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既是育己
昨天中午昨天中午快下班時,接到爸爸的電話
爸爸:“你小子今天中午犯了一個特別嚴重的錯誤。”
我:“什么錯誤?”
爸爸:“回家再跟你說吧,反正是你小子膽肥了?”
接到這通電話,心里一開始有些擔心著急,猜測到底犯了什么錯誤,同時也安撫自己,無論犯了什么錯誤回到家后都要先傾聽孩子的訴說。
中午到家,見到我時低頭不語。
我:“寶貝,怎么不叫媽 媽呢?”(平常家人回來都會主動問好)
:“媽 媽好!”(弱弱的語氣)
我:“怎么了?能跟媽 媽說說中午的事情嗎?”
:“中午放學時,我們班的指著一個穿著很邋遢的女人說:,那個人是個傻子。我聽到這話后就用抖空竹的軟頭棍棒,敲了敲那個阿姨。”
我:“為什么聽了話,要去敲那個阿姨?”
:“不知道。”
我:“你敲那個阿姨,阿姨訓你了嗎?”
:“沒有,那個阿姨不說話,臉上臟臟的、衣服也是臟臟的。”
我:“媽 媽以前跟你說過,無論別人說什么?咱們自己要先判斷清楚這件事是對還是錯,能做還是不能做?自己要有主見性,不能別人說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你認為今天這樣的行為對嗎?”
:“不對。”
我:“明知道不對,為什么還要去做呢?如果別人這樣對待媽 媽,你會怎么樣?”
不語,過會回說:“不高興。”
這時爸爸進來了,語氣非常嚴厲的訓斥,也下令不讓給買任何零食及玩具,并讓面壁思過。
一聽到這話整個崩潰了,眼淚汪汪的哇哇大哭,此時的我也措手不及。如果反抗爸爸的意見,感覺是縱容了過錯;可看到孩子哇哇大哭,又心疼的不行,畢竟剛才的溝通也意識到自己不對了。最后我的做法還是按照爸爸意見去執(zhí)行,再與做溝通時,捂住耳朵根本就不聽我的任何話語(這時,我意識到自己本次引導失敗了。)
昨天下午:
下午一上班,趕緊尋求韓老師的幫助,韓老師非常耐心及詳細的給我分析,并告訴我在這件事中:家長如何把事情搞清楚,如何充分理解孩子,然后才能進入引導和啟發(fā),以及提醒孩子該如何去做。
并告誡我們,以后不要當眾不顧孩子感受就發(fā)泄情緒,批評孩子。否則,孩子接受不了,教育就根本談不上了,本來這是一次極好的教育時機。要抓住,要進行的徹底,確保孩子以后遇事不要隨意被別人左右。
在沒有得到韓老師指導前,我的心態(tài)也不對,至始至終認為此次事件不對的多,不懂得尊重對方,忽略了自己的錯誤,所以在溝通過程中,也沒有做到理解孩子,而是一意孤行的堅持自己觀點,話里話外都有責備意思,現在聽了韓老師的解答,明白自己想問題還是欠缺站在孩子角度考慮。
放學后,我按照韓老師指點的方法,再次與溝通。
首先給吃了顆定心丸,告訴他肯定不訓他。
第一步:還原整個過程,很配合,和中午說的一樣。
第二步 :我試探性的問
我:",你當時是不是因為很好奇,受同學的鼓動和影響后,就拿棍子敲阿姨,想試試阿姨的反應?"
:“嗯,媽 媽,我不是故意要敲阿姨的,也不是讓我敲,是我自己去敲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