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蠟染
一、設計思考
蠟染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蠟染工藝品能夠運用于幼兒生活中,蠟染小包、帽子、圍巾、肚兜等貼近幼兒生活,能適應幼兒的認知、經驗和心理發展特點。開展有關蠟染的主題活動,給幼兒講述關于蠟染的民間故事,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講講中初步了解民間蠟染的方法,并嘗試自己來做蠟染。活動中,可將幼兒對蠟染的淺層興趣引申,把幼兒對蠟染原有的興致導向內化,將表面的蠟染熱情轉化為主動進行蠟染活動的動力,使每一位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深入感知祖國的蠟染藝術,激發其民族自豪。
二、主題活動總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探索等活動,初步了解蠟染及其傳統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知道蠟染是人民智慧的結晶。
2.在欣賞和創作活動中,能積極大膽地用語言表達、交流自己的相關經驗,感受蠟染作品的美喜歡民間蠟染藝術。
3.了解“沾蠟——畫蠟——染色——脫蠟”的蠟染方法,大膽嘗試創作蠟染作品,體驗創作和戰士作品的樂趣。
4.在用蠟染作畫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有良好的操作習慣,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集體創作蠟畫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經驗網
四、主題活動實施概況
序號
活動名稱
主要涉及領域
組織形式
1
欣賞蠟染工藝品
藝術
分組
2
蠟染的故事
語言、社會
分組
3
蠟的實驗
科學
分組
4
有趣的蠟染
藝術
分組
5
蠟染手帕
藝術
分組
6
套色蠟染三角巾
藝術
分組
環境創設
(1) 收集各種蠟染藝術品布置展覽;
(2) 蠟染步驟圖、照片等;
(3) 蠟染工具及材料;
(4) 幼兒蠟染作品展臺;
(5) 運用幼兒蠟染作品豐富游戲材料和游戲場景
五、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欣賞蠟染工藝品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喜鵲登梅》等蠟染作品,感受其表現手法所產生的獨特美。
2.了解蠟染的用途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進一步喜愛民間蠟染藝術品。
活動準備:
布置《喜鵲登梅》等蠟染工藝品展。
活動過程:
1.參觀蠟染工藝品展,激發活動興趣。
2.欣賞并感受蠟染工藝品的表現手法所產生的獨特美。
(1)欣賞、交流。
★指導語:你最喜歡哪一幅蠟染作品?為什么?
(2)重點欣賞蠟染作品《喜鵲登梅》。
★指導語:①看了這幅畫,你有什么感覺?②畫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喜鵲站在樹枝上告訴我們:春天來了!)③小鳥和樹怎么都是白顏色的?底色怎么上去的?
3.了解蠟染的用途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 指導語: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哪些蠟染工藝品?蠟染有什么用?
活動二:蠟染的故事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社會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聽聽、講講中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有關蠟染的傳說,了解蠟染的方法。
2.認真傾聽故事,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民間神話的神奇。
3.對蠟染活動感興趣,產生制作愿望。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神話故事書、蠟染工具(毛筆、加熱器、蠟等)。
活動過程:
1.觀看投影《蠟染的故事》的圖書封面,激發聽故事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看,這個小姐姐身上的衣服漂亮嗎?你們知道衣服上的花紋是怎么做的嗎?這里面有一個故事。
2.完整傾聽故事,初步了解人們是怎樣蠟染的。
★指導語:故事里說了件什么事?麗諾是怎樣把衣服變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