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紙的一家主題活動教案(通用2篇)
幼兒園紙的一家主題活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在班級中雖然老師會經常提醒孩子節約用紙,還是經常會發現有的紙沒有使用或者使用了一點點就被孩子丟棄的現象,幼兒園的紙張材料充足能滿足孩子充分活動的需要,孩子們沒有意識到紙張的可貴而去珍惜。此活動借助幼兒喜歡的生動的故事形式讓孩子們通過哭泣的紙寶寶來了解紙寶寶哭泣的原因,從而體驗紙寶寶內心的感受,產生愛惜紙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能體驗紙娃娃的內心感受并根據故事情節講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在欣賞講述過程中產生愛惜紙的情感。
活動準備
鉛筆、背景圖片(教室的一角)。
活動過程
一、分段講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1.出示鉛筆和背景圖,講述故事第一段。
教師:鉛筆朋友今天給我們帶來一個故事,現在家一起聽一聽。提問:誰聽到了哭聲啊?會是誰在哭呢?(幼兒猜測)
2.出示紙片娃娃,講述故事第二段。
提問:原來是誰在哭啊?它為什么哭?紙片娃娃哭得可真傷心啊,這么傷心怎么辦呢?
3.教師一邊操作教具一邊講述故事第三段。提問:誰來幫忙了?怎么做的?
二、完整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提問:紙片娃娃長的什么樣?她哭得很傷心嗎?你從哪里聽出來的?這個紙片娃娃為什么哭呢?
根據幼兒的講述,提取故事片段,和幼兒一起講述體會紙片娃娃哭泣時的痛苦心情。
三、師幼一起講述故事,進一步體會故事的內涵
提問:鉛筆朋友記錄了紙寶寶的故事,小朋友聽過故事以后會怎么做呢?
小結:原來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都是紙做的,紙的本領可真大,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大家都要愛惜紙,紙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鼓勵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引導幼兒表現紙娃娃們的情緒
1.幼兒再次學說故事,邊講述邊感受其中的情緒。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熟悉的片段,提醒注意幼兒語氣的變化。
活動延伸
利用廢舊紙制作物品。
附故事:《哭泣的紙寶寶》
中午,幼兒園里靜悄悄的。墻角的垃圾袋里,有一大堆紙靜靜的躺在里面嘆氣,掃帚大哥也躲在墻角里打盹。忽然有個嚶嚶的哭聲傳來,掃帚大哥嚇了一跳:
“咦,是誰在哭?”
掃帚大哥環視了一下四周,沒看見有什么人在啊!掃帚大哥仔細瞧了瞧,噢
—原來是個嫩嫩白白的、被揉皺了的紙片娃娃。“你為什么哭啊?”掃帚大哥問。紙片娃娃聽到聲音,吃了一驚,看看是掃帚大哥,就啜泣著說:“我可是一張好紙啊,還沒有寫字、畫畫呢,就被小朋友撕掉扔在垃圾袋里了,我這一生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掃帚大哥,你說我能不傷心嗎?嗚—嗚—”垃圾袋里的紙片一片
嘆息聲:“唉—沒辦法啊”。一片紙說:“這些小朋友,他們不知道,我們紙的家族經歷了這么多年,耗費了工人叔叔那么多力氣,才變成今天這模樣的。”
“該讓他們嘗嘗沒有紙的滋味!”紙片娃娃接著說,“讓他們沒有書看,沒有本子紙張用!”“對,那樣,他們就沒法看書,沒法寫字,也沒法折紙、做手工了。”“那么,咱們發動紙家族來一次紙張大逃亡,怎么樣?”垃圾袋里的紙七嘴八舌的在商議對策。“哦,算了吧,又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愛惜紙。”一個年齡大一點的紙片說,“我想,能讓那些浪費紙的小朋友知道咱們的故事,以后知道愛惜紙張就行了。我有一個鉛筆朋友,它可是能寫會畫的專家,我們請它把我們的故事告訴小朋友吧。”
幼兒園紙的一家主題活動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布口袋裝有實物——白菜
2、墻上貼有幾個壓摸白菜輪廓圖形,圖形上涂有膠水。
3、剪好的綠色皺紋紙分別裝在幾個小筐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意坐在地毯上,伴隨音樂律動做拍手動作,活動手腕小關節。
二、集體活動:
1、出示裝有白菜的口袋,請幼兒猜猜里邊裝的是什么?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猜猜這口袋里面裝的什么?請幾個小朋友摸一摸,并說說什么。
2、出示白菜,請幼兒齊說是白菜。
師:白菜是做什么用的?
幼:吃的。
師:可以怎么吃呢,可以炒、做菜、做包子、做餃子、白菜有豐富的營養小朋友要多吃白菜。
師:白菜葉子是什么顏色?
幼:綠色
師:白菜是什么顏色?
幼:白色
三、教師示范粘貼白菜的方法
師:請幼兒看一看墻上的白菜葉子是白色,我們把它貼上綠色的好嗎?
幼:好
師:拿一張綠色的紙團成小紙團,隨意粘貼到白菜輪廓上。
四、分散活動:
1、幼兒可自由地走到小筐前拿紙團紙,團好后可隨意粘貼到白菜輪廓上。
2、教師巡視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粘貼。
五、結束部分:
1、師生共同欣賞粘貼好的白菜。
2、鼓勵表揚幼兒能愉快地參與到粘貼活動中的幼兒。
活動自評:
幼兒通過本次活動,知道了白菜的顏色,了解了白菜的好處,培養了幼兒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以幼兒隨意活動為主體,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鍛煉了幼兒小肌肉的靈活性,增強了手腕動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