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大人的悉心呵護,如果當他傷心了、哭了、害怕了的時候父母沒有及時去擁抱,或者曾經在6歲之前長時間的離開父母,他就會怕黑、容易受驚嚇、無法獨立完成事情,對父母特別依賴,不敢離開家,不能信任人,有偏執的現象,甚至暴飲暴食。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這些現象是因為孩子沒有跟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依戀關系。所以當孩子傷心了,受驚嚇了,父母要及時去擁抱他;讓孩子知道他是被關注的,父母是多么的愛他!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的需要被滿足,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生長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長大后會是一個開朗活潑、積極向上、自信滿滿、有安全感的人。那么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以下幾點建議供您參考:一、真誠地鼓勵,每一點的進步都把他放大,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有個有能力的人。二、當他不敢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告訴他:"你是安全的,你是有能力的,我們會陪伴你!"讓孩子去體驗成功的感覺。三、多給孩子肢體的接觸,多擁抱他,睡覺的時候多撫摸他的背部,以傳遞父母的關愛。四、多讓孩子體驗和父母在一起快樂的時光,并及時表達這種快樂、甜蜜的感覺。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