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教育中班主任是醫生,同時更是朋友
個別教育中班主任是醫生,同時更是朋友。
要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個別指導,促進其個性在集體中得到充分發展,并初步培養他們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即個別教育。在個別教育中教師與學生是朋友關系。任何一個班級少不了不聽話的學生,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沒有病人。而對不聽話的學生,班主任就是醫生,我們診斷的是他的心理,這時我們除應具備醫生們的專來技術,應該少用或不用將領訓斥士兵的口吻來訓斥他,少用或不用長官對下屬的口吻來命令他,能不能用朋友的口吻來勸戒他,開導他,用真摯的情感去感化他,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深入了解學生,從關心學生成長入手,教育學生時動之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這樣,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自然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