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成主題活動:奇妙的蛋
活動三、蛋的孵化
這幾天區域角陳列了由家長、老師收集來的各種蛋,有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鴿子蛋……從孩子們的議論中我發現,他們關注的焦點已轉向蛋的孵化了。隨之而來的一連串問題是:是不是每一個蛋里都有小寶寶呢?蛋里的小寶寶什么時候才會出來?蛋里的寶寶被關在殼里會悶死嗎?一個蛋里能跑出幾只小雞呢?針對這些疑惑,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勵孩子將問題帶回家找答案。爾后,我找了vcd“蛋的孵化”。逼真的動畫展現了蛋的孵化全過程,孩子們看著、討論著,興奮不已。我發現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問題。蔡璿冰說:“我阿姨在鴨場工作,我看見過鴨媽媽也是坐在蛋上面孵小鴨的。”一會兒天天好奇的叫起來:“蛋殼里面有一只小雞了!”我馬上提示道:“對,天天看得很仔細,那你們再看看蛋黃變成了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孩子們的神情更專注了,有目的地觀察著。陳澄碰碰旁邊的王凌豪說:“蛋黃變成了小雞的肚子了。”冬冬用手比劃著說:“蛋黃變小變小就成了小雞的肚子了。”孩子們揭開了這個秘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來,不約而同地喊:“雞寶寶快出來了!”
我提醒幼兒安靜下來往后看,后面的畫面證實了孩子們的發現:蛋黃是用來長體內器官的。這時的孩子們等待著雞出殼,一個聲音冒出來大聲問道:“老師,小雞怎么還不出來呀?”“噓,別嚇著雞寶寶。”我輕聲地對孩子們說。屏幕上小雞正一點一點地用嘴巴啄著蛋殼。活動室里一片安靜,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觀察著。當看到小雞快要啄開蛋殼時,孩子們就“加油,加油!”地幫小雞使勁。終于小雞的爪子勾住蛋殼向外一蹬,小雞破殼而出,活動室里一片歡呼。
是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雞來呢?為了找到正確答案,我們查閱了有關資料。現在孩子們都知道:平常我們吃的雞蛋是孵不出小雞寶寶的,只有雞爸爸和雞媽媽共同生下的蛋才能孵化。
活動四、有關蛋的實驗
圍繞“蛋”的主題,孩子們萌發了越來越強烈的探究欲望,如怎么使蛋站起來?怎樣分辨生蛋與熟蛋?蛋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有什么方法使蛋浮起來?雞蛋煮熟需要多少時間?……
整理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們在探索區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生熟雞蛋、透明燒杯、鹽、溫水和積木等,讓孩子們做自己感興趣的實驗,他們的探究欲望在探索區得到了滿足,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搖一搖,聽一聽,就可以分辨出是生蛋還是熟蛋;在溫水里加鹽能使生蛋浮起來等等。
活動五、蛋做成的食物
孩子們研究蛋的熱情仍然持續著,不過又轉到了蛋做成的食物上。孩子們知道的還真多,說出了15種蛋制食品,有皮蛋、蛋糕、蛋卷、蛋松……調皮的胡志榮提議想嘗嘗各種蛋的味道,于是就有了一個蛋制食品品嘗會。孩子們帶來了與爸媽共同制作或購買的蛋制品,蛋香味彌漫了整個活動室。孩子們在輕松的樂曲聲中品嘗著,自由結伴輕聲地交談著,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沉浸在歡樂之中。
活動六、蛋殼制作
在舉辦蛋制品品嘗會時,我和孩子們收集了一些碎蛋殼,與食堂聯系收集了一些只磕開一個小洞的各種蛋殼。這些漂亮的蛋殼按類別擺放在美工區里,不同尋常的蛋殼勾起了孩子動手創作的欲望。楊嘉健用它做不倒娃娃,笑笑找來皺紋紙、雙面膠打扮蛋寶寶,程乾直接用水彩筆在蛋殼上作畫,還有幾個小朋友將橡皮泥粘在蛋殼上做成小兔、小熊、小豬和小貓,還自編自演地玩起了“小能請客”的游戲。我和孩子們一起利用活動室角落里,布置了一個“蛋娃娃”專欄,許多孩子加入進來 ,他們的作品越來越多,把活動室裝扮得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