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父母常做的幾件蠢事(夏季早教指導)
另外,是藥三分毒,很多藥物都有副作用,可能會使寶寶極high(興奮),也許會使寶寶睡意朦朧,或者影響寶寶的消化系統,無論怎樣,吃藥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所以,當孩子身體稍微不適的時候,飲食調理和日常護理如果不奏效,再尋求醫生的幫助,不要輕易自行用藥。
這樣做靠譜:謹慎用藥,以防好心做壞事。
五號蠢事 每天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a、b、c、d、e,媽媽每天就像過一遍字母表一樣給寶寶補充維生素。說句實在的,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媽媽這么做是因為不懂對寶寶身體吸收營養的秘密。
如果孩子吃的都是健康食品,那么他就已經從食物中得到了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任何額外的維生素補充都不能被孩子吸收,因為孩子身體內部自身就能調節,使他能夠從食物中吸收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滿足生長的需要。但是,如果他一直都很挑食,那么補充多種維生素片就能彌補營養的缺陷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吃的維生素片都有很高的含量,對孩子來說是有危險的,所以,一定要選擇適合孩子食用的劑型。
這樣做靠譜:均衡飲食,這才是最好的維生素補充劑。早期教育
六號蠢事 零食?沒門
對于許多家長來說,談“零食色變”——吃了零食就不好好吃飯了。因為在他們的定向思維中,零食就是碳酸飲料、薯片、糖果一堆沒營養重口味的食物。說句實話:錯了——孩子嘴饞可不是沒事找事做哦。
孩子們看見好吃的東西就眼饞是有原因的——他們身體需要高熱量,但是胃還小,一次飯量有限。很多孩子習慣于少食多餐,他們一天進食五六次,但每次都吃得不多。如果讓他們一天只吃3頓飯,就必然需要加餐。加餐可以選擇一些健康食品,比如,酸奶可以補充更多的鈣,水果提供更多的維生素。
另外,讓孩子有饑餓感的時候大口地吃,遠比他不餓時父母卻強迫他把飯菜吃完好得多,因為這能促使孩子體會到自己身體的需求,了解饑餓和吃飽的感覺。給孩子加餐的時候,要安排在正餐前后的一兩個小時之外。
這些零食可以有:季節性的蔬菜、水果,牛奶、蛋、豆漿、豆花、面包、馬鈴薯、甘薯等。
望各位做了n多不靠譜的育兒事的親多多面壁思過,沒有做不靠譜的親們就要將這種育兒牛事情發揚光大啊。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由以上的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媽媽們看似是為孩子好的事情卻反而傷害了孩子的健康,所以希望以上的文章可以為家長們提個醒,學會正確的照顧自己的小寶寶,使其能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