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流氓”行為呢?(幼兒早教指導)
小孩子們的成長過程是一個學知識的過程,好奇之心是小孩子們的天性,也是他們學習進步的一種方法,但是面對小孩子們的一些有關性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來待與回答呢?
4歲孩子媽媽的疑惑:孩子怎么玩起了性游戲?
情景故事:
聽到4歲半寶寶的話,媽媽阿華嚇了一跳。當鄰居問起自己的寶寶知不知道男孩女孩的區別時,寶寶竟然說:“我知道啊,幼兒園上廁所的時候我就看過阿楠的,我還摸過她的屁股呢!她也摸過我的小雞雞。”孩子在幼兒園竟然這樣!難道寶寶變壞了嗎?阿華第二天趕緊去了幼兒園向老師詢問個究竟。
專家支招:
聽了專家的話,阿華就不那么害怕了。原來,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這種行為并不表示他變成了“壞孩子”,反之,這是可能會發生在每個孩子身上的正常反應。事實上,孩子的“性游戲”分為幾種,阿華寶寶的這種屬于“探究式”,類似的情況可能還有,比如男孩子和女孩子們互相看對方是怎樣小便的;男孩子們互相比“看誰尿得高”等等。孩子的“性游戲”還包括“侵犯式”和“友愛式”。早教網
“侵犯式”性游戲通常發生在男孩子身上,比如,4歲的明明在公園里玩,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走過來,就沖動地跑過去抱住她親了一口。這種行為往往被家長呵斥,而其實明明的行為完全符合此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明明的行為或許是看了類似的影視片而模仿,或許是出于對小女孩的喜愛,或許是由于頑皮。
“友愛式”的性游戲則表現為孩子們互相玩耍著“過家家”、“結婚”的游戲。4歲的晶晶和冬冬高興地玩著“扮新郎新娘”、“過家家”。晶晶將紗巾戴在頭上,冬冬抱晶晶并在她的臉上親了一下,晶晶也親了一下冬冬,然后“新郎”、“新娘”上了床。冬冬說:“我們生個小寶寶吧。”晶晶把布娃娃放在褲腰里,然后取出來說:“我當媽媽,給寶寶喂奶,你當爸爸,帶孩子玩耍……”
據專家介紹,4歲的孩子最容易提出有關性別的問題,比如,問家長“我是從哪來?”或者“為什么媽媽的乳房比爸爸大?”等等的問題。而“性游戲”多數就是來自于他們對于人的身體的好奇心,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觀察與理解來認識性,而對自己和別人身體的好奇和關注,正是這一特點的重要表現形式,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期滿足孩子對異性身體的好奇心,有利于他們今后性心理的發展,因此對于孩子的探究式“性游戲”,我們既要保護積極求知的一面,又要制止消極的一面。家長或老師可選擇適當的時機,如游泳換衣服時、洗澡時、上廁所時,很自然地讓孩子們認識個體的器官,向孩子說明男女身體是不同的。
6歲孩子媽媽的疑惑:小孩子也會手淫?
情景故事:
幼兒園午睡時,老師走到6歲的婷婷身邊,只見婷婷仰躺著,滿臉通紅,眼睛盯著天花板,兩腿夾得緊緊的,當老師去動她的被子時,婷婷馬上停止了動作,顯出一副緊張的表情。
阿晴的兒子小北今年6歲了。阿晴最近非常苦惱,因為小北沒事總喜歡玩自己的“小雞雞”,阿晴先是制止,可是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