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孩子的“膽小”
善待孩子的“膽小”編導語: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
孩子上小學了,從老師得來的反饋和平時我們所聽到的人們孩子的評價
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膽小"。
很長一段時間,我似乎很為此傷心。孩子似乎無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溝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場,孩子總是顯得特別膽小,自己一個獨自去玩了。
于是,我給孩子做了項特殊的要求,每天給我在學校里認識一個新的朋友。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認識了幾個人。
有時,看到孩子見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別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棄他的
膽小時,我本來也想訓訓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膽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簡單的問題。我也是生性內斂的人,我沒有教會孩子如何
和人溝通。小的時候,孩子見到陌生人,我并沒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熱情地打招呼
。平時,我也很少帶孩子去走親訪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變
得漸漸膽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識到問題的所在之后。我嘗試著引導孩子去小朋友溝通,帶孩子去公園玩
。以往見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訕。但為了幫助孩子克服膽小,我主動過去和小朋
友搭訕,先和小朋友聊開了,然后,再慢慢讓自己的孩子試著和小朋友聊天。剛
開始,我只是讓孩子簡單地搭話,讓孩子有個適應的時期。
我幫孩子引薦認識后,讓孩子漸漸獨立和陌生人溝通、聊天。經過一段時間
的訓練,我發現孩子其實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樣膽小。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
有引導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無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膽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際交往似乎確實比較被動、積極性不夠,而這點我也是如此。也許是遺
傳的因素,也許是自己觀念的改變。我不再苛責孩子改變,因為我明白了其實這
個世界每個人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膽大。
膽量無法復制,性格無法復制,認識了這一簡單的道理后,我漸漸接納了我
的那個曾經膽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