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開好主題班會
五、善于抓住教育契機。做班主任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抓住一些有利的教育時機,在適當的時機召開主題班會,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位擔任高三畢業班班主任的老師,他在畢業前夕,發現學生們雖都在忙于畢業復習,但思想也比較復雜,他們下面臨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面對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各方面的“壓力”,對未來并沒有太大的信心。在這關鍵時刻,班主任經過反復思考和精心策劃,決定在全班舉行“十年后一席談”主題班會,作為理想前途教育的一次活動,并且要求每位同學在思想作好準備:經過艱苦奮斗,十年后的你、我、他,將會有怎樣的作為呢?有朝一日,我們相聚在一起,你要告訴大家一些什么?經過主題班會大家暢所欲言后,全班同學情緒穩定,精力集中,同學間相互鼓勵,互相幫助,勤奮學習的風氣,更加濃厚。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全班同學在畢業考試中終于取得了好成績。
六、結合學生心理、年齡特征,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中學生正處于少年期向青年期過渡的階段,感情易沖動但不易控制,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興趣不易持久。因此主題班會的形式不能太過單一,除了常用的競賽、文藝表演、討論、辯論等形式外,有條件的話,還可帶學生到教室外進行實地的主題班會課。如到海洋館進行海洋科學考察,到戒毒所與干警、戒毒病員座談,利用假日騎自行車到郊外感受大自然陶冶,到貧困的農家或具有教育意義的紀念館、博物館參觀等,讓學生身臨其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初中學生較易接受感性的事物,高中學生知識增多,抽象思維能力有較大發展,對政治與社會總是比較關心,也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這點在組織班會的時候也要考慮到。
七、引入多媒體工具,加強直觀效果。現代社會到處充滿了誘惑:五光十色的電視、電影節目,五花八門的電子游戲、雜志無不吸引著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只用干巴巴的說教來進行教育,則很難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使用多媒體工具,通過錄像能帶領學生到不輕易到達的地方或重溫過往的歷史;通過計算機能讓學生快速地獲得大量信息;通過音樂能渲染氣氛、帶動活動的高潮。據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50%,如果視聽結合起來記憶的內容達到65%。因而正確使用多媒體工具能夠促進學生接受觀點,提高教育質量。
在我們身邊,優秀的主題班會還有很多,以上只是列舉了其中的一部分。只要你留意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選擇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主題,和學生一起組織、策劃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必定能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學生成長。
初中語文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