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該怎樣尊重你
在談?wù)撟鹬睾⒆拥膯栴}之前,我們先問問自己,是否懂得尊重別人:在別人對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是否用心在聽?在別人征求我們意見的時候,我們是設(shè)身處地的為別人打算,還是在敷衍?在別人做出決定的時候,我們是否尊重了他的決定,根據(jù)具體的情況或者支持他,或者為他提出反面意見,促進他更全面的考慮問題?我們再問問自己,對自己是否保持著適當?shù)淖宰,沒有自卑同時也沒有自負?再問自己一句,當感覺到別人對我們特別尊重的時候,是怎樣的快樂和滿足?
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他長大了和我們一樣,要求被別人尊重。雖然,現(xiàn)在他還小,可面對著這樣一個處于弱勢的小人兒,你是否給了他足夠的尊重卻將直接影響到他長大了的性格和成就。
曾經(jīng)看過一部叫《談情說案》的香港劇,講的是一位女警和年輕教授戀愛的故事。里面的教授很年輕就取得了特別大的成就,他的爸爸媽媽對他非常尊重,即使對他談的女朋友不愿意,也從不曾正面拒絕,也同意他自由發(fā)展,雖然在暗地里用了一些陰招想拆散他們,但也沒有像別的家庭那樣爆發(fā)戰(zhàn)爭;蛘哌@個劇情是虛構(gòu)的,仍然能引起我們的思考,可以看出來,劇中教授的父母從小就對兒子十分尊重,兒子取得的成就絕對與他受到的尊重有關(guān)。
前幾天周末在公園里見到這樣一個情景,媽媽和小姨帶著兩個孩子在公園玩兒,姐姐看上去十歲左右,看到許多和她差不多的孩子都在放風(fēng)箏,就跟小姨說:“小姨,咱們也買個風(fēng)箏吧!毙∫陶f:“買風(fēng)箏干嗎?”女孩:“放啊!毙∫蹋骸澳銜艈?”女孩:“會!”小姨:“你會放個屁!”女孩滿臉通紅,氣鼓鼓得走開了,小姨在后面還洋洋自得。這時,我和表妹正帶著各自的孩子玩兒,我們向?qū)ζ擦似沧。這個小姨,對孩子太不尊重了,同時她自己的人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對于孩子,你不能太打擊他,否則他長大了會太沒有信心,同時你又不能事事依他,這樣就是過分嬌慣。那么怎樣對待孩子才能恰到好處呢?
對于一些事情,該讓孩子拿主意的就鼓勵他自己拿主意,從小事做起,一旦他拿定了主意就依他,讓他在鍛煉中成長。記得一次帶著兒子回娘家,我正在廚房刷東西,兒子手臟了,弟弟給他洗手,弟弟問媽媽:“還用給他搓香皂嗎?”媽媽說:“問你姐姐!蔽艺f:“你問他自己,他說搓就搓,不搓就算了!庇谑堑艿軉杻鹤樱骸按晗阍韱幔俊眱鹤诱f:“不搓!庇谑蔷蜎]有搓。隨后弟弟跟媽媽感慨:“你們老嫌我不會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小時候讓你管沒的!逼鋵嵲谝恍┬∈律,真的沒有必要那么認真,能放手鍛煉的就讓孩子自己來。同時需要強調(diào)一點,一旦讓孩子自己決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依著他的決定,讓他決定完了不依著他,還不如開始就不讓他決定。
別怕孩子犯錯誤,孩子一個重要的學(xué)習(xí)模式就是在錯誤中學(xué)習(xí)。這一點,外國父母比中國父母做得要好,中國父母說的最多的是:別怎么怎么樣,要不你就會怎么怎么樣。外國父母說的最多的:try it,試試看。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適當?shù)某袚约哼x擇的后果,這點對于太小的孩子不適用。比如孩子跑得快,那就讓他嘗嘗摔跤的滋味。記得在書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作者帶著女兒和同事結(jié)伴出游,當時已經(jīng)初夏,女兒卻堅持穿著她喜歡的粉色毛衣,作者就依她了。開始爬山的時候,女兒開始大量出汗,不時得對媽媽說太熱了。這時,媽媽說為她準備了一套爬山的衣服,她很開心,她們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換上衣服,開心得爬山,回家,一直媽媽都沒有對女兒說什么,但是下次出行的時候,她發(fā)現(xiàn)了女兒會根據(jù)天氣自己準備恰當?shù)囊路=o孩子一個在錯誤中學(xué)習(xí)的機會,有的時候,走點彎路對孩子來說沒有什么不好,我們是孩子的手杖,但是我們不能代替孩子實路,如果走直路一直需要爸爸媽媽這跟實路的手杖,而這手杖總有離開孩子的一天,到那時候再讓孩子鍛煉他將會連彎路怎么走都不知道,因為那時他面臨的不會再是洗手、穿衣服的小問題。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我們不要充當事后諸葛亮的角色,其實犯了錯誤,孩子心里明白得很,用不著什么都說出來的,就算說也要選擇方式,不要對孩子冷嘲熱諷,因為犯了錯誤孩子心里本來就不高興,我們再說什么無疑是傷口上撒鹽,或者在他看來是否定他的能力,打擊他的自信,有可能下次他就不再自己做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