猴子開心地說:“我對自己的長相很滿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樣,有四肢、有五官。我還比人多一條漂亮的尾巴呢。”
鯨魚噴出一股水,高高地沖上天空,接著說:“我是海里最大的動物。最厲害的鯊魚看到我都逃得遠遠的。”
狗熊慢吞吞地說:“我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我長得又高又壯又結實。”
大象神氣地說:“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長得很好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請我去當滑滑梯呢。”
螞蟻雖然長得小,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長得難看。螞蟻說:“我是最勤勞的建筑師,我能造出又大又安全的家。”
動物們夸了一通自己,很開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醫生沒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進一步了解作品中動物的特點。
2.知道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自己的優點要看到,別人的優點也要看到。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猴子、狗熊、大象、鱷魚、螞蟻卡片5—6套。
活動過程
1.說說這些動物。 ——教師出示猴子卡片,請幼兒說一說喜不喜歡猴子,說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 ——把準備的動物卡片分別發給每一個小組,請他們討論:喜不喜歡這些動物,為什么? ——每組幼兒派一個代表說一說自己組的討論結果。
2.聽聽動物夸自己。 ——剛才你們說了自己喜歡這些動物的哪些地方,動物們也知道自己的優點。我們聽一聽它們是怎么夸自己的。 ——講述故事,并按故事情節中的先后次序將動物呈現在黑板上。 ——這些動物夸自己有什么特點?它們看別人呢?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夸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夸自己時不能把別人說得什么都不好。
3.夸夸自己和別人。 ——請幼兒夸夸自己的優點,同時也夸夸別人的優點。
活動建議
最后一個環節可根據幼兒自信與不自信的情況,引導幼兒選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我學會了跳繩,小朋友也學會了,我們跳得很好。”或“小朋友會講故事,我也會講故事。”要注意鼓勵那些不自信的幼兒,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長處,從而樹立自信。
附故事: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醫生來到森林里。他讓動物們說說自己的長相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可以幫助動物們變得漂亮起來。 醫生讓猴子先說。猴子說:“我對自己的長相很滿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樣,有四肢、有五官。我還比人多一條漂亮的尾巴呢。你們瞧,狗熊的長相才不好看呢。他長得肥肥胖胖,又蠢又笨。”
狗熊說:“什么呀,我的長相一點都不難看。我比猴子長得壯,我的力氣也大呀。大象才難看呢!你們瞧瞧,大象的身子那么大,可是他的尾巴那么短那么小,好像長了一條豬尾巴,大象的耳朵那么大,鼻子也長得不像樣子。” 大象聽了很不高興,他生氣地說:“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長得很好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請我去當滑梯呢。要說身體嗎,鯨魚才是長得太大太蠢呢。”
鯨魚也生氣了,他噴出一股水,高高地沖上天空。他說:“我是海里最大的動物。最厲害的鯊魚看到我都逃得遠遠的。沒有那么大的身體,鯊魚會怕我嗎?你們瞧,螞蟻才長得不好看呢。螞蟻長得那么小,讓人看不清楚,一腳就把他踩扁了。”
螞蟻雖然長得小,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長得難看。螞蟻說:“誰說我長得不好看呀。猴子才真的難看呢。猴子說他和人長得一樣,人的身上可沒有那么長的毛呀,還有那么難看的紅屁股,人也沒有呀。”
動物們夸了一通自己,批評了一通別人,很開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
醫生沒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
教學反思:
每個班里都會有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們不夠自信,同樣也會有一部分過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夠自信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別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而過分自信的孩子卻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而看別人的時候卻恰恰相反。這兩種就是兩個極端,哪一種都不好。我們應該幫助不自信的孩子樹立自信,像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幫助找不到自己優點的孩子找找優點,聽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優點,他們很高興。而對于那些過分自信的孩子,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有缺點是必然的。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過分自信的孩子還是不自信的孩子,他們都是受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我們既不能一味地賞識,也不能一味地批評,這樣都是不對的。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針對不同的孩子給與不同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謙遜而不自卑。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主題進行談話,用清楚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通過談話,幼兒能相互體驗到自己和同伴的進步,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
教學重點、難點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的優點,開口說,大膽說。
活動準備掛圖二幅(圖一:小男孩自己在洗臉刷牙;圖二:小男孩在給花兒澆水)
活動過程
一、以請來小客人的方式,集中幼兒注意力,引起幼兒興趣。出示圖一
觀看理解圖片內容,由此引起幼兒生活經驗回憶,講述:自己為自己做的事情
1、教師提問:①圖片上有誰?我們給他取個名字②小明他在做什么?③我們誰像小明那樣,自己幫助自己做過哪些事?
幼兒講述時,教師注意傾聽,并微笑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清楚地講出自己想說的內容
二、出示圖片二,繼續引導幼兒觀看、理解圖片內容
幼兒三三兩兩自由講述圖片后,請1——2名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幼兒分組講述:幫助過別人做過的事情。
幼兒自由談話:在家里,在幼兒園里,在公園里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提問引導幼兒:
④小明說:我還做過讓別人高興的事呢?他在幫助誰?是怎么做的?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有意識地到幼兒身旁傾聽,了解幼兒講述的情況。
⑤我們一定也像小明那樣幫助過別人。你是怎么幫助別人的?幫助了別人以后,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三、以幼兒自由、輕松的方式進行講述,自我肯定。
幼兒自由講述:我學會的本領(可以用語言,也可以用體態動作來表現,如:跳舞,做操等。
四、師生英語——音樂游戲:我高興,我快樂。
幼兒愉快地在音樂伴奏下運用肢體語言盡情表達自己的高興心情。
⑥我們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除了可以自己幫助自己做事、幫助別人以外,我們還學會了哪些本領?(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本領)教師與孩子一起快樂地游戲。
教學反思
圖片提供中的情景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對于幼兒來講因為有相關的生活經驗,所以能較好的調動幼兒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在幼兒對自己做的事情進行講述時,老師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對生動活動的描述,同時增強用于去嘗試的信心。
在最后環節利用游戲,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活動,不僅讓幼兒保持對活動的興趣,同時更進一步激發對自己獨立做事的信心。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幼兒園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發現部分幼兒由于家庭中父母的包辦,在面對自己需要做的事時,有退縮和不愿意嘗試的情況“我不會,我做不來”常常是孩子們找的借口,在引導幼兒去幫助他人時,孩子們也常常用:“我不會,我做不來。”的借口老來推搪。本活動力求通過圖片,幫助幼兒回憶、整理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自豪感,激發幼兒對自我的肯定幫助幼兒發掘自己做過的幫助他人的事情,體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同時通過拓展談話,幫助幼兒進一步體驗成長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 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的優點,做到互相欣賞。
2、嘗試用合適的語言夸夸自己和別人。
3、能大膽用語言描述自己和別人的優點。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課件《夸自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夸自己》。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請小朋友仔細聽。(看課件)
2、師:“它們在干什么呀?”(夸自己)“它們夸自己時還說了什么?”(夸自己的時候取笑別人。)“你們覺得這樣好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夸自己的優點是對的,但是夸自己的時候,一定也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夸夸別人,可不能取笑別人。
二、改編故事《我會夸》。
1、師:小動物們覺得我們小朋友說得很有道理,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對,想改過來。你們幫他們想想該怎么說?
2、幼兒依次夸夸猴子、狗熊、大象、螞蟻。
我們怎么幫它們呢?對,我們要知道小動物們的優點,才能幫助它們。
幼兒說老師小結(猴子:機靈、聰明、靈活;狗熊:力氣大、憨厚、可愛;大象:力氣大,鼻子長能搬東西,會吸水;螞蟻:團結、守紀律、有秩序、勤勞、會合作)。
3、根據課件,改編故事師:我幫小猴想了一句:“我是小猴,我會爬樹,我很能干,狗熊力氣大,會搬木頭,他也很能干!”小朋友們改編故事。
三、夸夸自己和別人。
1、游戲《迷迷轉》請幼兒從長相、著裝、性格、能力等方面夸夸自己和別人。
長相:可愛、漂亮、帥;著裝:神氣、講衛生、漂亮;性格:開朗、活潑、大方;能力:能干、棒。
2、分組夸:四人一組,請每個幼兒夸夸自己能干的地方,再推選一名小組長來夸自己小組的成員。
四、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能發現這么多自己和別人的優點,真是棒,請你們回家后再去發現自己和身邊親人身上的優點,夸夸他們!”
活動反思:
每個班里都會有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們不夠自信,同樣也會有一部分過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夠自信的孩子總覺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別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優點。而過分自信的孩子卻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見自己的缺點,而看別人的時候卻恰恰相反。這兩種就是兩個極端,哪一種都不好。我們應該幫助不自信的孩子樹立自信,像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幫助找不到自己優點的孩子找找優點,聽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優點,他們很高興。而對于那些過分自信的孩子,我們也應該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有缺點是必然的。這也是一種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過分自信的孩子還是不自信的孩子,他們都是受環境影響和教育的結果。我們既不能一味地賞識,也不能一味地批評,這樣都是不對的。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針對不同的孩子給與不同的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謙遜而不自卑。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夸自己》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角色的身份講述各種動物“夸自己”的語句。
2、發現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夸一夸自己和他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有一位醫生專門給別人整形,幫助別人修改不足的地方,可是他來到森林里幫助動物的`時候,卻遇到了不尋常的事。
二、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PPT(故事中動物的形象)
你來找一找你喜歡的動物,說一說他們有什么特點?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故事《夸自己》,邊講故事邊出示PPT。(前兩個動物)
鯨魚是怎么夸自己的?猴子是怎么夸自己的?
3、教師引導幼兒猜一猜狗熊會怎么夸自己呢?然后教師講述故事。同樣的方式講述大象、螞蟻(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三、情景表演《夸自己》
四、夸一夸自己和別人
1、小動物們都很自信,說了自己的優點,我們也來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你覺得你的好朋友有什么優點?
附:《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醫生來到森林里。他讓動物們說說對自己的長相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他可以幫助動物們變得漂亮起來。
醫生讓猴子先說。猴子開心地說:“我對自己的長相很滿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樣,有四肢、有五官。我還比人多一條漂亮的尾巴呢。”
鯨魚噴出一股水,高高地沖上天空,接著說:“我是海里最大的動物。最厲害的鯊魚看到我都逃得遠遠的。”
狗熊慢吞吞地說:“我是森林里的大力士,我長得又高又壯又結實。”
大象神氣地說:“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長得很好看,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請我去當滑滑梯呢。”
螞蟻雖然長得小,可他從來不覺得自己長得難看。螞蟻說:“我是最勤勞的建筑師,我能造出又大又安全的家。”
動物們夸了一通自己,很開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醫生沒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根據拉封丹同名寓言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