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散文詩)中班
活動目的:
1、能專心欣賞散文,理解內容,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
2、初步領會散文中擬人與夸張的修辭手法,并能由此展開聯想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用教學掛圖制作的貼絨教具,幼兒學習用書,兒歌磁帶,實物樹葉(落葉、綠葉)人手一份。
2、知識準備: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人們衣著的變化。
活動指導:
(一)引題——幼兒人手一份樹葉(落葉、綠葉)
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手中的兩片樹葉,比較兩片樹葉的不同之處。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樹葉變色變干?(引出主題——《落葉》)
(二)指導過程:
1、師有表情地邊朗誦邊出示貼絨教具,并設置問題:
1、秋風起了,天氣與樹葉發生了什么變化?
2、樹葉落在哪些地方?
2、師對幼兒回答情況進行小結,再次讓幼兒帶著問題仔細聽師復述散文一遍。
1、樹葉落在地上、溝里、河里,小動物都把它們當作什么?
2、樹葉落在院子里,誰看見了,說了什么?
3、師小結幼兒回答的情況,組織幼兒學習朗誦。
1、幼兒一句一句跟念。
2、重點教幼兒欣賞作品中擬人與夸張的畫面,如: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等結構類似的句子。
4、幼兒人手一份學習用書。
1、讓幼兒觀察畫面,學習整段朗誦。
2、師播放散文磁帶,讓幼兒初步領會作品中優美的意境。
5、組織幼兒各種朗誦法。
1、分組分句朗誦;2、一名幼兒朗誦第一句,全班接著朗誦;3、個別幼兒朗誦。
6、師組織幼兒討論:燕子為什么說來信了?燕子為什么要到南方去?
7、引導幼兒模仿原文的句子展開聯想與想象。
8、師保留幼兒想象的句子編入原文當中,師與幼兒一起朗誦。
(三)結束部分:
師彈奏音樂《郊游》,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結束)。
(散文詩)中班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