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耳粑
糯米、秈米磨成吊漿粉子,加入菠菜汁揉勻,放入豬肉、芽菜末及調(diào)料炒熟的餡心,以芭蕉葉棕葉為皮,包好蒸熟。糍糯而韌,葉味清香,餡分甜、咸,味美適口。葉耳粑
糯米、秈米磨成吊漿粉子,加入菠菜汁揉勻,放入豬肉、芽菜末及調(diào)料炒熟的餡心,以芭蕉葉棕葉為皮,包好蒸熟。糍糯而韌,葉味清香,餡分甜、咸,味美適口。菊花酥為川式糕點中的油炸品種,工藝水平較高,形制美觀,如盛開的菊花;復(fù)瓣舒展,黃紅相間,色澤雅致悅目?缮象巯,可作茶點。原料配方:水皮:特粉15公斤化豬油3.75公斤油酥:特粉10.5公斤化豬油5.25公斤色素按國家標(biāo)準(zhǔn)餡料:豆沙(或...
土沱麻餅是四川省江北縣的傳統(tǒng)名點,已有60多年歷史。制作方法:1.原料:主料是面粉、白糖和麻油;輔以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根據(jù)品種再分別加上金鉤、火腿、桂花、玫瑰、棗泥等精料。
1999年,成都、重慶以及川渝兩地的一些縣市餐飲市場,刮起了一股“郵亭鯽魚”旋風(fēng),其勢頭之強(qiáng)勁令餐飲業(yè)老板始料未及。在重慶,郵亭鯽魚之火爆超過了以往泉水雞、燒雞公等,僅儲奇門濱江路一帶就集中了十幾家大中型的郵亭鯽魚店,上千食...
白市驛板鴨是四川重慶的著名特產(chǎn),以產(chǎn)于市屬巴縣白市驛而得名,素以色、香、味、型俱佳而聞名于世。 白市驛板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最早加工板鴨的多為家庭,產(chǎn)品面向酒館等。后來逐漸暢銷重慶市大小酒館及碼頭各地。
原料準(zhǔn)備:面粉500克、洗沙200克、豬脂300克、精煉油2000克(耗50克)、清水450克。 制作過程:1.洗沙分別搓成圓餡。2.面粉過細(xì)入鍋中開水燙至全熟,起鍋晾冷;3.將冷卻的燙面團(tuán)分?jǐn)?shù)加入帶凍的豬脂,用手搓均勻成團(tuán);4.炸油燒至200度左右,...
因其獨特的飲食方法而聞名,食用時將碗中抄手夾入味碟中,蘸上碟中調(diào)味后食用,猶如過橋,故名。特色是細(xì)嫩爽口,因人而宜,味多變化。
涪陵位于長江與烏江匯合之處。該處出產(chǎn)一種莖部發(fā)達(dá)、葉柄下有乳狀突起的青菜頭。清光緒年間,涪陵人邱壽安在湖北宜昌開設(shè)“榮生昌”醬園。他雇用的伙計鄧炳成選用肉厚質(zhì)嫩的青菜頭,讓風(fēng)吹至半干,加鹽揉搓腌漬,然后再用木榨榨干鹽水和...
原料配方:鮮梨50公斤,白糖30公斤,石灰2.5公斤 制作方法:1.選坯:選成熟、青皮、心小的細(xì)沙梨。 2.制坯:先用刨刀將果皮刨凈,剖成兩半,用纏針刺眼后,挖心去籽。