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抬轎子》
執教者 班級 中四 日期 活動內容 音樂活動《抬轎子》 整合策略體現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感知aba結構特點。2.嘗試創編抬轎子、躲雨等動作。 活動具有一定的情節性,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生動展現故事情節,以及抬轎子時一頓一頓的感覺。 活動
重難點 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創編抬轎子、躲雨的動作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 幼兒嘗試過兩人合作玩游戲。 活動過程設計 整合策略體現 1.復習歌曲《誰唱歌》。
(1)教師:春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出來了,誰會出來呢?她是怎么唱歌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我唱第一句,那你們就唱?
(2)師幼演唱歌曲。
2.出示課件,配樂講故事。
(1)春天真是個好季節,瞧,誰來了?(小豬)
(2)哦,小豬呀要出去旅游,他坐了一樣很特別的交通工具去,猜猜是什么呀?(3)(放課件)哦,原來是(轎子)。
(4)(放課件)誰在抬啊?小豬坐著轎子一顫一顫的,晃晃悠悠的,心里樂滋滋的。坐在轎子里真舒服,外面的風景真美,有參天的大樹,有香香的花朵,還有五顏六色的蘑菇。哎呀,天色變了,突然刮起風、下起雨來了,大家可真著急,趕緊找地方躲起來(師動作)。問:躲在哪里呀?(山洞里、大樹下、花叢中……)恩,說得真好。雨停啦,大家又開開心心地往前走,轎子一顫一顫,晃晃悠悠的。
2.完整欣賞。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講的就是這個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什么地方好象在抬轎子,什么地方好象下雨了,大家著急地找地方躲起來,什么地方好象雨停了,大家繼續往前走。
(2)(放課件,無圖象)師邊聽音樂邊輕微地做動作引導。
3.分段欣賞。
(1)聽出來了嗎?剛開始在干嘛呀?(小豬坐轎子或大家抬轎子)為什么呀?(聽上去一頓一頓的)那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課件聽音樂)
(2)接著呢?為什么呀?(聽上去很著急的,快快的)是嗎?一起來看看。(看課件聽音樂)
(3)最后還是在?(抬轎子)(看課件聽音樂)
4.學動作。
(1)那我們一起聽聽音樂,坐在小椅子上來學學做做,怎么樣?(完整欣賞,師幼一同做動作)
(2)誰愿意到前面來學學抬轎子的動作?(請2—3名,師唱)你們想不想試試?那一起來吧。(放課件)
(3)下雨了,大家著急地找地方躲起來,怎么躲呀?(請2-3名,師提示要著急地躲)你剛剛躲在哪里了?(……)我們一起躲躲看。(放課件)
5.完整聽音樂做動作。
我們一起聽音樂做一做,注意聽清楚音樂哦,什么地方是抬轎子,什么地方是刮風下雨。(放音樂)
6.三人一組游戲。
(1)我們一起來玩玩這個坐轎子的游戲吧!誰愿意來做小豬?誰愿意來做抬轎子的?你在前那你就在后面吧,聽好音樂節奏哦。(老師哼唱旋律)
(2)你們想不想玩啊?那誰愿意來做小豬?那這樣吧,額頭上貼著小紅點小朋友做小豬,其他小朋友兩個兩個去找1只小豬,開始吧。找到了嗎?好,準備,聽好音樂節奏。
(3)交換角色游戲。
配樂講故事時出示生動的小豬形象,大大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轎子的出現更是激起了幼兒活動的熱情,通過邊講故事邊欣賞課件,孩子們能很直觀的感受故事的情節,孩子們都被流動式的畫面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