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韻律:猴子爬樹
游戲活動:
內容:貝貝家 寶寶家 飾品店 小超市 小舞臺 美術館 小醫院
觀察與指導:
1、觀察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給予適時指導。
2、引導幼兒盡快找到“工作”。
3、分享交流中能把自己的游戲經歷講述出來并能參與討論。
設計思路:
喜歡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班級里的小動物----小烏龜最近醒了.小朋友們興奮地圍過去看它,有的給它喂食,有的摸摸它的硬殼.大家討論著小烏龜的故事.由此我們抓住幼兒的熱點,開展了“我喜歡的動物”的主題活動,為孩子們展開暢談的平臺,鼓勵他們去認識更多的動物,了解它們的習性,和它們交朋友.初步萌發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今天設計的“猴子爬樹”的活動,就是在認識了解了小猴子的生活習性的基礎上,以韻律活動的形式展開的,小朋友們一起聽聽音樂,在游戲的情景中嘗試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并跟著音樂來學學小猴子的動作.從而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名稱:韻律活動---猴子爬樹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試著聽辯音樂的一些簡單變化,學習有節奏地做猴子爬樹的動作
2、嘗試創編各種猴子玩耍的動作
材料創設:音樂、教具
活動過程:
一、歌曲:老母雞
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猴子爬樹
1、看一看,這是誰?(老師操作教具)
2、這是一只怎樣的猴子? (幼兒講講)
3、聽音樂后說一說你覺得猴子在干什么?看一看
4、看一看猴子是怎么爬樹的?(老師操作教具)一起來學學看.
5、猴子還會在樹上干什么?(聽音樂做做動作)
6、大家一起學做小猴子
三、音樂游戲:誰餓了
愉快地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音樂游戲
活動反思與調整:
進行了學習活動“猴子爬樹”,感覺班級里的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還是很感興趣的。他們能愉快的和老師一起欣賞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的有趣;他們能仔細地觀看木偶的表演,了解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他們能積極地參與動作表演和創編活動,體驗表現的樂趣。活動中孩子們積極開動腦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理解。他們會使用一些好聽的詞句,如:可愛、活潑等來形容小猴子,而老師也積極回應,用“小猴子聽到他們的話愉快地跳起舞來”的話語激發幼兒表達的意愿。老師用集體練習與個別演示的方法,讓幼兒理解聽音樂做動作。孩子們基本上都能跟著音樂的節奏表演。班級里的幼兒每一個都參與到活動中,學地很開心。
在最后的樂句中老師利用猴子從樹上滑下來,來引導幼兒聽音階。可是幼兒卻不愿意讓小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堅持要抓住樹枝。老師也就不強求幼兒,滿足了孩子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