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教育對孩子的危害
卡片是我們常用來教育孩子的一種工具,但是育兒專家反應若是“卡片教育”的適應不當反而還會傷害到寶寶,以下就讓我們來具體的看幾點吧,希望家長們平時都能夠多采取科學的育兒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智力活動?我們來探索一下
最近和從事教育工作的三個朋友一起觀看了一場超常記憶、閃卡、識字卡和珠心算的示范表演。
它們都打著“智力開發”的旗號,但觀看完表演后,我恍然大悟——其實這些活動,并非在開發兒童的智力。那些過目不忘的記憶、挑選點卡、識字、珠心算,并不是真正的智力活動,只是在利用兒童時期的某些特性,進行嘩眾取寵的表演,除了讓家長賺取一些虛榮心,沒有任何長效的益處,反而會損傷孩子的正常發展。
卡片記憶跟智商高低無關
在場的一位老師指出:“閃卡不是什么教育工具,而是商品!它不僅開發不了兒童智力,反而害了孩子。”
我兒子在3歲左右也認識100來個國家的國旗,這是他當時癡迷的事情,我們并沒有拿它當回事兒。很多孩子都有這樣的“本事”,但是它不能持久,長大一些后就都忘記了。只是有一些家長誤以為孩子這種遠遠勝于成年人的記憶力,是智力超群的證明。
然而,記憶力遠遠不是衡量一個人智力的重要因素。照相機式的記憶力,對于一個人的智力來說,并沒有很大的意義。在過去信息不發達的年代,用記憶儲存知識是必要的,所以人們會看重記憶力。但是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再需要把腦力當做儲存卡或者記憶棒那樣去使用了。
兒童(也是人類)真正的智力活動在于探索、體驗、觀察、發現、聯想、反復的試驗(嘗試-失敗-再嘗試)、思考、分析、推理、想象和創造,也就是說,兒童每天進行的正常活動,尤其是自由玩耍和料理生活,已經是在進行智力開發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再強調兒童的親身體驗對其認知的重要性。智力活動意味著獨樹一幟的思考和創造,而不是簡單的背誦和記憶。
兒童是通過運動學習的
閃卡和識字卡從業人士說兒童的學習是通過視覺進行的,這恐怕是一個天大的誤解。科學研究早已證明,兒童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通過運動進行的。在生命的頭幾年,思維與運動是一體的,也就是說,孩子在活動的時候,腦子才進行工作。在靜止的狀態下,腦子也不動了。其實不僅是兒童,就連成年人,最佳的學習方式也不是坐在那里看書聽講,而是動手去做。
兒童首先發展的,不是視覺,而是觸覺,是身體的感覺。兒童在學齡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掌握自己的身體。掌握了身體,才能夠發展智力,這也是現代腦科學早已經證明的事實。大部分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都在身體感覺和平衡方面有問題。要解決他們的學習問題,首先要他們進行一系列的身體運動,發展他們的運動感和平衡感。通過運動,身體將全方位的感官感覺傳遞給大腦,兒童逐漸形成圖像思維。
學齡前的兒童,圖像思維正在發展,并不成熟,直到學齡期,才有真正的圖像/形象思維,但抽象思維的萌發則更晚,要等到12~14歲。因此,讓學齡前的兒童進行抽象思維,是在透支他們的生命。
至于珠心算,孩子走了一條捷徑,好像具備超常的計算能力。其實,真正的數學能力是在親身體驗中獲取的。簡便地“算”,孩子不理解數理關系和邏輯,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