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主題班會
這時,拿出一張紙,伏在桌子上寫了起來:“遺書……”
三、 討論:
師:大家說,這個小品演得好不好?
生:好。
師:好在哪里?
生:能真實反映我們考試前后時的心理活動。
師:那我們來交流一下。當你碰到類似小品里四個場景中的某一個時,你的心態或表現是什么樣的?
生:(學生積極發言)
……
師:看來在壓力面前,特別是考試前,大部分同學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那么同學們,當你也像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樣考砸了,你是怎么辦的呢?
生:(學生發言略)
師:很好,同學們都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并積極備戰下一次考試。
可是,我們小品中的主人公最終是如何解決壓力的呢?
生:自殺。
師:大家說這種逃避壓力的方式可取嗎?
生:不可取。
師:為什么?死了不一了百了嗎?
生:(甲)就因為數學考試考了42分就自殺,那太不值得了。
(乙)死了就看不到美麗的明天了。
(丙)如果死了就對不起養育自己的父母。
師:對,你要是死了,真正痛苦的是你的父母。想想他們的養育之恩,你不僅沒 有報答他們,反而讓他們一輩子生活在痛苦中,于心何忍呀!所以,日后無論你承受多大的壓力,你都要堅強地活著,為了父母,更為了自己。說不定拐個彎就能見到太陽。
既然不能自殺了,那么大家來幫她分析一下:當數學考卷發下來時,她該怎么辦?
生:她應該先找找原因,為什么會考不好。
師:對!那同學們說說她為什么會考不好呢?
生:(甲)她考前太緊張了,心理素質太差了。
(乙)數學是不能突擊的。但她在考前五分鐘還在突擊看題,這樣只會讓她更緊張。,
(丙)她應該在平時加強數學練習,而不是一作數學題就心情煩躁。
(丁)她對自己太不自信了,她一看到別人做到第二面了就那么緊張。其實說不定別人前面的題目也有很多不會做呢!
……
師:大家講得都非常好。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小品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考不好的關鍵原因是她很不自信。所以,當你面對巨大的壓力時,首先,應樹立自信心,才能戰勝壓力。而這種事例相當多,我們課前讓大家各自找一些例子,現在來交流一下,看看別人是怎么面對壓力的。
學生發言:
生(甲):英超級富翁理查德•布蘭森少年時患有讀寫障礙癥,他很難將精力集中在書本上,學業毫無進展。布蘭森看到了自己的弱點,他想讀書不適合自已,但這個世界肯定有自己樂意干而且能干得很好的事情。于是,16歲的他選擇退學,去倫敦開創自己的事業。他用母親給的4英磅創辦了《學生》雜志,幾年以后,《學生》成了當時全英最具影響力的青年雜志之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你因自己某方面的缺陷而自卑時,不妨對自已說:“我知道自已的缺點,但這個世界上肯定有自己樂意干而且干得很好的事情。只要你充滿信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生(乙):我講的是一篇寓言故事。從前一位老翁和一個孩子牽一頭驢子馱著貨去賣。貨賣完后,孩子騎驢回來老翁跟著走,路人責備孩子不懂事,叫老人走路。他們便換了一下位置。但旁人又說老人心腸太狠,讓孩子在地上走。于是老人急忙把孩子抱到驢背上。后來看見的人卻說,他們太殘酷了,兩個人騎在毛驢上,兩人只好下來牽著毛驢走。走了不遠,又有人笑他們,說他們是呆子,有現成的驢卻不騎。于是老人對孩子嘆息到:“我們只好抬著驢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理智的人,對別人的建議應認真分析,吸取其中有益的、合理的部分,不可道聽途說,盲目照辦。別人的規勸無論其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的,我們都應深思慎取,但如果一律“從諫如流,”非出“抬著驢子走”。
生(丙):1926年,剛剛進入三菱集團的大村文年就立下了豪言壯語,一定要成為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他憑著旺盛的斗志與驚人的體力,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工作。他在毫無背影的情況下,完全憑借個人實力,終于在35年事當上“三菱礦業”的總經理。在三菱集團,未到60歲就成為公司的總經理,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大村文年的就職使日本工商界大為震驚,人們紛紛為他的魄力和精神所折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壓力要學會自我激勵,而高度的自我激勵正是指引大村文年登上總經理寶座的法寶。
……
師:你看,這些人要都像我們這位主人公一樣,那不就……
在壓力面前, 除了要樹立自信心,大家覺的還應該怎么做呢?
生:(甲)找朋友傾訴。
(乙)她應該行動起來,更發奮學習,而不是大哭,更不應該自殺。
……
師:很好。當你碰到難題時,不應該自己鉆牛角尖。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如果我把兩個不太協調的“人”字并排在一起,會成為一個新字——“從”。如果再把“人”字放在“從”上面,就會變成另一個新字——“眾”。同學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嗎?
生:……
師: 很好。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經調查發現,那些心理壓抑者往往是一些不合群、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的人。所以,多與人溝通、與人合作能夠起到緩解壓力、戰勝壓力的作用。你可以找一個與你同病相憐的人傾訴,互相勉勵;也可以求助于一個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