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祖輩保護傘的實用技巧
在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祖輩參與養(yǎng)育孩子家庭,比重占了很大,也愈來愈普遍。于是,不少家庭在教養(yǎng)孩子的問題上存在分歧,甚至產生摩擦。但是,如果都把責任推到祖輩身上,說他們不懂先進的育兒理念,那也是很不恰當?shù)摹?br>嬰幼兒的成長,是奠定其一生人格、能力和品德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在此階段,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控制管理,以及對錯誤的認知和遵守界線。所以,在有祖輩參與教養(yǎng)的家庭,既要承認隔代親,在家庭中處理好各方面的情感需求,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減少祖輩當保護傘的機會,這樣才能妥善處理生活中的教養(yǎng)“碰撞”,以利孩子的成長。參見《立界線別忽略祖輩死角》。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的普及,加上祖輩有著平和的心態(tài),具有撫養(yǎng)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jīng)驗,以及祖輩有充裕的時間和愿意和孫輩在一起生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幫助面臨激烈競爭的父母,解除了后顧之憂。當然,老人的溺愛,也容易對孩子遷就,會處處滿足、事事依從。所以,祖輩參與孩子教養(yǎng),最怕教育理念不同而難以保證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參見《給媳婦的信:假若時光倒流,你還是回家?guī)Ш⒆影桑 贰?br>
這里有一個疑問,許多父母說祖輩教育觀念落后,會妨礙孩子身心發(fā)展,這是真的嗎?不能否認,有些祖輩比較信服老的教育理念,且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但是,在如今高度發(fā)展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接觸大量的新鮮知識,原來不會使用的家電,老人也很快學會操作和熟悉使用,這難道說明他們思想陳舊、僵化、死板?
既然老人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掌握原來根本就不知道的知識,也知道新出現(xiàn)的東西是有價值的,那為什么就單獨不接受符合孩子發(fā)展的教育理念?我想,不少老人也不是不認同這些理念,而是許多時候聽到年輕父母不恰當?shù)恼f法,感覺被指責、被訓斥了。祖輩在自尊心被嚴重剝奪的情況下,認為沒有面子,故只好說“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參見《有趣的心態(tài)和行為心理實驗》。
某些家長說,在育兒方面和祖輩有過不少交鋒,老人就是不聽。比如祖輩同意孩子飯前吃零食,如果父母說“誰讓你吃零食的?”,這等于你對你的上司說“這件事情你做錯了!”,其結局會是什么,大家都可以猜到。所以,老人也知道他們雖然有養(yǎng)育的經(jīng)驗,但也會有不懂的和不知道的育兒方法,怎么說能讓他們接受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參見《與孩子交談中容易犯的錯誤》。
所以,父母遇到祖輩不聽“勸”,千萬都把責任推到老人身上,要想想是不是自己說話方式問題。如果溝通一點效果都沒有,就怪別人不聽是非常不合理的。對此,我想,幾乎每個祖輩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孫輩,雖然怎么看自己的孫輩都是好,但能有好方法使孩子更出彩,難道老人會不愿意?既然大家都有為孩子好的核心基礎,為何不力使一處?
對此,我就孩子飯前吃零食,且撤掉祖輩保護傘的情況,說說自己的建議:
第一,在有祖輩共同生活的家庭,事先工作一定要計劃好。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父母想解決孩子問題和與老人之間的矛盾,只能辛苦自己想好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最好能按照孩子生活規(guī)律,定時吃飯、睡覺,盡可能保證不打亂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的習慣。所以,當許多事情都按照一個規(guī)律進行時,大家反而很少出現(xiàn)矛盾和意見。參見《好情緒要從每天早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