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世界》教學設計(通用9篇)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1
<<與馬共舞>>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第六單元綜合實踐活動
四川雙流合江初中 高貞富
活動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地從不同渠道獲得信息資源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歸納綜合的能力;了解有關”馬”的文化知識,進而認識到中國歷史積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與內涵,豐富學生文化素養;樹立勤勞懇干的精神品質.
2. 過程與方法:教師按學生的興趣以及有關馬的知識性質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
自主探究實踐活動,三五天內進行收集整理,小組歸納相關課題的知識;
活動課展示,由每個小組的組長主持本組的展示.
3.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并樹立崇尚真知的情感.
二、設計理念:以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真知的能力,重在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資源與教具:報刊、書籍、字詞典、投影儀|、其他相關資料.
四、活動展示:
1.教師播放<<駿馬奔馳跑邊疆>>的歌曲,導入 課題.
2.馬――人類很早便征服的剽悍的動物,它和人類同生死,共榮辱,數千年來,風風雨雨,成為人忠實的朋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與馬共舞.<板書課題 : 與馬共舞>
3.下面有請第一個小組的組長( )上臺,主持你們收集內容的展示.
第一小組組長( )上臺主持: ……
4. 第一小組讓我們知道了"馬字的歷史"了解了天下名馬,下面我們有請第二小組的組長為我們展示更多的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名句.跟著他們去看看中華民族在馬字上作出了怎樣的創造.
第二組組長( )上臺主持:……
以此往下請出其他各組的組長主持課堂. ……
5.第六組組長主持完,教師提出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認為是先成為千里馬重要呢?還是先有伯樂更重要?
6.生討論……
四、教師小結該課:
我們今天的展示課就要結束了,在這些天"與馬共舞"的生動中,我們每個組的組長表現了非凡組織和領導才能,每個組員表現了前所未有團結協作精神.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都給了別人帶來了歡樂,給別人以歡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大家說是不是……
在此,請允許我以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一本散文集<<送你一匹馬>>為名,我也要送你們一匹馬,可馬在哪兒呢?它不在唐吉訶德的長矛下,也不在徐悲鴻的畫卷上,大家說,我要送你們的馬在哪兒?…… 它在我們的頭腦里,在我們的夢想里,在我們每天疾步于校園的腳步聲里;在我們勤奮學習,攻克每一道難題的思緒里.這是一匹可會其神,卻不可傳其形的千里馬.愿大家永遠擁有這匹馬,生活中永遠與馬共舞,成為合江中學的一匹又一匹黑馬.
(附各組課題及要求于后)
各組課前收集課題及要求:
一組:收集有關馬字的書法演變歷史,課上板書之;
收集古車馬知識、名馬知識,各派代表講述.
二組:收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名句.錄于燈片;
課上讀之,并每人解說其一.
三組:每人用自己的方式畫一幅馬畫,課上展示,評優.
收集徐悲鴻的<<八駿圖>>,展示,并每人給這幅畫一句話的評價.
四組:課上派代表讀教材中收錄的有關馬的文藝作品,
每人圍繞任一作品對其中的馬的形象說一句話.
五組:收集有關馬的故事,課上講這些故事.
(附參考:九方皋相馬\趙高指鹿為馬\千金買馬骨\田忌賽馬\<<西游記>>中白龍馬的故事\<<三國演義>>中赤兔馬的故事……
六組:錄韓愈的<<馬說>>及譯文于燈片,課上齊讀,
代表譯之,代表評之.
課后反思:
課前準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獲得檢索資料的具體任務后,人人都是主人翁,為了在課上表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他們努力查找資料,咨詢教師,共同探討。課前,他們得到了一次從未有過的和同學,和教師探討學習的機會,從中學會了檢索資料,學會了交流,學會了收集整理資料。
課上孩子們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由于課前,他們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個個躍躍欲試,生龍活虎,每個組都分派了一個主持人,主持本組的活動。每個同學都有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教師是課前是導演,課上則退居二線,成了配角。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一種極大的滿足。課后我問一位同學喜不喜歡這樣的課,他滿心歡喜的告訴我:“爽呆了!我們準備的材料,根本就沒法展示完。”
不足之處:學生主持活動,缺乏經驗,時間把握不是很好,個別組別出現了超時現象,影響了其他組的展示時間。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系,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
2、通過“馬字成語、俗語”“馬的故事”“馬的藝術” “馬的詩文”等有關“馬”的活動,使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有關馬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3、通過寫作練習,引導學生以“我眼中的馬”為話題,多角度地暢寫,認識馬的精神,尋找馬趣,培養馬的精神,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馬字成語、俗語” “馬的故事”“馬的藝術” “馬的詩文”等有關“馬”的活動,使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有關馬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2、在明確每個學生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內容后,要放手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積累語言,提高能力。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活動準備:
1、設計此次小組活動的方案。(注意:活動內容、時間安排、活動方式)。
2、查找《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成語詞典》中的馬字,馬成語以及有關“馬”的文學藝術作品,并做好匯報作準備。
3、成立正反兩個辯論隊,各選出主辯一名,其余同學都為副辯,再各選出一人為主持人,各自查找資料,作好辯論準備。
4、民主推選,成立由學生組成的最佳活動成果評議委員會
活動方法;小組自主合作探究
一、創設情景,設場導入
主持人: 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它身體高大,面部很長,小耳直立,尾有長毛,四肢強健。給人的印象是憨厚、誠實、純樸,沒有一點虛假。馬稟性溫馴,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行走靈活,善于奔跑,適應性強。不但能耕、挽,而且能乘、運。因而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可靠的運輸工具。在現代生活中,盡管馬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我們不該淡忘了這個曾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伙伴。現在,就讓我們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走進這個陌生而親切的馬的世界,去了解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
二、馬的英姿,你找我看
主持人:馬——這個駿美的精靈,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類歷史文化中最奔放活躍的角色。尤其在古代,馬在人類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駿馬圖片,欣賞完后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輕捷的神情……高貴的姿態……強勁而豪邁的模樣……
最具魅力的是當馬奔跑起來,瀟灑異常……
下面讓我們比一比看,“漢語漢字中的馬”的研究成果,看誰匯報得好。
1、☆馬字“大探究”,看誰查馬字有關的字又快又多,說說它與馬的關系。
2、☆成語“大點兵”,看誰說的與馬字有關的成語多。
3、☆書畫作品“大展示”,看誰展示的古今與馬有關的書畫作品更美。
4、☆諺語,詩歌“大背誦”,看誰背誦與馬字有關的諺語,俗語、詩句多。
5、☆佳名美譽“大比武”,馬有許多佳名美譽,看誰說得多。
例:
馬的佳名美譽:千里馬、天馬、寶馬、汗血善馬、駿馬、老驥、白駒等等。唐太宗屢用以征伐的六駿、周穆王巡行天下的八駿、漢文帝有良馬九匹號為九逸,都各以其形象、毛色和速度,錫以嘉號。
〔評委打分〕
三、馬的故事,你說我演
主持人: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軍事活動中,馬都起到過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流傳著許多與馬有關的歷史故事,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暢開心懷說故事,看誰說的最精彩。(學生一人講故事,另外同學可進行小品或啞劇表演來配合,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下面我們有請第一組代表……
比如:關羽的坐騎赤兔馬,關羽敗走麥城,被害東吳,赤兔馬也跟著絕食而亡。項羽的坐騎烏騅馬也是這樣,當年劉邦的大將韓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項羽圍在垓下,項羽不能突圍而自刎烏江,而烏騅馬也自跳烏江,留下了千古絕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評委打分〕
四、馬的藝術,創作熏陶
主持人:生動的故事,把我們帶入到無限的遐想中,人們因愛馬而贊馬,并以各種藝術形式托馬寄情,托馬言志——書法、繪畫,更是寫盡了、畫盡了馬的風骨,馬的精神,下面請同學們進行馬的藝術創作,畫一畫,寫一寫,做一做,讓我們用靈巧的雙手,再現馬的英姿,得到藝術的熏陶。
學生將創作的馬的書法,繪畫、布藝作品等展示出來,互賞互評。
五、馬的詩文,朗誦體驗
主持人:同學們,馬和戰士結合,便成鐵騎,鐵騎勁突刀槍鳴。沒有馬,秦始皇不可能驅馭萬軍統天下;沒有馬,成吉思汗不可能十萬鐵騎建帝國。而三國時的曹植的《白馬篇》,更是寫一個游俠騎著白馬,武藝高超,英武奮勇,寄托了自己遠大的抱負。另外,辛棄疾《破陣子》里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就寫出了馬沖鋒陷陣的英勇氣概。臧克家的《老馬》,也同作者一起因背負沉重的壓力,對前途茫然,因而悲傷、憂慮。但當孟郊考試登第,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便寫下“春風得意馬蹄疾”這樣神采飛揚的詩句,可見馬也會意氣風發的。
下面請同學們進行詩文朗誦,從而進一步體驗馬的馴良、勇毅、和睦的品格,要求:用普通話、準確、流暢而有感情。
〔評委打分〕
六、馬的辯論,賞析提升
主持人:千里馬和伯樂的關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認為,“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二者的關系中伯樂起決定作用。也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而不是騖馬,無論是否有伯樂,它在任何地方都會顯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種觀點?說說理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辯一辯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
下面我們有請正方代表……坐在左邊
下面我們有請反方代表……坐在右邊
我們的辯題是:
正方:先有伯樂再有千里馬 反方:沒有伯樂也有千里馬
(伯樂重要) (千里馬重要)
辯論的程序是:雙方主辯陳述觀點——自由辯論——雙方四辯總結觀點
(辯論應有禮有節,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掌握分寸,以理服人,要知道辯論的目的是為了明白馬與伯樂的關系。)
〔評委打分〕
七、馬的作文,修改提高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進行了觀馬、說馬、畫馬等活動,我們與馬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下面讓我們揚起馬的文學,記下馬的點滴,去傳遞我們共同美好的心聲。
馬文寫好后請同學們認真修改,互相討論,并在討論中不斷提高。
八、暢談體會,拓展延伸
1、活動收獲: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經歷了這一番馬的世界綜合性活動后你有什么體會呢?
(可談對馬的認識,查找運用資料的經驗,合作探究的樂趣等)
主持人小結:
記得法國作家布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驃悍的動物——馬”。的確是這樣,數千年來,人們愛馬、贊美馬、歌頌馬——愛的是它奔騰不息的氣勢、頌的是它勇往直前的精神,馬和人一樣分擔著疆場的勞苦,同享著戰斗的光榮,馬是我們忠誠的朋友。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徐悲鴻的《奔馬》,去“放牧疾馳的馬群“,去“奔騰奮進的精神”吧!
2、拓展延伸:
①從你收集到與馬有關的資料中選取一則自己最感興趣的,改寫成一個小故事,力求把事情發展的經過敘述清楚。
②以“馬,人類無言的朋友”或“馬,我為你哭泣”為題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在這次活動中的感想,恰當引用自己收集的資料。
③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編寫《人類與馬》的小冊子。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3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教學目標 ]
1、 通過“馬的世界”的活動和探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
2、 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3、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與寫作。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馬的世界”
要求: A、通覽內容,提出問題,做好記錄。
B、猜答問題(多角度)。
C、盡可能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教師導入 :(提問)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那么古時侯,尤其在戰爭中,人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什么?(生答)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盡管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先進,馬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我們不該淡忘,這個曾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伙伴。
現在,就讓我們的兩位小主持帶領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打開記憶的閘門,走進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掌聲有請兩位主持人上場!
活動一:沿坡討源,見字見馬(形式:小組比賽)
(主持人1)文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見證,那么讓我們沿坡討源,見字見馬。這項活動我們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展示大家對“漢語漢字中的馬”的了解。希望大家亮出你自己:
第一環節:展示“馬字書法”(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前展示“馬”字的書法,前四名為優勝組,給該組加5分。)
第二環節:馬字成語知多少。(必答題:每組指定一名同學說出一個馬字成語,并解釋,回答正確每組加班10分;搶答題:快速解釋卡片上馬字成語,并造句。搶答正確的同學給該組加5分。)
第三環節:積累馬字諺語。(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規定的一分鐘內看誰說出的諺語或歇后語多,給前四名的小組依次加上8、6、4、2分。)
第四環節:馬字名句知多少。(第一輪:每組必答一句詩詞名句且不重復,回答正確組加5分;第二輪:抽簽答題,對者每組加10分。)
活動二:悠悠歲月,濃濃馬情 (形式:故事會)
(主持人2)熱情澎湃的比試,好像競技的賽場,同學們熱情澎湃,希望下面的表現更出色。在日常生活中,在軍事活動里,馬與人緊緊地連在一起。下面讓我們走進悠悠歲月,訴說濃濃馬情。我們開個小小的故事會,講述“歷史傳說中的馬”(如的盧馬、白龍馬、汗血馬)
(主持人1)誰能再給大家講一講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如:伯樂相馬、老馬識途、按圖索驥)
(主持人2)剛才這幾位小故事家都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華,讓我們用掌聲對他們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
活動三:我為馬兒歌唱 (形式:歌曲大比拼)
(主持人1)自古以來有不少人歌唱馬,贊美馬,今天讓我們也來用歌聲,用音樂來表達對馬的感情吧!
活動四:走進文學,找尋馬的精神 (形式:詩文朗誦會)
(主持人2)以上的故事和歌曲再現了馬的英姿,難道我們腦海中留下的僅僅是馬的英姿嗎?下面一個環節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學的海洋,找尋馬的精神,來一次詩文朗誦會。要求:用普通話,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誦,可以是詩歌片斷或一篇文章。自愿上前朗誦且聲情并茂的同學為該小組加10分,其次按朗誦水平酌情加分。
“詩文朗誦會”現在開始!
(如:詩歌《老馬》、描寫馬的片斷、《鞏乃斯的馬》等)
活動五:唇槍舌戰
(主持人1)唐代詩人韓愈在《馬說》里面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生活中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無論是否有伯樂,它在任何地方都會顯示出卓越的才能。
你更同意哪種觀點?說說你的看法。
活動六:自由暢想
(主持人2)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裝甲車取代了騎兵出現在現代戰爭中,汽車站、飛機取代了馬匹成為快捷的交通工具。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你認為這個為人類服務了數千年的動物,它的命運會怎樣呢?
希望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心中的感想,積極發言者該組酌情加8、6、4分。
(主持人1結束語):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看馬、說馬、談馬、誦馬、畫馬、寫馬……馬與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愿我們大家都能做人與動物的和平使者,傳達美好的心聲。
通過一節課的激烈角逐,讓我們來評出本節課的三個優勝小組和一個優勝排。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活動總結(說出心里話):
你最想對我們的朋友——馬說些什么?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4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教學目標 ]
1、通過本次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系,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
2、通過“馬字成語、俗語”“馬的故事”“馬的藝術” “馬的詩文”等有關“馬”的活動,使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有關馬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3、通過寫作練習,引導學生以“我眼中的馬”為話題,多角度地暢寫,認識馬的精神,尋找馬趣,培養馬的精神,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馬字成語、俗語” “馬的故事”“馬的藝術” “馬的詩文”等有關“馬”的活動,使學生在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有關馬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
2、在明確每個學生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內容后,要放手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真正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積累語言,提高能力。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活動準備:
1、設計此次小組活動的方案。(注意:活動內容、時間安排、活動方式)。
2、查找《現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成語詞典》中的馬字,馬成語以及有關“馬”的文學藝術作品,并做好匯報作準備。
3、成立正反兩個辯論隊,各選出主辯一名,其余同學都為副辯,再各選出一人為主持人,各自查找資料,作好辯論準備。
4、民主推選,成立由學生組成的最佳活動成果評議委員會
活動方法;小組自主合作探究
一、創設情景,設場導入
主持人: 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它身體高大,面部很長,小耳直立,尾有長毛,四肢強健。給人的印象是憨厚、誠實、純樸,沒有一點虛假。馬稟性溫馴,有令則行,有禁則止;行走靈活,善于奔跑,適應性強。不但能耕、挽,而且能乘、運。因而千百年來成為人們可靠的運輸工具。在現代生活中,盡管馬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我們不該淡忘了這個曾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伙伴。現在,就讓我們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走進這個陌生而親切的馬的世界,去了解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
二、馬的英姿,你找我看
主持人:馬——這個駿美的精靈,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它是人類歷史文化中最奔放活躍的角色。尤其在古代,馬在人類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駿馬圖片,欣賞完后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輕捷的神情……高貴的姿態……強勁而豪邁的模樣……
最具魅力的是當馬奔跑起來,瀟灑異常……
下面讓我們比一比看,“漢語漢字中的馬”的研究成果,看誰匯報得好。
1、☆馬字“大探究”,看誰查馬字有關的字又快又多,說說它與馬的關系。
2、☆成語“大點兵”,看誰說的與馬字有關的成語多。
3、☆書畫作品“大展示”,看誰展示的古今與馬有關的書畫作品更美。
4、☆諺語,詩歌“大背誦”,看誰背誦與馬字有關的諺語,俗語、詩句多。
5、☆佳名美譽“大比武”,馬有許多佳名美譽,看誰說得多。
例:
馬的佳名美譽:千里馬、天馬、寶馬、汗血善馬、駿馬、老驥、白駒等等。唐太宗屢用以征伐的六駿、周穆王巡行天下的八駿、漢文帝有良馬九匹號為九逸,都各以其形象、毛色和速度,錫以嘉號。
〔評委打分〕
三、馬的故事,你說我演
主持人: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軍事活動中,馬都起到過重要的作用。我國古代流傳著許多與馬有關的歷史故事,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暢開心懷說故事,看誰說的最精彩。(學生一人講故事,另外同學可進行小品或啞劇表演來配合,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下面我們有請第一組代表……
比如:關羽的坐騎赤兔馬,關羽敗走麥城,被害東吳,赤兔馬也跟著絕食而亡。項羽的坐騎烏騅馬也是這樣,當年劉邦的大將韓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項羽圍在垓下,項羽不能突圍而自刎烏江,而烏騅馬也自跳烏江,留下了千古絕唱《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評委打分〕
四、馬的藝術,創作熏陶
主持人:生動的故事,把我們帶入到無限的遐想中,人們因愛馬而贊馬,并以各種藝術形式托馬寄情,托馬言志——書法、繪畫,更是寫盡了、畫盡了馬的風骨,馬的精神,下面請同學們進行馬的藝術創作,畫一畫,寫一寫,做一做,讓我們用靈巧的雙手,再現馬的英姿,得到藝術的熏陶。
學生將創作的馬的書法,繪畫、布藝作品等展示出來,互賞互評。
五、馬的詩文,朗誦體驗
主持人:同學們,馬和戰士結合,便成鐵騎,鐵騎勁突刀槍鳴。沒有馬,秦始皇不可能驅馭萬軍統天下;沒有馬,成吉思汗不可能十萬鐵騎建帝國。而三國時的曹植的《白馬篇》,更是寫一個游俠騎著白馬,武藝高超,英武奮勇,寄托了自己遠大的抱負。另外,辛棄疾《破陣子》里的“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就寫出了馬沖鋒陷陣的英勇氣概。臧克家的《老馬》,也同作者一起因背負沉重的壓力,對前途茫然,因而悲傷、憂慮。但當孟郊考試登第,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便寫下“春風得意馬蹄疾”這樣神采飛揚的詩句,可見馬也會意氣風發的。
下面請同學們進行詩文朗誦,從而進一步體驗馬的馴良、勇毅、和睦的品格,要求:用普通話、準確、流暢而有感情。
〔評委打分〕
六、馬的辯論,賞析提升
主持人:千里馬和伯樂的關系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認為,“世有伯樂而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二者的關系中伯樂起決定作用。也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而不是騖馬,無論是否有伯樂,它在任何地方都會顯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種觀點?說說理由。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辯一辯千里馬與伯樂的關系。
下面我們有請正方代表……坐在左邊
下面我們有請反方代表……坐在右邊
我們的辯題是:
正方:先有伯樂再有千里馬 反方:沒有伯樂也有千里馬
(伯樂重要) (千里馬重要)
辯論的程序是:雙方主辯陳述觀點——自由辯論——雙方四辯總結觀點
(辯論應有禮有節,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掌握分寸,以理服人,要知道辯論的目的是為了明白馬與伯樂的關系。)
〔評委打分〕
七、馬的作文,修改提高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進行了觀馬、說馬、畫馬等活動,我們與馬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下面讓我們揚起馬的文學,記下馬的點滴,去傳遞我們共同美好的心聲。
馬文寫好后請同學們認真修改,互相討論,并在討論中不斷提高。
八、暢談體會,拓展延伸
1、活動收獲:
主持人:同學們,我們經歷了這一番馬的世界綜合性活動后你有什么體會呢?
(可談對馬的認識,查找運用資料的經驗,合作探究的樂趣等)
主持人小結:
記得法國作家布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所曾做到的最高貴的征服,就是征服了這豪邁而驃悍的動物——馬”。的確是這樣,數千年來,人們愛馬、贊美馬、歌頌馬——愛的是它奔騰不息的氣勢、頌的是它勇往直前的精神,馬和人一樣分擔著疆場的勞苦,同享著戰斗的光榮,馬是我們忠誠的朋友。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徐悲鴻的《奔馬》,去“放牧疾馳的馬群“,去“奔騰奮進的精神”吧!
2、拓展延伸:
①從你收集到與馬有關的資料中選取一則自己最感興趣的,改寫成一個小故事,力求把事情發展的經過敘述清楚。
②以“馬,人類無言的朋友”或“馬,我為你哭泣”為題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在這次活動中的感想,恰當引用自己收集的資料。
③讓學生根據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編寫《人類與馬》的小冊子。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5
“馬”年趣味成語
------------語文綜合活動課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了解祖國優秀燦爛的成語文化,啟迪思維,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
2.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興趣,培養動腦動手的技能和習慣。了解成語的來源。
3.開發智能,提高語言理解表達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填充含“馬”字的成語、成語搶答。
2.教學難點 :成語表演。
3.課前準備活動:①每位學生準備20個含有動物名的成語,并掌握它的意思,并重點注意與“十二生肖”有關的動物成語。②全班分成四個組參加比賽,每組選派兩名代表參加。③公布活動要求:不帶詞典,準備表演成語節目。④題目分必答題、搶答題,答題加分,設計分員1人。
4.教學方法:討論法、競賽法。
5.教學時數:一課時。
6.教具:小黑板及其它常規教具。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按照中國農歷的說法,每年都要冠以一種動物之名,有誰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馬年) 那又有誰知道,馬年是根據什么說法而來的嗎?
介紹農歷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12年一個輪回,循環反復)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到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倪萍就曾給全國的電視觀眾考了一題,題目是:請您說出十個含有“馬”的成語。同學們,你們能說出來嗎?
每組代表必須先說出兩個,再進行搶答,多答一個給1分。
各組代表發言后,再進行搶答,計會員加分。
二、“馬”字成語的運用:
剛才,我們已經請同學們回答了許多關于“馬”字的成語。現在請各組代表注意看小黑板,請聯系我們的學習、生活實際,根據括號內的提示,填充下列各道含有“馬”字的成語運用題。
(出示小黑板,內容如下)
1. 在理想上:我們要以年段冠軍為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進方向) (爭先恐后) (堅持不懈)
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
(取得勝利)
2. 在學習上:我們要拿出_______________,為父母效_________________,直到立下
(一種精神) (一種勞動)
__________________。
(一種成就)
3. 在課堂上:我們不能_________________,不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分散注意力) (與學習無關的事。填6個字的成語)
回答問題時要____________________。
(場面熱鬧的樣子)
4. 在集體上:我們不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種敗壞群體的馬) (脫離了管束的馬) (眼睛看不見的馬)
維護班級榮譽上,我們不能搞_______________,要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團結,不單干) (有雄壯的氣勢) (多馬飛奔的樣子)
各組代表與本組同學互相討論、探究,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師生共同評分:此題為必答題,每空2分。計分員計分,公布得分情況。
參考答案:1.馬首是瞻、一馬當先、馬不停蹄。
2.龍馬精神、犬馬之勞、汗馬功勞。
3.心猿意馬、風馬牛不相及、車水馬龍。
4.害群之馬、脫疆之馬、盲人瞎馬、單槍匹馬、千軍萬馬、萬馬奔騰。
三、“馬”字成語搶答:(每個2分)
接下來,我們進行有關“馬”字成語的搶答,各小組注意:答對加2分,答錯倒扣1分。
①老馬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竹馬、 ③______________買馬、
④_____________鐵馬、⑤_____________犬馬、 ⑥馬空______________。
教師組織搶答,計分員加分,公布得分情況。
參考答案:老馬識途 、青梅竹馬、招兵買馬、
金戈鐵馬、聲色犬馬、馬空行驥
四、十二生肖成語搶答:(每個2分)
在我們學習完有關“馬”字的成語后,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有關十二生肖的成語,同樣,我們也進行搶答。
①請說出含“鼠”的成語:鼠目寸光、獐頭鼠目、抱頭鼠竄
②請說出含“牛”的成語:對牛彈琴、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一毛
③請說出含“虎”的成語:狐假虎威、如狼似虎、“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④請說出含“兔”的成語:兔死狐悲、狡兔三窟、守株待兔
⑤請說出含“龍”的成語: 龍飛鳳舞、葉公好龍、龍爭虎斗
⑥請說出含“蛇”的成語:畫蛇添足、心如蛇蝎
⑦請說出含“羊”的成語: 亡羊補牢、羊入虎口
⑧請說出含“猴”的成語: 猴年馬月、殺雞儆猴
⑨請說出含“雞”的成語: 雞飛狗跳、呆若木雞、雞犬升天、聞雞起舞
⑩請說出含“狗”的成語: 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狗血噴頭
⑾請說出含“豬”的成語: 豬朋狗友
教師組織搶答,計分員加分,公布得分情況。
五、成語表演:
請各組代表上臺抽簽,根據字條提供的成語即興進行啞劇表演。要求:不能說話,只能以手勢、動作表演。(每組抽簽2個,由兩個代表完成動作,組員回答,正確每個加5分,錯誤不得分)
材料備抽簽:手舞足蹈、眉開眼笑、掩耳盜鈴、哭笑不得、自吹自擂、震耳欲聾、摩拳擦掌、目瞪口呆、笑里藏刀、小心翼翼、畫蛇添足、愛不釋手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并作出簡單的解說和評價。計分員加分。
六、介紹成語的來源: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下有關成語的來源,拓寬我們的課外知識視野。
1.古代神話寓言故事:
如:愚公移山-------------<<列子>> 葉公好龍-----------<<新序>>
南轅北轍-------------<<戰國策>> 黔驢技窮-------<<柳宗元集>>
2.來自歷史故事:臥薪嘗膽、四面楚歌、刮目相待
3.摘自古代詩文:
如:誨人不倦-------<<論語>> 諱疾忌醫------------<<韓非子>>
4.來自民間俗語:張冠李戴 人云亦云 得過且過
七、小結: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動物名稱成語在我們身邊的運用,大家回去以后,認真體會這些成語的含義,并抄寫在積累本子上。現在,我們來公布一下各組的得分情況。計分員報各組總得分,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或給予一定獎勵。
八、作業 :
1.根據剛剛學習的成語來源特點,分類收集成語,期末進行評比、獎勵。
2.準備下一次的“成語接龍”活動。
相關說明:
1.本課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個環節都考慮了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結合,向“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靠攏,符合當今課改的方向。
2.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能動性,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新方式。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做到了共同促進。
3.較好地把握了成語這種固定語的內涵,突出了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讓學生通過活動去感悟生活、聯系生活。同時,也較好地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馬的世界》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包括四項內容:“漢語漢字中的馬、歷史傳說中的馬、藝術作品中的馬、文學作品中的馬”,是關于“馬”的四個層面的“文化研究”或曰“文化追蹤”。由于上課的時間有限,學生的積累有限,可以主要側重于“漢語漢字中的馬、歷史傳說中的馬”兩項內容的學習,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其他的問題可以留給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再進行探討。
二、教學目標 及教學設想
1.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系,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馬的世界”的精彩博大,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交談、說講、論辯)訓練,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尊重別人的習慣,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①首先要教會學生“傾聽”,這是口語交際教學的第一步。
會聽:要認真聽,能抓住對方說話的關鍵,了解別人的意圖,這樣才能積極應對,更好的與別人交流
認真、耐心的聽:養成尊重、關心別人的習慣,才能更好的與人交際。
②其次是教會學生說。
敢說: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為了使學生饒有興趣、主動地投入到口語交際中去,通過展示圖片、教師親切的語言為學生創設交際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積極主動參與交際活動。
會說:通過講故事、看圖說話,培養學生描述的能力,力求語言生動,感情充沛。通過辯論、互評、師生互動等形式使學生能夠準確、流暢、完整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
③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其基本特點是聽說雙向互動,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雙向互動”體現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真正交流起來,在口語交際過程中互相補充、互相支持,才能使口語交際活動不斷深入地進行下去。本堂課想通過小組合作看圖說話、辯論、互評等形式實現課堂教學的雙向互動。
3、通過講名馬的故事,了解名馬的成語,學習馬勤勞、忠誠、勇往直前的精神
一、導入
提問:1、那中動物可以參加人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馬。2、中國旅游局將哪一件藝術作品定為中國旅游標志?甘肅出土的東漢時代的雕塑作品“馬踏飛燕”。3、國際標準的鐵路軌距是1。435米,你知道這個數字從何而來?是古羅馬兩匹拉戰車的馬屁股的寬度,也就是說馬屁股的寬度是國際標準鐵路軌距的“祖先”。
這三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卻在告訴我們同一件事情:有一種動物和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者,這種動物就是——馬。我們一起來讀——“馬”。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
二、文字中尋找馬的源頭
(一)導語 :馬的世界豐富多彩,先讓我們在文字中尋找馬的源頭,認識“馬”這個字。全班同學從中間分開,分為兩組。A組和B組。
A組任務:1、列出十個以上以“馬”為偏旁的字并了解其意思。2、想一想,這些字與“馬”有什么關系?
B組任務:1、至少列舉八個含“馬”字的成語。2、明確這些詞語的含義,思考它們表現了“馬”的什么特點?
有關馬的成語中,褒義詞多,還是貶義詞多?為什么?人們就在馬身上寄托了許多美好的感情:勤勞、聰慧、忠誠、憨厚、善良,還有我們民族精神:奔騰不息,勇往直前。
(二)一分鐘速記成語,看誰記得多!
(三)列舉生活當中還有許多與馬有關的習慣用語
三、歷史中尋找馬的足跡
講一講能體現馬的精神的故事
1、 你知道哪些歷史上或傳說中的名馬?
欣賞《三國演義》中的盧馬救主人的錄像。學生復述。教師引導。
怎樣能把故事講的吸引人,感人? (板書:講故事:抓要素+細節+想像+投入感情)
2、作文也應該注重細節描寫,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下面請同學們再準備一下,根據以上方法把其他的名馬的故事講個大家聽。你喜歡哪一個,就重點準備哪一個。
3、請學生講故事。
這些故事中,最打動你的是什么?
馬的這種忠貞、誠信、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它所傲視的,就不僅僅是它的同類了。
四、藝術中尋找馬的俊美
1、有關馬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最喜歡哪一件作品?
2、欣賞一下徐悲鴻的《六駿圖》。
你看到的是一群怎樣的馬?你聯想或想象到了什么?
3、來欣賞一下不朽的藝術作品,回顧一下馬不平凡的歷史。(看圖片)
五、討論
歷史的車輪走到今天,馬不得不黯然退出歷史舞臺。你認為,它的未來的命運會是怎樣的?
自由發言。
作業 :
以 “馬,人類無言的朋友”或“馬,我為你哭泣”為題寫一篇作文,談談你在這次活動中的感想,恰當引用一些自己收集的資料,文章應不少于500字。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7
《與馬共舞》教學設計
--七年級語文第六單元綜合實踐活動
四川雙流合江初中 高貞富
活動目標:
1. 知識與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地從不同渠道獲得信息資源的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歸納綜合的能力;了解有關”馬”的文化知識,進而認識到中國歷史積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智慧與內涵,豐富學生文化素養;樹立勤勞懇干的精神品質.
2. 過程與方法:教師按學生的興趣以及有關馬的知識性質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
自主探究實踐活動,三五天內進行收集整理,小組歸納相關課題的知識;
活動課展示,由每個小組的組長主持本組的展示.
3.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并樹立崇尚真知的情感.
二、設計理念:以活動的形式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真知的能力,重在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三、資源與教具:報刊、書籍、字詞典、投影儀|、其他相關資料.
四、活動展示:
1.教師播放<<駿馬奔馳跑邊疆>>的歌曲,導入 課題.
2.馬――人類很早便征服的剽悍的動物,它和人類同生死,共榮辱,數千年來,風風雨雨,成為人忠實的朋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與馬共舞.<板書課題 : 與馬共舞>
3.下面有請第一個小組的組長( )上臺,主持你們收集內容的展示.
第一小組組長( )上臺主持: ……
4. 第一小組讓我們知道了"馬字的歷史"了解了天下名馬,下面我們有請第二小組的組長為我們展示更多的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名句.跟著他們去看看中華民族在馬字上作出了怎樣的創造.
第二組組長( )上臺主持:……
以此往下請出其他各組的組長主持課堂. ……
5.第六組組長主持完,教師提出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你認為是先成為千里馬重要呢?還是先有伯樂更重要?
6.生討論……
四、教師小結該課:
我們今天的展示課就要結束了,在這些天"與馬共舞"的生動中,我們每個組的組長表現了非凡組織和領導才能,每個組員表現了前所未有團結協作精神.我們每個人的努力都給了別人帶來了歡樂,給別人以歡樂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大家說是不是……
在此,請允許我以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一本散文集《送你一匹馬》為名,我也要送你們一匹馬,可馬在哪兒呢?它不在唐吉訶德的長矛下,也不在徐悲鴻的畫卷上,大家說,我要送你們的馬在哪兒?…… 它在我們的頭腦里,在我們的夢想里,在我們每天疾步于校園的腳步聲里;在我們勤奮學習,攻克每一道難題的思緒里.這是一匹可會其神,卻不可傳其形的千里馬.愿大家永遠擁有這匹馬,生活中永遠與馬共舞,成為合江中學的一匹又一匹黑馬.
(附各組課題及要求于后)
各組課前收集課題及要求:
一組:收集有關馬字的書法演變歷史,課上板書之;
收集古車馬知識、名馬知識,各派代表講述.
二組:收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名句.錄于燈片;
課上讀之,并每人解說其一.
三組:每人用自己的方式畫一幅馬畫,課上展示,評優.
收集徐悲鴻的《八駿圖》,展示,并每人給這幅畫一句話的評價.
四組:課上派代表讀教材中收錄的有關馬的文藝作品,
每人圍繞任一作品對其中的馬的形象說一句話.
五組:收集有關馬的故事,課上講這些故事.
(附參考:九方皋相馬\趙高指鹿為馬\千金買馬骨\田忌賽馬\《西游記》中白龍馬的故事\《三國演義》中赤兔馬的故事……
六組:錄韓愈的《馬說》及譯文于燈片,課上齊讀,
代表譯之,代表評之.
課后反思:
課前準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獲得檢索資料的具體任務后,人人都是主人翁,為了在課上表現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他們努力查找資料,咨詢教師,共同探討。課前,他們得到了一次從未有過的和同學,和教師探討學習的機會,從中學會了檢索資料,學會了交流,學會了收集整理資料。
課上孩子們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由于課前,他們作好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個個躍躍欲試,生龍活虎,每個組都分派了一個主持人,主持本組的活動。每個同學都有上臺展示自己的機會,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教師是課前是導演,課上則退居二線,成了配角。從他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一種極大的滿足。課后我問一位同學喜不喜歡這樣的課,他滿心歡喜的告訴我:“爽呆了!我們準備的材料,根本就沒法展示完。”
不足之處:學生主持活動,缺乏經驗,時間把握不是很好,個別組別出現了超時現象,影響了其他組的展示時間。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8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
威海五中 梁艷霞
活動目標:
A、通過“馬的世界”的活動和探討,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
B、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C、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
活動重點:
口語交際與寫作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馬的世界”
要求:A、通覽內容,提出問題,做好記錄。
B、猜答問題(多角度)。
C、盡可能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活動過程 :
教師導入 :(提問)我們現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那么古時侯,尤其在戰爭中,人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什么?(生答)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盡管隨著交通工具的日益先進,馬的作用越來越小,但是我們不該淡忘,這個曾在人類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伙伴。
現在,就讓我們的兩位小主持帶領我們一起走進“馬的世界”,打開記憶的閘門,走進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掌聲有請兩位主持人上場!
活動一:沿坡討源,見字見馬(形式:小組比賽)
(主持人1)文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見證,那么讓我們沿坡討源,見字見馬。這項活動我們通過小組比賽的形式展示大家對“漢語漢字中的馬”的了解。希望大家亮出你自己:
第一環節:展示“馬字書法”(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前展示“馬”字的書法,前四名為優勝組,給該組加5分。)
第二環節:馬字成語知多少。(必答題:每組指定一名同學說出一個馬字成語,并解釋,回答正確每組加班10分;搶答題:快速解釋卡片上馬字成語,并造句。搶答正確的同學給該組加5分。)
第三環節:積累馬字諺語。(每組推薦一個代表,在規定的一分鐘內看誰說出的諺語或歇后語多,給前四名的小組依次加上8、6、4、2分。)
第四環節:馬字名句知多少。(第一輪:每組必答一句詩詞名句且不重復,回答正確組加5分;第二輪:抽簽答題,對者每組加10分。)
活動二:悠悠歲月,濃濃馬情 (形式:故事會)
(主持人2)熱情澎湃的比試,好像競技的賽場,同學們熱情澎湃,希望下面的表現更出色。在日常生活中,在軍事活動里,馬與人緊緊地連在一起。下面讓我們走進悠悠歲月,訴說濃濃馬情。我們開個小小的故事會,講述“歷史傳說中的馬”(如的盧馬、白龍馬、汗血馬)
(主持人1)誰能再給大家講一講與馬有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如:伯樂相馬、老馬識途、按圖索驥)
(主持人2)剛才這幾位小故事家都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華,讓我們用掌聲對他們的精彩演講表示感謝!
活動三:我為馬兒歌唱 (形式:歌曲大比拼)
(主持人1)自古以來有不少人歌唱馬,贊美馬,今天讓我們也來用歌聲,用音樂來表達對馬的感情吧!
活動四:走進文學,找尋馬的精神 (形式:詩文朗誦會)
(主持人2)以上的故事和歌曲再現了馬的英姿,難道我們腦海中留下的僅僅是馬的英姿嗎?下面一個環節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學的海洋,找尋馬的精神,來一次詩文朗誦會。要求:用普通話,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誦,可以是詩歌片斷或一篇文章。自愿上前朗誦且聲情并茂的同學為該小組加10分,其次按朗誦水平酌情加分。
“詩文朗誦會”現在開始!
(如:詩歌《老馬》、描寫馬的片斷、《鞏乃斯的馬》等)
活動五:唇槍舌戰
(主持人1)唐代詩人韓愈在《馬說》里面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生活中有人認為:只要是千里馬,無論是否有伯樂,它在任何地方都會顯示出卓越的才能。
你更同意哪種觀點?說說你的看法。
活動六:自由暢想
(主持人2)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水平的提高,裝甲車取代了騎兵出現在現代戰爭中,汽車站、飛機取代了馬匹成為快捷的交通工具。馬在現實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小。你認為這個為人類服務了數千年的動物,它的命運會怎樣呢?
希望同學們暢所欲言,說出心中的感想,積極發言者該組酌情加8、6、4分。
(主持人1結束語):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看馬、說馬、談馬、誦馬、畫馬、寫馬……馬與我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愿我們大家都能做人與動物的和平使者,傳達美好的心聲。
通過一節課的激烈角逐,讓我們來評出本節課的三個優勝小組和一個優勝排。讓我們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
活動總結(說出心里話):
你最想對我們的朋友——馬說些什么?
《馬的世界》教學設計 篇9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綱要》旨在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而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系、重在學習過程,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馬的世界》這節綜合性學習課就是在上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實踐。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學生不僅了解到了馬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一定的文學興趣,陶冶了學生情操,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藝術修養,激發了學生熱愛文學藝術的情感。同時,學生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了語文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下面對這節課的得失作一個反思。
一、突出綜合。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學習課題研究的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培養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它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從學習方式來看,也體現了多方面的學習方式的結合:篩選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分析問題;既是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結合,也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結合,既有課內的學習,又有課外的學習。
二、加強實踐。這次綜合性學習分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階段(學生用了3周的時間選課題、分組、討論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搜集資料、篩選整合資料、布置課室);課堂上活動成果展示;課后總結、寫作。三個階段的任務都是學生在實踐中完成的。
三、強調“自主、探究、合作”。這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合作任務的確定為合作活動的進行提供了載體。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單憑個人或在規定的時間內個人無法完成,學生便較為自覺地圍繞特定的目標開展活動,互相幫助,分享資源,而且彼此相互助長學習,創造一種積極互賴的關系。合作學習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協作,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體的學習。
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小組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中,既開闊了視野,又體驗到成功的欣喜。這樣,課堂生機盎然,學生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五、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中,有時因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太多而爭論不休,造成內耗,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小組內同學間的交流相對小組間的交流多得多,有時會造成各個小組的小集體主義傾向,不利于各組間的交流與合作。二是課堂上還未能把每個學生都調動起來。
語文教學是一種遺憾的實踐,每次上完課總有很多的遺憾,只能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